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在线地理信息服务发布软件建设

知识要点

一、在线地理信息服务发布软件的构成

二、在线地理信息服务发布软件功能设计

三、在线地理信息服务发布软件平台选择

知识点一、在线地理信息服务发布软件的构成

在线地理信息服务发布软件的构成如图所示。

知识点二、在线地理信息服务发布软件功能设计

1.在线服务基础系统

2.门户网站系统

3.二次开发接口

4.在线数据管理系统

1.在线服务基础系统

(1)地理信息资源元数据(目录)服务,实现包括地理信息数据、服务以及其他相关资源的元数据采集、注册、汇集,在此基础上提供地理信息资源的查询、发现以及对服务资源的聚合或组合。

(2)二维地理信息浏览服务,提供对预先编制的线划图、影像地图的浏览服务。

(3)三维地理信息浏览服务,提供由遥感影像、dem构建的三维地形场景浏览以及城市范围内以三维建筑物模型和纹理构建的三维城市景观、城市立面街景浏览。

(4)地名地址查询服务,提供对规范化地名、地址的查询与定位。

(5)数据存取服务,提供数据操作、地理编码等直接访问平台数据的服务。数据操作支持对经共享授权的数据进行直接远程操作,包括数据查询、数据库同步、数据复制、数据提取等。

(6)必须支持ogc的wfs、wcs规范,也可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其他通用it标准。地理编码可以把包括地名、通信地址、邮政编码、电话号码、车牌号码、网络地址属性的信息定位到地图上,并要求支持ogc的相关规范。

(7)数据分析处理服务,包括常用公共空间分析方法,如缓冲区分析、叠加分析等,也包括统计数据制图服务、空间查询统计、空间数据对比、统计分析与图表、地形分析等面向应用领域的一些常用功能并要求必须遵循ogcwps规范。

2.门户网站系统

(1)地理信息浏览、地名地址查找定位等基本服务。

(2)信息标绘、路径规划、数据提取与下载、空间信息查询分析等扩展服务。

(3)接入或集成各类相关网站专题服务。

(4)提供必使用条款、用户意见反馈、服务运行状态等信息以及使用帮助信息,如各类服务的接口规范、应用程序接口(api)文本以及开发模板、代码片段和相关技术文档资料等。

3.二次开发接口

提供调用各类服务的浏览器端二次开发接口与控件。

4.在线数据管理系统

实现在线服务数据入库、管理、发布、更新、备份。

知识点三、在线地理信息服务发布软件平台选择

互联网地理信息服务系统主要是基于soa架构实现互操作,

其特点就是松耦合,即服务与数据之间、服务与软件之间、服务与软硬件支撑环境之间非紧密!定,

主要服务规范性服务接口与协议实现互操作,具有极强的灵活性。

在线地理信息服务发布软件平台的选型应重点考虑技术先进性、开放性、成熟度、商业化服务响应能力等。

案例样题

1.任务概述

(1)任务来源。根据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与××省测绘地理信息局要求,计划建设“××省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公众版(天地图·××)”,其中主要任务之一是建立在线地理信息服务系统,重点是组织建设在线地理信息服务发布软件系统。

(2)任务目标和内容。

目标:为“天地图·××”建设在线地理信息服务发布软件系统。

内容:遵照“天地图”建设相关技术标准与规范,建设“天地图·××”节点的在线地理信息服务发布软件,包括在线服务基础系统、门户网站系统、应用程序编程接口与控件库、在线数据管理系统等。

2.功能与性能要求

在线服务基础系统具备正确响应通过网络发出的符合开放地理信息系统协会(ogc)相关互操作规范的调用指令的能力,支持地理信息资源元数据(目录)服务、地理信息浏览服务、数据存取服务和数据分析处理服务的实现。

[问题]

1.简述在线地理信息服务发布系统的基本构成。

2.简述地图浏览服务、地名查询服务、要素查询服务、空间分析服务应遵循的ogc规范。

3.请给出在线地理信息服务发布软件平台选择的基本依据与要求。

[参考答案]

1.在线地理信息服务发布系统包括在线服务基础系统、门户网站系统、应用程序编程接口与控件库、在线数据管理系统等。

2.地理信息浏览服务必须支持ogcwmts、ogcwms规范;地名地址查询服务须遵循ogcwfs-g规范;要素查询服务应遵循ogc的wfs规范;空间分析服务须遵循ogcwps规范。

3.互联网地理信息服务系统主要是基于soa架构实现互操作,其特点就是松耦合,即服务与数据之间、服务与软件之间、服务与软硬件支撑环境之间非紧密!定,主要服务规范性服务接口与协议实现互操作,具有极强的灵活性。为此任何一种软件,只要支持相关的互操作协议,能够提供规范的接口,发布标准服务,即可支持互联网地理信息服务。

与此同时,互联网地理信息服务需要提供7×24小时不间断服务,需要实现分布式多源服务聚合,能够应对来自网络用户的高强度访问与应用,并抵抗网络环境中各类攻击。因此,在线地理信息服务发布软件平台的选型应重点考虑技术先进性、开放性、成熟度、商业化服务响应能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