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公务员考试行测辅导:突破定义判断题目

发表时间:2014/1/27 1:03:00 来源:中大网校 点击关注微信:关注中大网校微信
关注公众号
公务员考试行测辅导:突破定义判断题目
  一、定义判断概述
  (一)认知定义判断题
  定义判断题主要考查考生在告知标准定义的前提下,对实际事例、事件进行认知判
  断的能力。
  定义判断题的考查形式是在题干中给出一个或几个定义,让考生从备选项中选出符合题干定义叙述或不符合题干定义叙述的选项。在这里要特别提醒广大考生,定义判断题中题干中给出的定义的正确性是不容置疑的,即使与我们日常积累的某个定义有些许出入,但在考场上也要坚决以题干中所给定义为准,假设题干所述都为真。
  (二)定义判断题基本题型示例及方法讲解
  例:
  行政授权是指法律、法规将行政职权及行政职责的一部分或全部授给非行政机关的社会组织来行使的法律行为。
  根据以上定义,下列属于行政授权的是( )。
  A. 某县政府文件规定,县自来水公司行使节约用水、计划用水的行政执法权。
  B. 宪法规定国务院行使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部分地区的戒严权。
  C. 县环保局局长要求一副局长代行其外出期间的局长职务。
  D. 《植物检疫条例》规定,县级以上地方各级农业部门所属的植物检疫机构负责行使植物检疫权。
  【思路点拨】
  定义描述:
  行政授权是指法律、法规将行政职权及行政职责的一部分或全部授给非行政机关的社会组织来行使的法律行为。
  定义分析:
  定义对象是“行政授权”。
  有关“行政授权”的关键描述:
  1授权的主体是“法律、法规”;
  2授权的对象是“行政职权及行政职责的一部分或全部”;
  3授权的客体是“非行政机关的社会组织”;
  4授权的性质是“法律行为”。
  总结出所给定义的对象和关键描述后,将备选答案中的各个要素与定义所做描述逐条进行比较。
  A. 某县政府文件规定,县自来水公司行使节约用水、计划用水的行政执法权。
  A选项中授权的主体是某县政府文件,不是法律法规,予以排除。
  B. 宪法规定国务院行使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部分地区的戒严权。
  B选项中授权主体宪法是法律法规,但国务院这一授权客体并非题干定义描述的非
  行政机关的社会组织,B项也予以排除。
  C. 县环保局局长要求一副局长代行其外出期间的局长职务。
  C选项中的授权主体、授权客体分别是“某局长”和“某副局长”,与定义描述的“法律、法规”和“非行政机关的社会组织”不相符,予以排除。
  D. 《植物检疫条例》规定,县级以上地方各级农业部门所属的植物检疫机构负责行使植物检疫权。
  D选项中《植物检疫条例》是法规,植物检疫机构属于非行政机关的社会组织,植
  物检疫权属于行政职权及行政职责的一部分或全部,同时整个授权行为又是法律行
  为,满足定义描述,故选此项。
  所以选项D为正确答案。
  由上题,我们可以分析得出定义判断题的解题思路:
  细读定义,抓住定义所描述的特征1、特征2、特征3、特征4……
  再与备选项中所提炼出的特征1234分别进行比较,有一条与所给定义中反映的特征不符合,即可排除此选项。
  (三)定义判断题的发展趋势和注意事项
  定义判断题在公务员考试中属于稳定出现的题型,难度相对不大,题量也较为稳定。
  但随着近年来公务员考试竞争逐渐白热化,此类题型的难度有日渐加大的趋势。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 题干中叙述定义的段落字数逐渐增多,定义本身难以理解,定义判断题有“言语理解化”的趋势。
  2. 题目所涉及的内容范围逐渐加大,涵盖法律、经济、管理、心理、环境、医学等诸多方面内容。一些专业性较强的定义和备选项(如涉及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方面的内容日渐增多),读起来更加乏味枯燥,更加难以判断。
  3. 多定义判断题型的出现,使考生阅读量加大,几个相近概念的定义阐述,
  使考生更易混淆。
  作答定义判断题,要求考生注意以下几点问题:
  1. 严格依照题干所给定义进行判断,对有相关知识背景的考生尤其如此,排
  除日常积累的干扰,时刻牢记所给定义一定为真的原则,就题论题的严格参考题干作答。
  2. 准确归纳、提炼各备选项中与题干所述内容中一一对应的“关键词”,
  紧扣定义描述作答。

  二、定义判断题典型例题分析
  下面我们结合几道典型例题对定义判断题的题型进行进一步了解,对定义判断题的解题思路进行深入分析,给考生以直观印象。
    
  B.酒店在房间内放置标语,提醒客人大多数客人都不是每天要更换手巾;
  C.某森林公园设置告示牌,告知偷盗林木者将受到高出林木价钱10倍的罚款 ;
  D.某地节水办告知那些用水量高的用户,他们的用水量明显高出了周围的邻居。
  【正确答案】C
  【思路点拨】
  作答此题首先要认真审题,看清题设所问问题,抓住“不会”二字,从选项中找寻答案。
  此题题干中给出的定义是有关同类群体影响力的。题干中的描述是:
  同类群体影响力是指人们对他人(尤其是类似群体)的行为总会做出某种反应;类似程度高,影响力就越大。比如对某种良好行为规范大力宣传,往往会成为所谓的“磁心”,吸引人们仿效。
  细读题干,可以看出,题干中第一句话的前半分句是对“同类群体影响”的描述,而后半分句说的类似程度高低与影响力大小的关系;而“比如”一句则是进一步说明“同类群体影响”的作用,并非对所述定义的叙述。
  所以作答此题,只需抓住对所述概念的描述,即题干的前半句:同类群体影响力是指人们对他人(尤其是类似群体)的行为总会做出某种反应。
  结合此定义分别分析四个备选项。
  选项A中老师在墙报上贴小红花用以表扬完成作业好、守纪律的小学生的做法,是利用优秀学生的做法影响其他学生的表现,两类学生行为是可以互相影响的,而且属于类似群体,所以A选项的做法是会带来同类群体影响力的。
  选项B中酒店放置的标语,是利用部分不要求每天都更换毛巾的客人的做法影响其他客人的每天更换毛巾的做法,此选项中,换毛巾与否是细小的习惯细节,归根到底都是客人的做法,客人的两种不同行为是可以相互影响的,所以此选项的做法是会带来同类影响力的。
  选项D中某节水办的做法是通过对高用水量用户的水量明显高出周围邻居的告知,影响这些高用水量用户的用水习惯,高用水量用户与普通用户本身没有本质区别,并且两种人群的行为是可以相互影响的,两个群体属于类似群体,所以选项D的做法是会带来同类群体影响力的。
  选项C中的做法是有警示作用的,告示牌告示的对象是“偷盗林木者”,但对于某森林公园来说接待的更多的是游客,“偷盗林木者”与游客是两类群体,游客的做法是无法影响“偷盗林木者”的,所以“偷盗林木者”与游客不属于类似群体,所以选项C的做法是不会带来同类群体影响力的。
  所以此题选择C选项。
  【引申】
  作答此类试题时,考生经常遇到对答案犹豫不决的情况。例如例题二中C、D两个选项,因为无论是C选项描述的偷盗林木的行为,还是D选项中描述的高用水量的行为,都是消极的做法,都不是对良好的行为规范的宣传。但经过对两选项的仔细比较才能发现“偷盗林木者”与游客更加不符合类似群体的关系,所以最终排除D项,选择C项。
  随着定义判断题难度的逐渐加大,在考试过程中,考生常常会遇到类似问题。在这里要提醒考生不要急于作答,要经过筛选,对疑似选项进行比较之后,再对照题干所述条件进行选择,才能得出相对稳妥的答案。  
  例题三(2010年国考行测第66题)
  差别比例税率是指一种税设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税率,不同纳税人按不同比例计算应纳税额的税率。累进税率是指随着征税对象的数额由低到高逐级累进,所适用的税率也随之逐级提高的税率。
  下列各项中所提到的税率,属于差别比例税率的是:
  A.对于某企业来说,需缴纳25%的企业所得税,还需缴纳5%的营业税
  B.我国自2009年1月1日起实施成品油税费改革,将成品油价内征收的汽油消费税单位税额每升提高0.8元,即由每升0.2元提高到1元
  C.我国个人所得税中对工资薪金所得适用的税率工资薪金所得增多而逐渐增多,从5%到45%共分为九档
  D.2009年1月20日至12月31日,我国对1.6升及以下排量的乘用车按5%征收车辆购置税,对1.6升以上排量乘用车按10%征收车辆购置税
  【正确答案】D
  【思路点拨】
  此题与例题一和例题二不同的是,此题的题干部分分别对两个近似定义进行了描述,我们把此类题称为多定义判断题。
  多定义判断题往往具备以下特征,首先在题干中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类似定义进行了描述;其次题目的设问一般只针对某一个定义进行提问;并且,备选项中的各项答案更具混淆性,但最具混淆性的答案往往又符合题目中所提供的其他定义描述。这就需要我们在作答多定义判断题时做到合理、全面运用题干内容,准确作答。
  对于此题,题干中分别对差别比例税率和累进税率进行了描述。两个概念相似而又有明显差异。由于题目的设问是“属于差别比例税率的是”,所以我们要细读题干中有关定义差别比例税率的相关内容:
  差别比例税率是指一种税设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税率,不同纳税人按不同比例计算应纳税额的税率。
  总结出有关差别比例税率的几个关键特征:1是对一种税而言2是设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税率3是根据不同纳税人按不同比例计算应纳税额。
  对比选项A,某企业缴纳的企业所得税和营业税属于两种税,不符合差别比例税率的特征1。
  选项B,叙述的是成品油税费改革,成品油税费由0.2元提高到1元只是税费的调整,并非两个税率,不符合题干中描述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税率”。
  选项C,叙述的是我国个人所得税,税率随工资薪金所得增多而逐渐增多,从5%到45%共分为九档,比较符合题干所给定义,作为备选答案,予以保留考虑。
  选项D,叙述的是车辆购置税,我国对1.6升及以下和1.6升以上的车型分别征收5%和10%的车辆购置税,也符合题干所给定义。
  对比C、D两个选项,考生往往难以抉择,不知如何选出正确答案,在此时经常会采取“蒙一个”、“随便选”的方法不负责任的选出一个答案后草率作答。
  在多定义判断题中,遇到此类难以抉择的情况时,考生不应盲目草率作答,因为题干中对另一个定义的描述很有可能是作答此题的另一个突破口。
  结合此题,题干中给出的另一个定义是累进税率。所谓累进税率是指随着征税对象的数额由低到高逐级累进,所适用的税率也随之逐级提高的税率。参考此定义,结合选项C中的“根据……所得增多而逐渐增多”正与累进税率定义中的“由低到高逐级累进……税率也随之逐级提高”相对应。故排除C选项,选择D选项。
  【引申】
  作答多定义判断时,很多情况下多余定义不仅仅是干扰项,更是很多问题的突破口,考生要灵活掌握,合理运用“多定义”所提供的更多信息,进行比较选择。

  相关推荐:

  公务员考试行测辅导:全面梳理攻克定义判断

  公务员考试行测定义判断常用三大解题技巧

  公务员考试行测专项突破:攻克定义判断三大方法

(责任编辑:中大编辑)

2页,当前第1页  第一页  前一页  下一页

编辑推荐

最近更新 考试动态 更多>
各地资讯

考试科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