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2011国家公务员新大纲行测辅导:资料分析综述

发表时间:2014/1/27 0:10:57 来源:中大网校 点击关注微信:关注中大网校微信
关注公众号
2011国家公务员新大纲行测辅导:资料分析综述

  第一章 资料分析综述

  第一节 命题核心要点

2011国家公务员新大纲行测辅导:资料分析综述

  一、时间表述、单位表述、特殊表述

  无论哪一种类型的资料,考生对于其时间表述、单位表述、特殊表述都应特别留意。因为这里往往都蕴含着考点。

  常见时间表述陷阱:

  1.时间点、时间段不吻合,或者涉及的时间存在包含关系;

  2.月份、季度、半年等时间表述形式;

  3.其他特殊的时间表述。

  【例】 资料: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2009年4月份中国汽车产销量数据显示,在其他国家汽车销售进一步疲软的情况下,国内乘用车销量却持续上升,当月销量已达83.1万辆,比3月份增长7.59%,同比增长37.37%。

  题目:与上年同期相比,2009年4月份乘用车销量约增长了多少万辆?

  常见单位表述陷阱:

  1.“百”“千”“百万”“十亿”“%”等特殊的单位表述;

  2.资料与资料之间、资料与题目之间单位不一致的情况;

  3.“双单位图”中务必留意图与单位及轴之间的对应关系。

  【例】 资料:2008年,某省农产品出口贸易总额为7.1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5.2%。

  题目:2008年,该省的对外贸易总额约为多少亿美元?

  2008年,该省的绿茶出口额约为多少万美元?

  常见特殊表述形式:

  1.“增长最多”指增长绝对量最大;“增长最快”指增长相对量即增长率最大;

  2.凡是不能完全确定的,则“可能正确/错误”都要选,“一定正确/错误”都不能选;

  3.“每……中……”“平均……当中的……”,都以“每/平均”字后面的量作分母;

  4.“根据资料”只能利用资料中的信息;“根据常识”可以利用资料外的信息。

  二、适当标记、巧用工具;数形结合、定性分析;组合排除、常识运用

  资料分析答题的过程当中需要做“适当标记”,一切以便于自己做题为准。适当合理地运用直尺、量角器等工具辅助答题。

  直尺使用法则:

  ◆ 在较大的表格型材料中利用直尺比对数据。

  ◆ 柱状图、趋势图判断量之间的大小关系时用直尺比对“柱”的长短或者“点”的高低。

  ◆ 在像复合立体柱状图等数据不易直接得到的图形材料中,可以用尺量出长度代替实际值计算“增长率”。

  量角器使用法则:

  ◆ 在饼图中,如果各部分的比例没有直接给出,在精度要求不高的情况下,可以用量角器量出该部分的角度,然后除以360°来得到。

  在图形型资料中,在精度要求不高的题目中,要善于通过目测进行估计和判断。

  1.柱状图、趋势图中数据的大小可以通过“柱”的长短或“点”的高低来判定。

  2.柱状图、趋势图中数据的增减可以通过“柱”的长度增减或“点”的高低变化判定。

  3.饼图中数据或者比例的大小可以通过所占扇形的大小来判定。

  三、简单着手,结合选项

  国考《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试卷的特点是题量大、时间紧,临场的重点是速度要快,要点是心态要稳。合理控制答题节奏,恰当地权衡取舍,有效利用时间是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这门考试对每一个考生提出的基本要求。因此,广大考生应当学会适当地放弃一些偏题、怪题,将更多的精力放在相对较为简单的题目上。

  “从较拿手的材料着眼,从较容易的题目入手,从较简单的选项动笔”是资料分析部分答题的一条基本原则。

  在很多情形下,一些题目中的数据(包括计算结果)常可以用于另外一道题目中,因此适当地调整一下答题顺序,常常可以给自己带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

  作为四选一的客观题,选项在答题时往往意义非凡,有时通过选项可以获得解题的突破口,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此外,题目的选项不但可以提示应采用的速算技巧,而且有时选项间有内在的逻辑关系,可以直接根据这些逻辑,得到答案。

  第二节 常考统计术语

  2005—2009年某地区第三产业发展情况

2011国家公务员新大纲行测辅导:资料分析综述

  ◆百分数、成数、百分点

  【例1】 根据上述资料,该地区2005-2009年,第三产业总产值为多少亿元?

  【解】 2005-2009年第三产业产值分别为:300×11%=33(亿元),400×12%=48(亿元),500×13%=65(亿元),600×14%=84(亿元),800×15%=120(亿元)。因此,第三产业总产值应该为:33+48+65+84+120=350(亿元)。

  【例2】 根据上述资料,2008年该地区第三产业总产值占这五年第三产业总产值的多少?占这五年第三产业总产值的几成?

  【解】 84÷350×100%=24%,故该地区2008年第三产业总产值占这五年第三产业总产值的24%,即二成四,或2.4成。

  【注】 几成即十分之几,百分点是没有百分号的百分数,一般用来表示不同时期内相对指标的变化幅度。

  ◆基期(基础时期)、现期(现在时期)

  如果研究“和2009年相比较,2010年某量发生的某种变化”,则通常称2009年为基期,2010年为现期;类似的,如果研究“和2010年7月相比,2010年8月某量发生的某种变化”,则称2010年7月为基期,2010年8月为现期。

  ◆增量(增长量)/减量(减少量)& 增长率(增速、增幅、增长速度)/减少率

  【基本公式】

  增长量=现期量-基期量;增长率=增长量÷基期量×100%

  减少量=基期量-现期量;减少率=减少量÷基期量×100%

 年份 2007 2008 2009
外来人口(万人) X Y 14.3
增长率   R 10%
增长率变化     降低了20个百分点

  【例3】 该地区2008年GDP比2007年增长了多少亿元?增长了百分之几?

  【解】 600-500=100(亿元),100÷500×100%=20%,故增长了100亿元,即20%。

  【注】 本题前者求的是增长量(常简称增量);后者求的是增长率(有时也叫做增幅、增速,即增长幅度、增长速度),做题时务必注意两者的区别。类似地,考生做题时也要注意减少量与减少率之间的区别。另外,本题计算得到的20%是2008年的增长率而不是2007年的增长率,增长率属于后者(即现期而非基期)。

  【常用变式】

  现期量=基期量×(1+增长率);基期量=现期量÷(1+增长率)

  现期量=基期量×(1-减少率);基期量=现期量÷(1-减少率)

  【例4】 若该地区2010年GDP增长率为15%,则2010年该地区的GDP为多少亿元?

  【解】 800×(1+15%)=920(亿元),即2010年该地区GDP为920亿元。

  【例5】 若该地区2005年GDP增长率为25%,则2004年该地区的GDP为多少亿元?

  【解】 300÷(1+25%)=240(亿元),即2004年该地区GDP为240亿元。

  ◆三角模型

  【例6】 根据上述资料,2008年该地区的GDP增幅下降了几个百分点?

  【解】 2007年该地区GDP增长率为(500-400)÷400×100%=25%;

  2008年该地区GDP增长率为(600-500)÷500×100%=20%。

  故2008年该地区GDP增幅下降了5个百分点。

  【注】 增幅或者增长率之间的比较只需要直接相减即可,不需要再除以基期值。

2011国家公务员新大纲行测辅导:资料分析综述

  ★特别提示★

  考试中往往考查上述模型的变式。最常见的如给出某一年的数值、该年的增长率以及增长率的变化情况,求两年前该值的情况。

  【例7】 若某市2009年外来人口为14.3万人,与上年相比增长了10%,增幅下降了20个百分点,则2007年该地区的外来人口为多少万人?

  【析】

  【解】 该市2008年外来人口相对于2007年增长了:R=10%+20%=30%

  该市2008年的外来人口:Y=14.3÷(1+10%)=13(万人)

  该市2007年的外来人口:X=13÷(1+30%)=10(万人)。

  ◆翻番

  【例8】 1980年某国国民生产总值为2500亿元,到2010年要达到国民生产总值翻三番的目标,则2010年的国民生产总值为多少亿元?

  【解】 2500×23=20000(亿元)

  【注】 翻一番为原来的2倍;翻两番为原来的4倍;依此类推,翻n番为原来的2n倍。

  ◆同比:与历史相同时期作比较

  ◆环比:现在统计周期和上一个统计周期相比较,包括日环比、月环比、年环比

  ◆指数:用于衡量某种要素相对变化的指标量

  指数是某个具体要素标准化之后的值,反映这个具体要素的相对增减变化,它与这个要素的原始值之间存在正比例的数值关系,这是计算指数的基础所在。

  一般假定基期的指数值为100,从而计算其他量和基期相比得出的数值。常见指数包括纳斯达克指数、物价指数、上证指数和区域价格指数等。

  【例9】 根据下表,基期可能为下述年份中的哪一年?( )

  2003-2009年某省物价情况统计表

  ★特别提示★

  上面例题中给出的指数是默认的指数定义(基期是固定的)。与此同时,考试中还经常出现“新定义”的指数,比如浮动基期的指数(这种指数直接反映变化率)等,这就要求考生仔细阅读材料,材料当中会详细给出相关定义。

  第三节 实用速算技巧

  【例】 下图是某跨国公司2010年1-6月份公司利润与公司人数发展变化情况,从图中数据可知,2010年2-6月份,该跨国公司人均利润与上月相比有所下降的有几个月?( )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

2011国家公务员新大纲行测辅导:资料分析综述

  某跨国公司2010年1-6月份利润与人数变化情况图

  (注:5月份该跨国公司经历了较大规模的合并,因此公司利润和公司人数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2011国家公务员新大纲行测辅导:资料分析综述

  由此可知,与1月相比,2月人均利润有所增加。

  放缩法

  若A与B同时扩大,则A+B与A×B都会扩大;

  若A变大而B变小,则A-B与A÷B都会扩大。

2011国家公务员新大纲行测辅导:资料分析综述

  由此可知,与2月相比,3月人均利润有所增加。

  直除法

  在比较或者计算较复杂分数时,通过“直接相除”的方式得到商的首位(首一位或首两位),从而得出正确答案,这样的方法称为“直除法”。

2011国家公务员新大纲行测辅导:资料分析综述

  由此可知,与3月相比,4月人均利润有所增加。

  插值法

  在比较或者计算较复杂分数时,通过“插入特殊值”的方式得出正确答案,这样的方法称为“插值法”。

2011国家公务员新大纲行测辅导:资料分析综述

  由此可知,与4月相比,5月人均利润有所增加。

  化同法

  在比较或者计算较复杂分数时,如果两个分数的分子之间、分母之间存在较大差距或者有明显的倍数关系时,可以将某一个分数的分子、分母同时扩大,从而简化数据,得到答案。这样的方法称为“化同法”。

  5月与6月相比:

2011国家公务员新大纲行测辅导:资料分析综述

  由此可知,与5月相比,6月人均利润有所下降。

  【注】 上面运用的“差分法”具体解题原理可参见下文“‘差分法’使用基本准则”。在计算“差分数”的时候,在不影响计算精度的前提下,我们简单的将分子、分母的差取小数点后1位,这样的方法称为“截位法”;在比较“差分数”与“小分数”大小关系时,我们运用了前面讲过的“插值法”。

  “差分法”使用基本准则

  在两个待比较的分数中,如果存在某个分数的分子、分母都分别略大于另一个分数的分子、分母,我们应该选用“差分法”来比较这两个分数的大小。

  首先,我们记分子与分母都较大的分数为“大分数”;分子与分母都较小的分数为“小分数”,而分子之差作分子、分母之差作分母得到的新的分数为“差分数”。那么,我们可以用“差分数”代替“大分数”与“小分数”,作比较,即:

  若“差分数”大于“小分数”,则“大分数”大于“小分数”;

  若“差分数”小于“小分数”,则“大分数”小于“小分数”;

  若“差分数”等于“小分数”,则“大分数”等于“小分数”。

  相关推荐:

  2011国家公务员新大纲行测辅导:言语理解与表达

  2011国家公务员新大纲行测辅导:数量关系

  2011国家公务员新大纲行测辅导:判断推理

  2011国家公务员新大纲行测辅导:资料分析

  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预测试卷答案

  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实战试卷汇总

(责任编辑:中大编辑)

2页,当前第1页  第一页  前一页  下一页

编辑推荐

最近更新 考试动态 更多>
各地资讯

考试科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