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工作研究

知识点一:工作研究概述(重点)

工作研究是运用系统分析的方法将工作中不合理和不经济的因素排除,寻求更经济和更容易操作的工作方法,以提高系统的效率。工作研究的基本目标就是避免在时间、人力、物力 和资金等多方面的浪费。工作研究包括方法研究时间研究两项技术。

(一)方法研究

方法研究就是一种对现行作业系统进行记录和分析,寻找最经济和最合理的工作程序和 操作方法的管理技术。方法研究包括以下三个部分:

(1)    过程分析。过程分析是以产品制造过程为研究改进对象的一种分析技术

(2)    作业分析。作业分析主要研究与分析作业组成部分和影响作业时间的因素,进而改进操作方法、协调人一机配合及各操作工人的配合,最终提高作业效率、减轻工人劳动强度。

(3)    动作分析。动作分析以一项操作为对象,对动作活动进行详细的分析研究。

(二)   作业测定(2015新增

1.       秒表时间研究

秒表时间研究是作业测定技术中的一种常用方法,也称为直接时间研究一密集抽

2.       工作抽样法

工作抽样是在较长时间内,以随机的方式,分散地观测操作者的方法。它以数理统计的概率论作为基础理论,利用分散抽样来研究工时利用效率,成为调查工作效率、合理制定工时定额的通用技术。

3.       预定动作时间标准法

预定动作时间标准法也称为预定时间标准法,是利用预先为各种动作制定的时间标准来确定进行各种操作所需要时间的方法。它不需要用秒表进行直接时间测定,而是根据作业中包含的动作及事先确定的各动作的预定时间值计算该作业的正常时间,是国际公认的制定时间标准的先进技术。

4.       标准资料法

标准资料法是将由秒表时间研究、工作抽祥、预定时间标准法所测得的值,根据不同的作业内容,分析整理为某作业的标准时间从而形成数据库,以此为依据来综合制定同类工作的标准时间的方法。

知识点二:作业能力(重点)

(一)作业能力的概念

作业能力,即完成某种作业所具备的生理、心理特征。这些生理、心理特征可以从作业者单位作业时间内生产的产品产量和质量间接地体现出来。

(二)影响作业能力的主要因素

(1)    生理因素。

(2)    环境因素。

(3)    工作条件和性质。

知识点三:作业疲劳(重点)

作业疲劳是指劳动者在作业过程中由于连续工作致使身心劳累而引起工作能力下降的一种现象。疲劳分为两种:一种是生理疲劳;一种是心理疲劳。

生理疲劳是指由于人的生理机制局限性而引起的疲劳

心理疲劳是指由于心理机能的变化而起的疲劳。

()作业疲劳的外在表现及产生原因

1、在心理疲劳中有两种现象容易被人忽视,需要引起特别注意。

①心理阻滞。即劳动者在从事需要保持一定警觉水平和稳定注意的作业时,自发地产生极其短暂的停顿现象。

②心理饱和。即劳动者长时间从 事单调、重复的生产活动时,心理活动能力逐渐下降,最后感到精疲力竭,以致无法继续作 业的现象。

2、作业疲劳的产生原因如下:

①工作环境因素。

②生理因素。

③心理因素。

()作业疲劳测定的方法

监测作业疲劳的基本方法分为四类:生化法、生理心理测试法、他觉观察和主诉症状法、工作绩效测定法(新增)

知识点四:劳动强度

(一)劳动强度的概念

劳动强度表明生产过程中的体力消耗和紧张程度,也可以说是劳动力消耗的密集程度。 它是用来计算单位时间劳动力消耗的一个指标。

()体力劳动强度的分级

(1)    根据劳动时的氧气消耗划分。

(2)    根据能量消耗划分。。

(3)    根据劳动时一些生理指标变动情况划分。

(4)    根据我国人民的饮食菅养及各种活动的能量代谢需要划分。

(5)    根据劳动强度指数划分。1983年提出了按劳动强度指数来划分体力劳魂强度等级的《体力劳动强度分级》国家标准(gb3869—1983),并于1997年做了修订(gb 3869—1997)。

知识点五:提高作业能力和降低劳动疲劳的各种措施(重点)

(一)改进操作方法

(1)    正确选择作业姿势和体位。

(2)    合理设计作业中的用力方法。

①合理安排负荷,并非单纯追求低负荷。

②按生物力 学原理,把力用到完成某一操作动作的做功上去,避免浪费体力。

③利用人体活动特点获得力 量和准确性。

④利用人体的动作经济原则即保持动作自然、对称、有节奏。

⑤降低动作能级。

⑥充分考虑不同体位的用力特点。

(二)合理安排作业休息制度

(1)    实际工作率(工时利用率的确定。

(2)    轮班制度。

(3)    休息日制度。

(三)改善工作内容

(1)    单调感的心理特征。单调感将引起人们的不愉快心理,会使工作能力曲线产生极特殊的改变,因此短期内高度重复性的操作可能导致疲劳,随着操作时间的增加,对工作单调的体验反而会降低。但是也有对单调工作持积极态度的人群存在,这些人或者被工作吸引或者 具有"摆脱工作"的心理状态。这样的人喜欢在工作时想另外一件事,幻想或思考问题。

(2)    单调感的克服。

①操作设计:重新根据人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设计作业内容;

②操作变换:用一种单调的操作去代替另一种单调操作;

③突出工作的目的性:在工作中设置中间目标在达到目标后,会产生进步感。

(四)合理调节作业速率

作业速率指工作的速度或节奏。

(1)    作业速率对疲劳和单调感的产生有很大影响。人的生理上有一个最有效或最经济的作 业速率,实际速率过高或过低都容易产生疲劳。实际速率过高将加大人体的生理及心理负担,而 实际速率过低的话,将使作业者由于长期从事同一工作而产生强烈的单调感和心理疲劳。

(2)    合理调节作业速率的方法。

①按照作业速率调整劳动组合;

②短暂的间歇是适当速 率水平的必要成分;

③作业能力在一天中是变化的,因此应通过合理改变作业速率来减少疲劳;

④实行自主调节速率的工作方式,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

知识点六:劳动安全与事故预防(2015新增)(重点)

(一)安全目标管理

基本内容包括安全目标体系的设定、安全目标的实施、安全目标的考核与评价。

1.       安全目标体系

安全目标体系就是安全目标的网络化、细分化,是安全目标管理的核心。它按企业管理层次由企业所需达到的安全总目标、各项目部(职能科室)为完成企业总目标而导出的分目标、 施工队班组和个人)为完成项目部分目标而提出的子目标等,构成一个自上而下的目标体系。

2安全目标的内容

安全目标的内容包括安全管理水平提高目标、安全教育达到程度目标、伤亡事故控制目 标、施工环境达标率提高目标、事故隐患整改完成率目标、现代化科学管理方法应用目标、安全 标准化班组达标率目标、企业安全性评价目标、经理任职安全目标及各项安全工作目标。企业 的性质不同,作业条件、内容不同,劳动安全卫生水平不同,安全目标的内容也不同,但一般包 括以下几个方面:

(1)    重大事故次数,包括死亡事故、重伤事故、重大设备事故、重大火灾事故、急性中毒事 故等。

(2)    死亡人数指标。

(3)    伤害频率或伤害严重率。

(4)    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如工作日损失天数、工伤治疗费、死亡抚恤费等。

(5)    作业点尘毒达标率。

(6)    劳动安全卫生措施计划完成率、隐患整改率、设施完好率等。

(7)全员安全教育率、特种作业人员培训率等。

除了上面几方面之外,还有包括技术措施、组织措施、责任者等在内的保证措施。

3安全目标的实施

企业安全目标管理是一项长期任务,必须始终不偷地进行决策、实施、检查、整改、总结、提 高的循环菅理。该阶段主要是各级目标责任者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实行自我控制 和自我管理,辅之以上级的控制与协调。

目标实施中的控制分为自我控制、逐级控制和关键点控制,而协调方式大致有以下三种: 指导型协调、自愿型协调和促进型协调。

(二)事故预防

1.       事故产生的原因

具有一定代表性的是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在分析事故原因及对策时所使用的4m,即从人、机械、环境与媒介、管理四个方面进行分析。

2.       事故预防措施

(1)    人的方面。

(2)    技术方面。

(3)    机械设备方面。

(4)    环境与媒介方面。。

(5)    管理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