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公务员 >> 申论 >> 模拟试题 >> 正文

2015黑龙江省公务员申论标准预测试题1

发表时间:2014/8/19 20:02:20 来源:互联网 点击关注微信:关注中大网校微信
关注公众号

1.本题本由给定资料与作答要求两部分构成。考试时限为150分钟。其中,阅读给定资料参考时限为40分钟,作答参考时限为110分钟。满分100分。

2.监考人员宣布考试开始时,你才可以开始答题。

3.请在题本、答题卡指定位置填写自己的姓名,填涂准考证号。

4.所有题目一律使用现代汉语作答在答题卡指定位置。未按要求作答的,不得分。

5.监考人员宣布考试结束时,考生应立即停止作答,将题本、答题卡和草稿纸都翻过来留在桌上,待监考人员确认数量无误、允许离开后,方可离开。

严禁折叠答题卡!

二、给定资料

1.牡丹节、玫瑰节、桃花节、梨花节、苹果节、西瓜节……近年来,各地举办的节庆活动数不胜数,相似之处是均冠以“文化”的名号。开幕式要隆重,剪彩领导的级别要高,文艺表演最好有大明星,之后再搭配一些商贸签约合同……轰轰烈烈、热热闹闹,多请一些媒体记者造势。可以说,很多参加过文化节庆活动的人都有这样的体会。不管如何巧立名目,各地借“文化”旗号打造的节庆活动,内容都是千篇一律,个中缘由值得深思。

某地一位曾组织过文化节庆活动的官员透露,说是文化节,其实节庆的内容与文化确实关系不大。“文化只是个‘噱头’,挂上这个名号会比较时髦。”这位官员表示,尽管当地对于活动举办也有争议,但出于经济发展的需要,当地并没有取消文化节庆的意思。

如果说文化节庆上的商贸签约与文化不太“沾边”。各地举办的文化论坛可谓煞费苦心。一位业内人士曾说,“论坛”不仅会让文化节看上去显得更加“有文化”,而且背后还有一本经济账——举办论坛成本相对较低。地方政府热衷举办文化论坛的目的通常有两个,一是通过论坛可以使专家学者对当地传统文化的保护建言献策,二是以论坛为由头,可以吸引客商到当地投资。效果究竟如何?有专家认为,由于来的学者都是由当地政府邀请的,即使发现了问题,也往往会在发言中将真实的想法隐藏,而说一些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套话”,结果是催生了一些到处“走穴”的“学术明星”。

2.中华民族有5000年的文明历史,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对于文化资源的合理开发,有利于提升民族创造力,增强国家文化水平,节庆活动恰好为文化资源产业化开发提供了一个平台。从运作模式来看,当前各地一些文化节庆活动尚未摆脱“官办”模式的束缚。政府在节庆中唱“独角戏”,一方面,会造成财政的压力和资金的浪费,另一方面,由于政府在节庆活动运作上专业性不足,往往导致节庆效果不够理想。

目前全国各地的节庆活动,主要有三种模式:政府主办,政府主办、企业承办,企业主办。由于节庆活动需要多方面协调,政府主导有一定的合理性。著名经济学家王珏认为,“政府办节、公司经营、社会参与”应当成为今后节庆活动的主要模式。节庆活动从设计、策划、组织、运作,到人力、物力、财力,都要赢得民间资源特别是民间人才和民间资金的积极投入和聚集。只有完全市场化的运作。才能提高节庆活动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有专家指出,在文化办节方面,政府的当务之急是要积极转变观念,“有所为、有所不为”,将工作重心放在对节庆活动提供宏观指导,制定行业标准,加强对安全、环保、秩序、质量等方面的管制上。

3.文化节最早出现时有个时髦的说法,叫文化搭台、经济唱戏。随着社会的发展,文化本身的地位日益重要。于是,文化搭台、文化唱戏,纯粹展示文化,又成为一些文化节的主旨。时至今日,有些文化节由政府或企业出资,目的就是打造文化名片,展示中外艺术精品,为市民提供精神食粮,公益性占重要位置,不大追求经济效益;有的却是盲目跟从办节风,互相攀比,效仿别人。

在某些地方的领导看来,当地如果没有节庆,似乎就是文化“没底气”,更是经济“没活力”。于是。从繁华的都市到偏远的乡村、山沟,常常能观到一些不知名的节庆,而且不乏雷同,却要比个高下。专家指出,正是由予没有或不重视培育节庆底蕴,一些人造文化节庆只能靠各种论坛、博览会、招商会、展销会“充门面”,规模小、档次低,没有产生应有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还极大地浪费了各种社会资源。进一步反思,不少文化节庆由于缺少挖掘文化和精神内涵,过于重视经济效益。已经出现被商业“绑架”的趋势。

专家表示,节庆活动对于一个地方整合和优化文化特色资源,发展独具魅力的特色文化产业,提供了宽广的舞台。倘若在办节前多听听民意,增加一些实地考察,加深对本地文化资源的挖掘,文化节庆必将发挥其积极意义。

4.据统计,云南各个地区各个民族由各级政府作为主办单位的文化旅游节庆活动有146个之多,这还不包括各地群众自发的节E1。除了中国人共同的节假日外,每周平均至少有两个以上的节庆活动在举行。过节是人民富裕、民族和谐、社会繁荣的标志。近年来雨后春笋般涌现的节日成为一个地方人文风情的集中体现,也成为一个地方旅游资源、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时机。许多节日正在上升为一个地方的“立体营销”行为,为地方的宣传和各项事业的推动打开了一道门。

编辑推荐:

公务员考试申论模拟试题

更多关注:公务员考试论坛 公务员考试知道 公务员考试辅导用书

2015年公务员考试网络辅导方案

(责任编辑:lyy)

2页,当前第1页  第一页  前一页  下一页
最近更新 考试动态 更多>

考试科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