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2018中医执业医师综合笔试考前模拟卷9

发表时间:2018/7/30 14:28:17 来源:互联网 点击关注微信:关注中大网校微信
关注公众号

601. 患儿,6岁。发热2天,出现淡红色小丘疹,根盘红晕,丘疹上部可见疱疹,形态椭圆,胞浆清亮,皮疹以躯干为多,苔薄白,脉浮数。其治法是

A. 疏风清热,利湿解毒

B. 清气凉营,解毒化湿

C. 发散风寒,清热利湿

D. 芳香化湿,兼以健脾

E. 清解郁热,活血化瘀

答案:A

【解析】“发热,丘疹上部可见疤疹,形态椭圆,胞浆清亮,皮疹以躯干为多”,可诊断为水痘。“苔薄白,脉浮数”表明为水痘的邪伤肺卫证。当疏风清热,利湿解毒。

602. 患儿,6岁。发热3天,口腔内黏膜、齿龈溃烂,周围红,疼痛拒食,舌质红、苔薄黄。其诊断是

A. 感冒 B. 口糜

C. 心疳 D. 燕口疮

E. 鹅口疮

答案:B

【解析】溃疡只发生在口唇两侧者,称为燕口疮;满口糜烂,色红作痛者,称为口糜。鹅口疮是以口腔、舌上蔓生白屑,状如鹅口为特征的一种疾病。

603. 患儿,6岁。小便频数日久,淋沥不尽,尿液不清,精神倦怠,面色苍黄,畏寒怕冷,手足不温,大便溏薄,舌淡苔薄腻。治疗应首选

A. 八正散 B. 缩泉丸

C. 菟丝子散 D. 补中益气汤

E.金匮肾气丸

答案:B

【解析】诊断为尿频,脾肾气虚证。

604. 患儿,6岁。泄泻1天,泻下稀薄如水注,粪色深黄臭秽,夹有少量黏液。腹部时感疼痛,食欲减退,恶心欲吐,口渴引饮,舌红苔黄腻。其证候是

A. 脾肾阳虚泻 B. 伤食泻

C. 风寒泻 D. 湿热泻

E. 脾虚泻

答案:D

【解析】“粪色深黄臭秽”,“口渴引饮”,“舌红苔黄腻”为关键症状,表明内有湿热。

605. 患儿,7岁。发热1天,恶寒,无汗,头痛,鼻塞流清涕,喷嚏咳嗽,口不渴,咽不红,舌苔薄白,脉浮紧。其证候是

A. 风寒感冒 B. 风热感冒

C. 暑邪感冒 D. 感冒夹滞

E. 感冒夹痰

答案:A

【解析】“恶寒,无汗,头痛,口不渴,脉浮紧”是典型的风寒束表证的表现。

606. 患儿,7岁。突然胃脘部绞痛,弯腰曲背,肢冷汗出,呕叶蛔虫1条。治疗应首选

A. 使君子散 B. 加味温胆汤

C. 丁萸理中汤 D. 乌梅丸

E. 定吐丸

答案:D

【解析】蛔厥证,用乌梅丸、蛔虫证无突然胃脘部绞痛之类的急性症状,方用使君子散。

607. 患儿,7岁。曾咳喘反复发作。现面色少华,气短懒言,倦怠乏力,形瘦纳差,自汗,舌淡苔薄,脉细无力。治疗应首选

A. 玉屏风散 B. 六君子汤

C. 金匮肾气丸 D. 二陈汤

E. 参苓白术散

答案:A

【解析】哮喘缓解期的肺脾气虚证,治以健脾益气,补肺固表。方选人参五味子汤合玉屏风散。

608. 患儿,8岁。发热2天,左侧腮部肿胀、疼痛,边缘不清,触之痛甚,咀嚼不便。伴轻微发热恶风,头痛,呕吐,纳少,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数。其治法是

A. 清热解毒,软坚散结 B. 疏风清热,散结消肿

C. 疏肝理气,软坚散结 D. 清肝泻火,活血镇痛

E. 滋阴降火,活血消肿

答案:B

【解析】辨证重点看舌脉,“舌红苔薄黄,脉浮数”,为风热在表之象。未见度下硬结,且以表证为主。当疏风清热,散结消肿。

609. 患儿,9个月。发热,微汗,鼻塞流涕,咽红,夜间体温升高,又见惊惕啼叫,夜卧不安,舌质红,苔薄白,指纹浮紫。其诊断是

A. 夜啼 B. 感冒夹痰

C. 感冒夹惊 D. 急惊风

E. 小儿暑温

答案:C

【解析】从患儿外感兼有惊风的政要症状上,可排除A、B、E三个选项,主要鉴别感冒夹惊和急惊风的外感惊风。急惊风一般发病急,症状重,以烦躁、神昏、惊厥为特征,且症状多持续,时间因素的影响很小,不会夜发昼止。本证只是见到惊惕啼叫,所以应选C。

610. 崩漏的治疗原则是

A. 塞流与澄源结合

B. 澄源与复旧结合

C. 复旧与塞流结合

D. 固本与澄源结合

E. 急则治标,缓则治本

答案:E

【解析】崩漏的治则:急则治标,缓则治本。

611. 患儿,3岁;2天来发热恶风,咳嗽频频,咳嗽痰多,气急鼻煽,涕泪俱无,喉中痰鸣,舌红苔黄,脉浮数而滑。其证候是

A. 痰热咳嗽 B. 风热咳嗽

C. 痰热闭肺 D. 风热闭肺

E. 热性哮喘

答案:C

【解析】根据喉中痰鸣,气急鼻煽,辨证为哮喘。

612. 患儿,4岁。不思进食半年,形体尚可,面色欠华,但精神良好,舌淡苔白,脉尚有力。其治法是

A. 运脾开胃 B. 健脾益气

C. 温运脾阳 D. 养胃育阴

E. 消食导滞

答案:A

【解析】为厌食中的脾失健运证,该病症的气虚、阳虚、胃阴亏损、食积等症候都不明显,治以运脾开胃。

613. 患儿,4岁。晨起喷嚏,流涕,继而发热,体温38.1℃,精神倦怠,晚间头面、躯干见稀疏细小皮疹,疹色淡红。治疗应首选

A. 银翘散 B. 葱豉汤

C. 桑菊饮 D. 杏苏散

E. 清营汤

答案:A

【解析】诊断为“风疹”,为邪郁肺卫证,当疏风解表清热。

614. 患儿,4岁。发热2大,纳差恶心,呕吐腹泻,口腔内可见数个疱疹,手、足掌心部出现米粒大小的斑丘疹、疱疹,疱液清亮,躯干处未见有皮疹。舌质红,苔薄黄腻,脉浮数。其证候是

A. 邪伤肺卫 B. 邪犯肺脾

C. 邪炽气营 D. 湿热熏蒸

E. 湿盛阴伤

答案:B

【解析】病症有外感肺卫症状,疱疹同时见于手足口部,而躯干部未有,有发热、恶心的前驱症状,当诊断为手足口病,邪犯肺脾证。

615. 患儿,5岁。1年来食少饮多,皮肤干燥,大便干结,舌苔少津,脉细数。治疗应首选

A. 沙参麦冬汤 B. 增液承气汤

C. 养胃增液汤 D. 六味地黄丸

E. 麦门冬汤

答案:C

【解析】为小儿厌食,主要鉴别脾失健运、胃阴不足和脾胃气虚三证。胃阴不足证应选用养胃增液汤。

616. 患儿,5岁。发热2天,咳嗽,鼻塞,流涕,皮肤出疹,见有丘疹、水泡,疱浆清亮,分布稀疏,以躯干为多,舌苔薄白,脉浮数。治疗应首选

A. 柴葛解肌汤 B. 透疹凉解汤

C. 清胃解毒汤 D. 银翘散

E. 桑菊饮

答案:D

【解析】诊断为水痘。“苔薄白,脉浮数”,是水痘的邪伤肺卫证,应当疏风清热解毒,用银翘散。

617. 患儿,5岁。皮肤瘀点瘀斑1天,见于臀部和下肢,呈对称性,色鲜红,瘙痒,发热,咽红,舌红,苔薄黄,脉浮散。治疗应首选

A. 犀角地黄汤 B. 银翘散

C. 归脾汤 D. 化斑汤

E. 大补阴丸

答案:B

【解析】有风热之邪侵袭肌表,结合其出血症状,诊断为紫癜的风热伤络证,治以疏风散邪,清热凉血。

618. 患儿,6岁。2个月来汗出遍身,畏寒恶风,伴有低热,胃纳不振,精神疲倦。舌质淡,脉缓。治疗应首选

A. 玉屏风散 B. 牡蛎散

C. 生脉散 D. 黄芪桂枝五物汤

E. 当归六黄汤

答案:D

【解析】辨证为汗证中的营卫失调之证,治宜调和营卫,方用黄芪桂枝五物汤。

619. 患儿,6岁。初起发热恶寒,咳嗽,咽痛,乳蛾肿大。继则眼睑浮肿,波及全身,皮肤光亮,按之凹陷即起,小便短少,尿色红赤,舌苔薄白,脉浮。其证候是

A. 外感风热 B. 风水相搏

C. 湿热内侵 D. 肺脾气虚

E. 脾肾两虚

答案:B

【解析】患儿有外感症状,同时有“眼睑浮肿,波及全身,皮肤光亮”典型风水症状的表现。

620. 患儿,7岁。发病2周,全身浮肿,尿少,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嗜睡,舌质淡胖,苔垢腻,脉滑数。治疗应首选

A. 羚角钩藤汤 B. 龙胆泻肝汤

C. 己椒苈黄丸合参附汤 D. 温胆汤合附子泻心汤

E. 真武汤

答案:D

【解析】辨证为急性肾小球肾炎水毒内闭证。邪陷心肝证以神志异常为主,同时可见烦躁、抽搐、眩晕、视物模糊等;水毒内闭证以尿少尿闭、恶心呕吐、神志异常为主症。诊断为水毒内闭证。

621. 崩漏的主要病机是

A. 阴虚火旺,经血失约 B. 气虚不摄,经血失约

C. 瘀血内停,血不归经 D. 冲任损伤,经血失约

E. 阳盛血热,迫血妄行

答案:D

【解析】崩漏的主要病机是冲任损伤,不能制约经血,使子宫藏泻失常。

622. 闭经虚证的发病机理是

A. 多产房劳或久病伤肾 B. 血海空虚,无血可下

C. 脾胃虚弱,化源不足 D. 思虑过度,损伤心脾

E. 素体阴虚或久病伤血

答案:B

【解析】闭经虚证的发病机理:因肾气不足,冲任不充,血海空虚,无血可下而致闭经。

623. 产后三病是指

A. 呕吐、泄泻、盗汗 B. 尿失禁、缺乳、大便难

C. 血晕、发热、痉证 D. 病痉、病郁冒、大便难

E. 腹痛、恶露不下、发热

答案:D

【解析】新产妇人有三病:①病痉、②病郁冒、③大便难。

624. 经期延长阴虚血热证的发病机理是

A. 阴虚失守,冲任不固 B. 肝郁气滞,疏泄失常

C. 肾阴不足,封藏失职 D. 阴虚内热,热扰冲任

E. 湿热下注,血热妄行

答案:D

【解析】阴虚内热,热扰冲任,迫血妄行,不能制约经血,以致经期延长。

625. 最早设妇科专篇的医者是

A.《黄帝内经》 B.《金匮要略》

C.《脉经》 D.《千金要方》

E.《景岳全书》

答案:B

【解析】《金匮要略》是现存中医古籍中最早的妇科医学专著。

626. 张仲景的著作是

A.《伤寒论》 B.《诸病源候论》

C.《温热论》 D.《温疫论》

E.以上均非

答案:A

【解析】汉代张仲景著《伤寒杂病论》,后世王叔和将其分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部分。

627. 肝郁化火型不寐者,宜首选

A. 安神定志丸 B. 龙胆泻肝汤

C. 朱砂安神丸 D. 柴胡疏肝散

E. 黄连阿胶汤

答案:B

【解析】不寐肝火扰心证治宜疏肝泻火,镇心安神,方选龙胆泻肝汤加减。

628. 患者,女,20岁,未婚。月经淋漓20日不止,色淡红,质清稀,面色晦暗,头晕耳鸣,腰腿酸软,倦怠乏力,舌淡黯,苔薄白,脉沉弱。治疗应首选

A. 八珍汤 B. 归脾汤

C. 大补元煎 D. 右归丸

E. 加减一阴煎

答案:C

【解析】辨证为崩漏之肾阳虚证,青年肾阳虚衰,冲任不固,血失封藏,肾阳不足,经血失于温煦,故出现以上诸症,治宜温肾助阳,固冲止血。选用方:大补元煎。

629. 患者,女,22岁,未婚。月经>2~3个月一行,量少色淡,质清稀,时有小腹冷痛,喜热喜按。伴有面色少华,小便清长,便溏,腰酸乏力,舌淡,苔白,脉沉迟无力。治疗应首选

A. 八珍益母丸 B. 十全大补丸

C. 大营煎 D. 大补元煎

E. 肾气丸

答案:C

【解析】辨证为月经后期虚寒证,宜温经扶阳,养血调经。选用方:大营煎。

630. 患者,女,50岁。家属代诉:刚才与人争吵,突然昏倒,不省人事。见面色苍白,汗出,四肢逆冷,脉细缓。治疗应首选

A. 百会、神庭、印堂、太阳

B. 百会、囱会、水沟、承浆

C. 通天、四神聪、神门、液门

D. 水沟、合谷、足三里、中冲

E. 三阴交、合谷、神门、大陵

答案:D

【解析】辨证为晕厥,治以苏厥醒神为主。水沟通督脉,位居任督交接处,督脉入脑,上巅,取之以接续阴阳经气,施捻转法有开窍醒脑作用。中冲为手厥阴经的井穴,刺之可调阴阳经气,为治疗昏厥之要穴。合谷、足三里分属手、足阳明经原、合穴,阳明系多气多血之经,针施补法,推动气血循经上注清窍而醒脑。

631. 治疗崩漏实热证,应首选

A. 保阴煎 B. 固本止崩汤

C. 清热固经汤 D. 清热调血汤

E. 左归丸

答案:C

【解析】热伤冲任,迫血妄行,故经血非时而下,突然暴崩如注或淋漓不断等,为崩漏,治宜清热凉血,固冲止血。选用方:清热固经汤。

632. 厥证急救时,首先应分辨

A. 标本 B. 表里

C. 寒热 D. 虚实

E. 气血

答案:D

【解析】厥证乃危急之候,醒神回厥是主要的治疗原则,但具体治法又当辨其虚实。

633. 厥证虚证而见气息微弱,张口自汗,肤冷肢凉,脉沉微细,可用下列何方用灌救

A. 补中益气汤 B. 参附汤

C. 人参养营汤 D. 八珍汤

E. 以上都不是

答案:B

【解析】辨证为气厥虚证,治宜补气,回阳,醒神。选用生脉注射液、参附注射液、四味回阳饮。

634. 厥证虚证而见面白气微,汗出而热,舌红,脉象微细数者,可选用下列何方灌救

A. 参附汤 B. 通脉四逆汤

C. 生脉散 D. 四味回阳饮

E. 以上都不是

答案:C

【解析】辨证为气厥虚证,治宜补气,回阳,醒神。选用生脉注射液、参附注射液、四味回阳饮。生脉散重在益气生津,参附注射液及四味回阳饮能益气回阳。症见气虚甚而阳虚不甚,故用生脉散。

635. 患者,女,27岁,已婚。产后5日,高热寒战,小腹疼痛拒按,恶露量多,色如败酱,有臭气,纳呆,便秘。应首先考虑的是

A. 产后伤食 B. 产后腹痛

C. 产后发热 D. 疟疾

E. 肠痈

答案:C

【解析】产后血室正开,胞脉空虚,邪毒乘虚入侵直犯胞宫,正邪交争可致发热。

636. 患者,女,26岁,已婚。分娩时失血较多,产后小腹隐隐作痛,喜按,恶露量少、色淡,头晕耳鸣,大便干燥,舌淡苔薄,脉细弱。应首先考虑的是

A. 产后血晕 B. 产后腹痛

C. 产后大便不通 D. 产后恶露过少

E. 以上均非

答案:B

【解析】辨证为产后腹痛之血虚证,产时或产后失血过多,因产重虚,冲任止虚,胞脉失养;或血少气弱,运行无力,不荣则痛。

637.《诸病源候论)的作者是

A. 巢元方 B. 孙思邈

C. 王叔和 D. 皇甫谧

E. 陈无择

答案:A

【解析】隋代巢元方撰《诸病源候论》,是我国第一部病因病机证候学专著。

638. 称为“阳脉之海”的经脉是

A. 冲脉 B. 督脉

C. 任脉 D. 胞脉

E. 带脉

答案:B

【解析】督脉与六阳经有联系,称“阳脉之海”。

639. 手三阳经的走向为

A. 从头走足 B. 从足走腹

C. 从胸走手 D. 从手走头

E. 从手走足

答案:D

【解析】手三阴经从胸走手,手三阳经从手走头,足三阳经从头走足,足三阴经从足走腹(胸)。

640. 下列各穴中,属足太阴脾经的是

A. 大横 B. 章门

C. 期门 D. 梁门

E. 带脉

答案:A

【解析】章门、期门属肝经,梁门属胃经,带脉属胆经。

641. 患者,女,59岁。两膝关节红肿热痛,尤以右膝部为重,痛不可触,关节活动不利,并见身热,口渴,舌苔黄燥,脉滑数。治疗除选用犊鼻、梁丘、阳陵泉、膝阳关外,还应加

A. 大椎、曲池 B. 肾俞、关元

C. 脾俞、气海 D. 脾俞、胃俞

E. 肾俞、合谷

答案:A

【解析】热痹,取大椎、曲池清热解表以治热痹。

642.“阴脉之海”是指

A. 带脉 B. 任脉

C. 冲脉 D. 阴跷脉

E. 阴维脉

答案:B

【解析】任脉与六阴经有联系,称“阴脉之海”。

643. 患者,女,20岁,未婚。经行鼻衄3年,量较多,色红,月经周期提前,经量偏少,经行第2天鼻衄,烦躁易怒,两胁胀痛,口苦咽干,小便短赤,大便秘结,舌质红,脉细弦。治疗应首选

A. 丹栀逍遥散 B. 清肝引经汤

C. 清热固经汤 D. 清肝止淋汤

E. 顺经汤加牛膝

答案:A

【解析】辨证为经行吐衄,治以疏肝泻火,降逆止血。选用方:丹栀逍遥散。

644. 患者,女,26岁,已婚。妊娠3个月,尿少色黄,尿时艰涩而痛,心烦,口舌生疮,舌红,苔薄黄,脉细滑数。治疗应首选

A. 导赤清心汤 B. 加味五淋散

C. 知柏地黄汤 D. 清热通淋汤

E. 以上均非

答案:A

【解析】辨证为妊娠小便淋痛之心火偏亢证,素体阳盛,孕后阴血下注冲任养胎,心火偏亢,移热小肠,传入膀胱而发。选用方:导赤散清心汤。治以清心泻火,润燥通淋。

645. 患者,女,23岁,已婚。孕期突然小便频数而急,尿黄色赤,艰涩不利,灼热刺痛,口干,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治疗应首选

A. 导赤散 B. 知柏地黄汤

C. 加味五淋散 D. 清热通淋汤

E. 以上均非

答案:C

【解析】辨证为妊娠小便淋病之下焦湿热证。选用方:加味五淋散。

646. 下列各项,不属放置宫内节育器禁忌证的是

A. 滴虫性阴道炎 B. 月经过多

C. 子宫颈重度撕裂 D. 子宫颈口过松

E. 足月产后3个月

答案:E

【解析】放置宫内节育器禁忌证:1妊娠;2生殖器官炎症,如急性宫颈炎、阴道炎、重度宫颈糜烂;33个月以内有月经频发,月经过多或不规则阴道出血者;4生殖器官肿瘤;5子宫颈内口过松,重度撕裂及重度狭窄者。

647. 太阳经头痛一般表现在

A. 顶部 B. 颞部

C. 顶颞部 D. 前额部

E. 后枕部

答案:E

【解析】太阳经循经于头后部,太阳经头痛表现在后枕部。

648. 患者,男,68岁。家属代诉:患者于今日下午外出散步,突然昏仆,不省人事,半身不遂,目合口张,鼻鼾息微,遗尿,汗出,四肢厥冷,脉细弱。治疗应首选

A. 督脉经穴,灸法

B. 任脉经穴,灸法

C. 背俞穴,灸法

D. 足阳明经穴,灸法

E. 足厥阴经穴,针刺用泻法

答案:B

【解析】辨证为中风脱证。治法回阳固脱,取任脉经穴为主,重用灸法。任脉为阴脉之海,用大艾炷重灸,以回垂绝之阳,治疗中风脱证。

649. 下列疾病,不会出现妇科血崩证的是

A. 堕胎 B. 崩漏

C. 经行吐衄 D. 晚期产后出血

E. 小产

答案:C

【解析】经行吐衄表现为在经前或经期,出现吐血或衄血,血量多少不一,月经量明显减少或无月经,经净后便停止,一般很少出现血崩证。

650. 感冒的病机以何为主

A. 肺失宣降 B. 肺气失宣

C. 卫表不和 D. 营卫不和

E. 肺卫不固

答案:C

【解析】感冒因病邪在外在表,故病机尤以卫表不和为主。

651. 用背俞穴治疗耳聋,应首选

A. 肺俞 B. 三焦俞

C. 肝俞 D. 肾俞

E.脾俞

答案:D

【解析】肾开窍于耳,故治耳聋取肾俞。

652. 易于伤肺的邪气是

A. 风 B. 暑

C. 湿 D. 燥

E. 寒

答案:D

【解析】燥易伤肺,肺为娇脏,喜湿恶燥,肺主气司呼吸,直接与自然界大气相通,且外合皮毛,开窍于鼻,燥邪多从口鼻而入,故最易损伤肺津。

653. 最易引起疮疡的邪气是

A. 风 B. 寒

C. 湿 D. 燥

E. 火

答案:E

【解析】火邪易致疮痈,火邪入于血分,可聚于局部,腐蚀血肉,发为痈肿疮疡。

654. 被称作“百病之长”的邪气是

A. 风 B. 暑

C. 湿 D. 燥

E. 寒

答案:A

【解析】风为百病之长,一是指风常兼他邪合而伤人,为外邪致病的先导;二是指风邪袭人致病最多。

655. 下列各项,易导致妇产科疾病发生的是

A. 风、寒、湿 B. 风、湿、热

C. 寒、热、湿 D. 寒、暑、热

E. 寒、湿、燥

答案:C

【解析】六淫与五邪中与妇科关系最大的是寒热湿邪,因寒、热、湿邪易与血相搏发生。

656. 患者牙痛剧烈,伴口臭,口渴,便秘,舌苔黄,脉洪。治疗应首选

A. 风池 B. 外关

C. 足三里 D. 风门

E. 内庭

答案:E

【解析】内庭可疏泻足阳明胃经经气,主治齿痛、泄泻、热病等。

657. 患者,女,43岁。在与人争执后,突然感到头晕,昏眩欲仆,头部胀痛,面红目赤,舌红,脉细数。治疗应首选

A. 风池、肝俞、行间、侠溪

B. 丰隆、中脘、内关、头维

C. 百会、上星、风池、合谷

D. 脾俞、足三里、风池、百会

E. 百会、太阳、印堂、合谷

答案:A

【解析】肝阳上亢型眩晕,风池、行间、侠溪清泻肝胆,肝俞平肝潜阳。

658. 患者,女.43岁。眩晕半年,加重1周,伴神疲乏力,面色■白,时有心悸,夜寐欠安,舌淡,脉细。治疗应首选

A. 风池、肝俞、肾俞、行间

B. 中脘、内关、解溪、头维

C. 百会、上星、风池、丰隆

D. 百会、太阳、印堂、合谷

E. 脾俞、足三里、气海、百会

答案:E

【解析】眩晕气血虚弱型,培补脾胃取脾俞、足三里能运化水谷,生精化血,以资生化之源。百会、气海属任督两脉,两穴能补气以运血,使髓海得以充养而眩晕自止。

659. 对六淫邪气致病出现关节疼痛,游走不定者与哪个邪气关系密切

A. 风 B. 暑

C. 湿 D. 燥

E. 寒

答案:A

【解析】风性善行而数变,其致病具有病位游移、行无定处的特征。

660. 患者,男,48岁。腰痛,起病缓慢,隐隐作痛,绵绵不已,腰腿酸饮乏力,腰冷,脉细。治疗除取主穴外,还应加

A. 风府、大杼、阳陵泉

B. 命门、志室、太溪

C. 水沟、风府、足三里

D. 风府、三阴交、太冲

E. 风府、足三里、血海

答案:B

【解析】肾虚腰痛,灸命门、补志室,以补肾中真阳,太溪为足少阴肾经之原穴,为脏病取原之意。

661. 患者,男,60岁,咳嗽1个月,劳累后加重,咳吐黏痰,胸脘痞闷,胃纳减少,舌苔腻,脉濡滑,治疗除取肺俞、太渊外,还应加

A. 风门、大椎、合谷

B. 天突、太白、丰隆

C. 脾俞、胃俞、列缺

D. 尺泽、列缺、外关

E. 脾俞、太冲、阴陵泉

答案:B

【解析】原穴为本脏真气所输注,故取肺之原穴太渊与脾原太白,配合肺俞,健运脾土以生肺金之气,脾为生痰之源,脾肺同取,标本合治。丰隆为足阳明经的络穴,推动中焦脾胃之气,使气行津布,痰湿分化;配天突以宽胸通利肺气。

662. 患者,男,32岁。恶寒发热2天,伴咽喉肿痛,口渴,舌苔薄黄。治疗除取主穴外,还应选用的穴位是

A. 风门、肺俞 B. 外关、身柱

C. 曲池、中府 D. 阴陵泉、委中、中冲

E. 曲池、大椎、合谷

答案:E

【解析】风热感冒治以散风热、清肺气,加取诸阳之会的大椎和手阳明之原穴合谷与曲池以清肺热。

663. 患者,女,22岁,已婚。妊娠6个半月,面目四肢浮肿,皮薄光亮,按之没指,纳呆便溏,舌体胖嫩,苔薄腻,脉滑缓无力。治疗应首选

A. 茯苓导水汤 B. 真武汤

C. 天仙藤散 D. 猪苓汤

E. 白术散

答案:E

【解析】妊娠肿胀之脾虚证,脾气虚弱,因孕重虚,脾虚不能输布津液反聚为温,水湿内停,流于四末,泛于肌肤则发生以上诸症,治则以健脾除湿,行水消肿。选用方:白术散加减。

664. 下列哪项不属足太阴经的主治范围

A. 妇科病 B. 口舌病

C. 前阴病 D. 肾脏病

E. 脾胃病

答案:B

【解析】足太阴脾经穴主治脾胃病、妇科病、前阴病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

665. 患者,女,24岁,已婚。停经38天,突然下腹部疼痛剧烈,呈持续性,伴头晕乏力,甚则晕厥,尿妊娠试验(+)。应首选的检查方法是

A. 腹腔穿刺 B. 诊断性刮宫

C. 后穹隆穿刺 D. 二合诊检查

E. 腹腔镜检查

答案:C

【解析】考虑异位妊娠,辅助检查后穹隆穿刺可抽出不凝血以确诊。

666. 下列除哪项外,均为痛经气血虚弱证的主症

A. 腹痛出现在行经之后

B. 腹痛喜按

C. 月经量少、色淡、质稀

D. 神疲乏力,纳少便溏

E. 头晕眼花,腰痛如折

答案:E

【解析】痛经气血虚弱证表现为经期或经后小腹隐隐作痛,喜按,月经量少,色淡,质稀,面色苍白,神疲乏力等。头晕眼花,腰痛如折为肾气亏损证的主要症状。

667. 患者,女,24岁,已婚。闭经7个月,形体肥胖,胸脘满闷,面浮足肿,神疲乏力,心悸气短,舌淡胖,苔白腻,脉滑。其证候是

A. 肝肾不足 B. 气血虚弱

C. 痰湿阻滞 D. 肝血不足

E. 肺肾阴虚

答案:C

【解析】辨证为闭经之痰湿阻滞证。素体肥胖,多湿多痰;脾虚运化失常,聚湿生痰,痰湿下注,壅滞冲任,有碍血海满盈,故出现以上诸症,治则应豁痰除湿,活血通经。

668. 患者,女,26岁,已婚。产后1月余,遍身关节疼痛,四肢酸楚麻木,头晕心悸,舌淡,苔少,脉细无力。其证候是

A. 肝阴虚 B. 气虚

C. 肾虚 D. 风寒

E. 血虚

答案:E

【解析】辨证为产后身痛之血虚证,产时产后失血过多,百骸空虚,血虚经脉失养,则遍身关节疼痛,四肢酸楚麻木。

669. 采用背俞穴治疗骨蒸潮热、盗汗,应首选

A. 肝俞 B. 肺俞

C. 脾俞 D. 三焦俞

E. 心俞

答案:B

【解析】肺俞主治咳嗽、气喘、胸满、骨蒸潮热、盗汗。

670. 治疗咳嗽肝火烁肺证,应首选

A. 肝俞、鱼际、侠溪、阴陵泉

B. 肺俞、尺泽、阳陵泉、太冲

C. 中府、丰隆、肺俞、太渊

D. 列缺、合谷、中府、章门

E. 肝俞、肺俞、太渊、章门

答案:B

【解析】咳嗽肝火烁肺证取手太阴、足厥阴经穴为主,肺俞调肺气。尺泽系合水穴,泻之可清肺热。阳陵泉为少阳经合穴与其相表里之足厥阴肝经原穴太冲穴,合用清泻肝胆经脉邪热以制肺阴受灼。

671. 下列各项,不属产后发热病因的是

A. 感染邪毒 B. 外感

C. 血瘀 D. 血虚

E. 阳盛血热

答案:E

【解析】产后发热的病因:感染邪毒、血虚、外感、血瘀。

672. 患者,男,50岁。腰部疼痛10余年,有劳伤史,久坐加重,病处固定不移。治疗除取主穴外,还应选用的穴位是

A. 膏育 B. 膈俞

C. 志室 D. 腰阳关

E. 环跳

答案:B

【解析】瘀血腰痛,取血会膈俞以消络中瘀带,志室为肾虚腰痛配穴,腰阳关为寒湿腰痛配穴。

673. 患者,男,38岁。素有腰痛,近日因劳累后症状加重,腰部触之僵硬,俯仰困难,其痛固定不移,舌紫暗,脉弦涩。治疗除取主穴外,还应加

A. 膈俞、次髎 B. 命门、阳陵泉

C. 腰阳关、养老 D. 命门、志室

E. 次髎、阳陵泉

答案:A

【解析】辨证为腰痛,劳损所致。膈俞为血会,合次髎以疏利膀胱经气,消络中瘀滞,腰肌劳损者宜之。

674. 治疗行痹,在取主穴的基础上,应加

A. 隔俞、血海 B. 肾俞、关元

C. 阴陵泉、足三里 D. 大椎、曲池

E. 合谷、内关

答案:A

【解析】膈俞、血海以活血祛风。

675. 下列各穴中,常用于保健并具有强壮作用的是

A. 关元俞 B. 肾俞

C. 脾俞 D. 足三里

E. 气海俞

答案:D

【解析】足三里穴有强壮作用。

676. 患者,女,24岁,已婚。产后4周恶露过期不止,量多、色淡红、质稀,无臭味,小腹空坠,面色■白,精神倦怠,四肢无力,舌淡,苔薄白,脉缓弱。治疗应首选

A. 归脾汤 B. 补中益气汤

C. 圣愈汤 D. 人参养营汤

E. 参附汤

答案:B

【解析】辨证为产后恶露不绝之气虚证,分娩失血耗气,气虚下陷,冲任不固,不能摄血,以致出现以上诸症,方用补中益气汤加减以益气摄血固冲。

677. 痛经之所以随月经周期而发作,与下列哪项有关

A. 寒凝胞中

B. 经期胞中血虚邪盛

C. 经期冲任气血变化急骤

D. 冲任血虚,胞宫失养

E. 湿热蕴结胞中

答案:C

【解析】经期前后血海满溢,气血盛实而骤虚,冲任气血变化急骤,易受致病因素干扰,加之体质因素的影响,导致冲任气血运行不畅或失于煦濡,不能或不荣而痛。

678. 下列各项,不属月经病主要病因的是

A. 寒热湿邪 B. 房劳多产

C. 内伤七情 D. 营卫不调

E. 体质因素

答案:D

【解析】月经病的主要病因:外感邪气、内伤七情、房劳多产、饮食不节、劳倦过度和体质因素。

679. 胸痹之病因,多与下列哪项以外有关

A. 寒邪内侵 B. 心虚胆怯

C. 饮食不当 D. 情志失调

E. 年迈体虚

答案:B

【解析】胸痹的病因主要有:寒邪内侵、饮食失调、情志失节、劳倦内伤、年迈体虚。与心虚胆怯关系不大。

680. 隔姜灸可用于治疗

A. 寒性呕吐腹痛 B. 哮喘

C. 瘰疬 D. 疮疡

E. 小儿脐风

答案:A

【解析】隔姜灸用于因寒而致的呕吐、腹病、泄泻、外感表证及风寒湿痹等。

681. 患者,男,39岁。近3日来,两胁胀痛,时有恶心呕吐,口苦,舌红苔黄腻。治疗除取期六、太冲、支沟穴外,还应取

A. 合谷、丘墟 B. 内庭、三阴交

C. 阳陵泉、足三里 D. 内关、行间

E. 足临泣、曲池

答案:C

【解析】阳陵泉疏泄肝胆经气,调理气血,共奏理气活血之功。足三里引气下行,和降胃气而消痞满。

682. 患者,男,18岁。腹痛2日,下痢赤白,里急后重,肛门灼热,口渴,舌苔黄腻,脉滑数。治疗应首选

A. 合谷、中脘、气海

B. 合谷、天枢、上巨虚

C. 合谷、下脘、关元

D. 曲池、梁门、足三里

E. 曲池、上巨虚、内关

答案:B

【解析】痢疾因暑湿之邪滞留肠腑,故取阳明之合谷、大肠募穴天枢,下合穴上巨虚,三穴能通调大肠腑气,使气调而湿化滞行,复正气,祛邪气。

683. 下列腧穴中,归经错误的是

A. 合谷 - 大肠经 B. 太溪 - 肝经

C. 列缺 - 肺经 D. 阳陵泉 - 胆经

E. 阴陵泉 - 脾经

答案:B

【解析】太溪归肾经。

684. 患者,男,22岁。头痛,以后头部为主,阵阵发作,痛如锥刺,时有胀痛,每当受风或劳累时疼痛加重,舌苔薄,脉弦。治疗应首选

A. 后顶、天柱、昆仑、阿是穴

B. 百会、通天、行间、阿是穴

C. 上星、头维、合谷、阿是穴

D. 通天、头维、太冲、阿是穴

E. 头临泣、目窗、前项、阿是穴

答案:A

【解析】后头痛为太阳头痛,取足太阳经穴昆仑配以局部后顶、天柱,以通络止痛。

685. 不寐属心肾不交,虚阳上扰者,宜用

A. 琥珀多寐丸 B. 安神定志丸

C. 黄连阿胶汤 D. 交泰丸

E. 酸枣仁汤

答案:D

【解析】不寐心肾不交证治宜滋阴降火,交通心肾,方选六味地黄丸合交泰丸加减。

686. 下列哪项是产后用药三禁

A. 活血、通便、消导 B. 大汗、峻下、利小便

C. 清热、凉血、滋阴 D. 祛寒、开郁、化瘀

E. 以上均非

答案:B

【解析】产后用药三禁:①禁大汗以防亡阳;②禁峻下以防亡阴;③禁通利小便以防亡津液。

687. 下列除哪项外,均为胸痹的治疗法则

A. 活血化瘀 B. 辛温通阳

C. 豁痰泻热 D. 培补阳气

E. 滋阴润肺

答案:E

【解析】胸痹标实当泻,针对气滞、血瘀、寒凝、痰浊而疏理气机,活血化瘀,辛温通阳,泄浊豁痰;本虚宜补,宜补气温阳,滋阴益肾尤其重视补益心气之不足。滋阴润肺不属于胸痹的治疗法则。

688. 虚证不寐的病理因素主要是

A. 津液亏耗 B. 阴血不足

C. 阳气不足 D. 脾气虚弱

E. 肝郁脾虚

答案:B

【解析】虚证不寐主要因为血虚,久病血虚,年迈血少,引起心血不足,心失所养,心神不安而不寐。

689. 下列除哪项外,均是经期延长血瘀症的主症

A. 经行8~10天始净 B. 月经量少、色黯、有块

C. 小腹疼痛拒按 D. 腰酸腿软

E. 舌紫暗,脉涩有力

答案:D

【解析】经期延长血瘀证的主症:经行时间延长,量或多或少,经色紫暗有块,经行小腹疼痛拒按;舌质紫暗或有瘀点,脉涩有力。

690. 下列各项,不属月经先后无定期肾虚证主要症状的是

A. 经行或先或后 B. 月经量少色淡

C. 小腹冷痛拒按 D. 头晕耳鸣腰痛

E. 舌淡苔薄,脉沉细

答案:C

【解析】月经先后无定期肾虚证主要症状:经行或先或后,量少,色淡,质稀,或腰骶酸痛,或头晕耳鸣;舌淡苔薄,脉沉细。

691. 患者,女,27岁,未婚。月经周期33天,经期持续8~10余日,量少,色红,质稠,咽干口燥,大便燥结,舌红,苔少,脉细数。应首先考虑的是

A. 经行乳房胀痛 B. 月经后期

C. 经期延长 D. 痛经

E. 漏下

答案:C

【解析】辨证为月经延长虚热证,素体阴虚或久病伤阴,阴血亏耗,阴虚内热,冲任不固,血海不宁,经血失约。

692. 下列哪项不是月经后期虚寒证的主症

A. 经期延后,量少色淡、质清稀

B. 小腹空痛,心悸失眠

C. 腰酸无力

D. 小便清长,面色■白

E. 脉沉迟无力

答案:B

【解析】月经延后,量少色淡、质清稀,小腹隐痛喜热喜按,腰酸无力,小便清长,面色■白,脉沉迟无力。

693. 五输穴中,所行为

A. 井 B. 荥

C. 输 D. 经

E. 合

答案:D

【解析】所出为井,所溜为荥,所注为输,所行为经,所入为合。

694. 下列除哪项外,均是妊娠禁药

A. 峻下剂 B. 破血剂

C. 逐瘀剂 D. 和血剂

E. 有毒剂

答案:D

【解析】峻下、滑利、祛瘀、破血、耗气、散气以及一切有毒药品,都应慎用或禁用。

695. 暑邪的致病特点为

A. 开泄 B. 黏滞

C. 收引 D. 升散

E. 趋下

答案:D

【解析】暑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1)暑为阳邪,其性炎热;(2)暑性升散,扰神伤津耗气;(3)暑多挟湿。

696. 患者因肺肾阴虚,虚火妄动,脉络受伤而致咯血。治疗应首选

A. 孔最 B. 梁丘

C. 隐白 D. 太渊

E. 定喘

答案:A

【解析】阴经郄穴多治血症。孔最为手太阴肺经郄穴,故用于治咯血。

697. 痛经寒凝血瘀证的治法是

A. 理气化瘀,散寒止痛 B. 温经暖宫,调经止痛

C. 温经活血,调经止痛 D. 温经散寒,祛瘀止痛

E. 温经化痰,利湿止痛

答案:D

【解析】寒客冲任,血为寒凝,瘀滞冲任,气血运行不畅,经行之际,气血下注冲任,胞脉气血壅滞,“不通则痛”,故痛经发作。故治法为温经散寒,祛瘀止痛。

698. 患者,女,40岁,呕吐痰涎,伴头晕,胃脘痞满,心悸,舌苔白,脉滑。治疗除取主穴外,还应加

A. 列缺、尺泽 B. 膻中、丰隆

C. 曲池、外关 D. 风池、尺泽

E. 列缺、合谷

答案:B

【解析】丰隆运脾胃之气,膻中调气,使气行而痰化。

699. 妊娠月份已足,腹痛或作或止,腰不痛者,称为

A. 临产 B. 盛胎

C. 试胎 D. 弄胎

E. 正产

答案:D

【解析】《医宗金鉴》中提及,若妊娠月数已足,腹痛或作或止,腰不痛者,此名“弄胎”。

700. 治疗丹毒首选的拔罐法是

A. 留罐法 B. 走罐法

C. 留针拔罐法 D. 刺血拔罐法

E. 闪罐法

答案:D

【解析】局部刺血拔罐可清泻血中郁热。

编辑推荐:

2018年中医医师考试考前冲刺班

(责任编辑:)

2页,当前第1页  第一页  前一页  下一页
最近更新 考试动态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