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范围和重点分析

考试范围

适用中级考试专业基础的书有两部,均为全国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办公室编写,一部为《出版专业基础(中级)》教材,一部为初级和中级通用的《有关出版的法律法规选编》学习用书。

重点分析

2012年出版专业基础试题分值统计

试题量分布

 

分值统计

 

 

典型例题讲解

单项选择题

每题1分。每题4个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

例题1.我国编辑工作的思想性,在很多地方是和( )相通的。

a. 政治性     b. 稳定性

c. 艺术性     d. 选择性

答案:a

例题2.中国人主办的第一份近代报纸是( )

a. 申报              b. 上海新报

c. 中外新报        d. 大公报

答案:c

多项选择题

每题2分。每题5个备选项中,有2个或两个以上符合题意,并至少有一个错项。错选,本题不得分;少选,所选的每个选项得0.5分。

例题.出版物物质生产劳动能够()等。

a.创造精神文化内容b.增加出版物的价值

c.物化精神文化内容d.开拓新的出版资源

e.选择出版物的内容

答案:bc(记忆+排除)

综合题

例题

以编辑加工题为例:

阅读分析短稿,并按照稿件加工整理的规范进行编辑加工。

出版活动的要素是编辑、复制和发行,而作品则是其前提、中介和结果。作品反映一定的精神文化内容,构成出版物的使用价值,因为读者(我国出版界习惯上将出版物的消费者统称为“读者”)购买出版物,就是希望其所载有的作品能够满足自己的精神文化需求,而不是打算利用出版物的物质载体材料满足物质消费需求。编辑是指以生产作品的精神文化内容为目的,策划、组织、审读、选择和改编作品的一种专业性的精神生产活动,为出版物的复制和发行服务。

发行是通过商品交换将出版物传送给读者的活动。复制是根据已编辑好的作品以各种方式制成一份或多份与其物质形态相同的物件。

出版单位获得作品后生产出版物,有两个生产过程:一个是精神生产过程,即探索创作过程,由出版单位的编辑完成;一个是物质生产过程,即复制过程,一般由出版单位委托复制单位完成。将出版物成品传送给广大读者的过程,既总发行过程,则由出版单位和各种发行单位共同完成。

出版活动全过程的一端联系着作者,另一端联系着读者。在出版物生产过程中,作者劳动是编辑劳动的前提,因此编辑离不开作者。同样,作者也离不开编辑,否则其作品难以为社会公众知哓。编辑要成为作者的知音,因为了解作者才能邦助作者创作,懂得作品才能加工作品。读者是出版行业产品的消费者,也是编辑服务的对像。编辑要想读者之所想,急读者之所急,尽可能地满足读者的各种正当须求。

本题答案:

1)中介和结果→[删除]

2)生产作品→生产出版物

3)改编→加工[或“优化”]

4)为出版物的复制和发行服务→是出版物复制和发行的前提

5)发行是通过……活动。→[应调到本段末尾]

6)物质形态→内容信息[或“内容”]

7)探索创作过程→编辑过程

8)既总发行过程→即发行过程

9)知哓→知晓

10)邦助→帮助

11)对像→对象

12)须求→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