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2015中医执业医师考试《中医基础理论》考点总结:绪论

发表时间:2015/8/12 13:58:55 来源:互联网 点击关注微信:关注中大网校微信
关注公众号

第一章 绪 论

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1、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时期

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于战国至两汉时期。《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 《神农本草经》等医学专著的成书,标志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初步形成。

《黄帝内经》(包括《素问》和《灵枢》):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主要标志,其全面奠定了中医理论的基础。

《难经》(又名《黄帝八十一难经》):相传系秦越人(扁鹊)所著,创造性的提出了“独取寸口”的诊脉方法。

《神农本草经》:我国第一部药学专著,成书于两汉之间,全书收载365味中药,提出寒凉温热、酸苦甘辛咸之四气五味的理论,确立了中药理论的基础。

《伤寒杂病论》:东汉末年著名医家张仲景所著,《伤寒论》 六经辨证;《金匮要略》 脏腑辨证。《伤寒杂病论》确立了中医辨证论治理论体系。共载经典方剂323首,又为中医方剂之祖。

2、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发展时期

(1)晋、隋、唐时期。

《脉经》:晋代王叔和所著,我国第一部脉学专著。

《诸病源候论》:隋代巢元方所著,中医第一部病因病机证候学专著。

《新修本草》,世界上最早的由国家制定并颁布的药典。

《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唐代孙思邈所著,使脏腑辨证更加完善。

(2)宋、金、元时期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宋代陈无择所著,将病因分为外因、内因、不内外因。

“金元四大家”:金、元时期我国医学史上的重要医学流派。

刘完素(刘河间)倡火热论,“六气皆从火化,五志过极皆为热甚”,治以寒凉清热——寒凉派。

张从正(张子和)倡“攻邪”论,“病由邪生,邪去则正安”,“汗吐下”攻邪三法——攻邪派。

李 杲(李东垣),强调“胃气”的作用,“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也”,主温补脾胃——补土派。

朱震亨(朱丹溪),倡“阳常有余,阴常不足”, 治以滋阴降火——养阴派。

(3)明、清时期

叶桂(天士),吴塘(鞠通)等为代表,创立了以卫气营血、三焦为核心的温病的辨证论治的体系,形成了“温病学派”。

清代王清任之《医林改错》发展了瘀血致病理论。

(4)近代和现代

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倡导中西结合。

三、中医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

1、整体观念

中医学基本特点之一。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与自然界息息相关、密切相联,人体受社会、生存环境影响,这种机体自身整体性思想及其内外环境的统一性,称之为整体观念。中医的整体观念贯穿与中医的生理、病理及诊治等各个方面。

2、辨证论治

(1)中医学基本特点之一。辨证论治包括辨证和论治两方面,是中医察识和治疗疾病的基本法则。

辨证,就是通过对四诊(望、闻、问、切)所搜集的临床资料(包括症状、体征、病史)进行分析、归纳综合,从而辨识出疾病在这一特定时间范围的原因、病位、性质及邪正关系等病理本质内容。

论治,则是在辩证基础上所确定的治疗法则。

(2)“症”、“病”、“证”的区别联系:

1)症:指疾病过程中出现的单个的独立的具体表现,包括症状和体征。

2)病:是机体发生病变时,对疾病全过程的特点及规律所作的概括。

3)证:指证候,是对疾病过程中某一特定病理阶段的病因、病位、病性及病势(邪正盛衰)的高度概括,反映了病变本质。

“症”、“病”、“证”三者有着密切的关系:症是证的依据,证的本质即是由一组有内在联系的症状和体征反映出来的。证是病的某一特定阶段病理变化的实质,中医学尤注重对证的辨识。

编辑推荐:

2015中医执业医师考试辅导精粹

2015年中医医师考试最专业的辅导课程火热报名中

2015年中医医师资格考试宝典 最专业的医师资格考试软件

(责任编辑:gx)

2页,当前第1页  第一页  前一页  下一页
最近更新 考试动态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