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2011年公务员考试行测模块宝典:片段阅读

发表时间:2014/1/26 23:58:08 来源:中大网校 点击关注微信:关注中大网校微信
关注公众号
2011年公务员考试行测模块宝典:片段阅读

  第二章 片段阅读

  片段阅读这种题型在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的言语理解与表达部分占有非常重要的比例,这种题型从2003年被引入以来,题量和分值比例逐年递增,考查能力和考查形式逐渐稳定并趋于成熟。虽然从题型角度讲,片段阅读信息量相对较少,难度并不大,但是从考查内容的角度我们不难发现这种题型隐含考查的知识点相当丰富,类型也比较复杂,出题时容易设置思维陷阱误导考生错选和浪费时间。因此从考试的效度上它能够测查出应试者相应的水平与能力,比较适合出现在公务员考试的笔试环节并成为主流题型。

  因此对于考生来说,要想在言语理解与表达部分取得较好的成绩,就一定要牢牢把握住片段阅读这种题型,进行有效的针对性复习。考生首先要明确片段阅读的题型分类、考查要点和出题思路,然后通过“从真题中来,到真题中去”的方式熟练掌握每种题型的解题思路和答题技巧,最后将理论应用于实践,定时定量地进行模拟训练,培养自己对片段阅读的做题感觉,提高自己的答题速度。

  随着近些年命题思路的转变和创新,片段阅读题在对传统题型的考查基础之上,又增加了对于传统题型变型考点的考查比例。对于这种变型题型,考生应当给予关注。这一方面体现了考试难度的提高,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命题水平的提升。对于各位考生而言,若想在这一方面有所突破,就不仅仅需简单地阅读作答,而且还要进行逻辑思维的分析和推理,从而明确每道题目的考点所在,进行针对性的信息寻找,从而对于这种命题思路的变化能够从容应对,游刃有余。

  第一节 主旨概括题

  题 型 综 述

  片段阅读中有一种题型称为主旨概括题,即要求考生通过阅读一段文字进行概括归纳或者把握中心主旨。纵观前几年中央、国家机关及各地方省市公务员考试的真题,可以发现主旨概括题的考查比例相当大,而且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其中2007年最为明显,考查比例高达60%,其他年份基本上都在50%左右。由此可见主旨概括题已经成为片段阅读中的主流题型,各位考生在备考过程中要注意重点掌握。

  值得注意的是,201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中主旨概括题的比例在15%左右,相对考查题目较少。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命题思路的转变,使得变型的题目考查比例有所提升;另一方面对于考生综合能力的考查也体现在其他对应性题目上。因此在2010年的试卷构成中我们只看到了3道典型的主旨概括题。不过需要提醒各位考生的是,不要因为一年考查题量的减少而忽视这种题型,因为中央、国家机关的命题思路中有一种回旋上升的考查趋势。换言之,很可能2011年主旨概括题又将加大考查比例,恢复到之前的重要位置,这也符合这种题型近几年的考查态势。因此各位考生一定要对主旨概括题有足够的重视。

  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考试主旨概括题型题量分析

  主旨概括题

  年份题量比例2005年10道40%2006年12道40%2007年12道60%2008年11道55%2009年10道50%2010年3道15%

  辨 别 标 志

  主旨概括题的提问方式通常带有“主旨”、“主要”、“核心”、“主题”、“中心”、“重在”、“概括”等提法。常见的提问方式有以下几种:“这段话的主旨是”、“这段话主要讲述的是”、“这段话主要谈的是”、“这段话的意思是在强调”、“这段文字主要介绍的是”、“这段文字重在说明”、“对这段文字概括最准确的是”、“对这段文字复述最准确的一项是”等。

  技法点睛及真题点击

  ★突破模块一:从微观角度入手,从关联词语切入

  对于主旨概括题,考生的解题思路在于阅读过程中寻找到重点核心的语句,即能够承载文段主要内容的语句,我们称之为主题句。然后在备选项中选出与主题句意思最大程度上匹配的一项,就是这道题目的正确答案了。

  公务员考试的性质是选拔性考试,因此在试卷的命题思路中无论是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申论或者面试,都会集中考查考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这样一种命题原则之下,我们不难发现主旨概括题的正确答案通常是一个解决问题的对策或者一个核心的观点。这一命题思路的揭示也是各位考生选择正确答案的标志所在,我们认为这是一种思维上的考查,一种思维上的飞跃。下面我们针对主题句出现的位置和标志进行针对性的讲解,从而帮助考生在最短的时间内迅速准确地寻找到文段的主题句。

  从文段的微观角度讲,关联词语起着关键的作用,是句与句之间关系承接的载体,同时也是文段主题句的标志所在。因此考生在阅读文段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对关联词进行标注,从而快速提高自己的阅读速度和阅读效果。针对主旨概括题,我们选取了一系列经典的历年真题进行讲解,专门通过寻找文段关联词语的方式来辨别文段的主题句,其思路就是从微观角度入手,从关联词语切入。

  考 点 拓 展

  一、转折后的主题句

  主题句经常出现在表示转折关系的关联词之后,如“但是”、“可是”、“不过”、“然而”、“却”、“其实”、“事实上”、“实际上”、“只是”、“当然”等词。

  这个道理不难理解,语言在表达的过程中是讲求策略的,符合汉语表达习惯的方式是委婉的、隐晦的。因此说话人若要表达不同的观点,通常不会全盘否定,而是先暂时简单、模糊地肯定,然后再通过转折词引出语句的重点,即不同的观点所在,通过转折这一方式引起对方注意恰好符合这种语用策略。因此考生需要在浏览文段的过程中迅速寻找到表示转折关系的关联词,进而找到主题句,只有明确了文段重点才有可能准确作答。

  转折复句在表达上是分层次的。其中“其实”、“事实上”、“实际上”、“只是”、“当然”等词是弱转折,语义程度较轻;“但是”、“可是”、“不过”、“然而”、“却”等词是强转折,语义程度较重。若文段中同时出现了强弱转折,考生要注意辨别,通常文段的语句重点会放在强转折之后,弱转折的铺垫是为了引出之后的强转折。这一点也是对于转折考点的一种能力拓展,希望各位考生能够熟练灵活地掌握。

  真 题 点 击

  【例1】 (2005年国考)我们虽然不难从中国的政治文化中找到“引咎辞职”的历史渊源,但目前我们推行的引咎辞职主要还是受到现代西方政治文明影响的结果。

  这段文字表明()。

  A. 中国政治文化中很早就存在“引咎辞职”

  B. 中西的“引咎辞职”之间存在很大差异

  C. 目前我国的“引咎辞职”与古代完全不同

  D. 中国的政治受到现代西方政治文明的影响

  【答案】 D

  【解析】 首先审题确定该题目的提问方式,“这段文字表明”要求考生在阅读文段的过程中寻找到主题句,由“但”引出文段的主题句,即强调西方政治文明对中国政治文化的影响,然后再观察选项,选择同义替换的一项即D项的表述,强调“影响”。

  【纠错】 有些考生可能会选择B项,既谈到了中方也谈到了西方,因此应该是中西之间的差异。然而考生在作答过程中一定要秉持“转折后出现主题句”这一原则,从而明确文段的核心观点,避免误选失分。

  老师点拨

  根据例1的出题要点,可以将其题面变换位置进行考查,答案将会发生改变,但考点依然相同。

  我们虽然不难看到现代西方政治文明对中国政治的影响,但我们更能从中国的政治文化中找到“引咎辞职”的历史渊源。

  这段文字表明()

  A. 中国政治文化中很早就存在“引咎辞职”

  B. 中西的“引咎辞职”之间存在很大差异

  C. 目前我国的“引咎辞职”与古代完全不同

  D. 中国的政治受到现代西方政治文明的影响

  【答案】 A

  【解析】 虽然题面语句位置进行了变化,但是出题的考点依然没变,只要把握转折性的关联词就可以做到心中有数。这个文段意在强调中国政治文化的“历史渊源”,A项恰好与其在最大程度上匹配吻合,因此A项是正确答案。

  【例2】 (2009年国考)旅行是什么?德波顿并不想急于提供答案;旅行为了什么?德波顿似乎也不热心去考求。但释卷之后,相信每个读者都会得到一种答案--这答案,既是思辩的,也是感性的;既酣畅淋漓,又难以言说。因为它更像是一种情绪,令人沉醉而不自知。

  这段文字表达的主要意思是()。

  A. 读者读后会得到模糊不清的答案

  B. 读者领略到了德波顿的淡然无为

  C. 德波顿没有解答读者提出的问题

  D. 德波顿给了读者宝贵的精神享受

  【答案】 D

  【解析】 一道典型的主旨概括题。文段通过两个设问引出了表达的主题,即文段转折词“但”之后的语句“这答案,既是思辩的,也是感性的;既酣畅淋漓,又难以言说。因为它更像是一种情绪,令人沉醉而不自知”,可知作者对于德波顿的写作能力和写作手法是持肯定赞赏的态度的。而D项“宝贵的精神享受”一句恰恰与文段作者的态度相符,故正确的答案应该是D项。

  第二节 意图推断题

  题 型 综 述

  片段阅读中有一种题型称为意图推断题,即要求考生通过阅读一段文字把握作者说话的意图、目的。这种题型始于2005年的国考试卷中,在近几年的公务员考试中备受命题人青睐,成为考查的重点题型,所占片段阅读部分的比例也是逐年提升。正因如此,考生在备考时对这种题型一定要加以重视,理解其中的命题思路和考查内涵,才能在这一部分取得较好的成绩。

  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考试意图推断题型题量分析

  意图推断题年份题量比例2005年10道40%2006年7 道25 %2007年3道15 %2008年6道30 %2009年9 道45 %2010年10道50 %

  辨 别 标 志

  意图推断题的提问方式通常带有“意在”、“想要”、“推出”等提法。常见的提问方式有以下几种:“这段文字意在说明”、“这段文字意在阐明”、“这段文字意在强调”、“通过这段话,作者想表达的是”、“本文作者通过这段话最想传达给读者的观念是”、“上面这段话最想表达的意思是”、“这段话想表达的主要观点是”、“这段文字主要想表达的是”、“这段文字主要想说明的是”、“通过这段话,我们可以知道”、“这段话告诉我们”、“从这段文字中可以推出的是”、“根据这段文字,可以看出作者的意图是”等等。

  技法点睛及真题点击

  对于意图推断题,考生的解题思路关键在于把握提问的要点,既然是“意在”、“想要”、“推出”等提法,意味着在原文的表述中并没有直截了当地将作者说话的目的、意图表明,而需要考生阅读时结合文段去把握作者说话的出发点和目的所在,即通过文段字面语句的表达推断出作者的“言外之意”。

  然而对于这类题目,很多考生并没有非常清楚地辨识,在看到问题中出现了“主要观点时”还以为是考查主旨概括题,却忽略了问题中还有“想要”、“意在”、“推出”等字样,在审题时就造成了理解的偏误,以致选择了错误的答案。

  实际上这种题型和主旨概括题恰恰是两种命题思维,前者属于极度发散的思维方式,而后者则属于极度收敛的思维方式。意图推断题要求考生能够透过文段的表层含义理解作者说话的目的、意图;而主旨概括题则要求考生能够在文段的论述过程中找到核心语句,进行提炼。这两种不同命题思维的题目,一方面所占题量较大,另一方面容易被考生忽略、混淆。因此只有考生明确其区别,才能够在逐年增加难度的考试中取得最后的胜利。

  考 点 拓 展

  对于这类题目,考生首要的解题思路是仔细审题,明确题目的考查类型。当确定是考查意图推断题时,再结合文段的表达推断作者说话的目的、意图、初衷。

  在选择答案时注意以下几点:

  考生在把握作者说话的目的、意图、初衷时要结合原文进行引申,寻找原文的“言外之意”。但是注意不要过度猜测,作出与题目无关的答案。

  命题人在设置题目选项时常会设置几个干扰选项,干扰选项通常有以下几个特点:或是表达意思肤浅、不深刻;或是表达内容过于绝对;或是表达内容不符合客观实际等。考生在作答时要注意排除,因为以上几个干扰选项均不符合命题人的命题思路。

  考生在使用“言外之意”时注意不要过度,不要为了寻找而寻找。有些文段是通过表面含义揭示道理,需要一定的引申。而有些文段就是单纯的论述,并且选项中也没有非常明确的引申,此时则应该结合文段进行答案的寻找,通常其核心观点就是正确答案,也就是作者想要表达的观点。这一点非常重要,考生在作答时务必不要“走火入魔”,只选引申项,哪怕毫无关系也选,这是大错特错的。

  真 题 点 击

  【例1】 (2010年国考)法国着名寓言作家拉封丹有一则寓言:北风和南风比试,看谁能把一个行路人的大衣吹掉。北风呼呼猛刮,行路人紧紧裹住大衣,北风无奈于他。南风徐徐吹动,温暖和煦,行路人解开衣扣,脱衣而行,南风获胜。

  这个寓言意在告诉人们()。

  A.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B. 方法得当柔可克刚

  C.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D.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答案】 B

  【解析】 一道典型的意图推断题。文段讲述了一个着名的寓言:南风与北风比赛的故事。不难发现在使行人脱衣的过程中,北风没有使用恰当的方法,猛烈地刮,最终造成了适得其反的效果;而南风则选择了恰当的方法,吹着徐徐的微风,最终获胜。通过这个寓言,作者要揭示一个哲理,即若想成功,要选择恰当的方法,有时候能够以柔克刚,正如南风的微风战胜北风的大风一样。因此B项为正确答案。

  【纠错】A、C、D三个选项也都是符合客观实际的表述,不过考生在选择时要注意答案与文段之间的关联性,换言之,正确答案与文段要有关系才行,而上述三个选项并非文段所要揭示的寓意和道理,因此应该予以排除。

  【例2】 (2010年国考)今天,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人们的物质与精神文化需求日益增长,小范围、低水平的科普活动已远不适应时代的发展。“理解科学”这个大“科普”,便成为迫切需要全社会关注的重大课题。随着科学技术的纵深发展,科学技术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概念和逻辑体系,也渐渐远离了大众的视线与常识。人们很难凭借以往的知识结构和经验,来准确理解科学及其所引起的各种变化,很难判断其社会价值与意义,这就使得一些科学技术成为横亘在人类发展道路上的知识壁垒。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 公民的科学素养与飞速发展的科学存在差距

  B. 在新形势下提升科普工作水平的必要性

  C. 提高科普工作水平所面临的种种困难

  D. 现代科学技术有成为知识壁垒的可能

  【答案】 B

  【解析】 一道典型的意图推断题。这段文字属于非常典型的社会现实类,讲述了关于科普工作的问题。首句交代背景:科技发展,物质精神文化需求增加,低科普不适应时代发展。接着围绕科普自身特点进行阐述,形成自己的概念和逻辑体系,远离大众视线。最后陈述结果,造成人们很难理解,使科技成为知识壁垒的这一社会现状。那么不难发现作者的意图是发出一种呼吁,即尽快提升科普工作的水平,避免上述现象的继续蔓延。因此正确答案应该是B项。

  老师点拨

  根据例1和例2的命题原则和选项特点,对于意图推断题,考生还可以根据文段论述的内容和类型加强对正确答案的判断。通常文段的论述类型有两种:

  1.社会现实类:文段陈述一个社会现实,或者消极现象等。通常正确的答案是一种呼吁的声音或者正向的举措。

  2.故事寓言类:文段单纯地讲述一个生动的故事。通常需要考生在故事背后寻找到一个寓意深刻的道理。

  第三节 态度观点题

  题 型 综 述

  片段阅读中有一种题型称为态度观点题,即要求考生通过阅读一段文字把握作者的态度观点、倾向性或者对某事的评价。这种题型考查了考生把握说话人态度、倾向性的能力,在某种程度上与主旨概括题、意图推断题的考查要点有异曲同工之妙,都需要考生对于文段有深刻的理解和把握,在适当的时候还需要进行一定程度上的推理、揣摩。

  辨 别 标 志

  态度观点题的提问方式通常带有“作者的原意”、“作者的态度”、“作者的观点”、“作者的评价”等提法。常见的提问方式有“通过这段话可知作者的观点是”、“作者支持的观点是”、“作者认为××××有无道理”、“作者认为××××是否正确”、“作者对××××的态度是”、“符合作者观点的一项是”、“下列说法与文章作者态度不符合的是”、“符合作者原意的一项是”等等。

  技法点睛及真题点击

  态度观点题主要考核考生把握文段作者态度、倾向性的能力,解题的关键重在理解。这种题目的解题思路有时与主旨概括题的解题思路是一脉相承的,很有可能文中的主题句就是作者的态度、观点以及对某事的评价。此外,一些题目与意图推断题的考查要点吻合,要求考生把握作者观点的同时就是在寻找作者说话的目的和意图。不过这类题型还是非常具有特色的,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有些文段作者的观点是鲜明并且直截了当的;有些文段作者并非没有态度观点,而是没有直接明确地表达出来,但是作者对于某事的态度和评价却存在着一种倾向性,通过字里行间的表述间接地表露;有些文段的表述客观具体,作者对此并未作任何评价;有些文段涉及了几个问题,作者对于某一问题存在明确的观点和评价,而对于另一问题却未作任何评价,只是一种客观的陈述。

  以上这些类型都存在于态度观点题之中,要求考生能够根据具体题目进行仔细辨别,从而正确选择答案。

  考 点 拓 展

  针对于以上态度观点题的不同情况,我们做以下分类并具体讲解每种类型的解题思路:

  一、明确观点

  文段的表述会开宗明义地表达作者的观点,通常都会有一些引导词,如“我认为”、“我觉得”、“作者认为”、“笔者认为”、“××认为”、“××说”等。如果文段中出现了这些字样,考生要重点阅读这些引导词之后的语句,因为这些语句往往就是作者的态度观点或者对于某事的评价。

  此外考生要注意,在“笔者认为”这一类引导词之前出现的语句仅仅是一个铺垫、引子,而并非作者的观点,如果选项中有围绕之前的铺垫、引子进行表述的,一定要排除不选。

  二、隐含观点

  文段并非直截了当地提出观点所在,而是通过字里行间的表述隐含地表达出作者的态度观点或者对于某事的评价。这类文段通常都会体现作者的一种倾向性,对于某事积极或者消极的看法、评价。因此考生在处理这类文段时要注意寻找容易出现作者隐含观点的标志及位置,从而确定答案所在。

  通常表达倾向性的方式有以下几种:词汇和标点符号(如表示反语的引号;表示反问的问号)。如果这些标志出现在文中,考生要注意观察。

  三、没有观点

  文段仅仅是对某一事物、事件或者社会现象进行客观陈述,解释其原因、原理或者表达现状,然而并没有对其进行主观性的评价,此时考生要注意辨明题目的特点,不要受到提问方式的误导,误以为涉及提问作者的态度观点时就一定存在于原文之中。此类题目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其文体风格都是客观的陈述表达,涉及的类型主要有说明文、新闻简讯两种。因此考生在阅读文段时要注意从用词和结构上来辨别文段的文体风格,从而更为准确地判断答案。

  四、杂糅观点

  还有一些文段涉及了几个问题,作者对于某一问题存在明确的观点和评价,而对于另一问题却未作任何评价,只是一种客观的陈述,这属于观点的杂糅。从出题的角度讲,题目常常将未作评价的问题设置成提问的方式或者干扰选项,考查考生是否能够清楚地辨识。在作答这类题目时,考生要注意提炼相关的句式:

  1.笔者认为……A……,至于……B……就见仁见智了

  该句式前半句用引导词“笔者认为”明确提出观点,然而后半句出现了“见仁见智”,意思就是对后半句的内容不做评价。该句式属于典型的前有后无型。

  2.无论……A……,B都……

  该句式是一个周遍条件句,其内涵就是前半句陈述一个条件的范围,只要满足范围中的任一条件,后半句都会得到一个相同的、确定性结果。由此可知该句式前半句没有观点,而后半句则明确提出一个确定性结论。该句式属于典型的前无后有型。

  真 题 点 击

  【例1】 (2005年国考)有一种很流行的观点,即认为中国古典美学注重美与善的统一。言下之意则是中国古典美学不那么重视美与真的统一。笔者认为,中国古典美学比西方美学更看重美与真的统一。它给美既赋予善的品格,又赋予真的品格,而且真的品格大大高于善的品格。概而言之,中国古典美学在对美的认识上,是以善为灵魂而以真为最高境界的。

  通过这段文字我们可以知道,作者的观点()。

  A. 正确而不流行 B. 流行而不正确

  C. 新颖而不流行 D.流行而不新颖

  【答案】 C

  【解析】 一道典型的态度观点题,提问方式为“作者的观点”。文中首先援引了“一种流行的观点”,认为“中国古典美学不重视美与真的统一”。接着用“笔者认为”明确引出作者不同的观点,即认为“中国古典美学看重美与真的统一”。由此可知,作者的观点既然不同于流行的观点,必然就是不流行的,至此可以排除B、D两项。而文段的表述中只是列举了援引和作者的两种不同观点,并没有第三方对二者进行评价孰对孰错,因此我们无从得知作者的观点是对是错,只能从“不流行”这个角度推断出作者的观点必定不为大众所熟知,比较新颖。所以正确答案应该是C项。

  老师点拨

  例1是一道明确提出观点的题目,由“笔者认为”引导出作者的观点,属于一个典型的总-分-总式行文脉络。作者首先提出观点“中国古典美学比西方美学更看重美与真的统一”;其次进行阐述说明二者如何统一;最后由“概而言之”引导出重申的观点,即“以善为灵魂而以真为最高境界”。因此,当题目涉及作者具体的观点时,正确的答案应该是将首尾综合。这个问题值得考生深思,即在复习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深度理解文段表达的内涵,除了解答题目本身之外再仔细观察文章的结构及特征,从命题高度去思考文段,这样才能够在日益激烈的公务员考试中立于不败之地。

  由于例1的选项设置中并没有明确考查作者观点的具体内容,因此聪明的考生可以通过解答技巧来迅速辨别答案。

  ★★言语技法之十:援引观点法

  所谓援引,顾名思义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引用。在语言实际的应用过程中通常援引的目的都是为了引出说话人的观点,因此考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如果看到了援引一类的表述,就要注意观察其后是否引出该文段作者的观点。

  有些文段作者的观点并不是非黑即白式的十分确定,而是流露在字里行间表达出自己态度的一种倾向性,此时考生就要明确援引目的何在,通常作者的观点与援引观点从态度倾向性上分类可分为两类:

  正向援引

  进一步说明即正向援引,作者观点与援引观点基本吻合一致。在正向援引中,通常是通过引用某人的话作为例证,从正面对自己的观点进行支持或者加强。一般在援引之前都会出现“正如”一类的字样,援引之后都会有表述结论性的引导词,如“因此”、“所以”、“可见”、“总之”等引出作者的观点。

  相关推荐:

  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预测试卷答案

  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实战试卷汇总

(责任编辑:中大编辑)

2页,当前第1页  第一页  前一页  下一页
最近更新 考试动态 更多>
各地资讯

考试科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