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民法基础辅导(22) 税收相关法律民商法律制度第一章

发表时间:2010/10/29 10:44:08 来源:互联网 点击关注微信:关注中大网校微信
关注公众号

第五节 时效和期间、期日

时效是指一定事实状态在法定期间持续存在,从而产生与该事实状态相适应的法律效力的法律制度。

时效的种类有取得时效和诉讼时效两种。

取得时效是指占有他人财产,持续达到法定期限,即可依法取得该项财产所有权的时效。取得时效是所有权原始取得的一种方式,例如,《德国民法典》规定:“自主占有动产经过10年者,取得其所有权。”我国暂无适用取得时效。

诉讼时效是指不行使权利的事实状态持续经过法定期间,即依法发生权利不受法律保护后果的时效。本书只讲诉讼时效。

一、诉讼时效

(一)诉讼时效概念

诉讼时效是指权利人在法定期间内不行使权利,即丧失请求法院依照诉讼程序强制义务人履行义务的权利的制度。

(二)诉讼时效的特征

(1)以权利人不行使其权利的事实状态为前提;

(2)怠于行使权利的状态连续地经过一定期间;

(3)诉讼时效的效力是权利人丧失胜诉权;

(4)诉讼时效由法律规定,当事人不得自行约定。

◆在线观看赵鸿祥老师对《税收相关法律》的精彩讲解

◆为帮助广注册税务师考生复习备考,中国注册税务师考试网为您提供网络形式的远程培训,点此直接报名>>

◆更多关于税务师考试的资料

◆如果您想购买2010年注册税务师考试用书,您可以在中国注册税务师考试网上订购,点此直接订购>>

(责任编辑:)

2页,当前第1页  第一页  前一页  下一页
最近更新 考试动态 更多>

近期直播

免费章节课

课程推荐

      • 税务师考试

        [考霸通关班]

        4大模块 准题库自主资料

        480

        了解课程

        896人正在学习

      • 税务师考试

        [考霸精品班]

        2大模块 准题库自主资料

        380

        了解课程

        496人正在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