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所得税费用

本节结构

一、应交所得税的计算

二、所得税费用的会计处理

【知识点1】所得税费用概述

企业的所得税费用包括当期所得税和递延所得税两个部分

所得税费用

1当期所得税

2递延所得税(递延所得税资产、递延所得税负债)

企业的所得税费用包括当期所得税和递延所得税两个部分

①当期所得税是指当期应交所得税

②递延所得税资产是指未来期间很可能取得用来抵扣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应纳税所得额为限却认定的一项资产

③递延所得税负债是指根据应纳税暂时性差异计算的未来期间应付所得税的金额

【知识点2】应交所得税的计算

1、应纳税所得额

应纳税所得额=税前会计利润+纳税调整增加额-纳税调整减少额

【提示1】纳税调整增加额

主要包括税法规定允许扣除项目中,企业已计入当期费用但超过税法规定扣除标准的金额(如超过税法规定标准的工资支出、业务招待费支出),以及企业已计入当期损失但税法规定不允许扣除项目的金额(如税收滞纳金、罚款、罚金)

【提示2】纳税调整减少额

主要包括按税法规定允许弥补的亏损和准予免税的项目,如前五年内的未弥补亏损和国债利息收入

2、企业应交所得税

应交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所得税税率

【例-单选题】某企业2014年度利润总额为1800万元,其中本年度国债利息收入200万元,已计入营业外支出的税收滞纳金6万元;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假定不考试其他因素,该企业2014年度所得税费用为()万元。

a.400b.401.5

c.450d.498.5

【答案】b

【解析】该企业2014年度所得税费用=(1800200+6)×25%=401.5(万元)。

【知识点3】所得税费用的账务处理

准则规定

计算确定的当期所得税和递延所得税之和,即为应从当期利润总额中扣除的所得税费用。

计算公式

所得税费用=当期所得税+递延所得税。

递延所得税=(递延所得税负债的期末数-期初数)-(递延所得税资产的期末数-期初数)

账务处理

①所得税费用:核算企业确认的应从当期利润总额中扣除的所得税费用

②递延所得税资产(资产类账户):核算企业确认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增加计入借方,减少记贷方

③递延所得税负债(负债类账户):核算企业确认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产生的所得税负债。增加记贷方,减少记借方

期末时,“所得税费用”余额应转入“本年利润”,转出后科目应无余额

【例-多选题】下列各项中,影响利润表“所得税费用”项目金额的有()

a.当期应交所得税b.递延所得税收益

c.递延所得税费用d.代扣代交的个人所得税

【答案】abc

【解析】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当期应交所得税,递延所得税分为递延所得税收益和递延所得税费用,所以选项abc都会影响所得税费用项目的金额;但是选项d是要减少应付职工薪酬,对所得税费用没有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