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内审师资格考试内审计业务练习题辅导(二十四)

发表时间:2014/4/12 17:00:00 来源:中大网校 点击关注微信:关注中大网校微信
关注公众号
内审师资格考试内审计业务练习题辅导(二十四)
  356、 在对业务工作底稿进行复核时,业务管理人员的首要职责是要确定:
  A、每张工作表都有恰当的文字标题;
  B、工作底稿被恰当地索引并按逻辑分组;
  C、工作底稿编制及技术伴随标准的内部审计活动程序;
  D、工作底稿充分地支持业务观察、结论与建议。
  答案:D
  解析:答案A、B和C不正确,文字标题、恰当的索引、逻辑分组以及遵循程序是复核工作的恰当内容,但不是最为重要的。
  答案D正确,业务监督包括复核所有的工作底稿,以确保它们恰当支持业务报告(实务公告2340-1)。业务沟通包括观察、结论与建议。确定工作底稿充分地支持业务观察、结论与建议是复核工作的最为重要的事情,这是因为无稽之谈会减少内部审计活动的可信性,就如不适当形成的业务观察会在评论中崩溃一样。
  357、 业务工作底稿应得到复核以确保:
  A、它们与业务沟通能适当的相互对照;
  B、现场工作的结论不会公开有关的问题;
  C、它们符合或超出机构的外部审计师的工作标准。
  D、它们能恰当的索引,以便下一年的后续追踪更为容易。
  答案:B
  解析:答案A不正确,没有特别要求与业务沟通相互对照的工作底稿;
  答案B正确,应该对所有的业务工作底稿进行复核,以确保它们能够恰当的支持业务沟通,并确保所有必要的程序都已经得到了执行(实务公告2340-1)。所以,复核对于确保工作的完整性而言是有必要的。
  答案C不正确,没有特别要求工作底稿是否符合或超出了机构外部审计师的工作标准;
  答案D不正确,没有特别要求恰当索引的工作底稿,以便下一年的后续追踪更为容易。
  358、 内部审计师的工作底稿应由以下哪个部门复核:
  A、业务客户的管理层;
  B、内部审计活动的管理层;
  C、董事会下属的审计委员会;
  D、机构安全部门的管理层。
  答案:B
  解析:答案A不正确,业务客户很少看工作底稿,更不消说是复核了;
  答案B正确,记录业务情况的工作底稿应由内部审计师编制,并由内部审计活动的管理者进行复核。这些工作底稿应记录所获取的信息和做出的分析,并应作为所报告的业务观察、结论和建议的支持依据(实务公告2330-1)。
  答案C不正确,审计委员会更可能复核总结报告,而非工作底稿;
  答案D不正确,机构的安全部门的管理层可以查看与调查有关的工作底稿,但没有检查工作底稿的权力。
  359、 工作底稿应由内部审计师编制并由内部审计活动的管理者来复核。这个规定是由以下哪项规定建立的:
  A、内部审计专业实务标准;
  B、IIA的道德规范;
  C、内部审计的职责声明;
  D、全美反欺诈委员会的报告。
  答案:A
  解析:答案A正确,内部审计师应记录支持结论和业务结果的相关信息(标准2330)。因此,记录业务情况的工作底稿应由内部审计师编制,并由内部审计活动的管理者进行复核。这些工作底稿应记录所获取的信息和做出的分析,并应作为所报告的业务观察、结论和建议的支持依据(实务公告2330-1)
  答案B不正确,IIA的道德规范没有明确要求这个问题;
  答案C不正确,内部审计的职责声明已废除;
  答案D不正确,全美反欺诈委员会的报告关注欺诈性的财务报告。
  360、 经常使用标准化的工作底稿的原因是由于标准化的工作底稿的编制更为:
  A、有效率;
  B、专业;
  C、整洁;
  D、准确。
  答案:A
  解析:答案A正确,采用标准化的(形式上的)工作底稿通过减少编制时间来改善业务效率。比如,标准格式可用于业务工作方案清单、面谈结果的记录和工作表。
  答案B和D都不正确,标准格式不一定会体现产生更好的专业性和准确性;
  答案C不正确,标准格式显然减少了工作底稿的编制时间,但是结果不一定是更加整洁。
  361、 在业务审计结论受到质疑时,内部审计师最为便利的事实辩解是通过:A、业务工作方案中的小结;
  B、形式上的工作底稿;
  C、工作底稿之间的相互印证;
  D、业务工作方案中的明确程序。
  答案:C
  解析:答案A和D不正确,业务工作方案指导信息的收集,但工作底稿中恰当的相互印证有助于对质疑事实的辩解;
  答案B不正确,形式上的工作底稿因能指导内部审计师而节约了信息收集过程的时间,确保对所有的重要点都能涉及。
  答案C正确,每份工作底稿都有索引或印证号。索引使交叉印证成为可能,它简化了管理人员对工作底稿的复核。因此,它使最后业务沟通的编制变得容易,之后通过清楚地确认事实的来源与地点,又方便了涉及同类客户、内部与外部质量评估、对质疑的事实辩解等业务。
  362、 交叉索引的工作底稿应该是:
  A、在完成现场工作之后做;
  B、用于证实以前记录的信息;
  C、始终如一地应用。
  D、在最终的业务沟通中加以引用。
  答案:C
  解析:答案A不正确,交叉索引应在编制工作底稿时就要进行;
  答案B不正确,交叉索引仅能建立工作底稿内信息间的关系,不能用于证实以前记录的信息;
  答案C正确,交叉索引系统应在内部审计活动中得到一致的运用,以便于内部审计师使用。因此,机构的标准化系统是恰当的。这个系统应是简单、灵活并满足机构的要求。
  答案D不正确,交叉索引是为内部审计师个人使用的,它从来不会在最终的业务沟通中被提到。
  363、 哪种类型的工作底稿摘要通常用于综合分散在几张进度表中的数字形式的数据:
  A、统计性摘要;
  B、分段摘要;
  C、结果摘要;
  D、金字塔状摘要。
  答案:A
  解析:答案A正确,工作底稿中的事实摘要是强调重要信息、建立远景、提供看法、帮助记忆、培训员工、促进监督性复核以及控制业务的一种方式。采用索引和交叉对照,摘要可以将不同的工作底稿联系起来。统计性摘要将来自业务工作方案的有关数据浓缩在一起。
  答案B不正确,分段摘要是对有关特定业务的叙述,它应出现在每节工作底稿的开端,并根据不同的业务目标进行逻辑的组织;
  答案C不正确,结果摘要提供有关业务观察的重要事实;
  答案D不正确,词语“金字塔状摘要”在本题中没有任何意义。
  364、 内部审计师在工作底稿上,会用到多种索引方法和交互印证方法。某审计经理可能会专门设计一套工作底稿的索引方法,以适应本组织的要求;而政府审计机构会对机构管辖内的所有组织设计出一套统一的索引方法。对这两种工作底稿索引方法的差别,以下各项解释中最适当的是:
  A、内部审计经理设计的索引方法简化对特定组织的复核过程,而政府审计机构设计的统一索引方法简化了对多数不同的审计客户的复核过程;
  B、内部审计经理选用的方法是由专业实务标准所规定的,而政府审计机构选用的方法由机构政策规定;
  C、内部审计经理选用的方法由专业实务标准规定,而政府审计机构选用的方法由法律规定;
  D、内部审计经理应用的方法,由组织的审计委员会详细规定,而政府审计机构应用的统一方法由法律规定。
  答案:A
  解析:答案A正确,由于组织间的差别(如类别、规模和地点)很大,内部审计经理为工作底稿设计的索引方法最适合自身的机构。标准化的业务工作底稿,如调查问卷和业务工作方案,可以提高业务效率,便于业务工作的委派(实务公告2330-1)。不过,风险在于形式上的工作底稿可能会有过多的限制,并鼓励生搬硬套的工作。就政府审计机构而言,标准化的优点和缺点都要着重强调,这是因为政府审计机构是对许多不同的组织开展审计。
  答案B和C不正确,专业实务标准没有规定一套特殊的索引方法;此外,法律没有要求政府审计机构使用特殊的索引方法;
  答案D不正确,审计委员会没有详细规定索引方法。
  365、 内部审计师通常要在其工作底稿中包含若干的小结。对这类小结的目标做出最佳表述的是:
  A、小结的编制要符合标准;
  B、对于每部分业务工作方案的完成,通常都要求有小结;
  C、小结从许多工作底稿中提取了最有用的信息,并成为更有用的内容;
  D、小结记录了内部审计师所考虑的所有相关信息。
  答案:C
  解析:答案A不正确,实务标准中没有要求有小结;
  答案B不正确,业务工作方案通常不要求有小结;
  答案C正确,工作底稿是记录业务的,并包含对业务计划的记录、初步的调查、业务工作方案、现场工作的结果,以及其他相关的事件。在编制工作底稿时,内部审计师定期对观察进行小结。小结在将所收集的工作底稿与特殊的要点相联系方面是有利的。因此,它们提供了一种顺序的、逻辑的信息流,合管理人员的复核变得容易。
  答案D不正确,没有必要对内部审计师已考虑的所有相关信息进行记录。
  366、 结束会议的主要目标是确保内部审计师所利用信息的准确性。其次要目标应当是:
    A、对有关建议作出第一反应;
    B、改进与业务客户的关系;
    C、就最终报告的恰当发送达成一致;
    D、向管理高层简述审计结果。
  答案:B
  解析:答案A不正确,中期报告会用于对有关的建议立即采取行动;
  答案B正确,内部审计师应在发出最终审计报告前与恰当层面的管理层讨论结论和建议。与业务客户讨论不仅提供了质量控制复核,而且是一种礼貌,能加强内部审计师与客户的关系。此外,结束会议是内部审计参与式方法的一个重要方面,因为它将客户卷入业务过程,并根据审计建议进行变革。如果人们参与了决策以及用于实施变革的方法,他们就更可能接受变革。而且,参与式方法往往产生相互信任的感情,有助于友善关系,这对审计结果会产生更为有利的环境。
  答案C不正确,审计报告的发送不是结束会议的次要目标;
  答案D不正确,管理高层通常只收到总结报告。
  367、 某个组织与它的一个主要供应商之间产生了合同争议。能够消除这种争议的最佳证据是:
  A、签约双方的口头证明;
  B、合同文本的正本;
  C、签约双方的签约活动;
  D、来自供应商律师的证明信。
  答案:B
  解析:答案A不正确,如果原始文件能够获取,口头声明不能与书面文件的内容相抵触;
  答案B正确,最佳(首要)证据是最有说服力的证据。可靠性与最佳证据原则是密切相关的。最佳证据原则最初只应用于文件证据,尤其是证明某个书面文件的内容。如果可以取得原始文件,根据最佳证据原则,禁止一方通过口头声明来证实书面文件的内容。因此,原始文件是最恰当的证据。
  答案C和D均不正确,合同本身是最好的证据。
  368、 在与存货部门管理人员面谈期间,某内部审计师了解到销售人员经常在没有得到销售副总裁批准的情况下订购存货。同时,详细测试显示在补充备件采购订单上也没有书面的批准。详细测试属于以下哪类审计证据:
  A、间接证据
  B、附属证据
  C、佐证证据
  D、主观证据
  答案:C
  解析:答案A不正确,详细测试提供的是关于采购未收到批准的直接证据。间接证据提供的是间接的事项,从中可以推断出主要事项;
  答案B不正确,环境证据是通过证明其它事件或环境,它们能够对某个事件的发生进行合理推断提供依据。因此,环境证据也是间接证据;
  答案C正确,佐证证据是来自不同渠道,并且能够补充、证实其他证据的证据。例如,口头声明认为某个程序没有得到执行,可以通过缺乏相应的文件来佐证。
  答案D不正确,主观证据是意见导向的证据,不能据此形成审计结论。在上述情况下不存在主观证据。
  369、 旁证是:
  A、不能作为法庭上陈述的证据
  B、口头陈述的或者是不能直接引用的证据
  C、不被公众所知晓的但可以接受的证据
  D、可以被发现但不可以接受的证据
  答案:B
  解析:答案A不正确,旁证可能包括在某个不相关的法庭或听证会上所作的陈述;
  答案B正确,旁证是一种陈述,不是声明者在法庭或听证会上所作的证词,提供证据来证明所述事件的真实性。这种间接的陈述可能是口头的或非口头的陈述。它可能包括手势语言或书面陈述。
  答案C不正确,根据发现的规则,任何可以接受的信息也是可以被发现的;
  答案D不正确,只有当旁证与未决诉讼的主题相关,并且不具有特权的时候,旁证才可以被发现。如果旁证规则的众多例外之一是可行的,那么旁证可能是可以接受的。
  370、 下列哪一项恰当地描述了内部控制调查问卷:
  A、提供有关控制系统的详细信息;
  B、与其他控制评估方法相比,完成这种问卷所需时间更短;
  C、要求内部审计师进行适当的管理;
  D、提供间接证据,仍需要证实。
  答案:D
  解析:答案A不正确,问卷通常提供的是“是/否”型回答,因此调查问卷提供的证据不如其他审计程序提供的证据详细;
  答案B不正确,问卷通常比较长,完成问卷是比较耗时的;
  答案C不正确,审计人员不需要在场。
  答案D正确,内部控制调查问卷由一系列关于内部控制的问题组成,控制是用于防止或发现错误或违规行为。这些问题的答案,将帮助内部审计师识别与特定审计认定相关的内部控制政策和程序,并设计控制测试以评估内控程序和运行的有效性。问卷提供了一个框架,以保证某些方面没有被忽略,但是这种方法并不足以了解整个系统。因此,这样获取的信息是间接的,还需要通过其他程序加以证实,如观察、检查、流程图,检查文件等。

(责任编辑:中大编辑)

2页,当前第1页  第一页  前一页  下一页
最近更新 考试动态 更多>

考试科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