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k310000 市政公用工程施工技术

2k311000城镇道路工程

2k312000城市桥梁工程

2k313000城市轨道交通工程

2k314000城镇水处理场站工程

2k315000城市管道工程

2k316000生活垃圾填埋处理工程

 

2k312000城市桥梁工程

2k312010城市桥梁工程结构与材料

2k312020城市桥梁下部结构施工

2k312030城市桥梁上部结构施工

2k312040管涵和箱涵施工

2k312010城市桥梁工程结构与材料

大纲要求:

2k312011城市桥梁结构组成与类型

2k312012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

2k312013预应力混凝土施工技术

2k312014预应力材料的技术要求

2k312015混凝土强度及配合比要求

重点: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

      预应力混凝土施工技术

难点:预应力材料的技术要求

2k312011城市桥梁结构组成与类型

知识点一、梁基本组成与常用术语

(一)桥梁的定义

桥梁是道路路线遇到江河湖泊、山谷深沟以及其他线路(铁路或公路)等障碍时,为了保持道路的连续性而专门建造的人工构造物。

(二)桥梁的基本组成

五大部分:桥跨结构(上部结构)、支座系统、桥墩、桥台、墩台基础。

(1)桥跨结构:在线路中断时跨越障碍的主要承载结构,也叫上部结构。

(2)桥墩和桥台(通称墩台):支承桥跨结构并将恒载和车辆等活载传至地基的构筑物,也叫下部结构。

(3)支座:在桥跨结构与桥墩或桥台的支承处所设置的传力装置。

(三)相关常用术语(13个)

(1)净跨径:相邻两个桥墩(或桥台)之间的净距。

(2)总跨径:多孔桥梁中各孔净跨径的总和,也称桥梁孔径。

(3)计算跨径:对于具有支座的桥梁,是指桥跨结构相邻两个支座中心之间的距离;对于拱式桥,是指两相邻拱脚截面形心点之间的水平距离,即拱轴线两端点之间的水平距离。

(4)拱轴线:拱圈各截面形心点的连线。

(5)桥梁全长:是桥梁两端两个桥台的侧墙或八字墙后端点之间的距离,简称桥长。

(6)桥梁高度:指桥面与低水位之间的高差,或指桥面与桥下线路路面之间的距离,简称桥高。

(7)桥下净空高度:设计洪水位、计算通航水位或桥下线路路面至桥跨结构最下缘之间的距离。

(8)矢跨比:计算矢高与计算跨径之比,也称拱矢度,它是反映拱桥受力特性的一个重要指标。

(9)涵洞:用来宣泄路堤下水流的构造物。

知识点二、桥梁的主要类型

(一)按受力特点分

1.梁式桥

2.拱式桥

3.刚架桥

4.悬索桥

5.组合体系桥

(二)其他分类方式

(1)按用途划分,有公路桥、铁路桥、公铁两用桥、农用桥、人行桥、运水桥(渡槽)及其他专用桥梁(如通过管路、电缆等)。

(2)按桥梁全长和跨径的不同分为特大桥、大桥、中桥、小桥。

(3)按主要承重结构所用的材料来分,有圬工桥、钢筋混凝土桥、预应力混凝土桥、钢桥、钢——混凝土结合梁桥和木桥等。

(4)按跨越障碍的性质来分,有跨河桥、跨线桥(立体交叉桥)、高架桥和栈桥。

(5)按上部结构的行车道位置分为上承式(桥面结构布置在主要承重结构之上)桥、下承式桥、中承式桥。

2k312012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考点)

知识点一、钢筋施工

钢筋施工包括钢筋加工、钢筋连接、钢筋骨架和钢筋网的组成与安装等内容。

(一)一般规定

(2)钢筋应按不同钢种、等级、牌号、规格及生产厂家分批抽取试样进行力学性能检验。

(6)在浇筑混凝土之前应对钢筋进行隐蔽工程验收。

(二)钢筋加工

(1)钢筋弯制前应先调直。钢筋宜优先选用机械方法调直。当采用冷拉法进行调直时,hpb300钢筋冷拉率不得大于2%hrb335hrb400钢筋冷拉率不得大于1%

注:hpb的全称是热轧光圆型钢筋(圆钢)

    hrb的全称是热轧带肋钢筋

    数字代表屈服强度(mpa

(5)钢筋宜在常温状态下弯制,不宜加热。钢筋宜从中部开始逐步向两端弯制,弯钩应一次弯成。

(三)钢筋连接

1.热轧钢筋接头

(1)钢筋接头宜采用焊接接头或机械连接接头。

(4)当普通混凝土中钢筋直径等于或小于22mm时,在无焊接条件时,可采用绑扎连接,但受拉构件中的主钢筋不得采用绑扎连接。

(5)钢筋骨架和钢筋网片的交叉点焊接宜采用电阻点焊。

知识点一、钢筋施工

(6)钢筋与钢板的t形连接,宜采用埋弧压力焊或电弧焊。

埋弧压力焊:利用焊接电流通过,在焊剂层下产生电弧,形成溶池,加压完成的一种压焊方法。

2.钢筋接头设置

(2)钢筋接头应设在受力较小区段,不宜位于构件的最大弯矩处。

(3)在任一焊接或绑扎接头长度区段内,同一根钢筋不得有两个接头。

(4)接头末端至钢筋弯起点的距离不得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

(6)钢筋接头部位横向净距不得小于钢筋直径,且不得小于25mm

(四)钢筋骨架和钢筋网的组成与安装

施工现场可根据结构情况和现场运输起重条件,先分部预制成钢筋骨架或钢筋网片,入模就位后再焊接或绑扎成整体骨架。为确保分部钢筋骨架具有足够的刚度和稳定性,可在钢筋的部分交叉点处施焊或用辅助钢筋加固。

应在钢筋与模板之间设置垫块,确保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垫块应与钢筋绑扎牢固、错开布置。

知识点二、混凝土施工

混凝土的施工包括原材料的计量,混凝土的搅拌、运输、浇筑和混凝土养护等内容。

(一)原材料计量

对骨料的含水率的检测,每一工作班不应少于一次。

(二)混凝土搅拌、运输和浇筑

1.混凝土搅拌

使用机械搅拌时,自全部材料装入搅拌机开始搅拌起,至开始卸料时止,延续搅拌的最短时间应符合表2k312012的规定。

2.混凝土运输

(3)混凝土拌合物在运输过程中,应保持均匀性,不产生分层、离析等现象,如出现分层、离析现象,则应对混凝土拌合物进行二次快速搅拌。

(7)采用泵送混凝土时,应保证混凝土泵连续工作,受料斗应有足够的混凝土。泵送间歇时间不宜超过15min(否则,混凝土可能凝结造成堵管)。

3.混凝土浇筑

(1)浇筑前的检查

浇筑混凝土前,应检查模板、支架的承载力、刚度、稳定性,检查钢筋及预埋件的位置、规格,并做好记录,符合设计要求后方可浇筑。

(2)混凝土浇筑

2)混凝土运输、浇筑及间歇的全部时间不应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同一施工段的混凝土应连续浇筑,并应在底层混凝土初凝之前将上一层混凝土浇筑完毕。

(三)混凝土养护(防止其因干燥而龟裂)

(2)洒水养护的时间,采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的混凝土,不得少于7d。掺用缓凝型外加剂或有抗渗等要求以及高强度混凝土,不少于14d

知识点三、模板、支架和拱架

(一)模板、支架和拱架的制作与安装

(2)支架立柱必须落在有足够承载力的地基上,立柱底端必须放置垫板或混凝土垫块。

(3)支架通行孔的两边应加护栏,夜间应设警示灯。施工中易受漂流物冲撞的河中支架应设牢固的防护设施。

(一)模板、支架和拱架的制作与安装

(5)支架或拱架不得与施工脚手架、便桥相连。

(施工脚手架在完工后最先拆除,而支架或拱架要等结构凝固到一定强度才能拆除)

(二)模板、支架和拱架的拆除

(1)模板、支架和拱架拆除应符合下列规定:

1)非承重侧模应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结构棱角不损坏时方可拆除,混凝土强度宜为2.5mpa及以上。

(2)模板、支架和拱架拆除应遵循先支后拆、后支先拆的原则。

 (3)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侧模应在预应力张拉前拆除(构件与侧模的磨檫力将抵消部分预应力);底模应在结构建立预应力后拆除。

2k312013预应力混凝土施工技术(考点)

知识点一、预应力混凝土配制与浇筑

(一)配制

(1)预应力混凝土应优先采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不宜使用矿渣硅酸盐水泥,不得使用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及粉煤灰硅酸盐水泥。

(2)混凝土中的水泥用量不宜大于550kgm3

(3)混凝土中严禁使用含氯化物的外加剂及引气剂或引气型减水剂。

(二)浇筑

(1)浇筑混凝土时,对预应力筋锚固区及钢筋密集部位,应加强振捣。

(2)对先张构件应避免振动器碰撞预应力筋,对后张构件应避免振动器碰撞预应力筋的管道。

知识点二、预应力张拉施工

(一)基本规定

(2)预应力筋采用应力控制方法张拉时,应以伸长值进行校核。实际伸长值与理论伸长值的差值应符合设计要求;设计无规定时,实际伸长值与理论伸长值之差应控制在6%以内。

(3)预应力张拉时,应先调整到初应力,该初应力宜为张拉控制应力的10%-15%,伸长值应从初应力时开始量测。

(二)先张法预应力施工

施工程序:

制作张拉台座及底模——钢筋制安——预应力制安及张拉——模板安装——浇筑混凝土——混凝土养护——放张。

1.张拉台座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其抗倾覆安全系数不得小1.5,抗滑移安全系数不得小于1.3

3.同时张拉多根预应力筋时,各根预应力筋的初始应力应一致。

6.放张预应力筋时混凝土强度不得低于强度设计值的75%。分阶段、对称、交错地放张(防止放张过程中构件产生弯曲、裂缝和预应力筋断裂)。

(三)后张法预应力施工

施工程序:

底模制作—钢筋制安—预应力孔道—外模—混凝土浇筑—混凝土养护—预应力安装—张拉—压浆—封锚

1.预应力管道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

(1)管道应采用定位钢筋牢固地定位于设计位置。

(3)管道应留压浆孔与溢浆孔;曲线孔道的波峰部位应留排气孔;在最低部位宜留排水孔。

(4)管道安装就位后应立即通孔检查;

3.预应力筋张拉应符合下列要求:

(1)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设计未要求时,不得低于强度设计值的75%

(2)曲线预应力筋或长度大于等于25m的直线预应力筋,宜在两端张拉;长度小于25m的直线预应力筋,可在一端张拉。

(4)采取分批、分阶段对称张拉(宜先中间,后上、下或两侧)

(四)孔道压浆

孔道压浆宜采用水泥浆。水泥浆的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设计无要求时不得低于30mpa

每一工作班应留取不少于3组砂浆试块,标养28d,以其抗压强度作为水泥浆质量的评定依据。

压浆过程中及压浆后48h内,结构混凝土的温度不得低于5℃,否则应采取保温措施。当白天气温高于35℃时,压浆宜在夜间进行。

封锚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应符合设计要求,不宜低于结构混凝土强度等级的80%,且不低于30mpa

孔道内的水泥浆强度达到设计规定后方可吊移预制构件;设计未要求时,应不低于砂浆设计强度的75%

2k312014预应力材料的技术要求

知识点一、后张预应力材料

(一)后张预应力筋

1.后张预应力筋主要有钢丝、钢绞线和精轧螺纹钢筋等。

4.预应力筋进场时,应对其质量证明文件、包装、标志和规格进行检验

(1) 钢丝——每批重量不得大于60t

(2)钢绞线——每批重量不得大于60t

(3)精轧螺纹钢筋——每批重量不得大于60t

6.预应力筋的制作

(1) 预应力筋下料长度应通过计算确定,计算时应考虑结构的孔道长度或台座长度、锚夹具长度、千斤顶长度、焊接接头或镦头预留量,冷拉伸长值、弹性回缩值、张拉伸长值和外露长度等因素。

(2)预应力筋宜使用砂轮锯或切断机切断,不得采用电弧切割。

例题

2010年真题)预应力筋切断不得采用(  )切割。  

a.切断机  b.砂轮锯  

c.电弧     d.已炔-氧气  

【答案】c

(二)管道

1.后张工程可由钢管抽芯、胶管抽芯或金属伸缩套管抽芯预留孔道。

3.金属螺旋管的检验

(1) 金属螺旋管道进场时,应检查出厂合格证和质量保证书,外观、尺寸、集中荷载下的径向刚度、荷载作用后的抗渗及抗弯曲渗漏等进行检验。

4.管道的其他要求

(2) 管道的内横截面积至少应是预应力筋净截面积的2.0--2.5倍。

(5) 预留孔道用的管道应采用定位钢筋固定安装,定位钢筋的间距,对于钢管不宜大于1m,波纹管不宜大于0. 8m,胶管不宜大于0.5m

(7)管道需设压浆孔,还应在最高点处设排气孔,需要时在最低点设排水孔。

知识点二、锚具和连接器

(一)基本要求

1.后张预应力锚具和连接器按照锚固方式不同,可分为夹片式(单孔和多孔夹片锚具)、支承式(镦头锚具、螺母锚具)、锥塞式(钢制锥形锚具)和握裹式(挤压锚具、压花锚具等)。

锚具夹片

夹片

钢丝束镦头锚具

a)张拉端锚具;  b)固定端锚具

1一锚环;2—螺母;3—锚板 4—钢丝束

精轧螺纹钢筋锚具

 

gz型钢质锥形锚具

握裹式锚具

 

 

(二)验收规定

1.锚具、夹具及连接器进场验收时,应按出厂合格证和质量证明书,进行外观检查、硬度检验和静载锚固性能试验。

2.锚具、夹片应以不超过1000套为一个验收批。连接器的每个验收批不宜超过500套。

知识点三、张拉后预应力筋与锚具的保护

预应力筋锚固后的外露长度不宜小于30mm,锚具应用封端混凝土保护。预应力筋张拉后,孔道应尽早压浆。

2k312015混凝土强度及配合比要求

知识点一、混凝土的抗压强度

(1)在进行混凝土强度试配和质量评定时,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应以边长为150mm的立方体标准试件测定。试件以同龄期者3块为一组,并以同等条件制作和养护。

知识点二、混凝土原材料

(1)混凝土原材料包括水泥、粗细骨料、矿物掺合料、外加剂和水。

(2)配制高强混凝土的矿物掺合料可选用优质粉煤灰、磨细矿渣粉、硅粉和磨细天然沸石粉。

(3)常用的外加剂有减水剂、早强剂、缓凝剂、引气剂、防冻剂、膨胀剂、防水剂、混凝土泵送剂、喷射混凝土用的速凝剂等。

知识点三、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步骤

(1)初步配合比设计阶段,根据配制强度和设计强度相互间关系,计算初步配合比。

(2)试验室配合比设计阶段,根据施工条件的差异和变化,材料质量的可能波动调整配合比。

(3)基准配合比设计阶段,根据强度验证原理和密度修正方法,确定每立方米混凝土的材料用量。

(4)施工配合比设计阶段,根据实测砂石含水率进行配合比调整,提出施工配合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