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内审师资格考试内审计业务练习题辅导(十一)

发表时间:2014/4/12 17:00:00 来源:中大网校 点击关注微信:关注中大网校微信
关注公众号
内审师资格考试内审计业务练习题辅导(十一)
  151、内部审计师应该掌握除以下哪项以外的所有内容:
  A、熟练应用内部审计标准;
  B、理解管理原则;
  C、保持良好个人关系的能力;
  D、用量化方法开设培训课程的能力。
  答案:D
  解析:答案A不正确,内部审计师应熟练地应用内部审计标准、程序与技术;
  答案B不正确,对管理原则的理解意味着识别并评价偏离最佳商业实务的重要的与重大的事项;
  答案C不正确,内部审计师应该理解人际关系并与业务客户保持令人满意的关系。
  答案D正确,内部审计师需要对会计学、经济学、商法、税收、金融、量化方法和信息技术等领域的基本内容作出正确评价。这种正确评价意味着识别问题或潜在问题存在性的能力以及确定需要进一步开展的研究或取得帮助的能力。不过,内部审计师只有在大量地用到财务记录与报告道时才需要精通会计原则与技术(实务公告1210-1)。
  152、以下哪项是解决助理审计师与业务客户沟通问题的最恰当的方案:
  A、向助理审计师提供充分的训练,增强沟通技能;
  B、回避与业务客户的不必要的沟通;
  C、与助理审计师讨论沟通问题;
  D、与业务客户会谈,解决沟通问题。
  答案:A
  解析:答案A正确,内部审计师应该拥有出色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以便清楚有效地表达业务目标、业务评价、结论和建议等事项(实务公告1210-1)。
  答案B不正确,这是沟通质量的问题,而非沟通数量的问题;
  答案C不正确,沟通问题应通过有效地训练解决;
  答案D不正确,如果助理审计师的沟通技能很差,与业务客户会谈不会解决问题。
  153、内部审计师怀疑财务报表可能存在潜在的误报情形,但缺乏可靠证据。审计师采取以下哪项行为将会违背应有的职业审慎原则:
  A、辩明错误可能存在的方式并将其列作审计调查的内容;
  B、将这一疑点告知审计经理并寻求如何开展审计的建议;
  C、不对可能的误报进行测试,因为审计业务工作方案已通过审计管理层的批准;
  D、未经业务客户同意就扩大审计工作方案,以确定误报发生的最可能情形。
  答案:C
  解析:答案A和B不正确,列出可能发生的误报并寻求建议与应有的职业审慎原则是相一致的;
  答案C正确,应有的职业审慎性要求内部审计师具备谨慎态度和技能,人们期望具有合理地谨慎且有能力的内部审计师在相同或类似情形下都能达到上述要求(实务公告1220-1)。由于修订审计工作方案会反映正在变化的状况,如果内部审计师仅仅因为审计工作方案已经批准就不调查受怀疑的误报情形,就会违反应有的职业审慎原则。
  答案D不正确,内部审计师不需要业务客户的批准就可以扩大审计工作方案。
  154、以下哪项有关审计师的应有的职业审慎性的陈述是准确的:
  A、内部审计师在沟通业务结果之前应该开展详细的测试;
  B、在内部审计师绝对确信某项内容时,才可以在业务沟通中提及该项内容;
  C、绝不应该将业务沟通看作是对有关内容提供了绝对正确的事实;
  D、内部审计师没有责任对改进提出建议。
  答案:C
  解析:答案A不正确,内部审计师应该开展合理的检查与核证工作,但不需要对所有交易进行详细测试;
  答案B不正确,内部审计师不需要也不可能作出绝对的保证;
  答案C正确,应有的职业审慎性意味着合理的谨慎和能力,而不是永不出错或永不出现反常工作表现。应有的职业审慎性要求审计师在合理程度上开展检查和核证工作,但不要求对所有交易进行详细检查。相应地,内部审计师不可能绝对保证组织不存在违规或违规。此外,无论何时开展内部审计工作,审计师都应该考虑存在重大违规或违规现象的可能性(实务公告1220-1)。
  答案D不正确,内部审计师应该提出改进建议,以促进对可接受的程序与实务的遵守。
  155、内部审计师为保持其熟练性有责任继续其教育。有关从事审计工作的内部审计师的继续教育规定,以下哪项陈述是正确的:
  A、内部审计师被要求每年接受40小时的继续职业教育并且三年内不能低于120小时;
  B、为继续保留CIAs资格,必须达到有关注册内部审计师的那些正式要求;
  C、作为官员或委员会成员参加正式的IIA会议,没有达到后续职业发展的标准;
  D、只有在远程学习方案经IIA事先批准时,该方式才能达到后续职业教育的要求。
  答案:B
  解析:答案A不正确,标准没有指出内部审计师所需的继续教育的正式小时数;标准的意图是要提供一种灵活的方式以达到继续教育的要求;
  答案B正确,内部审计师应通过持续的职业发展来加强自己的知识、技能和其他的胜任能力(标准1230)。为保留CIA称号,注册内部审计师应该提交继续职业教育的正式方案,并向IIA的注册部报告。
  答案C不正确,继续教育可以采用参加专业交流会的方式;
  答案D不正确,后续职业教育没有必要事先得到IIA的批准。
  156、内部审计师观察到负责应收款项的职员能实地接触现金,并对现金进行控制。审计师在此之前与这位职员共事了许多年,并建立了高度的个人信任关系。相应地,审计师在业务工作底稿中记录对现金的控制是充分的。审计师是否开展了应有的职业审慎性检查:
  A、是的,审计师已采取了合理的审慎性检查;
  B、没有,审计师没有记录违规行为;
  C、没有,审计师没有标出最有可能预示违规情形的警示;
  D、是的,审计师在业务工作底稿中作出了评注。
  答案:C
  解析:答案A不正确,给定职能未分离情形,审计师作出的审计结论就不恰当;
  答案B不正确,审计师没有指出违规行为已发生这一事实;
  答案C正确,文中的事实指出内部审计师没有开展应有的职业审慎性检查。内部审计师必须警惕最可能发生违规的情形和活动(实务公告1220-1)。现金具有高度的固有风险,因此应该进行严厉的控制。不管个人经手的现金数有多少,现金接触与记录职能应该分离。应收款职员是内部审计师的朋友与审计工作不相关。管理层仍要认识到对应收款的控制不充分这一事实。
  答案D不正确,机械的照搬指令是不能够接受的,职业判断和警觉还是有必要的。
  157、一个拥有14344个客户的公司推断本企业年度内应收账款余额平均值为$15412,中位数为$10382、根据如上信息,审计师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应收账款余额的分布是连续的,并且:
  A、负倾斜;
  B、正倾斜;
  C、对称倾斜;
  D、在平均值和中值之间平均分布。
  答案:B
  解析:答案A不正确,中位数小于平均数并且分布是连续的,这个分布是正倾斜的;
  答案B正确,平均数是一组数字的算术平均值。如果原始数据是根据从低到高的顺序来排列,则中间位置的那个值就叫做中位数,这样,也就是说有50%的观测点落在中位数的前面,即一半的数值很小,而另一半的数值却很大。内部审计师能够作出的结论是这个分布正倾斜,因为中位数小于平均数并且分布是连续的。
  答案C不正确,如果是对称倾斜,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是相等的;
  答案D不正确,在两个值之间均匀展开的分布是统一分布。
  158、某公司的生产使用两种主要的原材料。公司为编制生产经营预算必须进行投入材料的成本变动预测。两种成本的变动是互相独立的。采购部门提供了与项目成本变动的如下概率:
  成本变动 材料1     材料2
  上升3%   0、3      0、5
  上升5%   0、5      0、4
  上升10%  0、2      0、1
  材料1和材料2的成本均上升3%的概率将是:
  A、15%
  B、40%
  C、80%
  D、20%
  答案:A
  解析:答案A正确,两个独立事件的共同发生的概率等于其单个的概率的乘积。材料1在成本变动上升3%的概率是0、3,材料2在成本变动上升3%的可能性是0、5,共同增加的概率是0、15,即(0、3×0、5)。
  答案B不正确,40%是成本变动上升3%的材料1和材料2的平均概率;
  答案C不正确,80%是成本变动上升3%的材料1和材料2的概率的和;
  答案D不正确,20%是成本变动上升3%的材料2和材料1的概率的和。
  159、某仓库中存有客户公司的所有零售和批发部门的记录。内部审计师在随机抽查某个箱子时发现这些东西并不是箱子外标签所标明的东西。平均而言,这种错误的发生率为零售箱子6%,批发箱子2%、不幸的是,标签已被水浸过,内部审计师不清楚箱子原来属于哪个部门。审计师只知道2/3的箱子来自批发部门,1/3的箱子来自零售部门。以下哪一个结论可以推断出:
  A、该箱子更可能来自零售部门而非批发部门;
  B、该箱子更可能来自批发部门而非零售部门;
  C、仓库中零售部门的箱子比例可能比审计师原先估计的要大;
  D、仓库中批发部门的箱子比例可能比审计师原先估计的要大。
  答案:A
  解析:答案A正确,由于2/3的箱子来自批发部门,其中,2%没有标签。因此,约1、33%的箱子没有标签,且来自批发部门,即(66% ×2%);由于1/3的箱子来自零售部门,6%没有标签,因此,约2%的箱子没有标签,且来自零售部门,即(33 %×2%)。箱子来自零售部门概率是60%,即[2%÷(1、33%+2%)]= 60%、
  答案B不正确,该箱子更有可能来自零售部门;
  答案C和D都不正确,任何一个有关箱子的内容对于得出结论而言都是不充分的。
  160、以下有关边际成本的哪个表述是准确的:
  A、边际成本等于总成本函数求导;
  B、边际成本增加,产量增加;
  C、边际成本减少,产量增加;
  D、当总成本增加时,边际成本增加。
  答案:A
  解析:答案A正确,边际成本是为了增加生产单位产量所引起的增加成本。总成本函数的导数是总成本的变化相应于每单位产品量的变化。因此,它与边际成本是一样的。边际成本的增加或减少,与总成本函数的导数的增加或减少是一样的。
  答案B、C和D都不正确,边际成本增加或减少如同产量和总成本增加那样,无论是否增加或减少取决于总成本函数的导数增加或减少。
  161、内部审计部门制定了一个审计总成本的公式:TC=a+bx+cx2,其中x为审计资源变量。首席审计执行官想根据x来使审计总成本最小。最恰当的技术是使用:
  A、线性规划
  B、最小二乘法
  C、微积分运算
  D、积分运算
  答案:C
  解析:答案A不正确,公式非线性,并且没有约束条件;
  答案B不正确,最小二乘法与回归分析有关;
  答案C正确,只有微积分运算能导出回归(最小二乘法)分析的正规方程。这种运算形式确定了曲线函数的最大化或最小化问题。因此,它适用于对回归函数进行二阶求导使观察值最小化的问题。
  答案D不正确,积分运算涉及区域和量。
  162、在计算是用于确定给定收入函数下的公司最大化利润时,应采用:
  A、积分法
  B、微分法
  C、运筹学
  D、回归分析
  答案:B
  解析:答案A不正确,积分能够用来计算在曲线之下的区域。积分可以产生不定积分,就是说,一个函数,如果它先经过微分处理过,那么它就能产生用来进行积分的函数;
  答案B正确,微分学的主要商业应用是确定曲线函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在商业和经济学当中,存在一些收入或利润最大化(最大)和成本最小化(最小)这样的点。微分的计算被用来识别非线性的函数的最大数或最小限度。函数的导数度量那个函数的斜率或变动率。在斜率等于零的地方发生最大值或最小值。当函数的一阶导数的求导为负的时候,存在最大值;当二阶导数为正的时候,存在最小值。
  答案C不正确,运筹学这个广义词是将应用科学和定量方法进行系统的理解,特别是对用于商业化的机器人系统的理解;
  答案D不正确,回归分析是建立一个方程,用于解释通过改变一个或更多自变量而引起的非自变量的变化。
  163、某机构有两个生产部门和两个服务部门。每个服务部门为两个生产部门和其他的服务部门提供服务。在分配服务部门成本时,机构希望每个服务部门能够说明为其他部门提供的服务。对于这种做法组织将用以下哪种方法:
  A、矩阵代数
  B、回归分析
  C、博弈论
  D、敏感性分析
  答案:A
  解析:答案A正确,矩阵代数是一种对联立方程的设置解答的数学技术。矩阵是由方程的变量的系数组成的,能够进行加、减、乘、除运算。由于两个服务部门同时为对方提供服务,确认这些互惠服务成本需要联立方程组来解决。
  答案B不正确,回归分析是一种估计变量间关系的统计方法;
  答案C不正确,博弈论是一种考虑竞争者的行动做出决策的数学方法;
  答案D不正确,敏感性分析是研究一个或多个变量对决策模型结果的变化的影响的方法。
  164、如果一个内部审计师抽样测试某个公司一项政策是否符合,下列哪个因素不会影响抽样风险的可允许水平:
  A、内部审计师的经验和知识;
  B、不符合的反向结果;
  C、对做出不正确的审计结论的可接受风险水平;
  D、执行样本选择的审计程序需要的成本。
  答案:A
  解析:答案A正确,抽样风险是虽然正确得出样本结论但并不能完全代表总体的概率,也就是说,根据样本得出的结论或许与根据检测总体中的每个元素所得出的结论不同。业务风险可以由两部分组成:抽样风险和非抽样风险(所有的不是由抽样带来的业务风险)。抽样风险的可接受水平是指根据样本可能得出错误结论的可接受风险水平。这个风险与审计环境有关,而与内部审计师的经验和知识无关。
  答案B不正确,随着不符合的反向结果增加,抽样风险的可允许水平减少;
  答案C不正确,抽样风险的可接受水平是指根据样本可能得出错误结论的可接受风险水平;
  答案D不正确,要把执行样本选择的审计程序需要的成本和收益进行权衡,把不正确决策的机会减少到最小。
  165、以下抽样结果中,哪一种抽样风险最小:
     样本量 可容忍误差率 样本误差率
  A、  40        5%          2%
  B、  60        5%          1%
  C、  80        4%          3%
  D、 100        1%          1%
  答案:B
  解析:答案A不正确,因为与样本B相比,它的样本量小,样本误差率要高,而可容忍误差率相同;
  答案B正确,与其他选项相比,样本B的样本误差率与可容忍误差率的比例最小。
  答案C不正确,因为它的样本误差率与其可容忍误差率相比太大;
  答案D不正确,因为样本误差率等于可容忍差错率。

(责任编辑:中大编辑)

2页,当前第1页  第一页  前一页  下一页
最近更新 考试动态 更多>

考试科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