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2016年二级人力资源管理师考试专业技能考试卷一

发表时间:2015/11/27 14:59:09 来源:互联网 点击关注微信:关注中大网校微信

本文导航

一、简答题(本题共3题)

1.【答案】(1)培训评估层级体系的特点

①反应评估是第一级评估。即在课程刚结束时,了解学员对培训项目的主观感觉或满意程度。第一级评估目标往往包括对培训项目的肯定式意见反馈和既定计划的完成情况。

优点:易于进行,是最基本、最普遍的评估方式。

缺点:可能因为对老师有好感而给课程全部高分,或者因为对某个因素不满而全盘否定课程。

②学习评估是第二级评估,着眼于对学习效果的度量,即评估学员在知识、技能、态度或行为方式方面的收获。评估的方法很具体,无论是测试、模拟、技能练习还是教师的评价,都是为了评估学习的情况。

优点:对培训学员是一种压力,使他们更认真地学习;对培训讲师也是一种压力,使他们更负责、更精心地准备课程和讲课。

缺点:评估所带来的压力也可能使报名不踊跃;所采用的测试方法的可靠度和可信度有多大、测试方法的难度是否合适,对工作行为转变来说并非是最好的参考指标。

③行为评估,主要评估学员在工作中的行为方式有多大程度的改变,主要有观察、主管评价、客户评价、同事评价等方法。

优点:培训的目的是改变学员的行为,可以直接反映培训的效果;可以使高层领导和直接主管看到培训的效果,使他们更支持培训。

缺点:实施时要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人力资源部门可能忙不过来;相关人员之间可能不太配合;问卷的设计非常重要却比较难做;员工的表现多因多果,难以剔除不相干因素的干扰。

④结果评估,是第四级评估,通过对质量、数量、安全、销售额、成本、利润、投资回报率等企业或学员上司关注的并且可量度的指标进行考查,与培训前进行对照,判断培训成果的转化情况。

优点:如果能在这个层面上拿出详实的、令人信服的调查数据,那么可以打消高层主管投资于培训的疑虑,而且可以指导培训课程计划,把有限的培训经费用到最能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的课程上来。

缺点:需要较长的时间;相关经验很少,评估技术不完善;必须取得管理层的合作,否则就无法拿到相关的数字;多因多果,简单的数字对比意义不大,必须分辨哪些结果与要评估的课程有关,以及在多大程度上有关。

(2)培训评估的层级体系的评估标准在设定培训评价标准时,应当注重评估指标和标准的相关性、可靠性、区分度和可行性。

①相关度。指衡量培训成果的标准与培训计划预定训练或学习的目标之间的相关性。

②信度。指对培训项目所取得的成效进行测试时,其测量结果的长期稳定程度。

③区分度。指受训者取得的成果能真正反映其绩效的差别。

④可行性。指在对培训成果进行评估时,采集其测量结果的难易程度。

(3)培训效果评估方法的应用

①问卷调查法。该方法主要用于对培训师、培训场地、培训教材等主要环节的调查。例如,检查培训目标与工作任务的匹配度,评价学员在工作中对培训内容的应用情况,了解学员偏爱的学习方法,了解学员对培训师所使用的教学方法的态度等。

②访谈法。该方法的应用范围很广,例如,了解学员对培训方案和学习方法的反应,了解受训者对培训目标、内容与实际工作之间的相关性的看法,检查受训者将培训内容在工作中应用的程度,了解影响培训成果转化的工作环境因素,了解受训者对培训的感觉和态度,帮助受训者设立个人发展目标,比较组织战略和培训之间的一致性,为下一步的问卷调查做准备等。

③观察法。指评估者在培训结束以后亲自到受训者所在地工作岗位上,通过仔细观察和记录受训者在工作中的业绩,以此来衡量培训对受训者所起到的效果。由于要花很多时间,该评估方法并不能大范围使用,一般适合一些投资大、培训效果对企业发展影响较大的项目。

④座谈法。即将受训者召集到一起开讨论会,让每一个员工讲述自己通过培训学会了什么,是如何把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应用到工作中去的,以及他是否需要进一步帮助,需要什么帮助等问题,从中获取关于培训效果的信息。

⑤内省法。该方法能使个人清楚地了解到自己的观念,让个人可以用一面“镜子”照出自己对世界的看法,因此该评估方法能够预测调查对象对事物认识的变化,可以评估改变学员态度的培训的效果。

⑥笔试法。主要用于了解学员已掌握的知识,该评估方法能在培训期间向学员反馈有关信息,考查一段时间内的学习成果等。

⑦操作性测验。该评估方法可应用于整个培训过程,具有较高的表面效度;能加强学习效果,鼓励学员在工作中应用培训内容;能让培训师和学员了解教学效果。当培训由一些相互独立的单元组成时,在培训前对学员进行操作性测验,还可以有针对性地确定学员应当接受的培训项目。

2.【答案】结构化面试的实施程序如下。

(1)构建选拔性素质模型其主要步骤包括以下几个。

①组建测评小组。测评小组应包含公司高层管理人员、人力资源管理人员、招聘岗位所在部门的主管、招聘岗位的资深任职者,并对测评小组进行培训。

②从招聘岗位的优秀任职人员中选出一定的人员组成测验样本。

③对测验样本进行人格测验,总结各个被测人员的素质特征。

④将测评结果进行综合,列出招聘岗位选拔性素质表。

⑤将岗位选拔性素质表中的各个素质进行分级,绘制选拔性素质线,构建选拔性素质模型。

(2)设计结构化面试提纲它的主要依据是选拔性素质模型。其主要步骤包括以下几个。

①将选拔性素质模型分解为一组选拔性素质,每一个选拔性素质就是一个测评指标。

②请专家针对每一个测评指标设计出一系列的问题,并对这些问题进行修改完善,形成问卷。

③将问卷发放给该岗位的部分员工,进行预先测试,检验其有效性。

④编写结构化面试大纲。结构化面试大纲本质上是结构化面试问卷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3)制定评分标准和等级评分表以测评指标的等级为横坐标,以选拔性素质水平线与选拔性素质等级的交点为零点,给指标的各个等级赋予相应的分数,分数越趋于零,候选人与岗位拟合得越好。

(4)培训结构化面试考官,提高结构化面试的信度和效度

①要求面试考官具有相关的专业知识,了解组织状况和岗位要求,清楚每一个测评指标、测评标准、问卷题目和相关的背景信息。

②要求面试考官有丰富的社会工作经验,善于观察,能客观地记录应聘者在面试过程中的各种反应,把握应聘者的特征。

③要求面试考官掌握相关的员工测评技术,能熟练运用各种面试技巧,随机应变,把握面试的发展方向,不让应聘者偏离测评指标,有效地控制面试局面。

④要求面试考官具有良好的个人品德和修养,能保持和善、公正,避免评价偏差,遵守打分规则,确保应聘者机会平等。

(5)结构化面试及评分

根据应聘者对每一个问题的行为反应,结构化面试考官利用指标等级评分表对其进行评分,评分结果汇总于指标等级评分表中。

(6)决策

参照模型指标等级得分情况,对比岗位和候选人员的选拔性素质水平线,为招聘、选拔、安置和晋升进行“人一岗位一组织”匹配的决策。

3.【答案】团队是由一些具备特定技能的人员结合在一起的行为组织。团队成员为共同的目标努力工作,彼此相互负责、相互尊重。

(1)团队工资的主要组成要素

①基本工资。基本工资是员工的工资收入中的主要形式。平行团队中的基本工资主要基于员工的个人工作,而非团队工作。企业一般比较愿意用宽带工资体系来支付流程团队成员的基本工资,该体系通过将不同的工资水平统一到一系列的宽带中来简化基本工资的结构。

②激励性工资。为了使激励性工资能够真正发挥激励的作用,这种工资的金额必须足够大。激励性工资的使用要视团队的类型而定。

③绩效认可奖励。企业对员工绩效的认可奖励有两种形式:货币性奖励和非货币性奖励。非货币性奖励比较常用,这些奖励通常具有名义价值,一般是一些具有象征性的物品奖励。企业即使是采用货币性的认可奖励,其价值一般也不会太大。货币性奖励与非货币性奖励的区别在于:非货币性的奖励用来认可优良的业绩表现;货币性奖励用来认可优良的工作结果。

(2)团队工资的设计应注意的问题

①平行团队工资制度的设计。通常不使用激励性工资,而认可奖励尤其是非货币性的认可奖励比较合适。

②流程团队工资制度的设计。基本工资是团队工资结构方案的关键,基本工资支付的主要依据就是团队成员的能力和技能。团队中的每一个成员应该能够胜任其他成员的工作,为鼓励成员接受交叉培训,可以采用技能工资制。预先确定的激励性工资是重要环节。

③项目团队工资制度的设计。基本工资在项目团队的工资结构中属于传统组成部分。项目团队工资结构中的可变性来自于少量货币性奖励和基于团队绩效的激励性工资。少量的货币性奖励被广泛地用于在事后奖励绩效,但是事前的激励性工资在项目团队工资中的地位并不像在流程团队工资中那样重要。企业在设计项目团队的工资计划时要避免使用过多激励性工资。

二、综合题(本题共3题)

1.【答案】(1)该公司的复试采取的是结构化面试方法。结构化面试是指在面试之前,已经有一个固定的框架或问题清单,面试考官根据框架控制整个面试的进行,按照设计好的问题和有关细节逐一发问,严格按照这个框架对每个应聘者分别作相同的提问。这种面试的优点是对所有应聘者均按同一标准进行,可以提供结构与形式相同的信息,便于分析、比较,减少主观性,同时有利于提高面试的效率,并且对面试考官的要求较低。缺点是谈话方式过于程式化,难以随机应变,所收集的信息的范围受到限制。

问题(1)属于背景性问题。即关于应聘者的个人背景、家庭背景、教育背景和工作背景等方面的问题,如个人爱好兴趣、家庭的一般情况、在什么企业工作过等。

问题(2)属于思维性问题。这类问题旨在考查应聘者的理解、分析、辨别、综合、评价和推断的能力,例如,“你认为什么是一个人成功的标准?”或“你怎么看待大学教师在外兼职的问题?”。

问题(3)属于情境性问题。这类问题将应聘者置于一个假设的情境之中,让应聘者设想一下,自己在这样的情境下会怎样做。例如,“假如现在让你做你们公司的人事部经理,你会怎么做?”或“如果你的两个得力下属一直吵架,你会怎么处理?”。

问题(4)属于行为性问题。这类问题是围绕与工作相关的关键胜任能力来提问的,它要求应聘者讲述一些关键的行为事例,面试考官对这些事件进行记录,从中可以提取出应聘者的胜任特征。

(2)员工招聘时应注意的问题包括以下内容。

①简历并不能代表本人。简历的精美程度与应聘者个人能力无必然联系。招聘人员应该尽量避免通过简历对应聘者进行深入的评价,也不应该因为简历对面试产生影响。

②工作经历比学历更重要。对有工作经验的人而言,工作经历远远比他的学历重要。他以前所处的工作环境和他以前所从事的工作最能反映他的需求特征和能力特征。

③不要忽视求职者的个性特征。首先,考查他的性格特征在这个岗位上是否有发展潜力,其次,考查团队合作精神。

④让应聘者更多地了解组织。招聘和求职是双向选择,招聘人员除了要更多地了解应聘者的情况外,还要让应聘者更充分地了解企业。

⑤给应聘者更多的表现机会。招聘人员不能仅根据面试中标准的问答来确定对应聘者的认识,应该尽可能为应聘者提供更多的表现机会。

⑥注意不忠诚和欠缺诚意的应聘者。对于那些频频更换企业的应聘者,用人单位一定要特别小心,一个不诚恳的应聘者并不是最佳人选。

⑦关注特殊员工。如果招聘人员遇到职业经历坎坷或能力超强的应聘者,那么一定要给予特别关注。

⑧慎重做决定。千万不要急着做决定,如果面试后合适的应聘者有好几个,那么你要利用考试的方法继续挑选,直到找出最佳人选。尤其不要因为领导急于知道选择结果,急于用人,而受到影响。

⑨面试考官要注意自身的形象。

2.【答案】(1)根据分析,甲食品公司不成功的主要原因是该公司没有建立一个战略性的绩效管理体系。虽然各个部门都制定了自己的目标,但是这些目标与公司的战略联系不紧密,甚至脱节。同时,该公司对个人的绩效管理,仍然基于传统的岗位描述,没有发生多大的变化。比如,建立产品领先优势并不只是研发部门的事情,要使这项战略获得成功,包括销售部门在内的其他各个部门都有责任。然而,甲公司销售部的关键绩效指标(KPI)只有销售量和回款额百分比,缺乏衡量新产品销售额的指标。没有这方面的KPI,销售部门就不会注重新产品的销售和新产品市场信息的收集,更何况业务的快速发展早就使销售部门感到资源紧张、应接不暇了。销售部门没有设定新产品销售方面的KPI,在销售人员的KPI清单中也没有这方面的KPI。然而,销售人员的参与对于新产品开发的成功与否起着非常大的作用,因为他们是公司中离市场最近的人,对市场的了解也最深。如果没有销售人员向研发和设计部门反馈客户的需求信息和竞争对手的动向,那么原本就有很大风险的新产品开发,更加没有获胜的把握了。由于甲公司销售人员的KPI没有和公司的新产品战略挂钩,他们还像以往一样,只重视老产品的销售。不用看财务报表我们也能知道,该公司新产品的销售不会为其利润率和销量作出多大的贡献。甲公司降低运营成本的努力也收效甚微。降低成本的一个有效手段是改善库存管理,使库存保持在最佳水平。但是甲公司库存过高,不仅占用了资金,也造成保管、损坏、维护等方面的多项费用。所有这些成本算下来,总库存费用大概占产品成本的25%左右。进一步分析发现,产生高库存的主要原因是销售人员往往给出高于实际数量50%以上的销售预测。销售人员奖金发放的唯一标准是销售额,而生产部门奖金发放的标准是生产成本。销售人员担心生产部门为降低成本而压低库存,从而导致他们因为库存不够而不能及时交货,完不成销售任务并损害客户关系,因此在预测时他们宁可多报。如果把预测的准确性也作为一个KPI加入他们的考核指标中,并且与他们的奖金挂钩,那么销售人员会更加慎重地对待预测。此外,生产部门也必须把订单完成率加人到考核指标中。

(2)解决方法:以甲公司销售部门的绩效指标为例,除财务指标直接由公司目标分解而来外,还可以考虑设立销售预测准确率指标和提供每月市场分析报告。设立销售预测准确率指标是为了满足生产部门的需要。如果预测准确,那么会降低公司的库存,从而提高运营效率。提供市场分析报告是为了满足市场部的需要。因为销售部一般是公司中最了解市场的部门,由它提供的报告应该会比市场部自己收集的信息更准确、相关程度更高。

3.【答案】本案例中M机械制造有限公司以谭某还在试用期,不是正式职工为由不发给劳动防护用品是错误的,是没有法律依据的,侵犯了劳动者获得劳动安全保护的权利。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裁决是正确的,具体分析如下。

(1)劳动者有获得劳动安全保护的权利,这是宪法和劳动法规定的职工个人享有的生命健康权的具体体现。《劳动法》第三条规定:“劳动者享有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劳动安全卫生保护不仅体现在国家制定相应的劳动保护制度上,更重要的是在于具体的劳动防护措施和条件上。劳动防护用品是保护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人身安全与健康所必须的一种防御性装备,对于减少职业危害、防止事故发生起着重要作用。《劳动法》第五十四条规定:“用人单位必须为劳动者提供符合国家规定的劳动安全卫生条件和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品。”可见,劳动防护用品的发放是劳动者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重要内容,用人单位必须按规定发给劳动者劳动防护用品。

(2)在生产劳动过程中,用人单位发给职工劳动保护用品,是以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劳动场所和生产条件需要,保护劳动者健康为依据的,是以预防事故和职业伤害为目的的。因此规定,凡是在应当发放劳动防护用品场所工作的劳动者,都应发放。劳动部1996年4月发布的《劳动防护用品管理规定》第十五条规定:“使用劳动防护用品的单位应为劳动者免费提供符合国家规定的劳动防护用品。”《工厂安全卫生规程》第七十四条、第七十七条规定:“在有噪声、强光、辐射热和飞溅火花、碎片、刨屑的场所操作的工人,应该由工厂分别供给护耳器、防护眼镜、面具和帽盔等。”本案中谭某从事的焊接工作,是产生噪声、强光以及机械外伤的操作岗位,因此按规定应发给谭某防护眼镜、手套等防护用品。

(3)用人单位以谭某尚在试用期,不是正式职工为由,不发给谭某劳动防护用品是一种违法行为。《劳动法》第十七条规定:“劳动合同依法订立即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必须履行劳动合同规定的义务。”劳动合同中规定有试用期内容是法律给予劳动关系双方有条件解除劳动合同的一种条件。本案M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将试用期理解为劳动者正式成为M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职工的期限是不合法的。试用期不是企业是否发给劳动者劳动防护用品的理由和依据。即使劳动者不是正式职工,只要所从事的劳动是需要发放劳动防护用品的场所和职业,用人单位就应该按规定发给劳动者劳动防护用品。

相关推荐:

人力资源管理师考试网络课程学习

人力资源管理师考试教材及辅导用书

(责任编辑:xy)

3页,当前第2页  第一页  前一页  下一页
最近更新 考试动态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