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2014年环境影响评价师考试技术方法真题

发表时间:2016/5/17 10:37:04 来源:互联网 点击关注微信:关注中大网校微信
关注公众号

21.下列参数中,不属于大气环境影响估算模式预测面源影响所需的是( )。

A.面源排放速率B.面源排放高度

C.面源长度D.面源初始横向扩散参数

解析:考点:掌握估算模式计算点源和面源影响所需数据要求与应用;第五章第二节P195

估算模式所需输入基本参数如下:

(1)点源参数:点源排放速率( g/s);排气筒几何高度(m);排气筒出口内径(m);排气筒出口处烟气排放速度(m/s);排气筒出口处的烟气温度(K)。

(2)面源参数:面源排放速率[g/(s·m2)];排放高度(m);长度(m,矩形面源较长的一边),宽度(m,矩形面源较短的一边)。

(3)体源参数:体源排放速率(g/s);排放高度(m);初始横向扩散参数(m),初始垂直扩散参数(m)。

参考答案:D

22.关于氮氧化物去除工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SCR工艺将NOx还原为水和氮气,不需催化剂

B.SCR工艺将NOx还原为水和氨氮,需要催化剂

C.SNCR工艺将NOx还原为水和氮气,不需催化剂

D.SNCR工艺将NOx还原为水和氨氮,需要催化剂

解析:考点:熟悉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治理工艺及选用原则;第十三章第二节P373

选择性非催化还原 (SNCR,selective non-catalytic reduction): 无催化剂的作用下,在适合脱硝反应的“温度窗口”内喷入还原剂将烟气中的氮氧化物还原为无害的氮气和水。选择性催化还原技术(SCR,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技术主要是在有或没有催化剂时,将氮氧化物选择性地还原为水和氮气。

参考答案:C

23.大气环境影响评价中,关于气象观测资料调查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对于各级评价项目均应调查近10年的气候统计资料

B.二级评价项目须调查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和高空气象探测资料

C.二级评价补充气象观测的时间至少应连续一年

D.三级评价需收集近三年内的至少连续一年的气象资料

解析:第三章第二节P47,气象观测资料调查。

表3-10 气象资料调查要求

参考答案:B

24.大气污染源调查中,不应列入点源调查清单的是( )。

A.点源坐标B.排气筒出口内径

C.排放工况D.环境温度

解析:大气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中的大气污染源调查部分,虽然大纲中没有提到,但是也考到;第三章第二节P40;

点源调查内容:

排气筒底部中心坐标,以及排气筒底部的海拔高度(m);排气筒几何高度(m)及排气筒出口内径(m);烟气出口速度(m/s);排气筒出口处烟气温度(K); 各主要污染物正常排放量(g/s),排放工况,年排放小时数(h);毒性较大物质的非正常排放量(g/s),排放工况,年排放小时数(h);

参考答案:D

25.技改扩建项目工程分析中,污染物排放量统计无需考虑的是( )。

A.现有工程排放量B.拟建工程排放量

C.区域污染源削减量D.“以新带老”削减量

解析:考点: 掌握污染源源强核算的技术要求及计算方法;第二章第一节P16;第十三章第二节P373

技改扩建项目污染物排放量:

在统计污染物排放量的过程中,应算清“三本帐”,即:改扩建前排放量—“以新带老”削减量+技改扩建项目排放量=技改扩建完成后排放量

参考答案:C

26.下列大气污染治理方法中,不属于气态污染物净化方法的是( )。

A燃烧法B.生物净化法

C.重力法D.膜分离法

解析:考点:熟悉除尘、吸收、吸附、燃烧的典型处理工艺及其一般要求;第十三章第二节P367

重力法适用于气态中含有颗粒物的污染物处理方法。

参考答案:C

27.某项目拟建于占地面积为50k㎡的围海造地规划工业园区内,距海岸5km,其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二级,采用AERMOD模式预测大气环境影响,下垫面参数选择正确的是( )。

A选择城市地区的近地面参数

B选择耕地地区的近地面参数

C.选择水面地区的近地面参数

D.选择沙漠地区的近地面参数

解析:考点:了解使用AERMOD、ADMS模式系统计算点源影响所需的污染源和气象数据;第五章第一节P196。

AERMOD是一个稳态烟羽扩散模式,可基于大气边界层数据特征模拟点源、面源、体源等排放出的污染物在短期(小时平均、日平均)、长期(年平均)的浓度分布,适用于农村或城市地区、简单或复杂地形。

参考答案:A

28.已知A、B两厂同时运行时,两厂厂界交界处测点声级为65dB (A),在A厂检修停运期间,同一测点处声级为62dB (A)。该测点处A厂厂界噪声排放值是( )。

A.59dB (A)?? B 62dB (A)

C.63. 5dB (A)? D 65dB (A)

解析:考点:掌握噪声级相加与相减计算方法;第八章第一节P270。

参考答案:B

29.某点声源位于空旷硬质地面上,距其100米处的A声级为50dB (A),若只考虑几何发散衰减,则该声源的声功率级是( )。

A.78dB (A)? B.81dB (A)

C.98dB (A)? D.101dB (A)

解析:考点:掌握点声源几何发散衰减公式、计算和应用;第八章第二节P272。

点声源位于空旷硬质地面上,属于半自由空间,运用公式8-3计算。

50=LWA-20×lg100-8= LWA-48,LWA=98Db(A)

参考答案:C

30.某有限长线声源的长度为L,在线声源垂直平分线上距离线声源r。处的声级为LA(r。),采用近似点声源衰减公式LA(r)= LA(r。)-20lg(r/r。),预测垂直平分线上距离线声源r处的噪声级LA(r),必须满足条件是( )。

解析:考点:熟悉线声源、面声源几何发散衰减公式、计算和应用;第八章第二节P273。

参考答案:A

31.某测点一小时内测得的声级及持续时间见下表,该测点的小时等效声级为( )。

A. 86dB (A) B. 83dB (A)

C.78dB (A) D. 75dB (A)

解析:考点:熟悉声环境影响评价的方法;第八章第五节P279。

按式(8-29)计算建设项目声源在预测点产生的等效连续A声级贡献值:

参考答案:C

32.某村庄距新建双向6车道高速公路中心线50m,预测近期噪声超标5dB (A),超标户数较多且分布较集中,房屋为一层平房(相对路基标高为0. 5m),对该村庄应优先采用的噪声污染防治措施是( )。

A.平房安装隔声窗

B.在高速公路和村庄之间植树造林

C.修建居民区栅栏

D.设置声屏障

解析:考点:熟悉隔声、隔振工程措施的一般要求;第十三章第三节P382。

一般人工设计的声屏障可以达到5~12dB实际降噪效果。这是指在屏障后一定距离内的效果,近距离效果好,远距离效果差,因为声波有绕射作用。

参考答案:D

33.某河流控制断面溶解氧标准限值为5mg/L,若实测水温条件下饱和溶解氧浓度为8mg/L,溶解氧标准指数为1.0,则实测溶解氧浓度为( )。

A.6mg/L B.7mg/L

C.8mg/L D.11mg/L

解析:考点:熟悉单项水质参数法在水质现状评价中的应用;第三章第三节P75。

参考答案:D

34.某拟建项目排放口的上游有一榨糖厂,仅旱季生产6个月,该糖厂允许COD排放量为180吨/年。点源调查时确认该糖厂旱季贡献的COD排放负荷是( )。

A.10吨/月 B 15吨/月

C. 30吨/月 D.45吨/月

解析:考点:掌握不同类型污染源的调查方法;第三章第三节P69

180/6=30

参考答案:C

35.已知某弱潮河口不同时期的海水入侵平均长度大致为50km、20km、10km, 对应的水期排序是( )。

A.平水期、枯水期、丰水期

B.枯水期、平水期、丰水期

C.丰水期、平水期、枯水期

D.枯水期、丰水期、平水期

解析:考点:了解河口、近海水体的基本环境水动力学特征及相应的调查方法;第三章第三节P66。

河口的水文特性:

河口区是海水与河流淡水相互汇合和混合之处,一般情况下淡的径流水因密度较海水小,于表层向外海扩展,并通过卷吸和混合过程逐渐与海水混合,而高盐度的海水从底层楔入河口,形成河口盐水楔。

(a)盐水楔河口; (b)部分混合河口; (c)充分混合河口

在秋季、冬季降温期,垂直对流发展,混合增强的情况下盐水楔被破坏,按垂直向的混合程度强弱和盐度分布的特征呈现(b)和(c)的情况,(b)为部分混合型,(c)为充分混合型。

参考答案:C

36.某河流监控断面年内共有6次监测数据,其COD标准指数分别为0.8、0. 9、1. 2、1.0、1.5、2.1,该河流断面的COD测次超标率是( )。

A.33% B.50% C.67% D.83%

解析:考点:熟悉单项水质参数法在水质现状评价中的应用;第三章第三节P75

超标的指数有:1.2、1.5、2.1;1.0不超标。

超标个数/总个数=3/6=50%

参考答案:B

37河口现状水质调查时,每个水期每个断面至少需采样( )。

A.1次B. 2次C.4次D.8次

解析:考点:了解河口、近海水体的基本环境水动力学特征及相应的调查方法;第三章第三节P72

(2)河口取样次数。

①在所规定的不同规模河口、不同等级的调查时期中(表3-14),每期调查一次,每次调查两天,一次在大潮期,一次在小潮期;每个潮期的调查,均应分别采集同一天的高潮、低潮水样;各监测断面的采样,尽可能同步进行。两天调查中,要对已选定的所有水质参数取样。

参考答案:C

A.1. 73% B.36. 8%

C.50.0% D.63. 2%

解析:考点:掌握常用河流水质预测模式的运用;第六章第三节P220

Q:河道流量

Mc:横向混合因子

M:排放源强

qc:距一岸的横向距离为y时的累积流量。

累积流量的定义为:

式中:qc——距一岸的横向距离为y时的累积流量;

My——河流横断面的形状系数;

h——当地水深;

u——当地垂向平均流速;

y——横向坐标。

y=0时,qC(0)=0;y=B(河宽)时,qc(B)=Q(河流总流量);侧岸:y=B, qc(B)=Q,河道中心:y=1/2B, qc(1/2B)=1/2Q

岸边的浓度计算中:排放侧岸qc=B采用6-19:C(x,20)=M/(3.14×0.025×1000)0.5 exp[-400/(4×0.025×1000)]

河道中心的浓度:qc=10,C(x,10)= M/(3.14×0.025×1000)0.5×exp[-100/(4×0.025×1000)]

二者相比:

参考答案:A

A.年出湖径流量/湖泊容积

B.年人湖径流量/湖泊容积

C.湖泊容积/年入湖径流量

D.年反推人湖径流量/湖泊容积

解析:考点:了解湖泊、河口水环境影响预测模式要求的基础资料及参数;第六章第二节P224

T=V/Q

参考答案:C

40.某河流人湖断面COD、氨氮、总氮和BOD5浓度分别为湖内水质目标的l倍、1.8倍、2倍和1.5倍。该河流与湖泊的水质目标为Ⅲ类,则该河流入湖断面的超标项目为( )。

A.0项B. 1项C.2项D.3项

解析:熟悉单项水质参数法在水质现状评价中的应用;第三章第三节P74

水质因子的标准指数≤1时,表明该水质因子在评价水体中的浓度符合水域功能及水环境质量标准的要求。

参考答案:D

(责任编辑:lqh)

5页,当前第2页  第一页  前一页  下一页
最近更新 考试动态 更多>

近期直播

免费章节课

课程推荐

      • 环评工程师

        [智学班]

        7大模块 准题库高端资料 校方服务

        1080起

        了解课程

        286人正在学习

      • 环评工程师

        [轻学班]

        3大模块 准题库高端资料 校方服务

        780起

        了解课程

        105人正在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