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就业与失业

知识点一:就业及含义

就业是指有劳动能力的劳动者参加某种能够获得劳动报酬的社会劳动。因此,就业实际上有三层基本含义:

一是劳动者必须要既有劳动能力,还要有劳动意愿。

二是劳动者所参加的劳动必须是某种形式的社会劳动,而不能是家庭劳动。

三是劳动必须能够获得报酬或收入,而不能是公益性或义务性的劳动。

知识点二:国际劳工组织所定义的就业人口

国际劳工组织所定义的就业人口实际上包括在规定年龄之内的三种人:

第一种人是正在工作的人,即在规定时期内正在从事有报酬的工作的人。其中包括私营企业员工以及政府雇员。

第二种人是虽然有工作,但是却由于某种特殊原因暂时脱离了工作状态的人。比如,因疾病、工伤、休假、劳资争议、旷工或者因气候不良、机器损坏等原因而临时停工的人。

第三种人是雇主和雇用人员,或者是正在协助家庭经营企业或农场,但是却并不领取劳动报酬的人。

知识点三:中国的就业统计

中国的就业统计

我国从1995年1月3日起开始试行新的就业调查统计办法。试行办法规定,就业人员也称从业人员,是指从事一定社会经济活动并取得劳动报酬或经营收人的人员。已办理离休、退休、退职手续,但又再次从业的人员,计为就业人员。就业人员中不包括从事经济活动的在读学生。

知识点四:失业与失业率

根据国际劳工组织的定义,失业者或失业人口是指那些在参照期内无工作,但目前能够工作并且正在寻找工作的某一特定年龄以上(通常是16岁及以上)的所有人员。

失业率实际上反映了在一定年龄以上的人口当中,有多大比例的人想工作却无法实现就业的情况。

知识点五:城镇登记失业率

城镇登记失业率,是指在报告期末城镇登记失业人数占期末城镇从业人员总数与期末实有城镇登记失业人数之和的比重。

城镇登记失业率=城镇登记失业人数/(城镇从业人数+城镇登记失业人数)×100%

知识点六:城镇登记失业率与国际通行的失业率

城镇登记失业率与国际通行的失业率统计方法存在差异:

第一,国际失业率统计是不划分城镇和农村的,一个国家的所有劳动力均在统计范围之内。第二,在大多数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失业人数都是通过家庭调查的方式取得的,调查的频率也很高,基本上每个月一次。

第三,国际上计算失业率时,通常只对最低年龄做出要求,即16岁以上,对于年龄上限则没有规定,即无论多大年纪的人,只要你有劳动能力,愿意寻找工作,但是找不到工作,都会被统计在失业人员的范畴之内。

知识点七:摩擦性失业及原因

劳动力市场运转存在“摩擦”或“不完善”而形成的失业,即为摩擦性失业。
摩擦性失业是因以下三方面原因而产生的:①劳动力市场的动态属性。②信息不完善性。③由于求职者与拥有职位空缺的雇主之间相互寻找、洽谈需要有一定的时间。

知识点八:技术性失业及原因

技术性失业是由于工业的技术变化所引起的,即在生产中采用了节省劳动力的新技术后所造成的失业。
技术性失业的形成原因是,先进的科学技术(包括先进的机器设备、生产方法),以及经营管理方式等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取代了一部分劳动力,从而造成了技术性失业。

知识点九:结构性失业及决定因素

在专业结构或产品结构调整过程中,因衰落部门的失业者与扩展部门的工作要求不相吻合,或现有的职位空缺同失业者在地理位置上失调从而造成的失业被称为结构性失业。

决定结构性失业严重程度的因素是:

①对劳动力需求转变的快慢。

②劳动力供给能否适应需求的变化。

③技术替代的灵活性大小。

④人们重新学会另一种技术或职业的速度快慢。

⑤地理状况的差异。

知识点十:季节性失业及原因

季节性失业是指由于季节变化而导致的定期性的劳动者就业岗位的丧失。形成季节性失业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①一些部门或行业对劳动力的需求随季节的变化而波动;②一些行业会随季节的不同而遇到购买的高峰和低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