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2019环境影响评价师《导则与标准》模拟试题

发表时间:2018/12/23 16:30:33 来源:互联网 点击关注微信:关注中大网校微信
关注公众号

2019环境影响评价师《导则与标准》模拟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90题,每题1分。每趣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

1.环境标准是为了防治环境污染,维护生态平衡,保护人群健康,对环境保护中需要统一的各项( )所作的规定。

A.技术

B.技术规范

C.技术规范和技术要求

D.技术标准

2.我国环境标准的法规特征是( )。

A.规范性 B.强制性

C.约束性 D.标准性

3.( )是强化环境管理的核心。

A.环境标准 B.环境措施

C.环境指标 D.环境质量标准

4.( )提供_r一定时期内衡量环境优劣程度质的标准。

A.国家环境质量标准 B.国家地方标准

c.国家环境监测方法标准 D.周家环境标准样品标准

5.开发区区域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第一阶段为编制评价实施方案阶段,下列选项中不属

于其主要工作的是( )。

A.为研究区域开发规划及与规划相关的文件

B.进行初步的影响源分析和环境现状调杏

C.筛选主要评价项目,确定各环境要素的评价范围

D.编制区域环境影响评价执行书

6.在标准体系方面,环境保护标准中的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只有( )。

A.国家级和地方级 B.地方级

7.( )以国家级标准为主。

A.国家标准 B.环境标准

C.环境质量标准 D_方法标准

8.20世纪80年代末的《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两项标准中的突出特点是:环境质量按( ),排放标准则根据( )确定分级排放限值。

A.功能分类保护水域功能 B.功能分类 保护水环境质量

C.区域综合 治理水域功能 D.区域综合 治理水环境质量

9.在实施环境质量标准时,应结合所管辖区域环境要素的( )和保护目的划分环境功能区。

A.使用目的 B.管理目的 C.检测目的 D.排放标准

10.在实行总量控制区域的建设项目,在确定排污单位应执行的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同时,还应确定排污单位应执行的( )。

A.污染物数量 B.污染物排放浓度

C.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 D.污染物排放的种类

11.在进行环境监测时,应按照( )的规定,确定采样位置和采样频率,并按照国家环境监测方法标准的规定测试与计算。

A.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 B.环境质量标准

C.污染物排放数量标准 D.污染物浓度及种类

12.重点关注选址(或选线)、工艺路线(或施工方案)的环境可行性属于环境影响评价原则中的( )。

A.依法评价原则 B.早期介入原则

C.完整性原则 D.泛参与原则

13.工程所在区域未开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需进行( )。

A.可行性分析 B.环境因素分析

C.有毒有害物质分析 D.资源利用合理性分析

14.下列识别方法中不属于环境影响因素识别方法的是( )。

A.矩阵法 B.网络法

C.数值模拟法 D.地理信息系统(GIS)支持下的叠加图法

15.环境影响评价中,下列选项中反映评价因子不能够反映环境影响的是( )。

A.主要特征

B.区域环境的基本状况

C.建设项目的特点和排污特征

D.建设项目的污染物排放数量及排污特征

16.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按( )分别划分评价等级。

A.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 B.环境影响报告表或环境影响登记表

C.环境要素 D.环境影响评价法律法规要求

17.建设项目各环境要素专项评价原则上划分( )级。

A.1 B.2 C.3 D.4

18.不属于各环境要素专项工作等级划分依据是( )。

A.建设项目工程时间 B.所在地区的环境特征

C.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及规划 D.环境功能区划

19.建设项目的工程特点不包括( )。

A.工程性质 B.能源、水及其他资源的使用量及类型

C.污染物排放特点 D.工程建设过程

20.环境空气敏感区的评价范围包括( )类功能区。

A.1 B.2 C.3 D.4

21.特征污染物指( )。

A.项目排放的污染物中除常规污染物外的特有污染物

B.项目排放的污染物中特有污染物

C.项目排放的污染物中常规污染物

D.项目排放的污染物中常规污染物及特有污染物

22.简单地形是指距离污染源中心点( )km内的地形高度(不含建筑物)低于排气筒高度。

A.2 B.3 C.4 D.5

23.对于存在多源情况下的建设项目,简单地形与复杂地形的判断可用该项目( )的

污染源高度作为判别标准。

A.几何高度最高 B.几何高度最低

C.测量高度最高 D.测量高度最低

24.评价工作等级划分依据是( )。

A.选择推荐模式中的估算模式对项目的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进行分级

B.选择标准模式中的估算模式对项目的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进行分级

C.选择数学模式中的估算模式对项目的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进行分级

D.选择评价模式中的估算模式对项目的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进行分级

25.( )主要污染物的选择标准.应结合污染物毒性、污染物排放量及环境质量标准

限值综合判定。

A.正常工况下 B.非正常工况下

C.正常排放下 D.非正常排放下

26一对于建成后全厂的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都有明显减少的改、扩建项目,评价等级可低于( )。

A.一级 B.二级 C.三级D.四级

27.对于高耗能行业的多源(两个以上,含两个)项目,评价等级应不低于( )。

A.一级 B.二级 C.三级 D.四级

28.同一项目有多个(两个以上,含两个)污染源排放同一种污染物时,则按各污染源分别确定其评价等级,并取评价级别( )作为项目的评价等级。

A.最低者 B.中级 C.低级 D.最高者

29.对于以城市快速路、主干路等城市道路为主的新建、扩建项目,应考虑交通线源对道路两侧的环境保护目标的影响,评价等级应不低于( )。

A.一级 B.二级 C.三级 D.四级

30.( )评价应选择导则推荐模式清单中的进一步预测模式进行大气环境影响预测工作。

A.一、二级 B.二、三级 C.三、四级 D.一、四级

31.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的直径或边长一般不应小于( )kin。

A.2 B.4 C.5 D.6

32.在大气环境污染源调查中,对于评价范围内的在建和未建项目的污染源调查,可使用( )环境影响报告书中的资料。

A.过往的 B.近几年 C.未获批准的 D.已批准的

33.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调查资料来源分( )途径。

A.一种 B.二种 C.三种 D.四种

34.大气环境评价的现状监测中,凡项目排放的污染物属于常规污染物的应筛选为( )

A.监测因子 B.评价因子 C.影响因子 D.重要因子

35.大气环境评价的监测制度中,每期监测时间,至少应取得有季节代表性的( )天有效数据,采样时问应符合监测资料的统计要求。

A.4 B.5 C.6 D.7

36.大气环境评价中的检测布点要求中的一级评价项目,监测点应包括评价范围内有代表性的环境空气保护目标,点位不少于( )个。

A.6 B.8 C.10 D.12

37.大中河流,当弯衄系数为( )时,可视为弯曲河流。

A.0.6 B.1.3 C.1.2 D.1_4

38.大气环境一级评价中的检测布点中,在主导风向下风向距离中心点(或主要排放源)

不同距离,加密布设( )个监测点。

39.对于各级评价项目,均应调查评价范围( )年以上的主要气候统计资料。

A.5 B.10 C.15 D.20

40.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点位景的周边环境应符台相关环境监测技术规范的规定。监测点周围空间应开阔,采样口水平线与周围建筑物的高度夹角( )。

A.小于30。 B.大于30。 C.小于20。 D.大于20。

41.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点位置的周边环境应符合相关环境监测技术规范的规定。监测点周围应有( )采样捕集空问,空气流动不受任何影响。

A.20()0 B.2200 C.2500 D.2700

42.避开树木和吸附力较强的建筑物,一般在( )m范围内没有绿色乔木、灌木等。

A.5~8 B.3~8 C.4~9 n15~20

43.对于一级评价项目,气象现测评价范围( )条件下,须调查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并按选取的模式要求,调查必需的常规高空气象探测资料。

A.大于40km【 B.小于40km c.小于50km D.大于50km

44.生态现状评价是在区域生态环境基本特征调查的基础上,对( )状况进行评价。

A.区域生物群落 B.区域生态系统

C.区域生物种群 D.区域生态环境

45.地面气象观测资料调查要求:调查距离项目最近的地面气象观测站,近5年内的至少连续( )的常规地面气象观测资料。

A.1年 B.2年 c.3年 D.4年

46.将污染影响程度和植被或动物分布叠置成污染物对生物的影响分布图,此种生态现状评价方法为( )。

A.生态机理分析法 B.图形叠置法

C.质量指标法 D.生产力评价法

47.常规高空气象探测资料。观测资料的时次根据所调查常规高空气象探测站的实际探测时次确定,一般应至少调查( )(北京时问08点)的距地面1500m高度以下的高空气象探测资料。

A.每日1次 B.每日2次 C.每日3次 D.每日4次

48.对于修订版大气导则所推荐的进一步预测模式,输入的地面气象观测资料需要逐日每天( )次的连续观测资料。

A.6 B.12 C.24 D.36

49.低于第( )级地面水环境影响评价条件的建设项目,不必进行地面水环境影响评价,只要求进行简单的水环境影响分析。

A.1 B.2 C.3 D.4

50.污水排放量中不包括间接冷却水、循环水以及其他含污染物极少的清净下水的排放量,但包括( )的排放量。

A.含热量大的冷却水 B.冷却水

C.不含热量的冷却水 D_含热量的冷却水

51.污水水质的复杂程度按( )划分为复杂、中等和简单三类。

A.污水中拟预测的污染物类型

B,某类污染物中水质参数的大小

C.污水巾拟预测的污染物多少及污染物种类的多少

D.污水中拟预测的污染物类型以及某类污染物中水质参数的多少

52.复杂污水水质中的污染物类型数是大于等于( ),或者只含有随类污染物,但需预测其浓度的水质参数数目大于等于( )。

A.2,8 B.2,lO C.3,8 D.3,10

53.开发区固体废物处理/处置方式要预测可能的固体废物的类型,确定相应( )处理方式。

A.分类 B.分级 C.分层 D.集中

54.在地面水环境现状调查范围内,在确定某项具体工程的地面水环境调查范围时,应尽量按照将来污染物排放进入天然水体后可能达到( )污水排放量的大小、受纳水域的特点以及评价等级的高低来决定。

A.水域功能质量标准要求的范围

B.水域功能环境评价标准要求的范围

C.水域功能水环境中污染物标准要求的范围

D.水域功能标准要求的范嗣

55.河流水环境现状调查的范围,需要考虑( )来确定排放口下游应调查的河段长度。

A.污水排放方式 、 B.河流流向

C.污水排放量大小 D.河流规模

56.湖泊、水库以及海湾水环境现状渊查范围,需要考虑污水排放量的大小来确定( )。

A.排放范围 B.调查半径或调查面积

C.环境评价范围 D.现状调查直径

57.当调查区域面源污染严重、( ),一、二级评价的各类水域应调查丰水期,若时间允许,三级评价也应调查丰水期。

A.丰水期水质劣于枯水期时 B.丰水期水质优于枯水期时

C.枯水期水质劣于丰水期时 D.枯水期水质优于枯水期时

58.( )且作为生活饮用水、食品加工用水的水源或渔业用水时,应调查冰封期的水质、水文情况。

A.冰封期较长的水域 B.平水期的水域

C.丰水期的水域 D.枯水期水域

59.一般情况,水文调查与水文测量在( )进行。

A.丰水期 B.枯水期 c.平水期 D.冰封期

60.点污染源调查的繁简程度可根据( )及其与建设项目的关系而略有不同。

A.评价范围 B.评价级别 C.评级类型 D.评价方法

61.非点污染源调查基本上采用( ),一般不进行实测。

A.数学分析法 B.大众参与

C.模型分析法 D.收集资料的方法

62.《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适用于以地下水作为( )及对地下水环境可能产生影响的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

A.评价对象 B.供水水源

C.环境影响分析对象 D.供水水样分析

63.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或短期生产、加工、运输、使用或贮存危险物质,且危险物质的数量( )临界量的功能单位。

A.等于 B.等于或超过

C.等于或低于 D.超过

64.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中,I类是指在项目建设、生产运行和服务期满后的各个过程中,可能造成地下水( )的建设项目。

A.水环境变化 B.水质变坏

C.水体平衡破坏 D.水质污染

65.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呵划分为准备阶段、现状调查与( )、预测评价及报告编写阶段。

A.工程调查 B.工程分析阶段

C.工程环境分析方法 D.环境特征分析

66.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准备阶段,在初步分析建设项目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之后,需确定评价上作等级和( )。

A.评价内容 B.评价目标 C.评价重点 D.评价范围

67.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建设项目对地下水环境影响识别分析应在建设项目( )的基础上进行,在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方案编制阶段完成。

A.评价重点 B.评价范围

C.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内容 D.初步工程分析

68.对于随着生产运行时间推移对地下水环境影响有可能加剧的建设项目,还应按( )初期、中期和后期分别进行环境影响识别。

A.生产运行 B.建设期 C.施工期 D.服务期满后

69.地下水环境影响识别中废水渗漏引起地下水( )、水量变化而产生的环境水文地质问题。

A.水域面积 B.水位 C.水文变化 D.水质

70.I类和Ⅱ类建设项目,分别根据其对地下水环境的( )、建设项目所处区域的环境特征及其环境影响程度划定评价工作等级。

A.水文条件 B_水质条件

C.影响类型 D.水污染源分析

71.地下水环境影响中的I类建设项目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的划分,应根据建设项目场地的( )、含水层易污染特征、地下水环境敏感程度、污水排放量与污水水质复

杂程度等指标确定。

A.水质条件 B.气象条件

C.水文地质条件 D.包气带防污性能

72.根据建设项目所排污水中污染物类型和需预测的( ),将污水水质分为复杂、中等、简单三级。

A.污水水污染物数量 B.污水水质指标数量

C.污水水质变化情况 D.污水水质指标变化

73.当根据污水中污染物类型所确定的污水水质复杂程度和根据污水水质指标数量所确定的污水水质复杂程度不一致时,取( )别的污水水质复杂程度级别。

A.低级 B.中级 C.较高级 D.高级

74.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Ⅱ类建设项目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的划分,应根据建设项目场地的地下水供水(或排水、注水)规模、( )、地下水环境敏感程度以及

可能造成的环境水文地质问题的大小等条件确定。

A.引起的地下水水质变化情况 B.引起的地下水水位变化范围

C.引起的地下水水温气候变化情况 T).引起的地下水微生物群的变化情况

75.建设项目造成的环境水文地质问题包括:区域地下水( )产生的土地次生荒漠化、地面沉降、地裂缝、岩溶塌陷、海水人侵、湿地退化等。

A.水位下降 H.水质变化

C.断面垂线变化 D.横断面的变化

76.对于改、扩建I类建设项目,必要时监测范围还应扩展到( )。

A.地表层 B.断面层 C.包气带 D.水平面

77.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当I类建没项目位于基岩地区时,一级评价以同一地下水文地质单元为调查评价范围,二级评价原则上以同一地下水水文地质单元或( )为

调查评价范围。

A.地下水水位 B.地下水块段

C.地下水质条件 D.地下水水文条件

78.对【业或生活废(污)水污染源中的排放口,应测定其位置,了解和调查其( )、排放方式(如连续或瞬时排放)、主要污染物及其浓度、废水的处理和综合利用状况等。

A.排放量,排放途径和去向 B.排放量及渗漏量,排放途径和去向

C.排放量及渗漏量,排放去向 D.排放量,排放途径

79.建设项目弼水排放强度可分为( )级。

A.1 B.2 C.3 D.4

80.建设项目引起的地下水水位变化区域范围可用( )来表示.分为大、中、小三级。

A.影响直径 B.影响半径 c.水位高度 D.水质变化

81.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一级评价要求中指出,查明各含水层之间以及与地表水之间的水力联系,同时掌握评价区评价期内至少( )个连续水文年的枯、平、丰水期的地下水动态变化特征。

A.1 B.1.5 C.2 D.2.5

82.地下水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的范围以能说明( )为原则。并应满足环境影响预测和评价的要求。

A.地下水环境的基本状况 B.地下水环境的基本特征

C.地下水环境的性质 D.地下水环境中污染物的种类

83.要评价建设项目建设前后声环境变化情况,就需要做好声环境现状调查监测评价工作和( )评价工作。

A.声环境影响评价 B.声环境影响

C.声环境影响预测 D,声环境影响监测检查

84.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一般分为三级,其中一级为( ),二级为一般评价,三级为简要评价。

A.详细评价 B.具体评价 C.分类评价 D.特殊评价

85.一级评价评价范围内有适用于《声环境质量标准》(GB 3096)规定的( )类声环境功能区域,以及对噪声有特别限制要求的保护区等敏感目标。

A.O B.1 C.Ⅱ D.Ⅳ

86.危险废物填埋场场址必须于( )的洪水标高线上。

A.百年一遇 B.50年一遇

C.30年一遇 D.150年一遇

87.声环境影响评价范围在对于以固定声源为主的建设项目在满足一级评价的要求时,一般以建设项目边界向外( )m为评价范围。

A.50 B.100 C.150 D.200

88.城市道路、公路、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地上线路和水运线路等建设项目的声环境影响评价范围中的二级、三级评价范围可根据建设项月所在区域和相邻区域的声环境功能区类别及( )等实际情况适当缩小。

A.敏感目标 B.评价对象 C.评价方法 D.评价形式

89.声环境影响评价范围中机场周围飞机噪声评价范围满足一级评价的要求,一般以主要航迹离跑道两端各( )km、侧向各1~2km的范围为评价范围。

A.6~10 B.6~12 C.8~10 D.8~12

90.生态影响评价原则不包括( )。

A.坚持重点与全面相结合的原则 B.坚持预防与恢复相结合的原则

C.坚持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原则 D.坚持依法评价

二、不定项选择题(共30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至少有1个符合题意。多选、错选、少选均不得分。)

1.我国的环境标准按照内容和性质分有( )。

A.环境质量标准 B.污染物排放标准

C.污染物方法标准 D.标准样品标准

2.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关于生态影响评价工作范围的确定原则,说法正确的是( )。

A.生态影响评价仅涵盖评价项目全部活动的直接影响区域

B.生态影响评价应能够充分体现生态完整性

C.生态影响评价范围可以影响区域所涉及的完整气候单元为参照边界

D.生态影响评价范围可以影响区域所涉及的完整地理单元界限为参照边界

3.西北荒漠化地区某新建高速公路穿越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迁徙路线,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属于生态保护措施的有( )。

A.动物通道有效性的监测计划

B.高速公路两侧防沙治沙工程方案

C.生态保护工程分标与招投标原则要求

D.环境保护投资估算

4.下列关于评价地面水环境影响的原则,说法正确的有( )。

A.地面水环境影响的评价范围与影响预测范围不一定相同

B.所有预测点和所有预测的水质参数均应进行各生产阶段不同情况的环境影响评价,

但应有重点

C.所有预测点在水文要素和水质急剧变化处、水域功能改变处、取水口附近等应作为重点

D.所有预测的水质参数,影响较重的水质参数应作为重点

5.特征水质参数的选择应根据( )选定。

A.地理条件 B.水域类别

C.评价等级 D.建设项目特点

6.( )统一了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实施的技术要求。

A.方法标准 B.标准样品标准

C.基础标准 D.国家标准

7.《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总纲》(HJ 2.1 2011)规定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

的( )。

A.一般性原则 B.内容 C.工作程序 D.方法及要求

8.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一般包括( )。

A.现场调查 B.前期准备、调研和工作方案阶段

C.分析论证和预测评价阶段 D.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编制阶段

9.下列不属于河流的水文调查与水文测量的内容是( )。

A.流量 B.弯曲系数 C.潮差 D.水温分层

10.环境影响评价第二阶段,主要工作是( )。

A.作进一步的工程分析

B.进行充分的环境现状调查

C.监测并开展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D.根据污染源强和环境现状资料进行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预测,评价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并开展公众意见调查

11.环境影响评价原则包括( )。

A.依法评价原则 B,早期介入原则

C.完整性原则 D.广泛参与原则

12.在了解和分析建设项目所在区域( ),分析和列出建设项目的直接和间接行为,以及可能受上述行为影响的环境要素及相关参数。

A.发展规划 B.环境保护规划

C.环境功能区划 D.生态功能区划分及环境现状的基础上

13.影响识别应明确建设项目在( )等不同阶段的各种行为与可能受影响的环境要素恻的作『}]效应关系、影响性质、影响范围、影响程度等,定性分析建设项目对各环境要素可能产生的污染影响与生态影响,包括有利与不利影响、长期与短期影响、可逆与不可逆影响、直接与间接影响、累积与非累积影响等。

A.施工过程 B.生产运行 C.服务期满后 D.生产期间

14.建设项目中的污染物排放特点包括( )。

A.污染物种类 B.污染物性质

C.污染物排放量 D.污染物的排放方式

15.建设项目所在地区的环境特征主要包括( )。

A.自然环境条件和特点 B.环境敏感程度

C.环境质量现状 D.生态系统功能与特点

16.对于某一具体建设项目,其环境要素专项评价的工作等级可根据建设项目所处区域( )等情况进行适当调整。

A.环境敏感程度 B.工程污染或生态影响特征

C.其他特殊要求 D.污染物排放总量

17.公众意见调查中给出采取的( )的环境影响信息、拟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公众对环境保护的主要意见、公众意见的采纳情况等。

A.调查方式 B.调查对象 C.建设项目 D.环境保护方案

18.大气污染源按预测模式的模拟形式分为( )等类别。

A.点源 B.面源 C.线源 D.体源

19.监测布点要求:监测点设置应根据( ),综合考虑监测II启e设置数量。

A.项目的规模和性质 B.结合地形复杂性

C.污染源 D.环境空气保护目标的布局

20.,气环境评价中的监测点的布设应尽量( )反映评价范围内的环境空气质量。

A.公正 B.全面 C.客观 D.真实

21.地面水环境影响评价等级划分依据是根据建设项目的( )进行地面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级别的划分。

A.污水排放量 B.污水水质的复杂程度

C.受纳水域的规模 D.水质要求

22.根据污染物在水环境中的输移、衰减特点以及它们的预测模式,将污染物分为( )。

A.持久性污染物 B.非持久性污染物

C.酸和碱 D.热污染

23.地下水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工作应遵循资料收集与现场调查相结合、项目所在场地调查与( )相结合的原则。

A.类比考察相结合 B.现状监测

C.长期动态资料分析 D.环境评价范围

24.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Ⅱ类建设项目地下水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的范围应包括建设项目建设、生产运行和服务期满后三个阶段的地下水水位变化的影响区域,其中应特别关注相关的( ),必要时应扩展至完整的水文地质单元,以及可能与建设项目所在的水文地质单元存在直接补排关系的区域。

A.环境保护目标 B.敏感区域

C.环境保护范围 D.环境评价对象

25.地下水污染源主要包括( )。

A.生活污水 B.工业污染源

C.生活污染源 D.农业污染源

26.《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声环境》主要内容包括:总则、评价工作等级、评价范围和基本要求、( )等。

A.声环境现状调查和评价 B.声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C.噪声防治对策 D.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声环境评价要求

27.建设项目声环境影响评价时段可分为( )两个时段评价。

A.施工期 B.建设期

C.服务期满后 D.运行期

28.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划分依据是( )。

A.建设项目所在区域的声环境功能区类别

B.建设项目建设前后所在区域的声环境质量变化程度

C.受建设项目影响的人口数量

D.建设项目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程序

29.生态现状调查是生态现状评价、影响预测的基础和依据,调查的内容和指标应能反映评价工作范围内( )的主要生态问题。

A.生态背景特征 B.现存

C.环境特征 D.环境性质

30.开放性强的景观组织可以增强( ),景观生态学方法既可以用于生态现状评价,

也可以用于生境变化预测,目前是国内外生态影响评价学术领域中较先进的方法。

A.抵抗力 B.恢复力 C.学习力 D.动力

C.行业级 D.企业级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C【解析】环境标准是为了防治环境污染,维护生态平衡,保护人群健康,对环境保护工作中需要统一的各项技术规范和技术要求所作的规定。

2.B【解析】我国环境标准本身所具有的法规特征是:国家环境标准绝大多数是法律规定必须严格贯彻执行的强制性标准。

3.A【解析】总之,环境标准是强化环境管理的核l心,环境质量标准提供了衡量环境质量状况的尺度,污染物排放标准为判别污染源是否违法提供了依据。

4.A【解析】国家环境质量标准是一定时期内衡量环境优劣程度的标准,从某种意义上讲是环境质量的目标标准。

5.D【解析】开发区区域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第一阶段为编制评价实施方案阶段,主要I作为研究区域开发规划及与规划相关的文件,进行初步的影响源分析和环境现状调查,筛选主要评价项目,确定各环境要素的评价范围,编制区域环评实施方案。

6.A【解析】环境保护标准中的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只有国家和地方两级,而产品质量标准除国家级和地方级标准外,还有行业级和企业级。

7.C【解析】在各级标准的优先执行关系上,环境保护标准与产品质量标准截然不同.环境质量标准以国家级标准为主,地方环境质量标准补充制定国家级标准中没有的项目,国家级标准和地方级标准同时执行。

8.A【解析】关于这两项标准的突出特点是:环境质量按功能分类保护,排放标准则根据水域功能确定了分级排放限值,即排入不同功能区的废水执行不同级别的标准,强调区域综合治理,提出了排入城市下水道的排放限值,对行业排放标准进行了调整,统一制定了水质浓度指标和水量指标,体现了水质和排污总量的双重控制。

9.A【解析】在实施环境质量标准时,应结合所管辖区域环境要素的使用目的和保护目的划分环境功能区。

10.C【解析】实行总量控制区域的建设项目,在确定排污单位应执行的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同时,还应确定排污单位应执行的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

11.A【解析】在进行环境监测时,应按照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的规定,确定采样位置和采样频率,并按照国家环境监测方法标准的规定测试与计算。

12.B【解析】环境影响评价应尽早介入工程前期工作中,重点关注选址(或选线)、工艺路线(或施工方案)的环境可行性。

13.D【解析】I程所在区域未开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需进行资源利用合理性分析。

14.C【解析】环境影响因素识别方法可采用矩阵法、网络法、地理信息系统(GIs)支持下的叠加图法等。

15.D【解析】评价因子须能够反映环境影响的主要特征、区域环境的基本状况及建设项目的特点和排污特征。

16.C【解析】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根据其对环境影响的程度和范围,分别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或环境影响登记表,环境影响评价按环境要素分别划分评价等级。

17.C【解析】建设项目各环境要素专项评价原则上应划分工作等级,一般可划分为三级。一级评价对环境影响进行全面、详细、深入评价,=级评价对环境影响进行较为详细、深入评价,三级评价可只进行环境影响分析。

18.A【解析】各环境要素专项评价工作等级按建设项目特点、所在地区的环境特征、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及规划、环境功能区划等因素进行划分。

19.D【解析】建设项目的工程特点主要包括:工程性质,I程规模,能源、水及其他资源的使用量及类型,污染物排放特点如污染物种类、性质、排放量、排放方式、排放去向、排放浓度等,工程建设的范围和时段,生态影响的性质和程度等。

20.B【解析】环境空气敏感区是指评价范围内按《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5)规定划分为一类功能区的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其他需要特殊保护的地区,二类功能区中的居住区、文化区等人群较集中的环境空气保护目标,以及对项目排放大气污染物敏感的区域。

21.A【解析】特征污染物指项目排放的污染物中除常规污染物外的特有污染物。

22.D【解析】距污染源中心点5km内的地形高度(不舍建筑物)低于排气筒高度时,定艾为简单地形。

23.A【解析】对于存在多源情况下的建设项目,简单地形与复杂地形的判断可用该项目几何高度最高的污染源高度作为判别标准。

24.A【解析】选择推荐模式中的估算模式对项目的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进行分级。

25.C【解析】正常排放下主要污染物的选择标准,应结合污染物毒性、污染物排放量及环境质量标准限值综合判定。

26.A【解析】对于建成后全厂的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都有明显减少的改、扩建项目,评价等级可低于一级。

27.B【解析】对于高耗能行业的多源(两个以上,含两个)项目,评价等级应不低于二级。

28.D【解析】同一项目有多个(两个以上,含两个)污染源排放同一种污染物时,则按各污染源分别确定其评价等级,并取评价级别最高者作为项目的评价等级。

29.B【解析】对于以城市快速路、主干路等城市道路为主的新建、扩建项目,应考虑交通线源对道路两侧的环境保护目标的影响,评价等级应不低于=级。

30.A【解析】一、二级评价应选择导则推荐模式清单中的进一步预测模式进行大气环境影响预测工作。

31.C【解析】评价范围的直径或边长一般不应小于5kin。

32.D【解析】在大气环境污染源调查中.对于评价范围内的在建和未建项目的污染源调查,可使用已批准的环境影响报告书中的资料。

33.C【解析】现状调查资料来源分三种途径,可视不同评价等级对数据的要求结合进行。

34.A【解析】监测因子,凡项目排放的污染物属于常规污染物的应筛选为监测因子。

35.D【解析】监测制度,每期监测时间,至少应取得有季节代表性的7天有效数据,采样时间应符合监测资料的统计要求。

36.C【解析】检测布点要求,一级评价项目,监测点应包括评价范围内有代表性的环境空气保护目标,点位不少于10个。

37.D【解析】河流可以简化为矩形平直河流、矩形弯曲河流和非矩形河流。大中河流,预测河段弯曲较大(如其最大弯曲系数>1_3)时,可视为弯曲河流,否则可以简化为平直河流。

38.D【解析】在主导风向下风向距离中心点(或主要排放源)不同距离,加密布设1~3个监测点。

39.D【解析】各级评价项目,均应调查评价范围20年以上的主要气候统计资料。

40.A【解析】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点位置的周边环境应符合相关环境监测技术规范的规定。监测点周围空间应开阔,采样口水平线与周围建筑物的高度夹角小于30

41.D【解析】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点位置的周边环境应符合相关环境监测技术规范的规定。监测.点周围应有2700采样捕集空间,空气流动不受任何影响。

42.D【解析】避开树木和吸附力较强的建筑物,一般在15~20m内没有绿色乔木、灌木等。

43.C【解析】对于一级评价项目,气象现测评价范围小于50km条件下,须调查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并按选取的模式要求,调查必需的常规高空气象探删资料。

44.D【解析】生态现状评价是指在区域生态基本特征现状调查的基础上,对评价区的生态现状进行定量或定性的分析评价。评价应采用文字和固件相结合的表现形式,图件制作应遵照导则有关生态影响评价图件的规范要求。

45.C【解析】地面气象观测资料调查要求:调查距离项目最近的地面气象观测站,近5年内的至少连续三年的常规地面气象观测资料。

46.B【解析】常用生态现状评价方法包括列表清单、图形叠置、生态机理分析、指数法与综合指数、类比分析、系统分析、生物多样性评价、海洋及水生生物资源影响评价等方法。图形叠置法,是把两个以上的生态信息叠合到一张图上,构成复合图,用以表示生态变化的方向和程度。目前,它被广泛用于公路或铁路选线、滩涂开发、水库建设、土地利用等方面生态现状评价。

47.A【解析】常规高空气象探洲资料。观测资料的时次根据所调查常规高空气象探测站的实际探测时次确定,一般应至少调查每日1次(北京时间8点)的距地面1500m高度以下的高空气象探测资料。

48.C【解析】对于修订版大气导则所推荐的进一步预测模式,输入的地面气象观测资料需要逐日每天24次的连续观测资料,对于每日实际观测次数不足24次的,应在应用气象资料前对原始资料进行插值处理。

49.C【解析】低于第三级地面水环境影响评价务件的建设项目,不必进行地面水环境影响评价,只要求进行简单的水环境影响分析。

50.A【解析】污水排放量中不包括间接冷却水、循环水以及其他舍污染物极少的清净下水的排放量,但包括含热量大的冷却水的排放量。

51.D【解析】污水水质的复杂程度接污水中拟预测的污染物类型以及某类污染物中水质参数的多少划分为复杂、中等和简单三类。

52.D【解析】污染物类型数大于等于3,或者只含有两类污染物,但需预测其浓度的水质参数数目大于等于10。

53.A【解析】对固体废物的评价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客:①预测可能的固体废物的类型,确定相应分类处理方式。②对利用开发区周围现有的固体废物处理/处王设施进行固体废物处理时,应确保其符合环境保护要求,并核实现有固体废物处理设施可能提供的接纳能力和服务年限,如达不到要求,应提出相应的建设方案,并确认其选址符合环境保护要求。③对规划中拟议的固体废物处理/处置方案,应从环境保护角度分析其选址的合理性厦方案的可行性。

54.A【解析】在确定某项具体工程的地面水环境调查范围时,应尽量按照将来污染物排放进入天然水体后可能的达到水域功能质量标准要求的范围、污水排放量的大小、受纳水域的特点以及评价等级的高低来决定。

55.C【解析】河流水环境现状调查的范围,需要考虑污水排放量大小、河流规模来确定排放口下游应调查的河段长度。

56.B【解析】湖泊、水库以厦海湾水环境现状调查范围,需要考虑污水排放量的大小采确定调查半径或调查面积(以排污口为圆·心,以调查半径为半径)。

57.A【解析】当调查区域面源污染严重、丰水期水质劣于枯水期时,一、二级评价的各类水域应调查丰水期,若时间允许,三级评价也应调查丰水期。

58.A【解析】冰封期较长的水域,且作为生活饮用水、食品加工用水的水源或渔业用水时,应调查冰封期的水质、水文情况。

59.B【解析】一般情况,水文调查与水文测量在枯水期进行,必要时,其他时期(丰水期、平水期、冰封期等)可进行补充调查。

60.B【解析】点污染源调查的繁筒程度可根据评价级别及其与建设项目的关系而略有不同。

61.D【解析】非点污染源调查基本上采用收集资料的方法,一般不进行实测。

62.B【解析】《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地下水环境》适用于以地下水作为供水水源反对地下水环境可能产生影响的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

63.B【解析】根据评价项目的物质危险性和功能单元重大危险源判定结果,以及环境敏感程度等因素,将环境风险评价I作划分为一级、:级。其中,重太危险源系指长期或短期生产加工、运输、使用或贮存危险物质,且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功能单位。

64.D【解析】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中,I类是指在项目建设、生产运行和服务期满后的各个过起中,可能造成地下水水质污染的建设项目。

65.B【解析】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可划分为准备阶段、现状调查与工程分析阶段、预测评价压报告编写阶段。 。

66.C【解析】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准备阶段,初步分析建设项目时地下水环境的影响,确定评价工作等级和评价重点。

67.D【解析】建设项目对地下水环境影响识别分析应在建设项目初步I程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在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方案编制阶段完成。

68.A【解析】对于随着生产运行时间推移对地下水环境影响有可能加剧的建设项目,还应按生膏运行初期、中期和后期分别进行环境影响识别。 ’

69.B【解析】识别中废水渗漏引起地下水水位、水量变化而产生的环境水文地质问题。

70.C【解析】I类和Ⅱ类建设项目,分别根据其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类型、建设项目所处区域的环境特征及其环境影响程度划定评价工作等级。

71.D【解析】I类建设项目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的划分,应根据建设项目场地的包气带防污性能、含水层易污染特征、地下水环境敏感程度、污水排放量与污水水质复杂程度等指标确定。

72.B【解析】根据建设项目所排污水中污染物类型和需预测的污水水质指标数量一将污水水质分为复杂、中等、简单三级。

73.D【解析】当根据污水中污染物类型所确定的污水水质复杂程度和根据污水水质指标数量所确定的污水水质复杂程度不一致时,取高级别的污水水质复杂程度级别。

74.B【解析】Ⅱ类建设项目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的划分,应根据建设项目场地的地下水供水(或排水、注水)规模、引起的地下水水位变化范围、地下水环境敏感程度以厦可能造成的环境水文地质问题的大小等条件确定。

75.A【解析】建设项目造成的环境水文地质问题包括:区域地下水水位下降产生的土地次生荒漠化、地面沉降、地裂缝、岩溶塌陷、海水入侵、湿地退化等。

76.C【解析】对于政、扩建I娄建设项目,必要时监测范围还应扩展到包气带。

77.B【解析】当I类建设项目位于基岩地区时,一级评价以同一地下水文地质单元为调查评价范围,二级评价原则上以同一地下水水文地质单元或地下水块段为调查评价范围。

78.B【解析】对工业或生活废(污)水污染源中的排放口,应测定其位置,了解和调查其排放量及渗漏量、排放方式(如连续或瞬时排放)、排放途径和去向、主要污染物及其浓度、废水的处理和综合利用状况等。

79.C【解析】建设项目污水排放强度可分为大、中、小三级。

80.B【解析】建设项目引起的地下水水位变化区域范围可用影响半径来表示,分为大、中、小三级,

81.A【解析】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一级评价要求查明各含水层之间以及与地表水之_间的水力联系.同时掌握评价区评价期内至少一个连续水文年的枯、平、丰水期的地下水动态变化特征。

82.A【解析】地下水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的范围以能说明地下水环境的基本状况为原则,并应满足环境影响预测和评价的要求。

83.C【解析】要评价建设项目建设前后声环境变化情况,就需要做好声环境现状调查监测评价T-作和声环境影响预测评价I作。

84.A【解析】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一般分为三级,其中一级为详细评价,:级为一般评价,三级为简要评价。

85.A【解析】一级评价评价范围内有适用于《声环境质量标准》(GB 3096)规定的0类声环境功能区域,以及对噪声有特别限制要求的保护g-等敏感目标。

86.A【解析】危险废物填埋场场址必须位于百年一遇的洪水标高线上,并在长远规划中的水库等人工蓄水设施淹没g--和保护g-之外。填埋场场址距地表水域的距离不应小

于150m。

87.D【解析】声环境影响评价中,对于以固定声源为主的建设项目,在满足一级评价的要求时,一般以建设项目边界向外200m为评价范围。

88.A【解析】城市道路、公路、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地上线路和水运线路等建设项目的声环境影响评价范围中的二级、三级评价范围可根据建设项目所在区域和相邻区域的声环境功能区类别及敏感目标等实际情况适当缩小。

89.B【解析】声环境影响评价范围中机场周围飞机噪声评价范围满足一级评价的要求,一般v-a主要航迹离跑道两端各6~12km、侧向各1~2km的范围为评价范围。

90.D【解析】生态影响评价原则包括坚持重点与全面相结合的原则、坚持预防与恢复相结合的原则、坚持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原则。

二、不定项选择题 

1.ABCD【解析】我国环境标准可分为国家标准和地方标准;按其内容和性质,可分为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方法标准、标准样品标准和基础标准等。

2.BCD【解析】生态影响评价应能够充分体现生态完整性,涵盖评价项目全部活动的直接影响区域和间接影响区域。评价工作范围应依据评价项目对生态圆子的影响方式、影响程度和生态因子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依存关系确定。可综合考虑评价项目与项目区的气候过程、水文过程、生物过程等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的相互作用关系,以评价项目影响区域所涉及的完整气候单元、水文单元、生态单元、地理单元界限为参照边界。

3.ACD【解析】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生态影响》,生态保护措施主要有:①生态保护措施应包括保护对象和目标,内容、规模及工艺,实施空间和时序,保障措施和预期效果分析,绘制生态保护措施平面布置示意图和典型措施设施I艺图。估算或概算环境保护投资。②对可能具有重大、敏感生态影响的建设项目,区域、流域开发项目,应提出长期的生态监测计划、科技支撑方案,明确监测因子、方法、额次等。③明确施工期和运营期管理原则与技术要求。可提出环境保护I程分标与招投标原则,施工期工程环境监理,环境保护阶段验收和总体验收,环境影响后评价等环保管理技术方素。

4.BCD【解析】:A项,地面水环境影响的评价范围与影响预测范围相同。确定其评价范围的原则与环境调查相同。所有预测点和所有预测的水质参数均应进行各生产阶段不同情况的环境影响评价,但应有重点。空间方面,水文要素和水质急剧变化处、水域功能改变处、取水口附近等应作为重点;水质方面,影响较重的水质参数应作为重点。

5.BCD【解析】所选择的水质参数应包括两类:一类是常规水质参数,它能反映水域水质一般状况;另一类是特征水质参数,它能代表建设项目将来排放的水质。常规水质参数以GB 3838--2002中所提出的pH、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五日生化需氧量、凯氏氯或非离子氨、酚、氰化物、砷、汞、铬(六价)、总磷以及水温为基础,根据水域类别、评价等级、污染源状况适当删减。特征水质参数根据建设项目特点、水域类别及评价等级选定。

6.ABC【解析】国家环境监测方法标准是为监测环境质量和污染物排放,规范采样、分析、测试、数据处理等所作的统一规定(指分析方法、测定方法、采样方法、试验方法、检验方法、生产方法、操作方法等所作的统一规定)。国家环境标准样品标准是为保证环境监测数据的准确、可靠,对用于量值传递或质量控制的材料、实物样品而制定的标准物质。国家环境基础标准是对环境标准工作中需要统一的技术术语、g--F、代号(代码)、图形、指南、导则、

量纲单位及信息编码等作的统一规定。

7.ABCD【解析】《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总纲》(HJ 2.1—20¨)规定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一般性原则、内容、工作程序、方法及要求。

8.BCD【解析】环境影响评价I作一般分为三个阶段,即前期准备、调研和工作方案阶段,分析论证和预测评价阶段,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编制阶段。

9-CD【解析】一般应调查的河流水文特征值为:河宽、水深、流速、流量、坡度、糙率及弯曲系数;环境水力学参数主要为:迁移、扩散及混合系数等水质模式参数。

10.ABCD【解析】环境影响评价第=阶段,主要工作是作进一步的I程分析,进行充分的环境现状调查、监测并开展环境质量现状评价,之后根据污染源强和环境现状资料进行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预测,评价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并开展公众意见调查。

10.ABCD【解析】按照以人为本、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科学发展的要求,遵循以下原则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依法评价原则、早期介入原则、完整性原则、广泛参与原则。

12.ABCD【解析】在了解和分析建设项目所在区域发展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环境功能区划、生态功能区划分及环境现状的基础上,分析和列出建设项目的直接和间接行为,以及可能受上述行为影响的环境要素及相关参数。

13.ABC【解析】影响识别应明确建设项目在施工过程、生产运行、服务期满后等不同阶段的各种行为与可能受影响的环境要素间的作用效应关系、影响性质、影响范围、影响程度等,定性分析建设项目对各环境要素可能产生的污染影响与生态影响,包括有利与不利影响、长期与短期影响、可逆与不可逆影响、直接与间接影响、累积与非累积影响等。

14,ABCD【解析】建设项目的工程特点主要包括:工程性质,工程规模,能源、水厦其他资源的使用量及类型,污染物排放特点如污染物种类、性质、排放量、排放方式、排放去向、排放浓度等,工程建设的范围和时段,生态影响的性质和程度等。

15.ABCD【解析】建设项目所在地区的环境特征主要包括:自然环境备件和特点、环境敏感程度、环境质量现状、生态系统功能与特点、自然资源及社会经济环境状况,以度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引起现有环境特征发生变化的范围和程度等。

16.ABC【解析】对于某一具体建设项目,其环境要素专项评价的工作等级可根据建设项目所处区域环境敏感程度、工程污染或生态影响特征及其他特殊要求等情况进行适当调整,但调整的幅度不超过一级,井应说明调整的具体理由。

17.ABC【解析】公众意见调查,应给出采取的调查方式、调查对象、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信息、拟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公众对环境保护的主要意见、公众意见的采纳情况等。

18.ABCD【解析】大气污染源按预测模式的模拟形式分为点源、面源、线源、体源四种类别。

19.ABCD【解析】监测点设置应根据项目的规模和性质,结合地形复杂性、污染源及环境空气保护目标的布局,综台考虑监测点设置数量。

20.BCD【解析】检测布点原则,监测.董的布设应尽量全面、客观、真实反映评价范围内的环境空气质量。

21.ABCD【解析】根据建设项目的污水排放量、污水水质的复杂程度、受纳水域的规模以及水质要求进行地面水环境影响评价I作级别的划分。

22.ABCD【解析】根据污染物在水环境中输移、衰减特点以及它们的预测模式,将污染物分为4类,即持久性污染物、非持久性污染物、酸和碱、热污染。

23.ABC【解析】地下水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工作应遵循资料收集与现场调查相结合、项目所在场地调查与类比考察相结合、现状监测与长期动态资料分析相结合的原则。

24.AB【解析】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Ⅱ类建设项目地下水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的范围应包括建设项目建设、生产运行和服务期满后三个阶段的地下水水位变化的影响区域,其中应特别关注相关的环境保护目标和敏感区域,必要时应扩展至完整的水文地质单元,以厦可能与建设项目所在的水文地质单元存在直接补排关系的区域。

25.BCD【解析】地下水污染源主要包括工业污染源、生活污染源、农业污染源。

26.ABCD【解析】《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声环境》主要内容包括:总则、评价工作等级、评价范围和基本要求、声环境现状调查和评价、声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噪声防治对策、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声环境评价要求等。

27.AD【解析】建设项目声环境影响评价时段可分为施工期、运行期两个时段评价。

28.ABC【解析】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划分依据是建设项目所在区域的声环境功能区类别、建设项目建设前后所在区域的声环境质量变化程度、受建设项目影响的人口

数量。

29.AB【解析】生态现状调查是生态现状评价、影响预测的基础和依据,调查的内容和指标应能反映评价工作范围内的生态背景特征和现存的主要生态问题。

30.AB【解析】开放性强的景观组织可以增强抵抗力和恢复力。景观生态学方法既可以用于生态现状评价,也可以用于生境变化预测,目前是国内外生态影响评价学术领域中较先进的方法。

(责任编辑:gx)

2页,当前第1页  第一页  前一页  下一页
最近更新 考试动态 更多>

近期直播

免费章节课

课程推荐

      • 环评工程师

        [智学班]

        7大模块 准题库高端资料 校方服务

        1080起

        了解课程

        286人正在学习

      • 环评工程师

        [轻学班]

        3大模块 准题库高端资料 校方服务

        780起

        了解课程

        105人正在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