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2014年环境影响评价师考试技术方法真题

发表时间:2016/5/17 10:37:04 来源:互联网 点击关注微信:关注中大网校微信
关注公众号

一、单项选择题(共50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

1.某企业年工作时间7 200h,在生产过程中HCI废气产生速率为0.8kg/h,废气收集系统可将90%的废气收集至洗涤塔处理,处理效率为85%,处理后的废气通过30m高排气筒排放,则该企业HC1的无组织排放量约为( )。

A.0. 58t/aB.0.78t/aC..0.86t/aD.1.35t/a

参考答案:A

解析:主要指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即大气污染物不经过排气筒的无规则排放。

未进入收集系统的HCl废气:7200×0.8×(1-90%)=576kg(即:0.576t);而进入收集及处理装置后剩余15%是经30m排气筒排放属于有组织排放,参考答案为0.58t/a 选A 。

2.某肉类加工企业产生的废水中COD为1 000mg/L、ss为800mg/L、氨氮为85mg/L;要求出水COD≤lOOmg/L、ss≤70mg/L、氨氮≤15mg/L。则该企业废水处理可以

采用的工艺流程是( )。

A进水一预处理→SBR→UASB→沉淀消毒一排放

B.进水一预处理→UASB→接触氧化一沉淀消毒→排放

C.进水斗预处理斗曝气生物滤池→SBR→沉淀消毒一排放

D.进水→预处理→水解酸化→UASB→沉淀消毒→排放

解析:肉类加工废水含有:污染物主要为呈溶解、胶体和悬浮等物理形态的有机物质,其污染指标主要有pH、BOD、COD、SS等,此外还有总氮、有机氮、氨氮、硝态氮、总固体、总磷、硫酸根、硫化物和总碱度等。在微生物方面的指标为大肠杆菌,属于高浓度有机废水。

一般采用厌氧好氧组合工艺,根据技术方法教材P362第十三章第一节工业废水处理技术概述中八:工艺组合,厌氧工艺单元一般设在好氧工艺单元之前,P361:脱氮是缺氧/好氧组合,除磷是厌氧/好氧组合,脱氮除磷采用厌氧/缺氧/好氧组合。脱氮,好氧/缺氧工艺。参考答案B.

3.某企业年工作时间250d,废水日产生量为1000 m3,厂内预处理COD由2 000mg/L削减至400mg/L后接管排人开发区污水处理厂。开发区污水处理厂外排尾水COD为5 0mg/L。该企业的COD排放总量是( )。(注:开发区污水处理厂COD排放限值为60mg/L)

A.12. 5t/a B.15t/a C.100 t/a D.500t/a

解析:企业的COD排放总量是从企业总排口的排放出来的水,排放总量=C×V=400×1000×250×10-6=100t/a。

参考答案:C

4.某企业工业取水量为10 000 m3/a,生产原料中带入水量为l1000 m3/a,污水回用量为1 000 m3/a,排水量为2 500 m3/a,漏水量为1000m3/a,则该企业的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是( )。

A 8.0% B.9.1% C.10. 0% D.28.6%

解析: 教材P17工业用水和排水量之间的关系:

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1000/(1000+10000)=9.1%

参考答案:B

5.潜水含水层较承压含水层易受污染的主要原因是( )。

A.潜水循环慢

B.潜水含水层的自净能力弱

C.潜水含水层渗透性强

D.潜水与外界联系密切

解析:第七章第三节P242地下水污染途径,虽没有明确说明,污染物质能否进入含水层取决于地质、水文地质条件。潜水含水层到处都可以接受补给,污染的危险性取决于包气带的岩性与厚度。

参考答案:C

6.地下水影响半径(R)计算公式

中,H代表的物理意义是( )。

A地下水水位降深B.潜水含水层厚度

C.承压含水层厚度D.地表水距抽水井的距离

解析:第七章第五节P244地下水水位变化影响半径的计算公式:

S-水位降深,m;

H-潜水含水层厚度,m;

参考答案:B

7.关于含水层易污染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含水层介质颗粒越大,渗透性越差,含水层越易污染

B.含水层介质颗粒越小,渗透性越好,含水层越易污染

C.含水层介质颗粒越大,渗透性越好,含水层越不易污染

D.含水层介质颗粒越小,渗透性越差,含水层越不易污染

解析:第三章第四节P105常用水文地质参数:

渗透系数:岩石的透水性是指岩石允许水透过的能力。表征岩石透水性的定量指标是渗透系数,一般采用m/d或cm/s为单位。

渗透系数又称水力传导系数。渗透系数愈大,岩石透水性愈强,含水层越易被污染。

渗透系数K是综合反映岩石渗透能力的一个指标。影响渗透系数大小的因素很多,主要取决于介质颗粒的形状、大小、不均匀系数和水的黏滞性等。颗粒越大,渗透性越好。

参考答案:D

8.水文地质试验的目的是( )。

A.获取水文资料B确定影响预测范围

C.评价地下水质量D.获取水文地质参数

解析:考点:了解环境水文地质试验的用途;

第三章第四节120,导则8.3.5.1

环境水文地质勘察与试验是在充分收集已有相关资料和地下水环境现状调查的基础上,针对某些需要进一步查明的环境水文地质问题和为获取预测评价中必要的水文地质参数而进行的工作。

参考答案:D

9.水动力弥散系数是反映一定流速下,某种污染物在多孔介质中( )的参数。

A.弥散过程B弥散方向

C.弥散能力D.弥散速度

解析:考点:熟悉水文地质件调查的主要内容和常用参数;;

水动力弥散系数是表征在一定流速下,多孔介质对某种污染物质弥散能力的参数,它在宏观上反映了多孔介质中地下水流动过程和空隙结构特征对溶质运移过程的影响。

参考答案:C

10.地下水量均衡法适用于( )。

A.Ⅰ类建设项目对地下水污染的预测评价

B.Ⅱ类建设项目对地下水水位的预测评价

C.Ⅲ类建设项目对地下水污染的预测评价

D.Ⅰ类和Ⅱ类建设项目对地下水污染及地下水水位的预测评价

解析:考点:了解地下水量均衡法、地下水溶质运移解析法及其适用条件;

水量均衡法应用范围十分广泛,是Ⅱ类项目(如矿井涌水量,矿床开发对区域地下水资源的影响等)的地下水评价与预测中最常用、最基本的方法。

参考答案:B

11.按照越流系数的概念,1m厚渗透系数为10-7cm/s黏土相当于( )。

A.1mm厚渗透系数为10-10cm/s HDPE膜

B.1mm厚渗透系数为10-9cm/s HDPE膜

C.1mm厚渗透系数为10-8cm/s HDPE膜

D.1mm厚渗透系数为10-7cm/s HDPE膜

解析:考点:熟悉水文地质件调查的主要内容和常用参数;第三章第四节P129

表示越流特性的水文地质参数是越流系数和越流因素。越流补给量的大小与弱透水层的渗透系数K及厚度b’有关,即K’愈大h’愈小,则越流补给的能力就愈大。越流系数σ表示当抽水含水层和供给越流的非抽水含水层之间的水头差为一个单位时,单位时间内通过两含水层之间弱透水层的单位面积的水量。显然,当其他条件相同时,越流系数越大,通过的水量就愈多。越流系数,σ=k’/m’(《地下水动力学》)式中k’—含水层顶板或底板的弱含水层的渗透系数m’—含水层顶板或底板的弱含水层的厚度。σ越流系数保持不变,K’1/b’1=K’2/b’2, 10-7/1000mm=k2/1, k2=10-10cm/s

参考答案:A

12.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自然环境现状调查应附的图件是( )。

A.最冷月气温变化图

B.大比例尺地形图

C.建设项目地理位置图

D.周围地区土壤剖面图

解析:考点:熟悉自然环境现状调查的基本内容和要求;第三章第一节P35

一、自然环境调查的基本内容与技术要求

地理位置:包括建设项目所处的经、纬度,行政区位置和交通位置,项目所在地与主要城市、车站、码头、港口、机场等的距离和交通条件,并附地理位置图。

参考答案:C

13.某70万吨/年煤基烯烃项目,年新鲜水用量为512万吨,设两套总能力为46 000m3/h的循环水系统,用以上信息可估算的清洁生产指标是( )。

A间接冷却水循环率B.单位烯烃产品新鲜水用量

C.单位产品废水排放量D.万元产值取水量

解析:考点:掌握清洁生产指标的选取与计算;第十二章第三节P345-346

参考答案:B

14.矩阵法环境影响识别表中,建设项目各建设阶段与环境要素交叉的格点,表示的是( )。

A.影响因子B.影响范围

C.影响要素D.影响程度

解析:考点:熟悉环境影响识别的方法;第四章第二节P183

在环境影响识别中,一般采用相关矩阵法。即通过系统地列出拟建项目各阶段的各项“活动”,以及可能受拟建项目各项“活动”影响的环境要素,构造矩阵确定各项“活动”和环境要素及环境因子的相互作用关系。如果认为某项“活动”可能对某一环境要素产生影响,则在矩阵相应交叉的格点将环境影响标注出来。

参考答案:C

15.某项目拟采用升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UASB)处理生产废水,消化气(沼气)应由( )。

A.UASB底部收集并导出B.UASB下部收集并导出

C.UASB中部收集并导出D.UASB上部收集并导出

解析:考点:熟悉常用的好氧、厌氧法生物处理工艺的适用条件,了生物脱氮除磷工艺要求以及污水土地处理和人工湿地处理的一般要求;第十三章第二节P360

UASB反应器的上部为澄清池,设有气、液、固三相分离器。被分离的消化气从上部导出,污泥自动落到下部反应区。

在食品工业、化工、造纸工业废水处理中有许多成功的UASB。典型的设计负荷是4-15kgCOD/(m3.d)。

参考答案:D

16.某甲醇生产装置甲醇精馏单元采用三塔精馏工艺,自动控制每塔的流量。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中,下列事故风险源项单元划分,正确的是( )。

A.单塔分别作为危险单元

B.两塔组合作为危险单元

C.三塔整体作为一个危险单元

D.甲醇生产装置整体作为一个危险单元

解析:考点:了解风险源项分析的方法;第二章第三节P28

案例真题连续两年考到事故风险源项单元划分

划分各功能单元

通常按功能划分建设项目工程系统,一般建设项目有生产运行系统、公用工程系统、储运系统、生产辅助系统、环境保护系统、安全消防系统等。

参考答案:C

17.下列方法中,不适用于新建项目大气污染源调查的是( )。

A.类比调查法B.设计资料确定法

C.物料衡算法D.现场实测法

解析:大气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中的大气污染源调查部分,虽然大纲中没有提到,但是也考到;第三章第二节P39;

新建项目:类比调查、物料衡算或设计资料。

评价范围内的在建和未建项目:可使用已批准的环境影响报告书中的资料。

现有项目和改、扩建项目:可利用已有有效数据或进行实测;

对于分期实施的工程项目:可利用前期工程最近5年内的验收监测资料、年度例行监测资料或进行实测。

参考答案:D

18.关于收集利用环境空气质量历史监测资料有效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若评价区域内污染源变化不大,近五年监测资料有效

B.若评价区域内污染源变化不大,近三年监测资料有效

C.若评价区域内污染源变化很大,近五年监测资料有效

D.若评价区域内污染源变化很大,近三年监测资料有效

解析:考点:掌握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调查方法;第三章第二节P42;

收集的资料应注意资料的时效性和代表性,监测资料能反映评价范围内的空气质量状况和主要敏感点的空气质量状况。一般来说,评价范围内区域污染源变化不大的情况下,监测资料三年内有效。

参考答案:B

19.莫宁一奥布霍夫长度L是AERMOD模式中表征大气边界层层结的参数,不稳定层结时,( )。

A.L=0?? B L>0??? C.L<0?? D.L→∞

解析:考点:了解边界层结构及其生消演变规律;第三章第二节P55;

从图中可以看出,当Lmo >0,近地面大气边界层处于稳定状态,Lmo数值越小或混合层高度(h)与Lmo的比值(h/ Lmo)越大,越稳定,混合层高度则越低;当Lmo<0,边界层处于不稳定状态,∣Lmo∣数值越小或∣h/ Lmo∣越大,越不稳定,混合层高度则越高;当∣Lmo∣→∞,边界层处于中性状态,∣h/ Lmo∣=0,此种情况下,混合层高度大约有800 m。

参考答案:C

20.下列模式中,可用于能见度预测的是( )。

A.CALPUFF模式B.AERMOD模式

C.ADMS模式???? D.估算模式

解析:考查对大气导则的掌握程度,对常用的预测模式的适用范围要掌握,大纲中未提到;大气导则附录A。第五章第二节 P196

参考答案:A

(责任编辑:lqh)

5页,当前第1页  第一页  前一页  下一页
最近更新 考试动态 更多>

近期直播

免费章节课

课程推荐

      • 环评工程师

        [智学班]

        7大模块 准题库高端资料 校方服务

        1080起

        了解课程

        286人正在学习

      • 环评工程师

        [轻学班]

        3大模块 准题库高端资料 校方服务

        780起

        了解课程

        105人正在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