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格类 >> 出版资格 >> 考试视讯 >> 正文

2011年出版专业资格考试(中级)独家解密访谈

发表时间:2011/8/8 16:23:20 来源:互联网  来源: 中大网校 [ www.wangxiao.cn]

视频内容

一、科目特点

我国建立出版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制度,对出版专业技术人员实行资格考试,是加强出版行业人才队伍建设和深化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举措。

20029月首次举办以来,全国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至今已有10年的时间,为我国出版行业人才培养了大量合格、有用人才。至今,全国已有10万余人参加考试,3.7万余名出版专业技术人员通过考试,并取得出版专业初级或者中级职业资格。

目前,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已经成为出版行业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考核最严格的综合性职业培训活动。它比较系统地强化了出版专业技术人员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操守,以及从事出版工作应具备的知识和技能。

该资格考试的考试成绩实行非滚动管理,参加考试人员须在1个考试年度内通过全部应试科目。近几年的合格标准均为每门120分(满分200分)。考试合格者,由各省(市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颁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统一印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新闻出版总署共同用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出版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证书》。

2011年全国出版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考试将于1016日举行。上午考试科目为《出版专业基础》,下午为《出版专业实务》,各为3个小时。考试成绩一般会于年底前公布,各省(市区)公布时间不一,北京是在12月下旬。

二、考试题型

    考试题型分为主观题和客观题。客观题也就是选择题,主要是单项选择题和多项选择题,采用计算机阅卷。主观题也称为综合题,是人工阅卷。它分为写作题、模拟审稿题、改错题、计算题、简答题、综合能力题等六种题型,选择使用。

(一)选择题

    1.单项选择题

    每题1分。每题4个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答题时必须按题号在答题卡上将与所选选项对应的字母用2B铅笔涂黑,在试卷上直接作答无效。

    2.多项选择题

    每题2分。每题5个备选项中,有2个或2个以上符合题意,并且至少有1个错项。错选,本题不得分;少选,所选的每个选项得0.5分。答题时必须按题号在答题卡上将与所选选项对应的字母用2B铅笔涂黑,在试卷上直接作答无效。

    (二)综合题

    1.写作题

    根据所给的条件撰写短文。

    2.模拟审稿题

    要求对一段短文或者话语进行审核,指出其中存在的错误或缺漏,同时说明正确的内容是什么。解答这种题时,必须遵循审稿过程中批注意见的操作规范,即应该在有错误或缺漏的文字下面画线后,再在相应空白处写明意见。根据考试的特点,做标记和写意见都不能使用铅笔。

    3.改错题

    找出所给材料中的各种错误,并予以改正。针对中级考生,主要分两种:

    1)校对通读改错题

    题干中说明短文摘自校样,要求通读后改正各种错误。解答这种题时,既不能添加内容,也不能对文字作润饰性修改,答题时还必须正确使用校对符号。

    2)模拟编辑加工整理题

    题干中明确要求阅读分析短稿并作编辑加工整理。解答这种题时,既要改正各种错误,也要弥补缺漏,还可做文字润饰,但是不能改变稿件的主体内容,并且必须遵循稿件加工整理的操作规范,直接在稿面上进行修改。

    4.计算题

    根据题中给出的一系列数据,列出公式计算相关的一组结果。

    5.简答题

    根据问题简要回答,写出答案。比如案例分析,就会给出一段材料,让考生来回答相应问题,写在空白处。

    6.综合能力题

    将以上题型的特点搭配使用,要求按照题目的具体要求回答,例如,将选答题和简答题的特点有机结合,形成考题。一般它的题目要求是:

请分析所给材料后按要求回答问题(凡要求做选择回答的小题,错选,该小题不得分;少选,按所选的选项数量得分。凡要求陈述作答的小题,请将答案写在相应的空白处。)

根据出版工作实践的需要和特点,试卷中还可能出现由其他各种题型相结合而形成的综合能力题。

三、教材框架

    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中级的辅导教材有两本,一本名为《出版专业基础》,另一本名为《出版专业实务》。今年是2011年版辅导教材使用的第一年。

(一)教材修订概况

相对于2007年版,2011年版教材修订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新成就,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发展的新成果,体现党和国家关于文化建设的新精神,体现党和国家对于新闻出版工作的新要求。

主要根据党和国家有关文件,对教材中有关内容作了修改。

2.体现出版行业的新发展。

主要根据出版体制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的新情况,出版业新媒体、新业态快速发展,出版新技术不断创新和“走出去”力度不断加大的新形势,增加了以下有关内容:

1)出版业改革成果;

2)数字出版;

3)我国港澳台出版业概况;

4)世界发达国家出版业概况;

5)国际出版合作,等。

3.体现出版理论研究的新成果。

随着出版实践的快速发展,新概念、新范畴不断涌现,政策、管理、技术和标准等方面新举措的不断推出,更新着人们对于传统出版概念和范畴的认识,或者赋予传统概念和范畴新的内涵。本次修订吸纳了一些比较成熟的新概念、新提法,对于一些传统概念和范畴给予了更加科学的界定。

4.更加贴近出版工作实际。

主要是根据出版专业技术人员工作的实际情况,对有关内容进行了增删。比如:

1)在《出版专业基础·中级》教材中,增加了关于出版社的发行管理的内容。

2)在《出版专业实务·中级》教材中,增加了有关采用版税方式付酬时测算图书定价的方式,有关校对的量化管理和社外校对管理,有关数字印刷的特点和种类等内容。

3)对一些与出版专业技术人员日常工作关系不大的内容,如关于印刷机械种类及其工作原理、关于各种录音和录像器材的特点、关于出版社经营管理的决策步骤等,则做了大量精简甚至删除。

5.进一步区分同一科目(“出版专业基础”或“出版专业实务”)的不同级别之间、同一级别不同科目之间的层次和结构。主要有:

1)根据出版工作实践对初级、中级专业技术人员的不同要求,对两个级别教材中的知识模块进行了调整,除了极少量的共性知识内容外,其他知识模块都基本上不再重复,并在中级教材中设置了对初级教材的参见指引。

2)就同一级别而言,进一步区分了“应知”和“应会”,基本做到了两个科目之间内容不重复,提高了互补性。

(二)2007版和2011版教材内容对照

1.出版专业基础

章节名称

2011年版

2007年版

章节

增减

第一章 出版概论

65

59

出版概论

+6

第二章 数字出版与数字出版产品

17

0

+17

第三章 编辑概论

25

33

编辑概论

-8

第四章 中国近代出版历史知识

31

48

出版历史知识

-17

第五章 出版行政管理

36

41

出版行政管理

-5

第六章 出版社经营管理

49

53

出版社经营管理

-4

第七章 出版物市场

57

59

出版物市场

-2

第八章 著作权知识

47

67

著作权知识

-20

 

327

360

 

33

从上表来看,2011年版比2007年版减少了33页,减幅不到10%。第二章是新加的内容,当然第一、四、五、八章内容的变动大一点。除了第一章,其他章节的页码都在下降。其中下降最多的是“中国近代出版历史知识”、“著作权知识”两章

2.出版专业实务

章节名称

2011年版

2007年版

增减

第一章 出版物选题策划

33

41

-8

第二章 图书编辑

39

51

-12

第三章 期刊出版

49

59

-10

第四章 书刊整体设计

67

76

-9

第五章 书刊校对

38

36

+2

第六章 书刊印刷

47

47

0

第七章 音像制品出版

36

42

-6

第八章 电子出版物出版

36

41

-5

第九章 互联网出版

32

32

0

第十章 出版物的成本与定价

32

44

-12

第十一章 著作权贸易与国际出版合作

44

47

-3

 

453

516

63

从上表来看,2011年版比2007年版减少了63页,减幅达10%以上。其中有8章都减少了页码,只有书刊校对一章多了2页,互联网出版书刊印刷两章持平。减少最多的是图书编辑出版物的成本与定价两章。

四、各章分值

(一)出版专业基础

单项选择题30题,题号1-30;多项选择题35题,题号31-65;综合题5题,题号66-70。具体分值统计见下表:

章节名称

单项选择题

多项选择题

综合题

分值

第一章 出版概论

4

8

20

32

第二章 编辑概论

4

10

0

14

第三章 出版历史知识

3

6

0

9

第四章 出版行政管理

4

8

20

32

第五章 出版社经营管理

4

6

20

30

第六章 出版物市场

4

8

0

12

第七章 著作权知识

3

8

20

31

出版法规

2

12

20

34

时事政治

2

4

0

6

 

30

70

100

200

    从上表来看,“出版法规”是分值最多的章节,达34分。然后是“出版行政管理”、“出版概论”、“著作权知识”、“出版经营管理”,都在30分以上。

(二)出版专业实务

单项选择题30题,题号1-30;多项选择题35题,题号31-65;综合题5题,题号66-70。需要说明的是,2010年第一次有了尝试,可选择做题。第68题,分AB两题,全是计算简答题,分别针对图书编辑和期刊编辑。第70题,也分AB两题,分别针对图书编辑和期刊编辑。一道是计算题,考察“出版物的成本与核算”这一章的内容;另一道是考察“期刊出版”这一章的内容。具体分值统计见下表:

章节名称

单项选择题

多项选择题

综合题

分值

第一章 出版物选题策划

2

4

0

6

第二章 图书编辑

3

6

40

49

第三章 期刊出版

4

6

22

32

第四章 书刊整体设计

4

8

18

30

第五章 书刊校对

3

8

20

31

第六章 书刊印刷

3

4

0

7

第七章 音像制品出版

1

8

0

9

第八章 电子出版物出版

3

8

0

11

第九章 互联网出版

2

6

0

8

第十章 出版物的成本与定价

2

6

22

30

第十一章 著作权贸易与国际出版合作

3

6

0

9

 

30

70

 

200

    从上表可以看出,“图书编辑”的分值最多,达49分。第66题虽然讲的是选题报告,但是要考察的内容是在“图书编辑”。接下来分值比较大的是“期刊出版”、“书刊校对”、“出版物的成本与定价”、“书刊整体上设计”,都在30分以上。

五、备考建议

    (一)全面了解考试要求;

(二)熟读教材内容;通读教材三遍以上;

(三)掌握复习节奏;

(四)熟悉各种题型;

(五)不要盲目做题;

(六)重点突破,全面开花。

比如有关著作权和出版行政管理、出版法规的案例分析,还有出版物的成本核算,都是往年失分较多的题。

(七)谨慎参加辅导班。

六、答题策略

    (一)迅速进入状态;

    (二)看清题意;

    (三)合理分配时间;

    (四)注意案例分析和成本核算。

 

出版资格网络课堂

出版资格报考指南 更多

最近更新

出版资格考试动态 更多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服务条款- 付款方式- 课件帮助- 网校联盟- 诚邀合作- 常见问题- 网站地图- 合作伙伴- 诚聘英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