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商品流通理论

最近三年本章考试题型、分值分布:

年份 

单项选择题

多项选择题

案例分析题

合计

2009

88

36

 -

1114

2010

1313

12

 -

1415

2011

44

24

 -

68

本章主要以单选和多选为主,分值所占比重较大,在学习中应重点关注商流、物流及流通产业的相关知识。

第一节 商品流通概述

一、商品流通及其作用

1. 商品流通的概念

 商品流通是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过程。

2. 商品流通的过程

商品流通过程,是指商品从生产领域向消费领域运动的经济过程。

3.商品流通的作用

1)制约生产

2)实现分配

3)实现消费

二、商品流通运行要素

1.商流

1)商流概念

商流是指商品由供给者向需求者转移过程中的商品社会实体的运动,表现为商品与其等价物的交换和商品所有权的转移运动。

2)商流过程

商品价值形态的转化过程,是商品价值的实现过程。

3)商流功能

实现商品价值

生产先导

合理配置资源

4)商流费用

商流活动时发生的费用,要注意各种商流费用的特点。

2.物流

1)物流概念

物流是指物质资料从供应者到需要者的物理性(实体性)流动,是创造时间效用、空间效用和形质效用的活动。

2)物流的分类

按物流的作用分为:供应物流、销售物流、生产物流、回收物流、废弃物物流。

按物流的空间范围分为:地区物流、国内物流和国际物流。

按物流系统的性质分为:社会物流、行业物流和企业物流。

3)物流的基本职能

运输活动

储存活动

包装活动

装卸搬运活动

流通加工活动

配送活动

3.信息流

广义的信息流是指信息的产生、加工、储存和传递等过程。

流通信息流是指流通过程中流通信息的产生、传递、储存和加工处理的过程,包括商流信息流和物流信息流。

 4.商流、物流与信息流之间的关系

1)信息流产生于商流和物流活动中,并为商流和物流活动服务;

2)信息流是商流和物流活动的描述和记录,反映商流和物流运动过程;     3)信息流对商流和物流的活动起指导和控制作用,是商流、物流活动决策的依据。  

三、商品流通运行载体

1.批发市场与零售市场

2.现货市场与期货市场

3.有形市场与无形市场

4.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

第二节 商品流通渠道

一、商品流通渠道概述

1.商品流通渠道的概念

商品流通渠道是指商品从生产领域转移到消费领域所经过的通道。

2.商品流通渠道成员选择

渠道中最重要的成员是中间商。中间商的作用表现在以下方面:

  1)提高流通的效率

  2)消除商品品种的差异性并进行商品归类

3)促使交易规范化

3. 商品流通渠道选择

商品流通渠道选择的影响因素:

▼影响流通渠道选择的一般因素:

 (1)商品的自然属性(商品的物理化学性能)

 (2)商品的经济属性(商品的经济寿命周期) 

 (3)商品消费需求的多样性

 (4)信息的传递状况

 (5)生产力发展水平

6)交易批量

▼影响流通渠道选择的具体因素:

 (1)产品方面的因素 

2)市场方面的因素 

3)企业自身的因素 

4)国家政策方面的因素

二、商品流通渠道结构

1. 商品流通渠道的层级结构

 渠道层级结构类型:

 1)零级渠道 2)一级渠道 3)二级渠道 4)三级渠道

  渠道系统包含的层级越多,渠道的长度就越长,对渠道的控制就越困难,对于商品流通的效率和费用的影响就越大。

2.商品流通渠道系统

渠道系统可大致归类为三种:

 1)垂直渠道系统 

2)水平渠道系统 

3)混合渠道系统

三、商品流通渠道行为

1.渠道依赖

2.渠道权力

3.渠道冲突

第三节 流通产业

一、流通产业界定

1. 产业与产业分类

产业是指由提供相近产品或服务、在相同或相关价值链上活动的企业所构成的企业集合。

依据产业的关联性和递进性原理,可以将产业划分为第一次产业、第二次产业和第三次产业。   

我国对三次产业的划分:   

第一次产业:农业,包括林业、畜牧业和渔业等;

第二次产业:工业和建筑业,其中的工业包括采掘业、制造业、自来水、电力、蒸汽、煤气的制造和供应业;

第三次产业:除上述第一、第二次产业之外的其他各业,再分为两大部分和四个层次。

2. 流通产业的概念

流通产业指专门从事商品流通活动的经济组织或部门的集合,是第三产业中的重要产业。

二、流通产业组织

1.决定市场结构的因素:市场集中度、产品差别化、进入和退出壁垒

1)市场集中度

 行业集中度

 洛伦兹曲线

基尼系数

  基尼系数的值在01之间变动。基尼系数=0时,表示所有企业的规模完全相等;基尼系数趋向1时,表示企业的规模分布越来越不均等。

2)产品差别化

产品差别化的方法有:产品主体差别化、品牌差别化、价格差别化、渠道差别化、促销差别化。

3)进入和退出壁垒

市场里存在的进入和退出壁垒也是决定市场结构的因素之一。

2.市场绩效的综合评价

1)资源配置效率

2)产业的规模结构效率

3)产业技术进步

三、流通产业结构

1.流通产业结构变动规律

1)流通产业的扩大化趋势

2)流通产业结构的日益复杂化趋势

2.流通产业的空间结构

1)流通产业的空间结构,是指流通产业的布局和流通生产力的分布状况,它决定着流通生产力的地区分布流通网络的构造

2)商品流通网络的构成

 商品流通网络的基本状态,有3个特点:

  ①以中心城市为枢纽,向外辐射,维持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的经济联系。

  ②是一种多层次、相互交叉的立体网络结构。

  ③不同地区的商品流通网络具有较大的差异性。一般有以下几种类型:

  a多中心平行型结构

  b同心圆外推型结构

  c远程集散型结构

  d远程对流型结构

第二章 商品流通业态

最近三年本章考试题型、分值分布:

年份 

单项选择题

多项选择题

案例分析题

合计

2009

-

-

- 

-

2010

-

-

 -

-

2011

33

24

510分 

1017

本章主要讲述了流通业态的类型与特征、批发业态、零售业态、连锁经营的类型和原则、连锁经营战略等知识。

第一节 流通业态的内涵与类型

一、流通业态的内涵

1. 流通业态的概念

流通业态是指为满足不同层次的消费需求而形成的不同的营业形态

2. 影响流通业态变化的主要因素

1)经济发展水平和市场需求变化

2)人口流向和流量

3)销售技术和科学革命的发展

4)消费者生活方式和购物习惯的变化

5)竞争方式改变及竞争程度的加剧

二、流通业态的类型与特征

1.流通业态的类型:

流通业态主要包括三种:批发、零售和连锁经营

2.流通业态的特征

1)批发特征:

a交易批量大

 b交易更加理性

c商圈更大

d交易关系稳定

e交易过程中服务项目的专业化倾向日益明显

2)零售的特征:

a交易次数频繁,交易批量小

b对店铺选址以及店铺设计有较高的依赖度

c经营场所分散,经营活动受商圈的限制

3)连锁经营的特征:

经营管理方面的标准化、专业化、现代化和规模化。

三、流通业态选择的影响因素

1.地理位置

2.商圈

3.店铺规模

4.营业时间

5.从业人员

6.服务方式

7.客户关系

8.加工能力

9.商品品种

10.商品陈列

第二节 批发业态

一、批发的职能与类型

1.批发的职能

1)集散商品

2)调节供求

3)节约成本

4信息传递

5)流通加工

6)流通金融

7风险分担

2.批发的类型

1)经销

2)代理

3)经纪

4)拍卖

二、批发商的功能与分类

1.批发商的功能

1)批发商是商品流通的大动脉,是关键性的环节。

2)是连接生产企业和商业零售企业的枢纽。

3)是调节商品供求的蓄水池。

4)是沟通产需的重要桥梁,对企业改善经营管理及提高经济效益、满足市场需求、稳定市场具有重要作用。

2.批发商的分类

1)按经营主体不同,分为独立批发商、制造批发商、共同批发商、批兼零批发商、连锁批发商和商品代理商。

2)按经营商品不同,分为普通批发商和专业批发商

3)按销售地区或商圈大小不同,分为全国批发商、区域批发商和地方批发商。

4)按职能或提供的服务不同,分为完全职能批发商和有限职能批发商。

5)按流通阶段不同,分为一次批发商、二次批发商、三次批发商。

三、批发市场功能拓展

1.媒介功能

2.服务功能

3.管理功能

4.经济辐射功能

第三节 零售业态

一、零售商的功能与分类

1.零售商的功能

1)直接将商品销售给最终消费者;

2)零售商的基本任务是直接为最终消费者服务

3)包括购、销、调、存、加工、拆零、分包、传递信息、提供销售服务等。

 4)是联系生产企业、批发商与消费者的桥梁

2.零售商的分类

1)按组织形式不同分为公司连锁(正规连锁/直营连锁)零售商、自由连锁(自愿连锁)零售商、特许连锁零售商、零售商合作社、消费者合作社。

2)按经营商品不同分为食品类、饮料烟草、服装鞋帽、纺织品、家用电器及音响器材、文化办公用品、日用品、体育娱乐用品、交通通讯用品、家具零售、化妆品、金银珠宝、中西药品及医疗保健用品、书报杂志及电子出版物、燃料、建筑材料及五金电料零售业。

3)按业态不同分为食杂店、便利店、折扣店、超市、大型超市、仓储会员店、百货店、专业店、专卖店、家具建材商店、购物中心、厂家直销中心、电视购物、邮购、网上商店、自动售货亭、直销、电话购物。

二、几种常见的零售业态

百货商店、超级市场、专业店、专卖店、便利店、仓储式商店、购物中心、折扣商店、步行商业街、无店铺销售。

三、零售商圈分析与店铺选址

1.零售商圈分析

1)零售商圈的概念   

零售商圈是指零售店以其所在地点为中心,沿着一定的方向和距离扩展,吸引顾客的辐射范围。

2)零售商圈层次

核心商圈

次级商圈

边际商圈

3)影响商圈形成的因素

消费者群体因素

商场本身因素

市场竞争因素

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变化因素

交通及商业地理条件因素

4)雷利的零售引力法则

是指具有零售中心地机能的两个都市,对位于这两个都市ab中间的一个都市或城镇c零售交易的吸引力与两都市的人口成正比,与两都市与中间地都市或城镇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ba/bb=(pa/pb)×(d2b/d2a)

2.店铺选址

一般来说,有三种基本的位置可供选择:中心商业区、大型购物中心、独立设定商店位置。

第四节 连锁经营

一、连锁经营的类型与原则

连锁经营是若干数量的连锁分店构成一个规范、统一、规模化、连锁化的销售网络体系的商品流通企业经营模式。

1.连锁经营的类型

1)直营连锁经营

2)特许连锁经营

3)自愿连锁经营

2.连锁经营的原则

1)标准化

2)专业化

3)简单化

4)规模化

3.连锁经营的业态选择

适应连锁经营发展的零售业态主要包括八大类型,即大型综合超级市场、仓储式超级市场、一般超级市场、专卖店、专业店、便利店、餐饮店和各类服务业(照相馆、美容店等)一般认为,超级市场和便利店最适合连锁经营。

选择连锁经营的业态应具备以下三个条件:

1)在经营品种、卖场布局、经营方式等方面相对比较简单,比较适应连锁经营严格、规范、统一的管理。

2)市场覆盖面或者商圈一般都不大,在一个大城市或者一个经济比较繁荣的经济区域可以发展多个连锁分店。

3也适应连锁配送中心的经营,方便众多连锁店的货物配送。

二、连锁经营的组织结构设计

1.连锁总部(或者总店)的组织结构设计

连锁总部的组织结构形式一般可分为两种模式,即总部管理模式和地区管理部管理模式。

2.配送中心的组织结构设计

1)设立配送中心的条件

a当该连锁经营企业的分店数量和商品经营规模都达到一定水平时;

b当连锁经营企业在一个经济区域内(如一个城市)的分店数量达到一定规模时,便可设立配送中心。

2)配送中心的作用

a连锁经营企业可向供货商争取到较优惠的价格折扣;

b确保整个连锁经营管理的一致性;

c可以彻底消除各连锁分店的小仓库。

3)配送中心的业务

a负责由总部决定的、由供货商送来的商品的验收与入库工作;

b负责库存商品的日常管理工作;

c负责对各连锁分店所需商品的加工、整理、包装、集配和送货工作。

三、连锁经营战略

1.连锁经营战略的概念与特征

连锁经营战略是连锁企业在市场调研和环境分析的基础上,制定的较长期的全局性的重大决策。

连锁经营战略具有5个特征:

1)全局性

2)环境性

3)长期性

4)竞争性

5)导向性

2.连锁经营战略的主要内容

1)连锁经营战略理念

a顾客满意理念

b大众化理念

c流通主导理念

d大批量、规模化理念

e科学化、标准化理念

2)连锁经营战略目标

连锁经营基本战略目标由经济收益和组织发展两个方面的内容构成。

连锁企业的战略目标除了基本目标外,还必须具有满足所有者、经营管理者和职工三个方面的目标或要求。

3)连锁经营战略体系

a大批量商品化经营体系

b标准化的门店组装体系

c物流配送体系

d组织管理体系

 e人才培养教育体系

3.连锁经营战略的实施与控制

1)经营战略的组织机构必须具备三个基本条件:

a目标明确

b相互协调

c合理授权

2)在连锁经营战略实施的过程中,应着重抓好以下工作:

a内容分解,层层落实

b以战略目标为中心建立目标责任制

3)连锁经营战略的控制步骤

a确定评价标准

b衡量成效

c纠正偏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