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2011年考试的若干预测及模拟题讲解

一、2011版《出版专业实务》教材的若干变化

    1.《出版专业实务》的形式变化

2007版教材相比,2011版《出版专业实务》的总体框架结构没有变,仍然分为11章。但总体字数及页数有了不小的压缩。

看看《出版专业实务》(中级)的统计结果:

 

 

2011年版

2007年版

增减

第一章 出版物选题策划

33

41

-8

第二章 图书编辑

39

51

-12

第三章 期刊出版

49

59

-10

第四章 书刊整体设计

67

76

-9

第五章 书刊校对

38

36

+2

第六章 书刊印制

47

47

0

第七章 音像制品出版

36

42

-6

第八章 电子出版物出版

36

41

-5

第九章 互联网出版

32

32

0

第十章 出版物的成本与定价

32

44

-12

第十一章 著作权贸易与国际出版合作

44

47

-3

 

453

516

-63

 

从以上统计数据来看,2011年版比2007年版减少了63页,减幅达10%以上。其中有8章都有减少页码,只有书刊校对一章多了2页,互联网出版书刊印制两章持平。减少最多的是图书编辑出版物的成本与定价。特别是后者,降低了大家的担心:今年考试是否会更难。

2. 2011版《出版专业实务》内容方面的变化

2011年《出版专业实务》教材许多内容出现了变化。

相对于2007年版,2011版《出版专业实务》修订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新成就,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发展的新成果,体现党和国家关于文化建设的新精神,体现党和国家对于新闻出版工作的新要求。主要根据党和国家有关文件,对教材中有关内容作了修改。如音像制品出版中主管单位的变化、isrc等的变化等。

2)体现出版行业的新发展。

主要根据出版体制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的新情况,出版业新媒体、新业态快速发展,出版新技术不断创新和走出去力度不断加大的新形势,增加或修订了以下相关内容,这方面主要体现在《出版专业基础》教材中,《出版专业实务》也修订了相关内容,如互联网出版的类型就做了较大的改动。

3)体现出版理论研究的新成果。

随着出版实践的快速发展,新概念、新范畴不断涌现,政策、管理、技术和标准等方面新举措的不断推出,更新着人们对于传统出版概念和范畴的认识,或者赋予传统概念和范畴新的内涵。本次修订吸纳了一些比较成熟的新概念、新提法,对于一些传统概念和范畴给予了更加科学的界定。

4)更加贴近出版工作实际。

主要是根据出版专业技术人员工作的实际情况,对有关内容进行了增删。比如:

在《出版专业实务·中级》教材中,增加了有关采用版税方式付酬时测算图书定价的方式,有关校对的量化管理和社外校对管理,有关数字印刷的特点和种类等内容。

对一些与出版专业技术人员日常工作关系不大的内容,如关于印刷机械种类及其工作原理、关于各种录音和录像器材的特点、关于出版社经营管理的决策步骤等,则做了大量精简甚至删除。

5)进一步区分同一科目(出版专业基础出版专业实务)的不同级别之间、同一级别不同科目之间的层次和结构。主要有:

根据出版工作实践对初级、中级专业技术人员的不同要求,对两个级别教材中的知识模块进行了调整,除了极少量的共性知识内容外,其他知识模块都基本上不再重复,并在中级教材中设置了对初级教材的参见指引。

就同一级别而言,进一步区分了应知应会,基本做到了两个科目之间内容不重复,提高了互补性。如国际书展的内容由《出版专业实务》移入到《出版专业基础》。

 二、关于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复习方法的若干提示

1.      复习的基本方法——靠纲靠本,考试大纲是我们应考的指南,因此一定要按照考试大纲的要求进行复习。

2.      但是,对于考试大纲的要求不可机械的理解,以为要求“掌握”的内容就是必然要靠的重点,而要求“熟悉”和“了解”的内容就是基本不考的内容。事实不是这样的。

3.      事实上,凡是成块的内容,就是能够条分缕析的内容,不管是要求“掌握”、“熟悉”还是“了解”的内容,都是要求重点掌握的。

4.      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在掌握的基础上理解,二者相辅相成。

5.      有些章节简单地复习不能掌握其内容,更无法较好地应考,这些章节需要特别注意:第四、五、六、十章,需要辅以较为充分的练习。对于一些大题,单纯的看书记忆并不能增强对考试的应对能力,必须有针对性的训练。为此,在考前掌握知识点的基础上,适当做题是应当的。

我们这里提供了三套模拟题,供大家在复习完基本知识内容之后做模拟练习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