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工程类 >> 测量员 >> 辅导资料 >> 正文

2015年测量员考试基础理论知识备考精华(12)

发表时间:2015/3/23 9:02:55 来源:互联网 点击关注微信:关注中大网校微信
关注公众号

超前地质预报

为把握准确完整的第一手资料,正确指导施工,遇重大工程地质问题时开展综合超前预报工作。

(1)综合超前地质预报工艺流程。综合超前地质预报纳人隧道施工工序,其工艺流程见图1超前地质预报工艺流程图。

(2)地质素描,随开挖及时进行,地层岩性变化点、构造发育部位、地下水发育带附近每开挖循环进行一次素描,其他地段每10m~20m进行一次素描,以便随时掌握开挖地质情况。

(3)TSP202一次可以预报100 m~300 m,考虑溶岩地区易发生灾害性地质,预报频率一般地段120m/次~150m/次,复杂地段增加预报频率,为100m/次~120m/次。

(4)红外探测,原则上可以定性预报掌子面前方30 m范围内有无地下水,因其体积小、操作方便、数据直观、不占用施工时间,可以20m~25m预报1次,以增加对比分析。

(5)超前地质钻探,根据地质素描、红外探测、TSP202超前地质预报结合区域地质资料初步综合分析,考虑到该隧道节理发育的特点和严重程度,每循环可钻1-3孔。超前钻孔原则上应连续重叠式进行。重叠长度5 m~8 m,做安全储备及止浆岩盘。每开挖循环在掌子面均匀布设5-8个5m一8m加长钻孔是可溶岩地区较好的预报手段。

(6)地质综合判析。地质综合判断分析是综合地质预报方法的中枢,它对以上所采用的各种预报手段获得的资料进行归纳、分析、对比,提出最终预报结论和工程措施建议,指导施工,并确定下一步预报的方案和各预报手段工作计划。

(7)红外探测。红外辐射场理论应用于隧道地质预报中,当隧道外围空间和掘进前方存在隐伏水体或含水构造时。隐伏水体或含水构造产生的异常场就要叠加到正常场上,使隧道内的正常场产生畸变,根据拱顶、隧底、边墙、掌子面探测曲线、测量数据的变化就能确定隐伏水体或含水构造所在空间方位。

(8)台车或风钻超前探测。该方法是利用台车或风钻在隧道掌子面钻水平小孔径的浅孔获取地质信息的一种方法,它是岩溶发育区对超前地质钻孔的一种重要补充。因其数量较多,有时效果是非常明显的。与超前地质钻孔相比,它具有设备简单、操作方便、费用低、占用隧道施工时间短,可与爆破孔同时施作。只不过其深度较爆破孔深2 m一5m而已。这样,风钻探测深度总是超前每循环爆破进尺2 m~5 m。保证施工安全。

(9)地质雷达。地质雷达根据电磁波的双程走时的长短差别,确定探测目标的形态及属性,结合工程地质理论分析达到对埋藏目标(地质体)的探测与判断。

组织机构

该标段成立专门的隧道施工监测及预报小组。由项目经理部工程技术部负责实施。

量测组织:由工程队组成监测小组,技术主管负责,由熟悉量测工作的技术人员3—5人组成,小组负责编制监测方案、监测项目实施及监测技术资料的整理上报工作,负责保护各阶段使用的监测标志及仪器。根据工程进度及时量测、计算、绘图、分析并及时向主管领导和监理报告量测结果。

监测工作本着准确、及时的原则实施。将监测数据、时间变形曲线、对结果的评估,在24 h内报送监理工程师及现场配合设计人员。及时研究解决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保证隧道施工安全。

监理工程师在任何时候对任何仪器单独读数时,施工单位、监测小组随时给予协助。量测记录、计算结果、量测曲线图、效果分析、反馈记录、监理批示等均列入竣工文件。

质量保证措施

(1)各级职责部门和人员各负其责,严格坚持质量标准,互通信息、及时反馈。发现质量问题及时向业务上级报告,共同把好质量关。

(2)熟悉工艺规程,认真执行施工技术规范,技术标准及有关操作规程。确定施工工艺和方法,开工前进行详细技术交底,做到操作有工艺,施工有图纸,并做好各项施工原始记录。

(3)开展全面质量整理工作。实行质量“三检制”(自检、互检、专检),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做到认真落实、相互监督、善始善终。

(4)在施工全过程中严把“三关”。一是严把图纸关;二是严把测量关;三是严把实验关。做到各种施工数据正确无误。

(5)实行全过程的质量监控,分阶段进行检查,对质量不合格的工程坚决返工处理,实现施工质量目标

相关推荐:

全国测量员考试通用版经典试题库

2015年全国工程测量员考试考生报考指南


(责任编辑:gnn)

2页,当前第1页  第一页  前一页  下一页
最近更新 考试动态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