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会计师财务成本管理(专业阶段)

 

一、关于注册会计师的介绍

注册会计师,是指取得注册会计师证书并在会计师事务所执业的人员,英文全称certified public accountant,简称为cpa,指的是从事社会审计/中介审计/独立审计的专业人士。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分为专业阶段和综合阶段。专业阶段主要是测试考生是否具备注册会计师执业所需要的专业知识,是否掌握基本技能和职业道德规范;综合阶段主要测试考生是否具备在职业环境中运用专业知识,保持职业价值观、职业道德与态度,有效解决实务问题的能力。专业阶段的考试科目为《会计》、《审计》、《财务成本管理》、《经济法》、《税法》、《战略与风险管理》。

 

二、教材变化

2012年财务成本管理教材与2011年的教材相比,内容有所精简,难度有所降低。主要体现在:

 1.删除了原有教材的变动成本计算和作业成本计算的内容。

2.对大部分章节进行了缩减。

主要章节内容变化如下:

 章节

主要变化

第一章 财务管理概述

删除了财务管理职能与财务管理原则的有关内容。

第二章 财务报表分析

删除了财务报表分析的步骤与原则的有关内容

第八章 资本预算

删除了资本投资特点的有关内容,部分文字有所精简。

第九章 期权估价

修改了延期期权和扩张期权的有关例题(实质性变化)

 

第十二章 普通股与长期负债筹资

删除了部分经济法的内容,如:股东权利与义务、股票初次发行的规定和条件、股票上市的条件、股权再融资的一般规定、增发新股的发行程序、债券发行条件等内容。

第十三章 其他长期筹资

对融资租赁筹资的有关内容进行了精简。

第十六章 产品成本计算

删除了成本按经济性质分类的有关内容。

第十七章 标准成本计算

删除了成本控制概述的有关内容。

第十八章 本量利分析

删除了成本估计的一些方法,只保留了回归分析法和工业工程法;删除了损益方程的变换形式;删除了安全性检验的标准;删除了影响利润的因素分析。

 

三、考试题型

2009年开始,考试的题型分为: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计算分析题及综合题四种。近三年考试题量及分值如下:

    题型

年度

客观题

主观题

单选

多选

计算

综合

2009

20题——20

20题——30

4题——24

2题——26

2010

14题——14

8题——16

6题——33

2题——37

2011

10题——10

12题——24

4题——32

2题——34

2012年考题分析

1.题型应基本稳定,难度应稍有降低。

因为实行机考,主观题题干不适宜太多,综合题不会太难,客观题占的分值应该相应高于2011年,可能会接近于2009年。

 

2. 定量计算题占比重增大。

近三年考试中,计算题占60%70%以上。为了保持不降低考试难度,2012年的客观题中也会有适量计算。

3.覆盖面广。

历年的试题命题范围以考试大纲为依据,基本覆盖了大纲所规定的考试内容。教材中20章中的每一章都有考题,考生应全面学习。

 

四、重难点分布

1.变化后的教材基本内容

变化后的教材基本内容分为七个部分、20章。

章节

内容

近几年主要考点

第一部分 (13章)

财务管理导论

财务管理概述、财务报表分析、长期计划与财务预测。

改进的杜邦分析体系、可持续增长。

第二部分(47章)

    财务估价

财务估价的基础概念、债券和股票估价、资本成本、企业价值评估。

重点章节,分值占70%左右。

 
债券价值的估算、资本成本的计算、企业价值估算(现金流量折现法和相对价值法)

第三部分(89章)

长期投资

资本预算、期权估价。

更新决策下折现率的确定、新建项目决策、期权估价的所有内容

第四部分(1013章)

    长期筹资

资本结构、股利分配、普通股和长期负债筹资、其他长期筹资。

最优资本结构确定的企业价值比较法、债券筹资和股权再融资需满足的条件、租赁决策及可转换债券融资成本确定、认股权证筹资成本确定。

第五部分 (1415章)

营运资本管理

营运资本投资、营运资本筹资。

应收账款信用决策、存货决策、易变现率的确定。

第六部分(1617章)

成本会计

产品成本计算、标准成本计算。

分值占大约30%

 
分步法下计算产品成本、标准成本的差异分析及账务处理。

第七部分(1817章)

管理会计

本量利分析、短期预算、业绩评价。

边际贡献、盈亏平衡点、安全边际的计算。

 

2.试题重难点分布

1)第一章作为财务管理的基础,从历年命题情况来看,题型只以客观题出现,分值13分。但它是财务管理内容的总纲,学习这章主要是财务管理的知识体系,掌握财务管理知识的联系

2)第二章至第十五章,作为财务管理工作关键环节和核心内容的表述,是历年分值较高的章节。题型可是客观题、计算题和综合题。具体考点见上表,分值比重占70%左右。

3)第十六章至第二十章,属于成本会计和管理会计部分,一般占分值的30%左右。这部分内容不是很难。

 

五、学习建议及答题技巧

(一)学习建议

1. 认真听课,掌握教材相关的知识点。

根据个人的具体情况来听课,把每一个知识点熟练掌握,在此阶段不必做太难的题目。

对于典型例题,灵活掌握其解题思路。财务管理的定量计算比较多,有时可能有多种解题方法,注重理解而非死记公式。对于教材中的每一道例题都要深入理解,并能熟练运用。

2. 注意总结和复习。

学会自己梳理教材的知识点,学会对所学知识的“链接”。当然老师的总结也很重要,你在此基础上再进行总结,非常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当所学知识差不多忘记时,再进行复习,收效更佳。

3. 通过做题加深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

在对学知识有一定的理解之后,要通过适量的习题来巩固对所学知识的理解。避免“一听就懂,一做就错”。多做练习,一方面可以多见识一些不同类型的试题,另一方面可以锻炼解题思路,提高答题技巧。

4.实行机考,建议平时多注意在计算机上练习。

 

(二)答题技巧

1.对于客观题,认真看清题意和所有答案。

2.遇有不敢确定的客观题目,可采用排除法。

3.客观题选错并不扣分,遇有确实不会的题目可以猜测,还有猜对的概率发生。

4.对于计算题或综合题,必须认真审题,仔细阅读题中所给资料,通过分析找出解题思路。且要按题目所问顺序答题。

5.答题时要灵活,要先做容易题,不要死抠难题,以免因为时间紧张而放弃简单的题目。

综合题主要考核考生对知识全面理解和综合熟练运用能力,答题时要注重结果而非复杂的解题过程。

 

六、时间安排

时间:在八月份之前把整本教材的知识点吃透,九月份通过习题提高,十月份考前冲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