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公务员 >> 申论 >> 申论指导 >> 正文

北京申论考前押题:依法治国综述

发表时间:2010/2/27 10:46:07 来源:中大网校 点击关注微信:关注中大网校微信
关注公众号

十五大报告明确指出:“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一)“依法治国”的具体内容:

1.依法治国的主体是党领导下的人民群众。

2.依法治国的本质是崇尚宪法和法律在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权威,彻底否定人治,确立法大于人、法高于权的原则,使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和法律不受个人意志的影响。

3. 依法治国的根本目的是保证人民充分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依法治国是一切国家机关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4.立法机关要严格按照立法法制定法律,逐步建立起完备的法律体系,使国家各项事业有法可依。有法可依是实现依法治国的前提条件。

5.行政机关要严格依法行政。依法行政就是要求各级政府及其工作人员严格依法行使其权力,依法处理国家各种事务。它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环节。

6.司法机关要公正司法、严格执法。总之,依法治国要求各国家机关切实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二)“依法治国”的原因

1.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宪法和法律是党领导人民通过一定的法律程序制定的,是人民意志的体现。只有坚持依法治国,才能保证人民充分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2.在我国,一切国家机关都是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组织和建立起来的,宪法和法律是国家机关存在的依据,也是其行使权力的依据。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只有严格依法办事,才能使国家机关真正成为维护人民利益、为人民服务的机关。而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办事,实施国家职能,正是坚持依法治国的具体体现。

3.这是加快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道德经济,但同时又是法治经济,运用法律手段管理经济事务,对保证信用落实,促进市场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起到积极作用,依法治国,体现了市场经济的法制性。

(三)“依法治国”的方法

1.国家机关认真履行职责,严格依法办事。立法机关要严格按照立法程序,制定法律,确保国家各项事业有法可依。制定国家法律是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重要职责,同时还要履行对国家机关的监督职能;行政机关要严格依法行政。只有各级政府及其工作人员严格依法行政,才能把依法治国落在实处,依法行政是实现依法治国的关键。司法机关要公正司法,严格执法。

2.必须加强法律监督工作和普法宣传工作。完善法律监督体制是实现依法治国的基本条件,也是保证国家机关严格依法办事的必要条件。加强普法宣传工作,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为依法治国打下坚实的群众基础。

3.作为公民,还应正确处理好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学法、懂法、严格依法行使公民权利,同时必须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守法、护法、与违法行为作斗争。

相关内容:2007年北京公务员考试申论考前押题汇总

(责任编辑:)

2页,当前第1页  第一页  前一页  下一页
最近更新 考试动态 更多>

考试科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