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犯罪的主观方面 2011年税收相关法律民事诉讼法知识点归纳第三篇第一章

发表时间:2010/12/2 9:46:28 来源:互联网 点击关注微信:关注中大网校微信
关注公众号

(四)犯罪的主观方面

犯罪的主观方面,是指行为人对自己的危害行为及其危害结果所持的心理态度。包括犯罪故意、犯罪过失以及犯罪目的和犯罪动机等。其中,犯罪故意和犯罪过失是犯罪构成的必备要件,

1.犯罪故意。

犯罪故意是指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

根据行为人对危害结果的认识和意志态度的不同,犯罪故意分为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

犯罪的直接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

犯罪的间接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

2.犯罪过失。

犯罪过失是指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虽然已经预见,但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心理态度。

根据行为人对危害结果是否有认识,犯罪过失分为疏忽大意的过失和过于自信的过失。

疏忽大意的过失,是指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心理态度。

过于自信的过失,是指行为人已经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但是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心理态度。

3.犯罪目的和犯罪动机。

犯罪目的是指行为人希望通过实施犯罪行为达到某种危害社会的结果。

犯罪动机,是刺激行为人实施犯罪行为以达到犯罪目的的内心冲动或者起因。

犯罪目的和犯罪动机只存在于直接故意犯罪中。

【例题8】某司机自恃车技高超,经验丰富,无视他人劝阻强行超车,导致重大交通事故发生。在此次事故中,该司机的罪过形式为(    )

A.直接故意   B.间接故意   C.疏忽大意的过失   D.过于自信的过失

[答案]D

[解析] 过于自信的过失,是指行为人已经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但是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心理态度。某司机自恃车技高超,经验丰富,强行超车,导致重大交通事故发生,属于典型的过于自信的过失

相关推荐:
2011年注册税务师考试税法一知识点归纳汇总
2011年注册税务师考试税法二知识点归纳汇总
编辑推荐:
◆在线观看赵鸿祥老师对《税收相关法律》的精彩讲解
◆为帮助广大注册税务师考生复习备考,中国注册税务师考试网特为您提供了保过班辅导课程,点此直接报名>>
◆如果您想购买2010年注册税务师考试用书,您可以在中国注册税务师考试网上订购,点此直接订购>>

(责任编辑:)

2页,当前第1页  第一页  前一页  下一页
最近更新 考试动态 更多>

近期直播

免费章节课

课程推荐

      • 税务师考试

        [考霸通关班]

        4大模块 准题库自主资料

        480

        了解课程

        896人正在学习

      • 税务师考试

        [考霸精品班]

        2大模块 准题库自主资料

        380

        了解课程

        496人正在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