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2014年河北省特岗教师招聘考试真题试卷

发表时间:2018/7/4 8:55:39 来源:互联网 点击关注微信:关注中大网校微信
关注公众号

2014年河北省特岗教师招聘考试真题试卷

(满分150分时间12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请将其代码填在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提出“泛智”教育思想,探讨“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的教育家是( )

A.培根

B.夸美纽斯

C.赫尔巴特

D.赞科夫

【答案】B

【解析】夸美纽斯在其教育论著《大教学论》中提出了泛爱主义的教育主张及泛智!探讨“把一切事物交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

2.我国古代私学最早兴盛于( )。1

A.商周

B.春秋战国

C.秦汉

D.隋唐

【答案】B

【解析】私学始于春秋而盛于战国,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局面,大大促进了私学的繁荣。故B项正确。

3.( )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身心发展的顺序也是由身心成熟机制决定的。

A.内发论

B.外铄论

C.多因素相互作用论

D.白板说

【答案】A

【解析】题千描述的是内发论的观点。

4.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促使科学技术再生产的最主要途径是( )

A.学校教育

B.高新技术的应用

C.科学理论的产生

D.完善的社会制度

【答案】A

【解析】略。

5.在教育目的的问题上,实用主义教育流派的代表人物杜威所持的观点是( )

A.个人本位论

B.社会本位论

C.教育无目的论

D.国家利益论

【答案】C

【解析】杜威主张。教育无目的论,但这并非主张真正的教育无目的,而是认为无教育过程之外的外在目的。

6.学生所享有的受教育权主要包括受完法定教育年限权、学习权和( )

A.名誉权和荣誉权

B.公正评价权

C.隐私权

D.人格尊严权

【答案】B

【解析】学生的受教育权主要包括受完法定年限教育权、学习权和公正评价权。

7.苏格拉底的“产婆术”体现的教学原则是( )(常考)

A.直观性原则

B.启发性原则

C.固性原则

D.系统性原则

【答案】B

【解析】略。

8.小学德育工作中常用的奖惩属于( )

A.榜样示范

B.品德评价

C.陶冶教育

D.说理教育

【答案】B

【解析】品德评价法是通过对学生品德进行肯定或否定的评价而予以激励或抑形成和发展的德育方法,包括奖励、惩罚、评比和操行评定等。

9.培养学生作为一个公民所必需的读、写、算的基本能力和公民一般教养的课程是()

A.基础型课程

B.拓展型课程

C.知识性课程

D.工具性课程

【答案】A

【解析】基础型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基础学力,注重学生对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同时获得智力的发展和能力的培养,即培养学生作为一个公民所必需的以“三基”(读、写、算)为中心的基础教养。

10.班主任工作的中心任务是( )(易混)

A.组织建立良好的班集体

B.促进班集体全体成员的全面发展

C.协调好各科任课教师的关系

D.搞好家校联系工作

【答案】B

【解析】班主任工作的中心任务是促进班集体全体成员的全面发展。班主任作的首织建立良好的班集体。

11.学生是人,是教育的对象,因而他们( )

A.消极被动地接受教育

B.对外界的教育影响有选择性

C.毫无顾忌地接受教育

D.能动地接受教育

【答案】D

【解析】学生是教育的对象,是自我教育和发展的主体。学生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是有意识、有情感、有个性的社会人,他们不是盲目、机械、被动地接受作用千他们的影响,而是能动地接受教育。故D项正确。

12.只要给足了时间和适当的教学,大多数的学生对几乎所有的内容都能达到掌握的程度

A.意义学习

B.机械学习

C.发现学习

D.掌握学习

【答案】D

【解析】掌握学习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布卢姆提出来的一种适应学习者个别差异的教学方法代表着一种非常乐观的教学方法,它假设只要给以足够的学习时间和相应的教学,大多数学生都能够学会学校里的科目。

13.奥运会期间看游泳比赛的记忆属于( )

A.情景记忆

B.语义记忆

C.程序性记忆

D.陈述性记忆

【答案】A

【解析】情景记忆是以亲身经历的、发生在一定时间和地点的事件(情景)为内容的记忆。

14.下列能代表高成就需要者的描述的是( )

A.喜欢对问题承担自己的责任

B.宁愿担任专业工作而不愿做企业家

C.倾向于选择风险较小的工作

D.倾向于将自己的失败归因于运气不佳

【答案】A

【解析】勇于承担责任是高成就动机者的特点之一。

15.通过集体讨论,使思维相互撞击,进出火花,达到集思广益的效果,这属于( )(常考)

A.头脑风暴法

B.发散思维训练

C.自我设计训练

D.推测与假设训练

【答案】A

【解析】头脑风暴法通常以集体讨论的方式进行,鼓励参加者尽可能快地提出各种各样异想天开的设想或观点,相互启迪,激发灵感,从而引发创造性思维的连锁反应,形成解决问题的新思路。

16.只能进行自我中心思维的儿童,其认知发展处于( )

A.前运算阶段

B.感知运动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答案】A

【解析】具有自我中心性是前运算阶段儿童的思维特征之一。

17.“矮子里找高个”“水涨船高”是一种( )

A.相对评价

B.绝对评价

C.定性评价

D.定量评价

【答案】A

【解析】相对性评价又称为常模参照性评价,是运用常模参照性测验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的评价,它主要依据学生个人的学习成绩在该班学生成绩序列或常模中所处的位置来评价和决定他的成绩的优劣,而不考虑是否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题干所述即是一种相对性评价。

18.奥苏贝尔提倡在教学中采用“先行组织者”技术,其精神实质是( )

A.强调直观教学

B.强调新知识与学生认知结构中原有的适当知识的相互联系

C.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

D.引导学生的发现行为

【答案】B

【解析】先行组织者策略,是一种重要的教学策略,先行组织者即先于某个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引导性学习材料。它可以在学习者已有的知识与需要学习的新内容之间架设一道桥梁,使学生能更有效地同化、理解新学习的内容。故B项正确。

19.下列选项中属于一般能力的是( )

A.观察力

B.曲调感.

C.节奏感

D.色调感

【答案】A

【解析】一般能力是指在不同种类的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是从事一切活动所必备的能力的综合,如观察力、记忆力、抽象概括能力、创造力等。

20.既想取得好成绩,又想出去玩,这种矛盾冲突是( )

A.多重趋避冲突

B.双避冲突

C.趋避冲突

D.双趋冲突

【答案】D

【解析】双趋冲突是指从自己同时都很喜爱的两个事物中仅择其一的心理状态。

二、多项选择题(下列各题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正确答案,请将其代码填在括号内。错选、少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下列教育思想中属于赫尔巴特提出的有( )

A.教学过程的四阶段论

B.实科教育思想

C.教育性教学

D.自然主义教育思想

E.实用主义教育思想

【答案】AC

【解析】赫尔巴特的主要观点有:(1)提出教育理论体系的两个理论基础是伦理学和心理学;(2)认为教育的最高目的是道德和性格的完善;(3)在西方教学史上第一次提出了“教育性教学”的概念;(4)提出了教学四阶段论,即明了、联合(联想)、系统、方法。B项属于斯宾塞的教育思想,D项属于卢梭的教育思想,E顼属于杜威的教育思想。

2.学生的个别差异包括( )

A.生理的个别差异

B.心里的个别差异

C.智力因素的个别差异

D.非智力因素的个别差异

E.性别差异

【答案】CD

【解析】学生的个别差异包括智力因素的个别差异和非智力因素(如认知方式、学习动机、性格、气质、性别等)的个别差异两个方面。

3.“环境决定论”完全否定了( )

A.遗传的作用

B.教育的价值

C.家庭的影响

D.文化的功能

E.人的能动性

【答案】AE

【解析】环境决定论的实质是否认遗传和个人主观能动性在人的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单一地夸大环境的作用。

4.德育从内容上看包括( )这几个方面。

A.政治教育

B.思想教育

C.世界观教育

D.爱国主义教育

E.道德品质教育

【答案】ABE

【解析】我国学校德育内容主要有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

5.课程计划主要由( )组成。(常考)

A.学科设置

B.学科顺序

C.课时分配

D.学年编制

E.学周安排

【答案】ABCDE

【解析】课程计划具体规定了教学科目的设置(课程设置)、学科顺序(课程开设顺序)、课时分配(又称教学时数,包括各学科的总时数,每一门学科各学年或学期的授课时数和周学时等)、学年编制和学周安排。

6.先组织者可以分为( )

A.陈述性组织者。

B.程序性组织者

C.比较性组织者

D.分析性组织者

E.综合性组织者

【答案】AC

【解析】先行组织者可以分为:陈述性组织者(说明性组织者)和比较性组织者。

7.动机具有以下哪种功能( )(常考)

A.选择功能

B.激活功能

C.指向功能

D.调节和维持功能

E.集中功能

【答案】BCD

【解析】动机的功能:(1)激活功能;(2)指向功能;(3)维持和调节功能(强化功能)。

8.学习英语单词时,将tiger联想为“泰山上一只虎”。这属于(

A.组织策略

B.精加工策略

C.认知策略D复述策略

E.谐音联想法

【答案】BCE

【解析】题干中的做法属于谐音联想法,该方法属于精加工策略的一种,精加工策略属于认知策略的一种,故B、C、E三项正确。

9.下列行为中属于品行性问题行为的是( )

A.不守纪律

B.欺侮同学

C.考试作弊

D.偷窃

E.孤僻

【答案】ABCD

【解析】孤僻属于性格缺陷,不属于品行性问题行为。

10.教学媒体包括( )

A.投影

B.录像

C.计算机

D.黑板

E.图片

【答案】ABCDE

【解析】略。

三、填空题(在下列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不得分。本大题共8小题,每空1分,共15分)

1.旧中国首次制订现代学制是在____年,称为____学制。

【答案】

【解析】1902王寅学制

2.课程结构最常见的结构形态有____、____和____。

【答案】

【解析】教学计划(课程计划)教学大纲(课裎标准)教科书

3.教师的根本任务是____。(常考)

【答案】

【解析】教书育人

4.班主任争取家长配合,与家长联系的方式主要有____、家长会、____。

【答案】

【解析】家访书面联系

5.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____。

【答案】

【解析】.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社会所要求的道德规范)与受教育者已有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

6.范例教学的基本特征:____、____和____

【答案】

【解析】基本性基础性范例性

7.在整个学校教育活动中,教育目的的实现和教育任努的完成,主要是凭借____实现的

【答案】

【解析】教学活动

8.贯彻教育活动的基本矛盾、基本规律是:教育与( )发展之间、教育与( )发展之间的矛盾或关系。

【答案】

【解析】社会人的身心

四、名词解释

1.社区教育

【答案】

【解析】社区教育是为贯彻全民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宗旨,满足社区成员学习科学知识、技能,提高法律意识的需要,在社区内开展的各类教育活动。社区教育以社区为依托,以全体社区成员为对象,以提高居民整体素质为宗旨,是教育社会化和社会教育化的统一。

2.学制

【答案】

【解析】学制是学校教育制度的简称,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总体系,具体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要求、入学条件、修业年限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学校教育制度是国民教育制度的核心与主体,体现了一个国家国民教育制度的实质。一般来说,它是由三个基本要素构成的,即学校的类型、学校的级别和学校的结构。

3.课程管理

【答案】

【解析】课程管理是在一定社会条件下,有领导、有组织地协调人、物与课程的关系,指挥课程建设与课程实施,使之达到预定目标的过程。广义而言,课程管理是包括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在内的整体上对课程编制、实施、评价等工作的组织与控制。狭义而言,课程管理是指对课程采取的经营管理措施,是学校内全体教师对学校内课程系统进行调芾控制的过程。

4.社会知觉

【答案】

【解析】社会知觉是个体在生活实践中,对别人、对群体以及对自己的知觉,也叫社会认知。它包括对别人的知觉、自我知觉、人际知觉三部分。

5.精加工策

【答案】

【解析】精加工策略是指把新信息与头脑中的旧信息联系起来从而增加新信息意义的深层加T策略。它常被描述成一种理解记忆的策略,其要旨在于建立信息间的联系。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请结合实际谈谈你对素质教育的理解。

【答案】

【解析】素质教育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素质教育的内涵包括:(1)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2)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4)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2.教师的劳动具有哪些特点?

【答案】

【解析】(1)复杂性和创造性;(2)连续性和广延性;(3)长期性和间接性;(4)主体性和示范性;(5)劳动方式的个体性和劳动成果的群体性。

3.为什么学校教育必须要坚持以教学为主?

【答案】

【解析】(1)学校是专门培养人的机构,要使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都得到发展,就需要通过教学、课外校外活动、生产劳动等途径来实现。教学在学校教育工作中所占时间最多,涉及面最广,对学生的发展影响最为全面深刻,对学校教育质量的影响也最大。所以,学校工作必须以教学为主。(2)学校工作以教学为主,既是由教学本身的性质决定的,也是多年来教育工作经验的总结。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轻视甚至忽略其他工作,应当坚持“教学为主,全面安排”。

4.简述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常考)

【答案】

【解析】科尔伯格提出道德发展阶段论,采用了“道德两难故事法”,最典型的就是“海因茨偷药”的故事,让儿童对道德两难问题做出判断。他以道德判断的发展代表道德认识的发展,进而代表品德发展的水平。科尔伯格将道德判断分为三个水平,每一水平包含两个阶段,六个阶段依照由低到高的层次发展。

(1)前习俗水平。该时期的特征是:个体着眼于人物行为的具体结果及萁与自身的利害关系,认为道德的价值不决定于人及准则,而是决定于外在的要求。该水平包括两个阶段:①服从与惩罚的道德定向阶段。②相对功利的道德定向阶段。(2)习俗水平。这一阶段的特征是:个体着眼于社会的希望和要求,能够从社会成员的角度去思考道德问题;开始意识到人的行为必须符合群体或社会的准则;能够了解、认识社会行为规范,并遵守、执行这些规范。该水平包括两个阶段:①好孩子的道德定向阶段。②维护权威或秩序的道德定向阶段。(3)后习俗水平。该时期的特点是:个体不只是自觉遵守某些行为规则,还认识到法律的人为性,并在考虑全人类的正义和个人尊严的基础上形成某些超越法律的普遍原则。该水平包括两个阶段:①社会契约的道德定向阶段。②普遍原则的道德定向阶段。

5.怎样在教学过程中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答案】

【解析】(1)根据注意的外部表现了解学生的听课状态。教师通过观察学生的外部表现,既能够判断学生是否在专心听讲,又能够了解自己的教学效果,从而保证课堂教学的最优化。如果学生注意力有所分散,教师应该及时提醒,同时也要灵活地组织教学,帮助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到课堂教学中来。(2)运用无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①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②注重讲滇、板书技巧和教具的使用;③注重教学内容的组织和教学形式的多样化。(3)运用有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①明确学习的目的和任务;②培养间接兴趣;③合理组织课堂教学,防止学生分心;④运用多种教学手段。(4)运用两种注意相互转换的规律组织教学。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谈谈你对小学德育过程是促进儿童知、情、意、行互动发展的过程的认识。

【答案】

【解析】(1)小学生的思想品德由知、情、意、行四个心理素质构成。其中,知是基础,行是关键。小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即这四个心理因素的形成与发展的过程,小学德育过程也就是对这四个品德心理因素的培养过程。

(2)德育过程的一般顺序可以概括为:提高品德认识、陶冶品德情感、锻炼品德意志和培养品德行为习惯。德育过程一般以知为开端,以行为终结。但由于社会生活的复杂性,德育影响的多样性等因素,在德育具体实施过程中,又具有多种开端,可根据小学生品德发展的具体情况,或从导之以行开始,或从动之以情开始,或从锻炼品德意志开始,最后达到使小学生品德在知、情、意、行几方面和谐发展的目的。

2.简述促进学习迁移的基本条件,联系实际说明如何促进学习迁移。(常考)

【答案】

【解析】(1)促进学习迁移的基本条件:①学习材料的特点;②原有的认知结构;③对学习情境的理解;④学习的心理准备状态(心向);⑤学习策略的水平;⑥智力与能力;⑦教师的指导。

(2)促进学习迁移的教学:(1)改革教材内容,促进迁移。①精选教材,提高对概念和原理的理解水平。②合理编排教学内容,突出如识的组织特点。(2)合理编排教学方式,促进迁移。①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按照从一般到个别、从整体到细节的顺序,渐进分化。②应当注意将各个内容综合贯通,促进知识的横向联系。③依据学生学习的特点,教学过程应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已知到未知。④在具体操作上,可以将知识分成若干单元,每个单元还可分成若干小步子,让后一步的学习建立在前一步的基础之上,前一步的学习为后一步提供固定点。(3)教授学习策略,提高学生的迁移意识。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引导学生对各种问题进行深入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帮助学生认识问题之间的关系,寻找新旧知识或课题的共同特点,归纳知识经验的原理法则、定理、规律的一般方法,发展学生分析问题和概括问题的能力,必须重视对学习方法的学习,以促进更有效的迁移。(4)改进对学生的评价。教学条件下的评价作为教学活动的组成部分,同样具有教育性,有效运用评价手段对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对学习迁移都具有积极的作用。

七、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25分)

1.认真阅读以下材料,回答文后的问题:

材料一“明亮的教室要干净,神圣的教室要安静。”不少教师强调课堂要鸦雀无声,追求课堂秩序井然。

材料二“所谓教师之主导作用,盖在善于引导启迪,使学生自奋其力,非谓教师滔滔讲说,学生默默聆听。”一叶圣陶

材料三张同学从小酷爱天文,每次向家长和教师提出的问题都与天文有关,家长认为孩子满脑子奇思异想,对主科语、数、外下功夫太少,会影响他将来的学习、升学与就业,因而多次横加阻拦。班主任则认为张同学有学习天文的潜质,便建议张同学自己做一个人生规划,并联合家长、自然学科教师共同指导,使张同学正确处理好了学科学习与业余爱好的关系。后来,张同学考上了北京师范大学,几年后硕士毕业,被分配在北京天文馆工作。

1、分析材料一,反思“课堂上比安静更重要的是什么?”你认为在新课程背景下应该树立什么样的教育观?(5分)

2.教师是学生建构知识的忠实支持者。材料二中叶圣陶先生提出了什么样的教师观?在新课程改革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应该怎样落实这一先进的教师观?(10分)

3.材料三中,班主任有着什么样的学生观?请结合新课程改革的实际,略谈加何突出这一学生观。(10分)

【答案】

【解析】1、(1)课堂上没有秩序、没有纪律是不行的,但秩序和纪律都是手段,不是目的;(2)过分地强调安静并不科学;(3)让学生喜欢学习、学习得更好比让学生安静更重要。新课程背景下应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

2、叶圣陶先生提出了教师主导的教师观。落实教师主导的教师观,在新课程改革的教学实践中需要做到如下四个方面:(1)启迪学生做人;(2)引导学生会学习;(3)激励学生会思考;(4)指导学生能实践。

3、班主任有着主体性的学生观。在新课程改革实践中,突出学生主体性要提倡学生全体发展、自主发展、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

相关推荐:

2018年各地特岗教师考试报名时间


(责任编辑:)

2页,当前第1页  第一页  前一页  下一页
最近更新 考试动态 更多>

近期直播

免费章节课

课程推荐

      • 一级消防工程师

        [协议护航班]

        7大模块不过协议退费

        1900(起)

        了解课程

        715人正在学习

      • 一级消防工程师

        [冲关畅学班]

        5大模块 准题库高端模块 校方服务

        1080起

        了解课程

        682人正在学习

      • 一级消防工程师

        [精品乐学班]

        3大模块 准题库高端模块 校方服务

        680起

        了解课程

        682人正在学习

      考试科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