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2014年招警考试申论标准化模拟试卷17

发表时间:2014/8/15 11:26:47 来源:互联网 点击关注微信:关注中大网校微信
关注公众号

申论标准化模拟试卷(十七)

一、注意事项

1.《申论》考试,与传统作文考试不同,是对分析驾驭资料的能力与对表达能力并重的考试。

2.作答参考时限:阅读资料40分钟,作答110分钟。

3.仔细阅读给定的资料,按照后面提出的“申论要求”依次作答。

二、资料

(1)2005年2月,湖南省教委原党委书记朱尚同等5位教育界老同志在媒体上联合撰文追问中国教育公正问题,文章发出了空前尖锐的质问:“今天有钱有势者的子女,进入好学校的比例,是不是增多了?他们都是考上的么?我们这么多教育工作者,对此是习以为常了,还是觉得汗颜?”

(2)2005年3月3日,《人民日报》发表题为《教育公平:和谐社会的基石》的短评,文章引用了新出炉的《关于我国高等教育公平问题的研究报告》,指出清华、北大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招收的新生中,农村学生比例呈下滑趋势。作者评价:“教育的基本功能之

一,就是缩小贫富差距,促进社会平等……如果教育反而扩大社会差距,那岂不是背离了初衷?”

(3)2005春天的“两会”,“教育公正”的呼声与建言不绝于耳。最引人注目的当属武汉大学博导洪可柱为领衔的31位全国人大代表提出的“春秋两季高考”的改革建议。在广州接受《南风窗》记者采访时,洪代表再次峻言“没有教育公平,便没有和谐社会”!

(4)教育行政当局受的压力无疑格外巨大。教育部部长周济近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多次表示“要把教育公平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来抓”。同时,他也指出:“要改变现状,就要对教育投入、规划、政策做进一步改革,这不单单是教育部门的事情,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

(5)“三大不公”困扰教育

梳理人们当前对教育公平性和公正性的种种质疑,大致有三大层面。 ‘

首先是城乡受教育机会的不均衡——据国家相关课题组调查显示,近年随着学历增加,城乡之间的差距逐渐拉大。现在,城市人口拥有高中、中专、大专、本科、研究生学历的人数,分别是农村人口的3.5倍、16.5倍、55.5倍、281.55倍、323倍。

南京学者张玉林研究了北大和清华20年来的招生情况,情况令人惊叹:以1999年为例,两校招收的本科生中农村学生只占17.8%,与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近70%形成鲜明对比。

其次是国家名校招生指标对广大“外省人”的不公。

对于普通国民来说,国家正义的最重要象征之一,就是最高学府公正地向各地国民敞开

大门。但现实是,多数省份的孩子考上名牌大学,要比大都市的孩子付出大得多的心血。

2005年全国两会上,来自湖北团的全国人大代表洪可柱在其关于“高招制度”改革的

著名议案中,对当下招生配额不公的具体情形,进行了一番精细的分析:

“据不完全统计,恢复高考制度20多年来,清华、北大在湖北省每校每年招生人数不足百人,在北京市则不低于500人,招生人数两者相差5倍;而湖北省总人口7500万人,北京市总人口1500万人,相差5倍。即同等条件下,如果湖北省只有一个招生指标,北京市却拥有25个指标,这是多么严重的不公平!据统计,湖北省考生上清华、北大的平均分数比北京市考生要高160分!”

学者张玉林先生也解剖了“清华”神话:在迄今为止的20多年问,清华大学投放北京市的招生名额始终超过苏、皖、鄂、川4省总和,2001年则占其招生总数的18%,而当年北京高中毕业生数量只占全国总量的0.9%。结果必然是各地录取比例和分数线的极大悬殊。

对此,北京大学教授郑也夫也指出:“所谓配额制,大多是偏向弱势群体的,只有在中

国当代高考才反其道而行之,它公然照顾强势群体——大城市中的考生!”

除了城乡差异与招生指标的不公正外,还有一种不公正,它是由各种特殊招生手段造成的不公——也往往和“教育腐败”相挂钩。

朱尚同等“湖南教育界五老”观察到,目前高校招生有几类降分录取:一是“定向生”,省属院校可按规定的录取线下降20分,收费“行情”不一,少则1.5万元,有的重点名校高达10万元以上。“定向生”并不“定向”,已是公开的秘密,可这种假指标仍一年年由有关部门郑重下达;二是“二级学院”,各校收费标准不一,大体3万元左右,录取线按生源多少而定,可以降100分甚至更多。四是“专升本”,向专科生收费卖本科资格,一般存1万元左右。简而言之,如此行径,就是“卖考分”3个字而已。

(6)2004年,教育行业名列中纪委调查报告中的“五大腐败重地”;河南濮阳县高考舞弊事件、中国音乐学院器乐系招生不正常事件、北南宁招生“丑闻”……都使人深深担忧中国教育的公正性。

三、《申论》写作要求

1.请用不超过150字的篇幅,概括出给定资料所反映的主要问题。

(满分20分) .

2.用不超过350字的篇幅,提出解决给定资料所反映问题的方案。要有条理地说明,要体现针对性和可行性。(满分30分)

3.就给定在资料所反映的主要问题,用120字左右的篇幅,自己拟目标进行论述。要求中心明确,内容充实,论述深刻,有说服力。(满分50分)

《申论》作答分析

1.【答案提示】

从资料上看,教育公正已引起社会各界有识之士的关注。《人民日报》对教育公正问题发表文章,以及两会代表对教育公正的质疑,引起教育行政当局的重视,并表示要下大力气解决教育公正问题。对教育公正的质疑主要表现在城乡受教育机会的不均衡,国家名校招生指标对广大“外省人”的不公和特殊招生手段造成的不公三个方面。

2.【答案提示】

要解决教育公正问题,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

第一,教育行政当局要对教育投入、规划、政策做进一步改革,从教育体制上规范教育;

第二,教育部门要会同社会各界共同解决教育公正问题,只有广泛听取意见才能使我国的教育更切合实际;

第三,要坚决打击各种形式的教育腐败,让教育走上健康快速的发展轨道。

3.【答案提示】

首先,通过一位中学教师的话引出问题,那就是我国的教育存在不公。我国的教育只具备了分数面前人人平等这一形式上的公平,实际上对许多人存在着各种各样的不公平。接下来指出由于教育腐败的原因使我国教育公正问题很难解决,所以要解决教育公正问题就要严厉打击教育腐败。

参考例文

呼唤教育公正

一位重点中学教师对他的学生说:“你们知道吗?你们三年读下来,国家在每个人身上的投资可以支助10个失学儿童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其实你们在这里上学就是在剥夺他人上学的权利。”这位教师的话尽管不无偏颇,但还是反映了一种相当无奈的现实。我觉得是中国教育资源长期不均衡配置造成了今天的境况:农村孩子就这样,城里孩子就那样。牺牲了很多普通中学的利益办起了少数重点中学,牺牲了大多数孩子的利益让少数孩子受好的教育。这公平么?确实,层层设置的重点学校制度,加剧了基础教育领域内部资源配置的失衡,导致在地区内、区域内学校之间差距拉大,甚至是人为地制造差距,造成了一大批基础薄弱的“差校”。重点学校绝大多数设在城市、城镇,从而有利于城镇学生的升学。这种把学校、学生分为不公平等级,为了选拔少数“尖子”,而使多数儿童的利益受损的强烈竞争性的教育,是违背义务教育的选择和宗旨的,是“应试教育”的制度基础,目前正在纠正之中。但公立学校之间业已形成的巨大差距,已引起社会的强烈关注。

我国现在的统一高考制度,具备了形式上的公平——分数面前人人平等。但由于实际录取学生采取分省定额划线录取的办法,各省市区的录取额并不是按照考生数量平均分布的,而是按计划体制下形成的优先照顾城市考生的准则,因此出现同一份考卷,各地录取分数线的极大差距,从而加剧了原本已经存在的城乡之间的教育不平等。经济发达地区反而录取分数低,经济落后地区倒反而高出许多。2003年全国统一高考,上海文科考生460分就可以上重点分数线,四川、重庆等地文科考生却要520分以上才能上重点线!这哪里是“扶贫”?分明是“扶富”!是很大的不公平!

而今年实行的许多省市自行命题的做法,则轻轻一笔,就把这种地区分数录取落差的巨大不公平,一下子就抹掉了,掩盖了。真是妙着,绝招!

由于在我国教育资源仍然属于短缺,远远不能满足社会的实际需要,长期被认为是“一方净土”的教育,也受到社会腐败行为的侵蚀。这种腐败集中表现在公平竞争的升学考试制度的破坏上,通过权力和金钱的交易,换取短缺的教育资源。其中一类是所谓的“条子生”,通过某种特权进入学校(重点中小学、大学和成为研究生)。第二类是“缴费生”,不符合入校资格,但通过花钱买分数取得入学资格。在“缴费生”中,更有一部分是利用公款上学的,例如目前蔚然成风的领导干部读博士、大学设“博士研究生班”。第三类是“学校利益集团”,例如前两年高考揭发出的湖南隆回一中保送生作弊案,假保送生皆为学校领导和教师子弟。如此等等。又如教育收费问题,教育费用过高,成为制约农村教育发展和贫困家庭的孩子接受高等教育的严重问题。

严重的腐败行为加深了我们对教育问题的认识。就高考制度而言,三好生和优秀学生干部加分等一些至今仍在通行的制度,正在成为产生腐败的温床,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严重关切。对此,我们不能不大声呼唤教育公正,不能不大声呼唤2000多年前孔夫子就提倡过的“有教无类”。

更多关注

2014年招警考试申论标准化模拟试卷汇总

2014年招警《申论》模拟试卷及答案汇总

2014年招警《申论》模拟试卷汇总

招警考试介绍 在线模拟考试 报考答疑中心 招警报考条件

(责任编辑:zn)

2页,当前第1页  第一页  前一页  下一页
最近更新 考试动态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