申论基础与考试趋势

讲课内容:申论基础与考试趋势

大纲要求:申论是测查从事机关工作应当具备的基本能力的考试科目。申论试卷由注意事项、给定资料和作答要求三部分组成。申论考试按照省级以上(含副省级)综合管理类、市(地)以下综合管理类和行政执法类职位的不同要求,设置两类试卷。

重点:对给定资料的全部或部分的内容、观点或问题进行分析和归纳,多角度地思考资料内容,作出合理的推断或评价。

难点:要求借助自身的实践经验或生活体验,在对给定资料理解分析的基础上,发现和界定问题,做出评估或权衡,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或措施。
讲义内容:

知识点一:申论的定义

举例:申论就是指对某个问题阐述观点,论述理由,合理的推论材料与材料、观点与材料之间的逻辑关系。

知识点二:申论考试的目的

举例:申论考试正是针对现实工作的需要应运而生的一种考查形式,设置申论考试的目的主要有两个。

1) 为了使公务员考试更准确的甄选出适合机关需要的公职人才。

2)  为了是公务员写作考试更加贴近政府机关工作实际。

知识点三:申论考试的特点

举例:

1) 内容广泛,形式灵活。

2)  现场性强,贴近实际。

3)  借鉴外国经验,体现中国特色。

知识点四:申论考试的测评要素

举例:

1)  阅读理解力:快速阅读能力,侧重加工分析方面,要善于把握事物的本质,不要就事论事。

2)综合分析能力:包括两个方面的任务,一是分析给定资料的量的方面,即反映的内容和问题、方面或层次;二是分析给定资料的质的方面,即给定资料表达的观点和意见。
注意:抓矛盾的特殊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侧重,有选择,充分考虑材料包含的两极,避免片面性和绝对化。
3) 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有了问题就要加以解决。申论考试的这部分内容多是模拟行政机关在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并非是一个按照事先确定的顺序机械的予以实行的过程。随着问题的深入、新的关系的暴露,已有的想法很可能会发生变化,并产生一些新的想法,原先被认为很有希望的途径可能成为没有前途的死胡同。所以,考生必须对自己提出的对策进行评估,即对初步法案进行全面的评估和论证,在此基础上选定最佳方案。

4) 论述问题的能力

考生要在对所给资料进行精读和理解的基础上,准确概括出主题,再用充分的论据来论证主题,论述要准确,条理要清晰,语言要精练。论点和论据之间要有紧密的联系,二者要相辅相成。

5) 文字表达能力

文字表达能力是指运用语言文字阐明自己的观点、意见或抒发思想感情的能力,也就是通过文字将自己的实践经验和决策思想系统化、科学化、条理化的能力。

申论作答时,遣词造句应当准确、简明、规范;联句成文应当条理清晰、理据相谐。具体来说要做到:

准确——传输的信息绝对不能有歧义。

简明——提出一切冗余信息,重视材料表达的主要信息。

规范——使用词语符合言者身份,要语出有据,庄重得体。

条理清晰——把握住此,识别因果,语句、段落之间都要体现合理的逻辑关系。

理据相携——二者相辅形成、缺一不可,后者是对前者的支撑,二者要有必然的、内在的联系。

6) 社会认知能力

知识点五:申论材料的类型与解读

举例:申论材料有两种类型

一种是集中反映社会生活中发生的,有一定影响的而又亟待解决的具体问题,以客观陈述为主。这类问题涉及的对象往往是双边的,具有“案例”的某些因素,但并不是一个完整的案例。

另一种材料是围绕某一社会“热点”问题摘录组合而成。它可能是影响范围很大的突发性事件,也可能是久积未解决的社会“难题”,与“新闻综述”有些相似,但绝非是成形的新闻综述。

从材料组合形式上看,申论考试材料是由诸多信息拼合而成。这些信息都具有关联性和连带性,但这些材料之间没有什么联系。它不是一篇完整的文章,而是各个“子材料”的码放,不一定体现严格的时空顺序或逻辑顺序,需要考生综合概括。

在申论考试中,论述部分不仅占得字数多,分值也高于其他部分,这是因为论证是申论考试的核心。论述不同于常规议论文,而是要密切联系实际,引发的议论要立足于材料所反映的主要问题,根据这一问题展开论述,从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举例:申论容易出现的问题
a)  丢掉主旨,偏离主题

b)  标题不准,态度模糊

i. 标题对论证问题的概括,对中心论点的提炼,对态度倾向的表述与评论内容思想不一致,词语运用不恰当,达意欠妥,产生歧义。

ii. 空泛乏味,大而无当

iii. 提倡什么,发对什么,褒扬什么,针砭什么在标题中反映不够,立场不够鲜明。

iv.  句式复杂,难以产生阅读兴趣

v.   不生动

c)  立意陈旧,思路单一

d)  思路不清,逻辑混乱

主要体现在谋篇布局上

i.  文章结构不考虑文章具体内容,舍弃立论所要分析的事物或所要论述问题的实际情况、内在逻辑联系和发展变化规律。

ii.   结构布局不考虑受众的实际情况,不能根据他们的文化水平、接受能力、认识规律和心理需要安排评论的逻辑思路和前后布局。

iii.缺乏自己的特色和风格

iv. 缺乏说理艺术,不重修辞,读之无味

v.忽视字数限定

e) 不会引用,断章取义

知识点六:申论评分标准
举例:阅卷老师的评分期望心理:
1)       内容求实
申论作文要求切合实际、务求实际。这要求内容必须客观真实,针对的是实际存在的问题,而不是脱离实际,漫空而谈。
2)文章新颖
申论文章不但内容要新、立意角度要新,还要求其写作形式、语言、技巧、手法在遵循规范的基础上达到灵活创新。
3)表达简洁
   阅卷老师每天要面对大批量的试卷,因此绝不希望看到长篇大论,而又毫无实用信息的文章。申论文章篇幅有限,考生不必担心字数不够而说一些空话、套话、废话,言之无物,而应该在有限的篇幅中力求向读者传达尽可能多的使用信息。
4)层次分明
   申论文章要求结构完整,层次清晰。
知识点七:申论要求:
1)       概括类题型
要点:概括要准确全面
叙述:言简意赅,概括性强,有条理
整体:文章整洁,语句通畅,标点正确,字迹工整,无错别字
字数:特定要求
2) 提出对策类题型
内容:观点明确、内容具体、有针对性
方案:方法措施适宜、有可行性
叙述:逻辑性强,有条理
结构:完整,有层次
整体:文章整洁,语句通畅,标点正确,字迹工整,无错别字
字数:特定要求
3) 论证表述类题型
标题:立意深刻,集中凝练,简洁明了
观点:鲜明,具体,新颖,深刻
论据:翔实,典型,有针对性,说服力强
论证:论证深刻,逻辑性强
结构:严谨,层次清晰
整体:文章整洁,语句通畅,标点正确,字迹工整,无错别字
字数:特定要求
知识点八:申论考试中的扣分因素
1)态度偏激:首先是思想偏激;其次是偏心,即心态不公正。
2)主题偏离:一是假设前提,脱离材料答题;二是答题时前后主题想脱离。
3)层次混乱:考生作答主题不明,内容繁杂,层次模糊不清,逻辑混乱,系统性不强。
4)内容空虚:对主要问题的判断不透彻,不能抓住问题的根源,找出其症结所在。
注意:
1)       考生在概括材料内容时,总是喜欢按自然段落去总结,其实这是评分标准否定的做法。
2)       拟申论题目时,千万不要写大而泛的题目,诸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文化产业”之类的题目
3)       要想通过公务员考试,申论的成绩一般要达到六十分左右。

申论命题思路与趋势
 
知识点九:申论题材
举例:申论考试材料按照内容来划分可分为反映现实问题材料、非问题性题材和混合性题材。
1)       反映现实问题的题材是以反映并要求解决问题为主要内容,是最主要题材类型。
2)       非问题性题材是指不一定反映并乞求解决现实问题而主要着眼于揭示和宣导某种思想内涵或价值理念的现实内容。它直接表现为阅读材料,使申论变成要发现或提出某种重要或重大的现实主题思想而展开论述。这一特点在地方申论考试中表现得较为突出。这些给定的材料在更多意义上是一种理论知识的阐述,理论性较强。
3)       混合性题材是指既有问题要揭示和解决,也有经验教训要总结,还有成绩和某种思想内涵或价值理念要宣导的现实内容。最复杂,难度和要求最高。
知识点十:申论命题方式总结
举例:
1)       概括问题题型
概括内容,要求全面客观;概括问题,要求准确、突出;概括后果,要求辩证,一分为二;综合概括,按要求而定,一般情况应该包括上述各个方面;概括简答,归纳主要思路并简述。
   2 提出对策题型
   3 观点评析题型
   4 论证表述题型  
        可分为议论文与公文式申论文章两类
知识点十一:申论命题趋势
举例:
1) 命题素材更加贴进社会民生
申论考试主要是考查考生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因而命题题材的趋势就是更加贴进社会民生问题,更加贴近现实生活。
2) 题材的综合性和出题角度的具体性
3) 材料阅读能力要求越来越高
4) 试题的题量、题型和结构越来越灵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