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2019注册测绘师资格考试试题:测绘案例题

发表时间:2019/5/19 12:16:31 来源:互联网 点击关注微信:关注中大网校微信
关注公众号

案例1

某市计划对本地区进行航空摄影,以测绘1∶5000比例尺地形图。

1.摄区概况

摄区东西长13.2km,南北长11.2km,为一矩形区域,总面积为147.82km2。全测区包含平地和丘陵地两种地形,其中,绝大多数是平地,约占整个测区80%的面积,主要位于测区南部的大部分地区;测区海拔高度平地最低点为8m,最高海拔为344m。测区内低点平均高程为25m,高点平均高程为315m。

2.航空摄影基本技术要求

航空摄影采用传统的航空摄影方式,航摄仪型号为rc-30,像幅为23×575px,航摄仪焦距为152mm,影像扫描分辨率为0.02mm,像片类型为真彩色。

航摄比例尺为1∶20000。

[问题]

1.航空摄影项目包括哪些内容?

2.航空摄影技术设计书包括哪些内容?

3根据案例计算一下摄影参数:摄影基准面,相对航高、绝对航高,航摄分区数。

4.航摄飞行质量检查主要检查哪几方面。

[参考答案]

1.主要包括航摄空域的申请、编写航空摄影技术设计书、航摄比例尺的选择、航摄分区的划分、航空摄影、影像处理、成果质量检查和成果整理与验收等。

2. 航空摄影技术设计书包括任务来源、摄区概况、主要技术依据、技术设计、实施方案、质量控制与保障、成果整理与包装、提交成果资料等内容。

3. 摄影基准面:h基 = (h高+h低)/2 = (315+25)/2 = 170m

相对航高:h相对 = m×f = 20000×152×0.001 = 3040m

绝对航高:h绝对 =h相对 + h基 = 3040 +170 = 3210m

航摄分区数:该区的高差为344-8=336m,小于相对航高3040m的1/4,该区只需一个摄区。

4.飞行质量检查主要检查内容包括:像片重叠度、像片倾斜角、像片旋偏角、航线弯曲度、航高保持、摄区(分区、图廓)覆盖保证、图幅中心线和旁向两相邻图幅公共图廓线敷设航线的飞行质量、控制航线(构架航线)、漏洞补摄和飞行记录填写等。

案例2

1.摄区范围

为了满足某城市经济发展及建设的需要,受该市城建规划局的委托,进行该市区1∶4000数字航空摄影。摄区面积约400km2,东西向长约13km,南北向长约30.5km。

2.摄区概况

该摄区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地貌以丘陵台地、冲积平原为主,平原区域江河水系密布。摄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长夏无冬,日照充足,雨量充沛,温差振幅小,季风明显,1年中2~3月日照最少,7月日照最多,雨量集中在4~9月。考虑本次航摄的需要,所以最好在夏末春初季完成摄影。

3.航摄仪选用

选用高精度数码航摄仪dmc2001,焦距为120mm,相幅92mm×166mm。

4.航摄要求

本次航摄任务的实际情况确定航向重叠度为65%,旁向重叠度为30%

5.主要技术依据

(1)gb/t 6962-2005《1∶500 1∶1000 1∶2000地形图航空摄影规范》。

(2)gb/t 7931-2008《1∶500 1∶1000 1∶2000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外业规范》。

(3)gb/t 7930-2008《1∶500 1∶1000 1∶2000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内业规范》。

(4)gb/t 17941-2008《数字测绘成果质量要求》。

(5)gb/t 18316-2008《数字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

[问题]

1.航摄仪在哪些情况下必须进行检定?检定的项目有哪些?

2.根据给出的摄区基本资料,试计算参数:摄影基准面、相对航高、绝对航高、摄区最高点和最低点的重叠度、能满足规范要求的最小分区数、摄区估算航片数及模型数。

3.航摄项目成果检查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参考答案]

1.航摄仪在哪些情况下必须进行检定?检定的项目有哪些?

1.下列情况之一者应进行检定:①距前次检定时间超过2年;②快门曝光欢数超过20000次;③经过大修或主要部件更换以后;④在使用或运输过程中产生剧烈震动以后。

航摄仪检定项目:①检定主距;②径向畸变差;③最佳对称主点坐标;④自准直主点坐标;⑤ccd面阵坏点。

2.根据给出的摄区基本资料,试计算参数:摄影基准面、相对航高、绝对航高、摄区最高点和最低点的重叠度、能满足规范要求的最小分区数、摄区估算航片数及模型数。

(1)根据规范要求,当航摄比例尺大于1∶7000时,分区内地形高差不得大于相对航高的1/6。根据地形起伏将整个摄区分成3个分区:第一分区最低点1m,最高点49m;第二分区最低点30m,最高点100m;第三分区最低点90m,最高点150m。

(2)基线长度b=影像宽度×(1-航向重叠度)×摄影比例尺分母=0.092×(1-0.65)×4000=128.8(m)。

3.航摄项目成果检查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航摄成果检查主要包括像片重叠度、像片倾斜角、像片旋偏角、航线弯曲度、航高保持、航摄范围覆盖、航线偏差、航摄漏洞、影像质量等。

案例3

1.摄区范围

为了满足某城市经济发展及建设的需要,受该市城建规划局的委托,进行该市区1∶4000数字航空摄影。摄区面积约400km2,东西向长约13km,南北向长约30.5km。

2.摄区概况

该摄区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地貌以丘陵台地、冲积平原为主,平原区域江河水系密布。摄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长夏无冬,日照充足,雨量充沛,温差振幅小,季风明显,1年中2~3月日照最少,7月日照最多,雨量集中在4~9月。考虑本次航摄的需要,所以最好在夏末春初季完成摄影。

3.航摄仪选用

选用高精度数码航摄仪dmc2001,焦距为120mm,相幅92mm×166mm。

4.航摄要求

本次航摄任务的实际情况确定航向重叠度为65%,旁向重叠度为30%

5.主要技术依据

(1)gb/t 6962-2005《1∶500 1∶1000 1∶2000地形图航空摄影规范》。

(2)gb/t 7931-2008《1∶500 1∶1000 1∶2000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外业规范》。

(3)gb/t 7930-2008《1∶500 1∶1000 1∶2000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内业规范》。

(4)gb/t 17941-2008《数字测绘成果质量要求》。

(5)gb/t 18316-2008《数字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

[问题]

1.航摄仪在哪些情况下必须进行检定?检定的项目有哪些?

2.根据给出的摄区基本资料,试计算参数:摄影基准面、相对航高、绝对航高、摄区最高点和最低点的重叠度、能满足规范要求的最小分区数、摄区估算航片数及模型数。

3.航摄项目成果检查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参考答案]

1.航摄仪在哪些情况下必须进行检定?检定的项目有哪些?

1.下列情况之一者应进行检定:①距前次检定时间超过2年;②快门曝光欢数超过20000次;③经过大修或主要部件更换以后;④在使用或运输过程中产生剧烈震动以后。

航摄仪检定项目:①检定主距;②径向畸变差;③最佳对称主点坐标;④自准直主点坐标;⑤ccd面阵坏点。

2.根据给出的摄区基本资料,试计算参数:摄影基准面、相对航高、绝对航高、摄区最高点和最低点的重叠度、能满足规范要求的最小分区数、摄区估算航片数及模型数。

(1)根据规范要求,当航摄比例尺大于1∶7000时,分区内地形高差不得大于相对航高的1/6。根据地形起伏将整个摄区分成3个分区:第一分区最低点1m,最高点49m;第二分区最低点30m,最高点100m;第三分区最低点90m,最高点150m。

(2)基线长度b=影像宽度×(1-航向重叠度)×摄影比例尺分母=0.092×(1-0.65)×4000=128.8(m)。

3.航摄项目成果检查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航摄成果检查主要包括像片重叠度、像片倾斜角、像片旋偏角、航线弯曲度、航高保持、航摄范围覆盖、航线偏差、航摄漏洞、影像质量等。

案例4

某市计划对本地区进行航空摄影,以测绘1∶5000比例尺地形图。

1.摄区概况

摄区东西长13.2km,南北长11.2km,为一矩形区域,总面积为147.82km2。全测区包含平地和丘陵地两种地形,其中,绝大多数是平地,约占整个测区80%的面积,主要位于测区南部的大部分地区;测区海拔高度平地最低点为8m,最高海拔为344m。测区内低点平均高程为25m,高点平均高程为315m。

2.航空摄影基本技术要求

航空摄影采用传统的航空摄影方式,航摄仪型号为rc-30,像幅为23×575px,航摄仪焦距为152mm,影像扫描分辨率为0.02mm,像片类型为真彩色。

航摄比例尺为1∶20000。

[问题]

1.航空摄影项目包括哪些内容?

2.航空摄影技术设计书包括哪些内容?

3根据案例计算一下摄影参数:摄影基准面,相对航高、绝对航高,航摄分区数。

4.航摄飞行质量检查主要检查哪几方面。

[参考答案]

1.主要包括航摄空域的申请、编写航空摄影技术设计书、航摄比例尺的选择、航摄分区的划分、航空摄影、影像处理、成果质量检查和成果整理与验收等。

2. 航空摄影技术设计书包括任务来源、摄区概况、主要技术依据、技术设计、实施方案、质量控制与保障、成果整理与包装、提交成果资料等内容。

3. 摄影基准面:h基 = (h高+h低)/2 = (315+25)/2 = 170m

相对航高:h相对 = m×f = 20000×152×0.001 = 3040m

绝对航高:h绝对 =h相对 + h基 = 3040 +170 = 3210m

航摄分区数:该区的高差为344-8=336m,小于相对航高3040m的1/4,该区只需一个摄区。

4.飞行质量检查主要检查内容包括:像片重叠度、像片倾斜角、像片旋偏角、航线弯曲度、航高保持、摄区(分区、图廓)覆盖保证、图幅中心线和旁向两相邻图幅公共图廓线敷设航线的飞行质量、控制航线(构架航线)、漏洞补摄和飞行记录填写等。

案例5

背景:我国某县为了完成集体土地所有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发证工作,开展农村地籍调查工作。本次地籍调查工作以“权属合法、界址清楚、面积准确”为原则,充分利用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等已有成果,以大比例尺地籍调查成果为基础,查清农村每一宗土地的权属、界址、面积和用途(地类)等,按照统一的宗地编码模式,形成完善的地籍调查成果,为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提供依据。

同时,做好日常地籍调查及变更登记,保持地籍成果的现势性。农村地籍调查工作主要分为两项内容:一是日常土地权属调查;二是日常地籍测量。本案例的主要任务是完成该地区日常地籍测量工作。

该县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宗地、宅基地使用权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宗地日常地籍测量,要求采用解析法实测界址点坐标并计算宗地面积。使用勘丈法等其他方法已发证的宅基地、集体建设用地,在日常地籍测量时,采用解析法重新测量并计算宗地面积。

1.测区自然地理概况

该地籍调查区总面积约734km2。全测区的地形类别分为平地和丘陵地两种,其中绝大多数是平地,主要位于测区南部,约占整个测区面积的80%;丘陵主要集中在测区的北部,其面积约占整个测区面积的20%。测区内建成区面积约为86 km2,主要分布在平坦地区,建成区内以多层建筑楼房为主,房屋密集;其农村居民地以一、二层建筑为主。

2.主要技术依据

3.数学基础

(1)平面坐标系统采用1980西安坐标系。

(2)高程系统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

4.现有测绘成果资料

(1)该地区各级行政界线资料。

(2)覆盖该地区的国家四等平面控制点资料。

(3)该地区最新的1∶1万比例尺地形图。

(4)年度变更调查的土地利用现状图、土地统计台账。

(5)该地区集体土地地籍调查和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档案、地籍图、土地利用现状图。

(6)该地区城镇地籍调查的调查档案。

(7)各个时期的土地登记发证资料。

(8)其他相关资料。

5.比例尺及分幅

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宗地日常地籍测量,宗地图和地籍图比例尺不小于1∶2000。

宅基地使用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宗地日常地籍测量

地籍图采用1∶500比例尺,图形分幅为50cm×50 cm 矩形分幅。

[问题]

1.日常地籍测绘工作中,界址发生变化的宗地如何进行界址测量?

2.日常地籍测绘工作中,地籍测绘成果资料的变更包含哪些内容?

3.日常地籍测绘的技术、方法与初始地籍测绘有何区别?试用文字简述地籍调查工作中地籍测绘的工作流程,并简要说明每一个环节的主要工作。

[参考答案]

1.日常地籍测绘工作中,界址发生变化的宗地如何进行界址测量?

(1)界址点的检查。对界址发生变化的宗地进行日常地籍测绘。

界址点的检查方法一般有检查界址点与邻近界址点或邻近地物点的距离、解析法检查界址点坐标两种。

检查结果满足界址点测量精度要求的,保留原测量数据。

(2)界址点编号。日常地籍调查时,未废弃的界址点使用原编号,废弃的界址点编号不应重复使用,新增界址点点号,在地籍子区内的最大界址点号后续编。

(3)界址点恢复。已损毁的界标,可根据已有界址点坐标成果,现场采用放样方法恢复界址点,界址点放样的精度应符合界址点测量的精度要求。

(4)宗地分割或边界调整界址测量。

2.日常地籍测绘工作中,地籍测绘成果资料的变更包含哪些内容?

日常地籍测绘成果资料的变更有:界址点坐标册变更、地籍图及宗地图变更、宗地面积变更、面积汇总表及统计表变更等。

3.日常地籍测绘的技术、方法与初始地籍测绘有何区别?试用文字简述地籍调查工作中地籍测绘的工作流程,并简要说明每一个环节的主要工作。

日常地籍测绘的技术、方法与初始地籍测绘相同。地籍测绘主要包括地籍控制测量、界址点测量、基本地籍图测绘、宗地图编制、宗地面积量算与汇总、成果质量检查和成果整理与提交共七项工作。

日常地籍测绘的技术、方法与初始地籍测绘相同

(1)地籍控制测量,包括地籍首级控制测量及其加密、地籍图根控制测量两项主要工作。

(2)界址点测量,包括界址点位置的确认和野外界址点测量两项主要工作。

(3)基本地籍图测绘,包括基本地籍图测绘和基本地籍图的编制两项主要工作。

(4)宗地图编制。宗地图一般用32开、16开、8开纸,从基本地籍图上裁切获取,宗地过大或过小时可调整比例尺,一般采用1∶200、1∶500、1∶1000、1∶2000等。

(5)宗地面积量算与汇总。

(6)成果质量检查,主要包括地籍平面控制检查、基本地籍图检查、界址点检查、宗地图检查以及面积计算检查。

(7)成果整理与提交。

①技术设计书;

②地籍平面控制成果

③基本地籍图;④宗地图;

⑤界址点成果表;

⑥宗地面积计算成果和面积汇总表;

⑦质量检查报告、技术总结报告。

案例6

某市应基础测绘需要,计划进行地形图测绘,生产范围约325 km2的1∶2000数字线划图(dlg)。

1.测区概况

该市地处华中地区,测区西边和东南角有少量山区外,大部分地区地势较为平坦。地域河川径流丰富,水利条件优越,湖塘、水库众多。

2.主要技术依据

(1)gb/t 7931-2008《1∶500 1∶1000 1∶2000她形图航空摄影测量外业规范》。

(2)gb/t 7930-2008《1∶500 1∶1000 1∶2000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内业规范》。

(3)gb/t 15967-2008《1∶500 1∶1000 1∶2000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数字化测图规范。

(4)ch/t 3007.1-2011《数字航空摄影测量 测图规范 第1部分1∶500 1∶1000 1∶2000数字高程模型 数字正射影像图 数字线划图》。

(5)gb/t 17278-2009《数字地形图产品基本要求》。

(6)gb/t 17941-2008《数字测绘成果质量要求》。

(7)gb/t 13923-2006《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代码》。

(8)gb/t 18316-2008《数字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

(9)gb/t 24356-2009《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

3.航摄资料

航摄采用swdc-4/4017数码航摄仪进行数字航空摄影。

像元地面分辨率为20 cm,虚拟主距为50.2mm,像元尺寸为0.006 8mm,行为14000像素,列为10000像素,影像物理大小为9.52 cm×6.80 cm,

东西方向飞行。

4.控制点资料

对本次项目单独完成的基础控制测量成果(gps c级网及二等水准测量),gps c级网共提供3套坐标系成果,即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1954北京坐标系、该市地方坐标系;二等水准成果为1985国家高程基准。

该成果作为测区的基础控制资料,用于野外像片控制测量。

[问题]

1.立体测图中“像对定向”主要包括哪几项步骤?

2.试分析立体测图精度的影响因素。

3.简述“先内后外”的成图方法的生产流程。

4.简述“先内后外”的成图方法中野外补测的内容和要求。

[参考答案]

1.立体测图中“像对定向”主要包括哪几项步骤?

其主要包括像片的内定向、相对定向及绝对定向三个步骤。

2.试分析立体测图精度的影响因素。

立体测图精度的影响因素如下:

(1)空中三角测量的加密精度影响,空中三角测量结果算出的外方位元素直接作为立体测图的定向基准,其精度会直接影响前方交会的精度。

(2)同名像点的切准精度,即用测标切准所测地形、地物时,左右视察的误差会影响最终的成图精度。

3.简述“先内后外”的成图方法的生产流程。

利用航片和基础控制成果,进行野外像片控制测量;根据外业像控成果进行空中三角测量加密,在全数字摄影测量系统中恢复立体模型;采集居民地、道路、水系、地貌等地形要素;以图幅为单位回放纸图,进行野外调绘与补测;内业根据外业调绘成果和立体测图数据,对矢量数据进行编辑,保存分层建库数据,再进行数字地形图(制图数据)编辑;提交1∶2000数字地形图成果。

4.简述“先内后外”的成图方法中野外补测的内容和要求。

(1)当立体测图无法达到高程注记点高程精度要求时,应野外实测足够的高程注记点,等高线由立体测图采集。

(2)当由于云影、阴影等影响无法进行立体测图或处理,航空摄影出现绝对漏洞且不补摄,新增大型工程设施、大面积开发区或居民地变化较大等情况时,应进行野外补测。

(3)立体测图无法准确采集的城市建筑物密集区,亦可进行野外补测,可将阴影、漏洞等向外扩大图上4mm,确定补测范围。补测的地物、地貌要素,相对于附近明显地物点的平面位置误差不大于图上0.75 mm,困难地区不大于图上1 mm。

案例7

1.任务来源

根据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与××省测绘地理信息局要求,计划建设“××省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公众版(天地图)”,其中主要任务之一是建立运行支持系统。

2.任务目标与内容

遵照“天地图××”建设需求,设计“天地图·××”运行支持系统建设初步方案,明确运行支持系统建设内容与基本要求,为设备采购与详细部署方案的编制提供依据。

[问题]

1.简述运行支持系统的基本构成。

[参考答案]

运行支持系统主要包括

互联网接入系统

服务器集群系统

存储备份系统

计算机安全保密系统

案例8

我国在中南与西南地区拟修建一条东西走向的铁路,设计单位提供了线路的首级控制网数据。中铁某工程局中标铁路线上的一隧道施工任务,该隧道长近10km,平均海拔500m,进洞口和出洞口以桥梁和另外两标段的隧道相连。为了保证隧道双向施工的需要,需在线路首级控制的基础上,按gps c级网观测的要求布设隧道的地面施工控制网,并按二等水准测量的要求对隧道进洞口和出洞口进行高程联测。

该工程局可用的硬件设备包括双频gps接收机6台套、单频gps接收机6台套、s3光学水准仪5台套、数字水准仪2台套(每千米往返水准观测精度达0.3mm,最小显示0.01mm)以及2″全站仪3台套。

软件包括gps数据处理软件、水准平差软件。

人员方面,可根据项目的需要,配备测量技术人员。

[问题]

1.在现场采集数据之前,需要做哪些前期的准备工作?

2.为满足工程需要,应选用哪些设备进行测量?并写出观测方案。

3.最终提交的成果应包括哪些内容?

4.抵偿坐标系的投影面应如何选取?

[参考答案]

1.前期准备工作包括资料收集、现场踏勘、选点埋石、方案设计。

(1)资料收集。设计单位提供了线路的首级控制网数据、测区周边国家高等级的三角点和水准点资料。

(2)现场踏勘。对测区的人文风俗、自然地理条件、交通运输、气象情况等进行调查,同时现场查勘控制点的完好性和可用性。

(3)选点埋石。在进、出口线路中线上布设进、出口点,进、出口再各布设至少3个定向点,进、出口点与相应的定向点之间要通视。为了减小垂线偏差的影响,高差不要相差太大。因为有通视要求,洞口处gps基线不可能很长,一般要求300~500m,若小于该值,应设强制对中装置,以减小照准与对中误差对短边测角精度的影响。按国家规范要求在所选点位埋石,并做点之记。

(4)方案设计。根据现场勘察的情况和工程要求,编制控制测量技术设计书,以确定所用设备、人员、观测方案、所需时间等。

2.以利用测区国家高等级三角点2个、线路首级控制网点2个、国家一等水准点1个,在进洞口与出洞口处各布设4个施工控制网点为例。

设备选择包括双频gps接收机6台套、数字水准仪2台套。

观测方案略(对gps c级网测量,在设计方案中,要重点突出观测的时段数、每一时段的观测时间、要按边连接等内容;对二等水准测量,要明确视距、前后视距差、前后视距累积差、视线高、往返高差之差等)。

3.最终应提交如下成果:

(1)技术设计书。

(2)仪器检验校正资料。

(3)控制网网图。

(4)控制测量外业资料。

(5)控制测量计算及成果资料。

(6)所有测量成果及图件电子文件。

4.应选择测区的平均高程面500m作为抵偿坐标系的投影面。

特别推荐:

2018年全国注册测绘师考试合格证书时间及地点

2019注册测绘师报名入口官网是哪个?何时开通?

2019年注册测绘师考试时间

2019年注册测绘师考试考霸提分班


(责任编辑:)

2页,当前第1页  第一页  前一页  下一页
最近更新 考试动态 更多>

近期直播

免费章节课

课程推荐

      • 注册测绘师

        [协议护航-英才班]

        签署协议不过退费

        8800

        了解课程

        1124人正在学习

      • 注册测绘师

        [协议护航-畅学班]

        中大特色班型 校方服务

        5680

        了解课程

        642人正在学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