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文字技术整理

知识点一、文字技术整理的作用(熟悉)

使整部校样在退改前和付印前达到体例上的一致,从而保证书刊成品质量。

1.弥补版式设计工作的疏漏;

2.改正排版造成的差错;

3.保持多人校对时的体例统一。

知识点二、文字技术整理的要求(掌握)【重点;必考点】

    文字技术整理要先检查原稿和校样是否齐全,核对页码是否衔接,再从几个方面进行检查和整理:

(一)核对相关文字

1.核对主要标志文字:书名、版次、出版单位名称、出版时间、作者名及著作方式等相关项目必须一致;

2.核对目录;

3.核对书眉:书眉或中缝,要看文字是否与相应内容一致;

采用篇、章、节标题形式的图书,书眉内容应符合双高单低”的规则,即保证双码页面书眉所列标题的级别高于单码页面书眉所列标题。

4.检查序号:插图、表格、公式、附录等的编号形式是否恰当,同类型编号是否格式一致,序号是否正确。

5.检查呼应内容:插图、表格、公式内容应与文字叙述正确呼应,参见内容应正确呼应,相关联内容应保持一致。

(二)检查版面格式:

1.核对图文格式和位置;

2.检查标题体系;

3.检查图片、表格、公式;

4.检查引文、注文;

5.通观全部校样,检查版面。

(三)处理标题

标题应符合版式设计要求,包括占行、位置、字体、字号等。此外,还应注意:

1.需转行标题:标题排版宽度符合版式设计要求,转行不应割裂词义,虚词不能转为下一行首字;

2.疏排题: 增加字间空应符合版式设计要求、全书统一;

3.装饰题:如采用花边装饰标题,注意花边是否一致,有无近似花边混入和不规范排列等;

4.多行题:注意在字号、字体等方面既有差别,又整体协调。

    整理付印样时注意有无捅版现象。

(四)检查图片

1.图文配合的书刊,版面排列方式各不相同:文主图辅的书刊,注意版式设计贯彻“文先图后”原则;图文并重书刊,注意图文是否配合,是否被分离安排在不同页面上。不规范情况及时调整。

2.占版心一半的图,其位置的偏上、偏下或居中,可视文字而定。图前文字最好成一段落,否则应将行末有标点的字行截断。占版心一大半的图,图旁可不串正文而排说明文字。图片占满一面又不宜缩小,要让图和图注虽不在同一页面上但在同一视觉范围内;

3.据原稿重新绘制的线条图,往往差错较多,需仔细核对图中线条和文字,必要时局部增加校次;

4.合和图不能拆开,不论横竖都得排成双跨单的形式;竖排的合和图要跨面居中排;

5.以图片为主的书刊,注意文字是否遗漏、图位置是否平齐、图次序有无错误;

6.不占页码的彩色插页,要注明插在第几面与第几面之间。

(五)整理表格

1.改设折栏表和叠栏表:有表格竖栏少、横行多,呈竖长横窄状,而每栏文字不多,可改设折栏表:将全表拦腰拆开,回转成两栏或多栏。(见教材p204

有时表宽超出版心,栏多行少,横宽竖短,又不好改为和合表,可把表格沿中部拆开,分成两段,上下叠排,形成叠栏表。(见教材p205

2.变换表格格式:改变原稿中表格的排版方向。注意表身中的数据随之改变,须仔细排版和校对;原稿格式不合理的,改变表格格式可使表格美观,便于阅读。

3.改设和合表或续表;

对于宽度大大超出版心宽度的表格,若其横行也较多,难改为叠栏表,可改设和合表,使表格跨面。注意行列匀称,标题跨两个页面居中排,行线基本对准等。

对于行数特别多而宽度超过版心宽1/2的表格,难以改成折栏表,可考虑改设续表。续表需重排表头。

(六)检查复核改校之处

复核各校次校对人员的改动,包括书写、校对符号、字用法、字母用法是否规范等内容。

(七)检查页面的下转上接之处

包括页面标注是否正确,篇幅是否合适等,不合适的及时调整。

2010年单选题

16.文字技术整理,是指由责任校对主要从(     )方面检查和整理全部书刊校样的工作。

a.体例                                                                   b.语法规范

c.内容框架                                                          d.引文出处

答案:a。【了解内容】

2010年多选题

46.校对人员在进行技术整理时需要注意并予以解决的问题有(        )等。

a.版心规格前后不一致                                   b.背题

c.单字成行                                                          d.二级标题的格式不同于三级标题

e.核对书眉是否“双高单低”

答案:bce。【掌握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