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内容

第一章  机械安全技术

第二章  电气安全技术

第三章  特种设备安全技术

第四章  防火防爆安全技术

第五章  职业危害控制技术

第六章  运输安全技术

第七章  矿山安全技术

第八章  建筑施工安全技术

第九章  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

第一章  机械安全技术

第一节  机械行业安全概要

大纲要求:辨识和分析作业场所存在的机械安全隐患,解决转动、传动等机械安全技术问题

考点:机械产品主要类别、机械设备的危险部位及防护对策、机械伤害预防对策、机械安全设计与机械安全装置、机械制造场所安全技术

重点: 机械设备的危险部位及防护对策、机械伤害预防对策、机械安全设计与机械安全装置

难点:机械设备的防护对策、机械伤害预防对策

知识点一、机械产品主要类别(轮换考点)

机械是现代生产和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装备。在其制造及运行、使用过程中,会带来撞击、挤压、切割等机械伤害和触电、噪声、高温等非机械危害。

机械行业的主要产品包括12类:

1)农业机械;(2)重型矿山机械;

3)工程机械;(4)石油化工通用机械;

5)电工机械;(6)机床;

7)汽车;(8)仪器仪表;

9)基础机械;(10)包装机械;

11)环保机械;(12)其他机械。

非机械行业的主要产品包括铁道机械、建筑机械、纺织机械、轻工机械、船舶机械等。

知识点二、机械设备的危险部位及防护对策(常考点)

(一)机械设备的危险部位

机械设备可造成碰撞、夹击、剪切、卷入等多种伤害。

l  旋转部件之间、旋转部件和固定部件的啮合处;

l  接近类型;

l  通过类型;

l  单向滑动。

(二)机械传动机构安全防护对策

机床上常见的传动机构有齿轮啮合机构、皮带传动机构、联轴器等,有必要把传动机构危险部位加以防护。

所采取的安全技术措施一般分为:

1)直接安全技术措施:设计时考虑;(2)间接安全技术措施:采用防护装置;(3)指导性安全措施:制定安全规定、设置标志。

1. 齿轮传动的安全防护。齿轮传动机构必须装置全封闭型的防护装置,没有防护罩不得使用。

2. 皮带传动的安全防护。皮带传动装置的防护罩可采用金属骨架的防护网;皮带传动机构的防护可采用将皮带全部遮盖起来的方法,或采用防护栏杆防护。

3. 联轴器的安全防护。

对联轴器的安全要求是没有突出的部分,即采用安全联轴器;根本的办法是加防护罩,最常见的是ω型防护罩。

例:机械设备可造成碰撞、夹击、剪切、卷入等多种伤害。所以,识别机械设备的危险部位非常重要。下列机械设备部位,不属于危险部位的是(  c  )

a.旋转部件和成切线运动部件间的咬合处

b.金属刨床的工作台

c.机床底座

d.旋转的凸块

例:在齿轮传动机构中,两个齿轮开始啮合的部位是最危险的部位。不管啮合齿轮处于何种位置都应装设安全防护装置。下列关于齿轮安全防护的做法中,错误的是( a)

a.齿轮传动机构必须装有半封闭的防护装置

b.齿轮防护罩的材料可利用有金属骨架的铁丝网制作

c.齿轮防护罩应能方便地打开和关闭

d.在齿轮防护罩开启的情况下机器不能启动

知识点三、机械伤害类型及预防对策(常考点)

(一)机械伤害类型

机械存在危险的状态:正常工作状态、非正常工作状态、非工作状态。

正常工作状态:机械运动要素有可能造成伤害。

非正常工作状态:机械在运转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意外状态,包括故障状态和检修保养状态。

非工作状态:机械停止运转的静止状态(碰撞、滑移、倾覆、结构坍塌)。

机械行业的主要危险和危害: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械伤害、起重伤害、触电、灼烫、火灾、高处坠落、化学性爆炸、物理性爆炸等14种。

(二)机械伤害预防对策措施

1. 实现机械本质安全

直接和间接安全技术措施:消除产生危险的原因,减少或消除接触机器的危险部件的次数,使人们难以接近机器的危险部位,提供保护装置或者个人防护装备。

2. 保护操作者和有关人员安全

通过培训,提高人们辨别危险的能力;使用警示标志;提高避免伤害的能力;增强避免伤害的自觉性。

(三)通用机械安全设施的技术要求

1. 安全设施设计要素

考虑安全人机工程学的因素,减少人的疲劳;无法做到本质安全时,使用安全装置。

2. 机械安全防护装置的一般要求

安全防护装置可靠,与设备运转连锁,紧急停车开关。

3. 机械设备安全防护罩的技术要求

要求安全可靠:共9条。

9)防护罩一般不准脚踏和站立,必须做平台或阶梯时,应能承受1500n的垂直力,并采取防滑措施。

4. 机械设备安全防护网的技术要求

应尽量采用封闭结构;

当现场需要采用网状结构时,应满足《机械安全防护装置 固定式和活动式防护装置设计与制造一般要求》对安全距离的规定。

知识点四、机械安全设计与机器安全装置(常考点)

(一)本质安全

是通过机械的设计者,在设计阶段采取措施来消除隐患的一种机械安全方法。

包括:采用本质安全技术、限制机械应力、材料和物质的安全性、履行安全人机工程学原则、设计控制系统的安全原则、防止气动和液压系统的危险、预防电气危害等。

(二)失效安全:设计者应该保证当机器发生故障时不出危险,如操作限制开关、预设制动装置等。

(三)定位安全:把机器的部件安置到不可能触及的地点,通过定位达到安全。

(四)机器布置:车间合理的机器布局。包括:空间,照明,管、线布置,维护时的出入安全。

(五)机器安全防护装置

 1. 固定安全防护装置:防止操作人员接触机器的危险部件,只有用改锥、扳手等专用工具才能拆卸。

2. 连锁安全装置:只有安全装置关合时,机器才能运转;机器的危险部件停止,安全装置才能开启。

3. 控制安全装置:使机器迅速停止运动。

4. 自动安全装置:把暴露在危险中的人体从危险区域中移开,仅限于在低速运动的机器上采用。

5. 隔离安全装置:阻止身体的任何部分靠近危险区域的设施,如固定的栅栏。

6 . 可调安全装置:在无法实现对危险区域进行隔离的情况下,可以使用部分可调的安全装置。

7. 自动调节安全装置:由于工件的运动而自动开启,操作完毕后回到关闭的状态。

8. 跳闸安全装置:在操作到危险点之前,自动使机器停止或反向运动。

9. 双手控制安全装置:迫使操作者应用两只手来操纵控制器。控制器之间有适当的距离,仅能对操作者提供保护。

例:下列机碱安全防护装置中,仅能对操作者提供保护的是(b)

a.联锁安全装置       

b.双手控制安全装置

c.自动安全装置       

d.隔离安全装置

知识点五、机械制造场所安全技术(轮换考点)

(一)采光

生产场所应有足够的光照度。

(二)通道

包括厂区主干道和车间安全通道。

厂区干道的路面要求:车辆双向行驶的干道宽度不小于5m,有单向行驶标志的主干道宽度不小于3m;进入厂区门口、危险地段需设置限速限高牌、指示牌、警示牌。

第一节  机械行业安全概要

车间安全通道要求:一般人行通道的宽度>1m

通道的一般要求:转弯处不能形成直角。道路土建施工应有警示牌或护栏,夜间应有红灯警示。

(三)设备布局

高于2m的运输线应有牢固的防护罩(网),对低于2m的运输线的起落段两侧应加防护栏。

第一节  机械行业安全概要

(四)物料堆放

包括工位器具、工件、材料的摆放。

产品坯料的存放量。白班为每班加工量的1.5倍,夜班为加工量的2.5倍,但大件不得超过当班定额

工件、物料的堆放高度,一般不超过2m

(五)地面状态

要求生产场地平坦、清洁。

例:机械制造场所内的产品坯料应限量存入,夜班存放量为加工量的(c)倍,大件不得超过当班定额。

a. 1.5           

b. 2             

c. 2.5              

d.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