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船舶工作指标和航运生产调度

本章考试大纲

主要内容

具体要求

(一)船舶指标体系

设置水路运输工作指标的基本要求,船舶工作指标体系的分类与构成。

(二)船舶营运指标

船舶运输量、周转量、运输距离等指标的含义,客运量及客、货运量的换算;船舶实有数、船舶吨(客位、千瓦)天、船舶吨(客位、千瓦)里、船舶吨(客位、千瓦)次等指标的含义和计算方法;船舶时间的构成,营运时间、航行时间、停泊时间的含义;船舶营运质量指标及其分类,船舶载重量利用率指标、船舶平均航行速度指标、船舶时间利用指标和船舶生产率指标的内涵;发航载重量利用率及其计算,运距载重量利用率及其计算;平均航行速度指标及其计算;营运率及其计算,航行率及其计算;平均航次时间及其计算;船舶生产率的含义,船舶生产率指标的种类,吨天产量和吨船产量及其计算;综合指标与单元指标的含义及两者之间的关系。

主要内容

具体要求

(三)船舶经济指标

船舶经济指标的分类;船舶运输收入、船舶运输总成本、船舶利润等船舶经济数量指标;船舶单位运输成本、船舶单位收入、船舶单位成本、船舶单位盈利、利润率等船舶经济质量指标。

(四)航运生产调度

船舶生产调度的内容;调度工作人员职责;船舶生产调度作业调整方案的制定;船舶延误和货源变化时的船舶生产调度作业调整。

第一节  船舶指标体系

本节内容

考试内容

设置水路运输工作指标的基本要求,船舶工作指标体系的分类与构成。

重点

船舶工作指标体系的分类与构成。

指标是一种数据,用于反映生产管理活动中某一方面的特征或所达到的成都。换一句话而言,指标就是对某一事物在某一特征方面,用一定的名称、一定的数值,配合一定的单位所作的综合说明。

船舶工作指标体系的建立是为了反映船舶生产活动的工作质量和经济效果。

知识点一:船舶运输工作指标的作用(了解)

船舶运输具有运量大、条件复杂、环节多等特点,如果没有一套完整的指标系统,就不能有计划的组织船舶生产工作,也不能正确的分析船舶营运工作组织的好坏,更不能确切地找出薄弱环节和缺点的所在,从而提出改进措施,不断提高营运工作的效果。所以船舶工作指标是航运企业进行科学管理不可缺少的手段,其具体作用表现在:

1.是编制船舶运输生产计划的基础;

2.为考核和评价船舶工作成绩以及进行方案比较提供依据;

3.作为分析船舶营运活动、改进管理工作的手段;

4.是各级主管部门了解船舶运输生产情况和指导工作的工具;

5.为国家对航运企业进行监督、考核以及决定有关政策提供依据。

知识点二:设置水路运输工作指标的基本要求(了解)

对船舶工作指标和港口装卸指标的设置应达到的基本要求是:

1.指标的含义、范围、计算方法应该有统一的规定;

2.指标系统应简单又能反映船舶营运工作的全面情况及主观、客观的因素;

3.指标在计算方法上是应当相互联系的,同时还应具备可比性;

4.指标应便于掌握,计算方法上力求简单。

知识点三:船舶运输工作指标体系(重点)

船舶工作指标体系包括营运指标和经济指标两类。前者以实物反映船舶生产活动情况及运行效率;后者以货币形式反映船舶营运的经济效果;它们又各分为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两部分。

数量指标以绝对数表示,质量指标为相对数,是两个数量指标相除的结果。

船舶运输工作指标体系详见考试指导用书第147页图9-1.

例题一:船舶工作指标反映的是(    )某一方面的特征。

a. 船舶生产经营活动   b.船舶航行活动  

c. 船舶装卸活动          d.船舶技术配备活动

【答案】a

【答案解析】船舶工作指标还可分为计划指标和统计指标。此外还可分为单元指标和综合指标,前者反映船舶生产经营活动的某一方面的特征,后者是用一个指标综合反映船舶生产经营活动的某些特征;它往往是几个单元指标综合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