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税法(ⅰ)》考试特点分析

    由于注册税务师考试的执业性和职称性特点,在注册税务师考试的五门科目中,设置的三门主要考试科目均与税法内容直接相关。三门主要考试科目分别是《税法(ⅰ)》《税法()》《税务代理实务》,另外两门考试科目分别是《财务与会计》、《税收相关法律》。其中《税法(ⅰ)》和《税法()》科目的相关税种在计算中存在联系,两门课程分别讲授不同税系内容,课程之间形成并列关系。两门课程的区别在于《税法(ⅰ)》内容主要包含我国现行的间接税的政策法规;税法(ⅱ)》内容主要包含我国现行的直接税的政策法规。《税法(ⅰ)》和《税务代理实务》科目也有联系----政策规定与操作应用的关系:税务代理实务科目中关于涉税会计、纳税申报、纳税审核等重点内容,大多是以《税注(ⅰ)》政策为基础的具体应用,《税注(ⅰ)》科目的掌握程度,直接影响到税务代理实务科目的学习程度。所以,建议学员根据课程之间的内在相互关系科学报考、复习。

二、《税法(ⅰ)》题型题量

    注册税务师《税法(ⅰ)》考试采用选择题的出题方法,计算题和综合分析题也分解为若干小问题后采用单选或多选的方式考察,总体题型、题量及分值分布如下表:

      

  

  

 

客观题

单项选择题

40题×1

40 

多项选择题

30题× 2

60

 

主观题

计算题

2大题×4小题× 2

16

综合分析题

2大题×6小题× 2

24

合计

 

90

140

及格线 

84

三、考试重点的分布

    《税法(ⅰ)》考试的命题特点是全面考核、章章有题、但重点突出。卷面主要以政策法规的运用能力为考试的主体,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考核:1、考核政策法规的掌握程度;2、考核政策法规的运用能力;3.考核政策法规的制定原因;4考核基本理论;5考核理论联系实际。

全部教材内容,依照重要程度分布如下:

     1、非常重要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除客观题外,计算题、综合题共40分,均出自这三章合计分数可以达到8085分;

2、比较重要税法基本原理、关税,试题形式均出客观题,但题量多、分值大一般占2732分;

3、资源税、车辆购置税、城市维护建设税,主要是客观题题型,但有些年份的计算题、综合题也会涉及每章分数一般不超过10分,合计20--30分左右。

四、如何准备《税法(ⅰ)》的考试

     (一)全面参加网校课程学习

     (二)做好本门课程的学习计划,并严格按照计划执行

      第一阶段:熟悉教材内容、尊重教材、全面复习。

      第二阶段:做习题、熟悉考点(以模拟题或近几年考试真题为主)。

      第三阶段:综合掌握、融会贯通(注意跨章节内容的综合运用)

在税法(ⅰ)中,有交叉或平行关系的税种较多,如①进口关税进口消费税--进口增值税;

        ②增值税--消费税;③增值税--资源税; ④增值税--营业税--车辆购置税;

        ⑤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城建税。在学习中应特别注意此类问题。

      第四阶段:考前7天(查缺补漏)

(三)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对所学习的内容分为了解,熟悉,掌握三个层次来把握

对于教材的新增内容应特别留意,一般都是考试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