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地下工程的分类、组成及构造

知识点一、地下工程分类

按地下工程的存在环境及建造方式分类

岩石中的地下工程

土中的地下工程

按地工程的开发深度分类

浅层地下工程-10m:商业、文艺和部分业务空间

中层地下工程-10~-30m:交通、污水处理及水、电、气、通信等公用设施

深层地下工程-30m以下:高速地下交通轨道、危险品仓库、冷库、油库等

 

知识点二、主要地下工程组成及构造

(一)地下交通工程

1.地下铁路

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系统——凡以电能为动力,采用轮轨运行方式的交通系统,旅行速度大于30km/h,单向客运能力超过1万人·次/h的交通系统。它主要由地面铁路、高架铁路和地下铁路组成。

地下铁路有很多优点——运行速度快、运送能力大;准点、安全;对地面无太大影响(噪声小,无震动,不妨碍城市景观);不存在人、车混流现象,没有复杂的交通组织问题;不侵占地面空间;环境污染小。

1)地下铁路建设的前提条件分析

城市人口100万,应作为城市地铁建设的宏观前提。

城市交通干道是否存在单向客流量超过2万人·次/h的情况

城市地面、上部空间进行地铁建设的可能性

2)地下铁路路网的基本类型及其布置原则

1)地下铁路路网的基本类型

①单线式——仅在客运最繁忙的地段修一、二条线路。

②单环式——在客流量集中的道路下面设置地铁线路,并闭合成环,便于车辆运行,减少折返设备。

③多线式——便于乘客自一条线路换乘另一条线路,也有利于线路的延长扩建。

④蛛网式——由多条辐射状线路与环形线路组合,其运送能力很大,可减少旅客的换乘次数,又能避免客流集中堵塞,减轻像多线式存在的市中区换乘的负担。

⑤棋盘式——沿城市棋盘式的道路系统建设而成,线路网密度大,客流量分散,但乘客换乘次数增多,增加了车站设备的复杂性。

2)地下铁路网布置的基本原则

①基本走向要满足城市交通的需要

②要充分利用城市现有道路网

③必须考虑城市的发展远景

④应考虑技术水平和施工能力

2009】具有相同运送能力而使旅客换乘次数最少的地铁路网布置方式是( )。

a.单环式

b.多线式

c.棋盘武

d.蛛网式

【参考答案】d

2.地下公路

1)地下公路的形式

1)地下越江(海)公路。

2)地下立交公路。

3)地下快速公路。

4)半地下公路。

2)地下公路的线路与断面特点

地下公路隧道的纵坡通常应不小于0.3%,并不大于3%

地下公路隧道净空,是指隧道衬砌内廓线所包围的空间,它包括公路的建筑限界、通风其他需要的断面积。

地下公路的建筑限界包括车道、路肩、路缘带、人行道等的宽度,以及车道、人行道的净高

公路隧道的横断面净空,除了包括建筑限界之外,还包括通过管道、照明、防灾、监控、运行管理等附属设备所需的空间,以及富裕量和施工允许误差等。

3.地下停车场

1)地下停车场

1)公路式地下停车场。设置于公路下方,形态狭长,多为汽车自行方式,规模较大。

2)公园式地下停车场。占用公园的地下空间建造车库,规模较大,规划设计容易,但原则上应保持公园的功能,更好地保护好地面园林。

3)广场式地下停车场。充分利用广场的地下空间,可与地下街、地下商场一起规划,修建地下停车场。

4)建筑物地下室式停车场。是利用建筑物的地下室部分作停车场。

2)汽车停车场构造基准

停车场的构造基准是设计的基础尺寸,包括车道宽度、梁下有效高度、弯曲度的回转半径、斜道坡度等。

1)车道宽度——双向行驶的汽车道宽度应大于5.5m,单向行驶车道可采用3.5m以上。

2)梁下有效高度——在车道位置要求不低于2.3m,在停车位置应不低于2.1m

3)弯曲段回转半径——单向行驶的车道有效宽度应在3.5m以上,双向行驶在5.5m以上进行设计。

4)斜道坡度——纵坡,一般规定在17%以下。如出入口直接相连时,应尽可能采取缓坡,如13%15%

(二)地下市政管线工程

1.市政管线工程分类

1)按性能与用途分类

2)按敷设形式分类——架空架设线路(电力、电信、道路照明);地下埋设线路(给水、排水、燃气、热力、电信)。地下敷设(电力和照明线路)。

3)按管线覆土深度分类

——一般以管线覆土深度超过1.5m作为划分深埋和浅埋的分界线。

北方,由于冰冻线较深,给水、排水以及含有水分的煤气管道——深埋敷设;而热力管道、电力、电信线路——浅埋敷设。

南方,由于冰冻线不存在或较浅,给水等管道——浅埋,排水管道往往处于深埋状况。

4)按输送方式分类——压力管道(给水、燃气、热力、灰渣);重力流管道(排水管道)

2.市政管线工程布置方式与布置原则

建筑线与红线之间的地带,用于敷设电缆;

人行道用于敷设热力管网或通行式综合管道;

分车带用于敷设自来水、污水、煤气管及照明电缆;

街道宽度超过60m时,自来水污水管道都应设在街道内两侧;

在小区范围内,地下工程管网多数应走专门的地方。

此外,地下管网的布置,还应符合相应的建筑规范要求。

(三)地下工业工程

遵循厂房工艺流程的基本要求,合理的工艺流程要求做到短、顺、不交叉、不逆行。

满足要求的交通运输条件,要注意通道所占的面积与车间的总建筑面积保持适当的比例,比例过高是不经济

根据生产特点进行合理分区,地下工业厂房的布置,还必须按生产特点进行分区布置。

(四)地下公共建筑工程

 1.地下公共建筑工程种类

1)城市地下商业建筑工程

2)城市地下行政办公建筑工程

3)城市地下文教与展览建筑工程

4)城市地下文娱与体育建筑

2.城市地下综合体

我国城市地下综合体的发展——道路交叉口型、车站型、站前广场型、副都心型、中心广场型。

(五)地下贮库工程

贮库布置与交通的关系

贮库的分布与居住区、工业区的关系——

一般危险品贮库应布置在离城10km以外的地上与地下;

一般贮库都布置在城市外围。

一般食品库布置的基本要求是:应布置在城市交通干道上,不要在居住区内设置;地下贮库洞口(或出入口)的周围,不能设置对环境有污染的各种贮库;性质类似的食品贮库,尽量集中布置在一起;冷库的设备多、容积大,需要铁路运输,一般多设在郊区或码头附近。

地下贮库的建设应遵循技术要求

地下贮库应设置在地质条件好的地区。

靠近市中心的一般性地下贮库,出入口的设置,除满足货物的进出方便外,在建筑形式上应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布置在郊区的大型贮能库、军事用地下贮存库等,应注意对洞口的隐蔽性,多布置一些绿化用地。

与城市无多大关系的转运贮库,应布置在城市的下游,以免干扰城市居民的生活。

有条件的城市,应沿江河多布置一些贮库,但应保证堤岸的工程稳定性。

 

2012】城市地下贮库建设应满足的要求有( )。

a. 应选择岩性比较稳定的岩层结构

b. 一般性运转贮库应设置在城市上游区域

c. 有条件时尽量设置在港口附近

d. 非军事性贮能库尽量设置在城市中心区域

e. 出入口的设置应满足交通和环境需求

【参考答案】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