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治疗药物监测

大纲要求

1.体内药物浓度监测

1)治疗药物需要监测的原则
2)常用体内血药浓度测定方法的比较
3)需要药物浓度监测的药品种类

2. 药物基因组的检测

临床需要重点监测的药品品种 

重点与难点:

治疗药物需要监测的原则

需要药物浓度监测的药品种类

知识点一、血药浓度与药物的疗效(了解)

用药后疗效因人而异的反应就是用药个体差异。药物治疗作用的强弱与维持时间的长短,理论上取决于受体部位活性药物的浓度。一般血浆中活性药物浓度可间接地作为受体部位活性药物的指标。

药物的药理作用与血药浓度密切相关。将血药浓度作为一个指标来指导临床用药具有重要的意义。

知识点二、影响血药浓度的因素(了解)

1.生理因素——包括年龄、性别、体重、遗传因素等。

2.病理因素——包括肝功能损害、肾功能损害、心脏疾病、胃肠疾病等。

3.药物因素——包括制剂因素、药物相互作用等。

知识点三、治疗药物监测的适用性(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1.需要进行药物检测的情况

对符合以下条件的情况有必要进行tdm

1)治疗指数低、安全范围窄、毒副作用强的药物  如地高辛、茶碱

2)具有非线性药动学特征的药物  如苯妥英钠、茶碱等

3)药物体内过程个体差异大的药物 如三环类抗抑郁药(阿米替林、去甲替林、丙咪嗪)

对符合以下条件的情况有必要进行tdm

4)中毒或无效时均存在危险的药物  免疫抑制:环孢素、他克莫司

5)需要长期使用某种药物   可能蓄积中毒、也可能耐药

6)需要合并使用多种药物 可能有药物相互作用

7)采用非常规给药方案的药物 如针对肿瘤的大剂量化疗药

对符合以下条件的情况有必要进行tdm

8中毒表现和所治疗疾病的症状很相似的药物

如地高辛

9特殊人群用药

肝、肾功能受损人群

临床常需tdm的药物(务必牢记)(p224页表6-13

①抗癫痫药:苯妥英钠、卡马西平、丙戊酸钠;
②抗心力衰竭药:强心苷类(地高辛、洋地黄毒苷);
③抗心律失常药:普奈洛尔、奎尼丁、胺碘酮、普鲁卡因胺、利多卡因、美西律;
④镇静催眠药:苯巴比妥、地西泮;

⑤抗抑郁药:阿米替林、去甲替林、丙咪嗪、去甲丙咪嗪(体内过程个体差异大)

⑥平喘药:氨茶碱;     ⑦氨基苷类抗生素:庆大霉素、妥布霉素等;
⑧抗肿瘤药:甲氨喋呤;⑨免疫抑制药:环孢素、他克莫司;
⑩抗躁狂药:碳酸锂;  抗凝血药:华法林。

a型题(最佳选择题)【2013年真题】

临床上不需要进行治疗药物监测的药品是

a.地高辛

b.阿司匹林

c.环孢素

d.甲氨蝶呤

e.万古霉素

答案:b

知识点五、监测所需的主要条件和方法

2.常用于血药浓度测定的几种方法

1光谱法

优点:操作简单,价格低
缺点:不具分离能力,须对样品预处理;灵敏度、精密度、准确度差

2色谱法

优点:具有分离能力,可对多组分混合物分离、定量
缺点:需建立测定方法、技术要求高、价格贵

3免疫法

优点:灵敏度高、操作简单、样品不需预处理

缺点:价格贵

荧光免疫法——目前我国临床tdm最常应用的方法。

4高效毛细管电泳法

高效、灵敏、进样量少、自动化程度高,运行成本低廉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