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工程法规及相关知识历年分值

2z201000 建设工程法律制度

ø  1010建造师相关管理制度

ø  1020法律体系和法的形式

ø  1030宪法

ø  1040民法

ø  1050物权法

ø  1060建筑法

ø  1070招投标法

ø  1080安全生产法

ø  1090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

ø  1100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

ø  1110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

ø  1120产品质量法

ø  1130标准化法

ø  1140环境保护法

ø  1150节约能源法

ø  1160消防法

ø  1170劳动法

ø  1180劳动合同法

ø  1190档案法

ø  1200税法

ø  1210建设工程法律责任

2z201010建造师相关管理制度

主要知识点:

2z201011建造师制度框架体系

2z201012掌握考试管理

2z201013掌握注册管理

2z201014掌握执业管理

2z201015掌握继续教育管理

2z201016掌握信用档案管理

2z201017掌握监督管理

2z201011建造师制度框架体系

建造师起源于英国,我国是于2002年实行。

标志:人事部、建设部于2002125日联合发布《建造师执业资格制度暂行规定》

二、“分级别、分专业”原则

一级:十个专业;二级:六个专业

三、“分级管理、条块结合”原则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对全国注册建造师实行统一管理;省建设厅负责二级注册建造师监督管理。

2z201012掌握考试管理

一级建造师统一大纲、统一命题、统一组织。“三加一”考试模式。

二级建造师统一大纲,省级单位可自主命题。“二加一”考试模式。

《建设工程施工管理》

《建设工程法规及相关知识》

《专业管理与实务》

注册建造师是指通过考核认定或考试合格取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建造师资格证书,并按照《注册建造师管理规定》注册,取得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建造师执业证书和执业印章,担任施工单位项目负责人及从事相关活动的技术人员。

注册分类

初始注册(3年)

延续注册(3年)

变更注册(延续原注册有效期)

增项注册

因变更注册不及时而造成的损失由聘用企业负责。

例:(2011)取得建造师资格证书并经(b)后,方有资格以建造师名义担任建设工程项目施工的项目经理。

a.登记   b、注册

c.备案   d、所在单位考核合格

2z201014掌握执业管理

执业规模:

大中型项目施工负责人必须由本专业注册建造师担任,其中大型工程项目负责必须由本专业一级注册建造师担任。

2、必须有注册建造师签字盖章情形:

1)工程施工管理文件;

2)质量合格文件。

例(2012)关于注册建造师执业管理的说法,正确的是(b)。

a.施工中形成的施工管理文件,应当由注册建造师签字或加盖执业印章

b.施工单位签署质量合格的文件上,必须有注册建造师的签字盖章

c.所有工程施工项目负责人必须由本专业注册建造师担任

d.大型工程项目施工负责人可以由一级或者二级注册建造师担任

【解析】p3正中间“掌握执业管理”第2~3段。本题设置陷阱较多。a值得重视,施工管理文件应当由注册建造师签字并加盖执业印章,而不是二者有其一,这可能成为今后一二年命题的热点;b表述正确;c,小型工程项目负责人不要求由注册建造师担任;d,大型工程项目负责人必须由本专业一级注册建造师担任。

注册建造师不得有下列行为:

1.不按设计图纸施工;

2.使用不合格建筑材料;

3.使用不合格设备、建筑构配件;

4.违反工程质量、安全、环保和用工方面的规定;

5.在执业过程中,索贿、行贿、受贿或者谋取合同约定费用外的其他不法利益;

6.签署弄虚作假或在不合格文件上签章的;

7.以他人名义或允许他人以自己的名义从事执业活动;

8.同时在两个或者两个以上企业受聘并执业;

9.超出执业范围和聘用企业业务范围从事执业活动;

10.未变更注册单位,而在另一家企业从事执业活动;

11.所负责工程未办理竣工验收或移交手续前,变更注册到另一企业;

12.伪造、涂改、倒卖、出租、出借或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资格证书、注册证书和执业印章;

13.不履行注册建造师义务和法律、法规、规章禁止的其他的行为

2z201015掌握继续教育管理

1、继续教育年学时:

120学时,其中必修课60学时(其中公共和专业各30学时),选修课60学时(公共和专业各30学时)。

2、注册两个以上专业:

每增加一个专业,增加60学时。

2z201016掌握信用档案管理

注册建造师及其聘用单位应当按照要求,向注册机关提供真实、准确、完整的注册建造师信用档案信息。 注册建造师信用档案信息按照有关规定向社会公示。

1、注册建造师的信用档案:

包括基本情况、业绩、良好行为、不良行为等。

2、不良行为:

违法违规行为、被投诉举报处理、行政处罚等。

例(2012)关于注册建造师信用档案信息管理的说法,正确的是()。

a.注册建造师信用档案不包括注册建造师业绩

b.不良行为记入信用档案,良好行为不必记入

c.注册建造师信用档案信息应按照有关规定向社会公示

d.由于信用档案信息包括个人基本情况,所以不需要公示

【答案】c

2z201017掌握监督管理

1、监督管理机关: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

2、违法行为的处理:

由违法行为发生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依法查处。

2z201020法律体系和法的形式

主要知识点:

2z201021掌握法律体系

2z201022熟悉法的形式

(一)宪法——全国人大,中国法是以宪法为核心制定各种法律,因此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和效力

(二)法律——全国人大(基本法律)及常委会

(一般法律)××法

(三)行政法规——国务院××条例
例如:《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

(四)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单行条例——省级(或较大市)人大及常委会 ××地方××条例例如:《北京市招标投标条例》

(七)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规范性文件

(八)国际条约

2012)《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属于(b)。

a.法律

b.行政法规

c.部门规章

d.司法解释

2010)下列规范性文件中,效力最高的是( )。

a.行政法规b.司法解释

c.地方性法规 d.行政规章

【答案】a

析:宪法>法律>法规>规章>其他

2z201030宪法

主要知识点:

2z201031掌握公民的基本权利

2z201032掌握公民的基本义务

2z201031掌握公民的基本权利

1、平等权

2、政治权利和自由

3、宗教信仰自由

4、人身自由

5、社会经济权利:财产权、劳动权、休息权

6、文化教育权利

7、监督权和获得赔偿权

例:(2009)根据我国宪法规定,公民的宪法权利包括(abcd
a
、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b
、有言论、出版、游行和示威的自由
c
、有宗教信仰的自由
d
、对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批评和建议权
e
、有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的权利

2z201040民法

主要知识点:

2z201041掌握民法的法律关系

2z201042掌握民事法律行为的成立要件

2z201043掌握代理

2z201045掌握诉讼时效

2z201041掌握民法的法律关系

一、民事法律关系的构成

民事法律关系是由民法规范调整的以权利义务为内容的社会关系,包括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法律关系都是由法律关系主体、法律关系客体和法律关系内容三个要素构成。

(一)民事法律关系主体

民事法律关系主体(简称民事主体),是指民事法律关系中享受权利,承担义务的当事人和参与者,包括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

1、自然人(公民、外国人、无国籍人)

民事行为能力类型:

完全民事行为能力:18周岁以上。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10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可   

以进行与他的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活动;其他民事活动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

者征得他的法定代理人的同意。

无民事行为能力:不满10周岁的未成年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10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可以进行与他的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活动;其他民事活动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征得他的法定代理人的同意。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民事活动。

2、法人

(1)依法成立;

(2)有必要的财产和经费;

(3)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

(4)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二)民事法律关系客体

财、物、行为、智力成果

(三)民事法律关系内容

民事法律关系内容,是指法律关系主体之间的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这种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的来源可以分为法定的权利、义务和约定的权利、义务。

2z201042掌握民事法律行为的成立要件

一、民事法律行为的概念

民事法律行为,是指公民或者法人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的合法行为。

二、要式法律行为和不要式法律行为

要式法律行为指法律规定应当采用特定形式的民事法律行为。

不要式法律行为指法律没有规定特定形式,采用书面、口头或其他任何形式均可成立的民事法律行为。

三、民事法律行为的成立要件

(1)法律行为主体具有相应的民事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

(2)行为人意思表示真实

(3)行为内容合法

(4)行为形式合法

例:(2011)民事法律行为成立条件中,行为内容合法表现为()

a、不违反法律

b、不违背社会公德

c、不与强制性标准相抵触

d、不与第三人利益相冲突

e、不与社会公共利益相冲突

2012)总承包单位收到固定管理费后将承包工程全部转包给其他具有相应资质的公司。从民事法律行为角度看,该行为无效的原因是()。

a.行为人不具有相应的行为能力

b.行为人意思表示不真实

c.行为内容不合法

d.行为形式不合法

2z201043掌握代理

一、代理的含义

代理是指代理人以被代理人的名义,在代理权限范围内与第三人发生法律行为,其法律后果直接由被代理人承受的民事法律制度。

代理制度是三方当事人:被代理人、代理人、代理关系所涉及的第三人

二、代理的种类

代理分为3种类型:委托代理、法定代理、指定代理。

委托代理(书面授权委托书应载明:代理人姓名、代理事项、权限和期限、委托人签字)是代理人根据被代理人授权而进行的代理。

法定代理是根据法律的直接规定而产生的代理。

指定代理是根据人民法院或者有关机关的指定而产生的代理。

适用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事先没有确定监护人,有监护资格的人又协商不成的情况

三、代理人与被代理人责任的承担

1、授权不明确的责任承担(代理人连带)

2、代理人不履行职责的责任承担

3、代理事项违法的责任承担(代理与被代理连带)

4、无权代理的责任承担

5、转托他人代理的责任承担

四、代理的终止

委托代理的终止:

(1)代理期间届满或者代理事务完成;

(2)被代理人取消委托或者代理人辞去委托;

(3)代理人死亡;

(4)代理人丧失民事行为能力;

(5)作为被代理人或者代理人的法人终止。

2012)表见代理的法律后果应该由(b)承担。

a.代理人

b.被代理人

c.第三人

d.代理人和第三人

例:代理的种类不包括(c)。

a.委托代理

b.法定代理

c.  表见代理

d.指定代理

例:以下不属于无权代理的是(d)。

a.没有代理权进行活动

b.超越代理权进行活动

c.代理权终止后进行活动

d.代理权限约定不明确

2z201044掌握债权、知识产权

一、债权

(一)债的概念

债是按照合同的约定或者依照法律的规定,在当事人之间产生的特定的权利和义务关系。

(二)债的发生根据

建设工程债产生的根据有合同、侵权、无因管理和不当得利。除此之外还有遗赠、扶养、发现埋藏物等

由债的概念引出第三方受伤应该不应该得到赔偿,再引出债不一定是由合同产生的,还有其他产生来源。如(二)中所述

去年郑州有人收到394条短信,帐户多出1700万元。后又被银行划走。

例:ab者是某建筑工地分包商技术负责人。b的现场办公用房失火,a为防止火势蔓延而去扑火,结果被烧伤,花去医疗费1000元,则以下叙述正确的是(b)。

aab之间构成不当得利之债

bab之间构成无因管理之债

c.  ab之间构成合同之债

d.  ab之间构成侵权之债

例:(2010)没有法定或者约定义务,为避免他人利益受损失进行管理或者服务而发生的债称为(d)之债。
a
.合同
b
.侵权
c
.不当得利
d
.无因管理

(三)债的消失

债权债务关系在客观上不复存在,叫做债的消灭。债因以下事实而消灭:

1.债因履行而消灭

2.债因抵销而消灭 

3.债因提存而消灭

(提存,是指债权人无正当理由拒绝接受履行或其下落不明,或债权人一时无法确定,致使债务人一时难以履行债务,经公证机关证明或人民法院的裁决,债务人可以将履行的标的物提交有关部门保存的行为。)

债权债务关系在客观上不复存在,叫做债的消灭。债因以下事实而消灭:

4.债因混同而消灭

5.债因免除而消灭

6.债因当事人死亡而解除

2012)债权人无正当理由拒绝接受履行,致使债务人难以履行债务时,债务人可以采取的消灭债务的方式是()。

a.抵销

b.提存

c.混同

d.免除

【答案】b

例:(2011)订立合同的两个公司合并,使其之间既存的债权债务归于消灭,这种事实是债权债务()

a、抵消

b、提存

c、混同

d、免除

二、知识产权

(一)知识产权的概述

知识产权是指民事主体对智力成果依法享有的专有权利。主要有两大类:著作权、工业产权(专利权和商标权)

知识产权的法律特征

1、财产权和人身权的双重属性

2、专有性

3、地域性

4、期限性

(二)著作权

著作权又称版权,是指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的作者及其相关主体依法对作品所享有的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

1.著作权的保护对象

在工程建设领域较为常见的,除文字作品外,还主要包括:(1)美术作品;(2)建筑作品;(3)图形作品;(4)模型作品

2.著作权的内容

(1)人身权

1)发表权;

2)署名权;

3)修改权;

4)保护作品完整权。

 (2)财产权

1)使用权

2)许可使用权,

3)转让权

4)获得报酬权

(三)专利权

1.专利权的主体

专利权主体即专利权人,是指依法享有专利权并承担相应义务的人。

(1)发明人或设计人

(2)发明人或者设计人的单位(限于职务发明创造)

2.受让人

受让人是指依法通过合同或其他合法方式而取得专利权的单位或个人。

3.专利权的客体

包括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

发明专利权的期限是20年,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权的期限是10年,均自申请日(国务院专利行政主管部门收到专利申请文件之日为申请日)起计算。专利权期限届满后,专利权终止。

4.专利权的侵权及保护

发生专利权侵权行为的,行为人应当依法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行政责任或刑事责任。

()商标权

发生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行为人应当依法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行政责任或刑事责任。

诉讼时效。是指权利人在法定期间内,不行使权利即丧失请求人民法院保护的权利。

2z201045掌握诉讼时效

一、超过诉讼时效期间的法律后果

()胜诉权消灭 

()实体权利不消灭

超过诉讼时效期间,当事人自愿履行的,不受诉讼时效限制。

二、诉讼时效期间的种类

 ()普通诉讼时效(2年)

短期诉讼时效期间为1年: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的;延付或拒付租金的;出售质量不合格的商品未声明的;寄存财物被丢失或损毁的。

 ()短期诉讼时效 

 ()特殊诉讼时效

诉讼时效期间从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时起计算。但是,从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超过20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

 ()权利的最长保护期限

三、诉讼时效的中止和中断

(一)诉讼时效中止

满足两个条件:(1)权利人由于不可抗力或者其他障碍,不能行使请求权;(2)导致权利人不能行使请求权的事由发生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6个月内。

中止原因消除后继续计算诉讼时效。

(二)诉讼时效中断

诉讼时效因提起诉讼、当事人一方提出要求或者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重新计算的情形:

1.因提起诉讼而中断的情形

2.因提出要求而中断的情形

3.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的情形

例:(2012)债务人向债权人表示同意支付欠款,该行为引起诉讼时效的()

a.中止

b.中断

c.延长

d.消灭

【答案】b

例:(2011)甲公司租用乙公司脚手架,合同约定每月底支付当月租金,但甲公司拒绝支付租金,乙公司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从应付款之日起算()年

a1b2c4d20

答案:c

例:甲施工单位欠乙材料供应商材料款3万元,约定200651日还款。但到200661日,甲仍未还钱。200673日乙向甲要账,乙向甲口头表示同意延期还款。此行为的法律效果是(a)

a、引起诉讼时效的中断

b、引起诉讼时效的中止

c、引起诉讼时效的延长

d、改变法定时效期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