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绩效管理

【本章内容】

第一节 绩效管理概述

第二节 绩效考核指标体系设计

第三节 绩效考核的技术

【2014年本章所占分值】

 

题量

分值

单选题

4道题×1分

4分

多选题

1道题×2分

2分

案例题

4道题×2分

8分

【教材变化】

本章节变化非常大,由四节整合为三节

第一节绩效管理概述

知识点一:绩效相关的三个概念(重点)p92

1.       绩效的概念

绩效是指具有一定素质的员工在职位职责的要求下实现的工作结果和在此过程中表现出的行为。绩效是对工作行为及工作结果的一种反映也是员工内在素质和潜能的一种体现。

2.       绩效考核的概念

绩效考核是一套正式的、结构化的制度它用来衡量、评价、反馈并影响员工的工作特性、行为和结果。通过绩效考核可以评估员工的实际工作效果控制员工的工作过程并对其进行针对性的奖励和惩罚了解员工的发展潜力最终实现员工与企业的共同发展。

3.       绩效管理的概念

绩效管理是管理者与员工通过持续开放的沟通就企业目标和目标实现方式达成共识的过程也是促进员工做出有利于企业的行为、达成企业目标、取得卓越绩效的管理实践。

【例题】下列对绩效管理含义的描述中,正确的一项是(   )

a.一套正式的结构化的制度

b.用来衡量员工工作行为的过程

c.一个双向沟通的过程

d.最终的评价

参考答案:c

【例题】下列有关绩效和绩效管理理解正确的是( )

a.绩效管理就是最后考核的一个分数。

b.绩效管理是通过在员工与管理者之间达成关于目标、标准和所需要能力的协议,在双方相互理解的基础上使企业、团队和个人取得较好工作结果的一种管理过程。

c.绩效管理的目的在于奖惩。

d.绩效管理仅仅是一个测量和评估的过程。

参考答案:b

知识点二:绩效考核与绩效管理的区别与联系(重点)p92

绩效考核是绩效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绩效考核的顺利实施不仅取决于考核过程本身更取决于与考核相关的整个绩效管理过程。有效的绩效考核是对绩效管理的有力支撑成功的绩效管理也会推动绩效考核的顺利开展。

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

第一,绩效管理是一个完整的管理过程而绩效考核只是绩效管理中的一个环节。

第二绩效管理侧重于信息的沟通和绩效的提高绩效考核则侧重于绩效的识别、判断和评价。

【例题】在绩效管理的各个环节中,绩效考核侧重于( )。

  a.绩效信息的沟通和绩效的提高

  b.绩效的识别、判断和评价

  c.员工个人能力的发展

  d.绩效计划的制定

答案:b

知识点三:绩效考核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p92

1.       绩效考核是人员配置和甄选选的依据

2.       绩效考核是人员开发的依据

3.       绩效考核是薪酬分配的依据

4.绩效考核是评估人员招聘、员工培训等执行效果的依据

【例题】关于绩效管理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的说法,错误的是()

a.绩效管理可以为员工的薪酬发放提供依据

b.绩效管理可以为企业的人员配置提供依据

c.绩效管理是企业制定劳动标准的主要依据

d.绩效管理可以帮助企业更有效地进行员工开发

答案:c

知识点四:绩效考核体系(原第二节)(重点)p93

一、:绩效考核的目的 p93

1.       企业的战略目标层

从企业的战略目标层来说,高效的绩效考核和绩效管理可以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实现企业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的结合,完成企业的战略转型满足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2.       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层

从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层来说绩效考核的目的主要有两个:第一,它可以帮助员工了解自身目前的工作成绩并找到提升绩效的方法;第二为企业的人力资源决策提供依据。

二、绩效考核的技术p93

1.       量表法

(1)    图评价尺度法。列举一些特征要素并分别为每一个特征要素列举绩效的取值范围。这是一种最简单和运用最普遍的绩效评价方法。

(2)    行为定法。将每项工作的特定行为用一张等级表进行反映,该等级表将每项工作划分为各种行为级别(从最积极的行为到最消极的行为),评估时评估者只需将员工的行为对号座即可。

行为观察量表法。列举出评估指标(通常是期望员工工作中出现的比较好的行为),然后要求评估人在观察的基础上将员工的工作行为同评价标准进行对照,看该行为出现的频率或完成的程度如何(几乎没有几乎总是)的评估方法。

2.       比较法

(1)排序法。将员工的业绩按照从高到低的顺序进行排列。这是最筒单实用的一种绩效考核方法

(2)   配对比较法。将每一位员工按照所有的评价要素与其他所有人进行若干次两两比较然后根据比较结果排出绩效名次。

(3)   强制分布法。要求评估者将被评估者的绩效结果放人一个类似于正态分布的标准中。它将员工的绩效表现划分为多个等级并确定每个等级的人数比例。这种方法主要用于排除评估者主观因素对考核结果的影响。

3.描述法

(1)   关键事件法。要求管理者将员工日常工作中非同寻常的行为认真记录下来,在绩效实施期间内管理者可以根据记录进行绩效沟通在绩效年结束时管理者可以根据这些关键事件对员工进行评估。

不良事故评估法。通过预先设计不良事故的清单对员工的绩效进行考核。这种方法能有效规避工作差错造成的企业利益的巨大损失。

三、绩效考核技术的选择p94

考核技术它们不存在好与不好之分只有适应或不适应企业的实际需求之分。

我们可以从三个角度来概括员工的工作:工作环境、工作内容、员工工作的独立性。从工作环境来看有稳定的工作也有变动性很强的工作从工作内容来看,有程序化的事务性的工作也有非常不确定的工作从员工工作的独特性来看,有低独立性的工作,也有高独立性的工作。通过对这三个角度的组合,我们就可以判断出各个企业到底需要什么样的绩效考核技术。

四、绩效考核指标体系p94

1.       绩效考核指标

2.       绩效考核指标权重

绩效考核指标评价标准

五、绩效考核的主体p94

考核主体划分成以下五种类型:

1.上级

由被评估者的上级对员工进行考核是企业中最常用的方法,它获得了被评估者和评估者双方的支持。之所以选择这种评估方法是因为上级通常最熟悉员工的工作行为和工作结果。

在绝大多数的情况下他们是评价员工的最佳人选。但是单一的选择上级作为评估主体,可能会使评估结果参杂评估者的主观意识影响考核的信度和效度。

2.       下级

在评估管理者时下级员工是非常有发言权的他们能站在一个独特的角度观察管理者的工作行为。使用下级评估能够让管理者更加了解下属对自己的评价。但是员工通常不太乐意反映他们对管理者工作的看法这可能导致评估结果在一定程度上的失真。

3.同事

员工通常把最好的一面展现给主管人员,而对于其他员工则表现得较为真实。

4.外部人员

使用外部人员如客户、专家等)参与组织内部员工的绩效评估可以增强绩效评估的导向性、公正性和专业性。但是外部评估人员可能不了解企业内部的具体情况,造成存在偏见的评价。有些时候外部评价的成本也要高于内部评价。

5.员工自己

让员工进行自我评价可以让员工了解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以便设定适合自己发展的目标。但是在自评中员工通常对自己过于宽松。

【例题】关于绩效考核主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同事是评估员工绩效结果的最佳人选

  b.在员工进行自我评价的好处是,可以保证评价结果的准确和可靠

  c.在对管理者的管理能力进行评价时,可以让下级参与

  d.外部人员参与组织内部员工的绩效评价结果过于宽松

答案:c

六、绩效考核周期p95

对于绩效考核周期的选择受到以下几个因素的影响:

①奖金发放周期。有些企业愿意选择在奖金发放之前进行绩效考核。

②工作任务完成周期。

③工作性质。从事事务性工作的员工考核周期会短一些从事管理工作和技术工作的员工考核周期会长一些。

当然绩效考核周期不能选择过长因为他会使评估者淡忘甚至臆断被评估者的工作行为这会导致绩效考核结果失真。同样绩效考核的周期也不能太短因为过于频繁的考核会浪费大量的企业资源促生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