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公务员 >> 申论 >> 时事政冶 >> 正文

2011年热点解析如何看待政策朝令夕改

发表时间:2011/10/20 0:00:00 来源:中大网校 点击关注微信:关注中大网校微信
关注公众号
2011年热点解析如何看待政策朝令夕改

  事件概述
  “现在政策变了,我们就要倾家荡产”,这是《江南时报》9月23日报道的《东海“网箱养鱼”风波拷问政府诚信》中的话。这句话除了使人感到一股寒气之外,也使人敏锐地意识到“政策经济学”的重要性。一个国家的政令代表着国家的尊严,同时也代表着国家的执行能力。朝令夕改的古老故事正说明着这种尊严与执行能力绝不应因政令的随意性而动摇。我们的地方官员们拍一下脑袋很容易,但是老百姓们苦心经营的经济生活在受到震荡后,残局难以收拾。由此可见,官员的脑袋不能乱拍。
  相关评论
  1.朝鲜日报驻北京特邀记者:朝令夕改的中国
  在中国经济迅速增长的趋势下,中国国内的韩国企业在都市化浪潮的压力下迁移到城郊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以锦湖轮胎南京工厂为例,已经被公寓群所包围。问题在于撤离和搬迁工作是否能按照法律程序妥善进行。有关部门应该努力使企业的损失降到最低程度,并提供应有的补偿。如果以城市规划改变、附近居民上访为由提出不合理的低价赔偿并利用非法手段进行驱赶,不会招来“过河拆桥”的指责吗?朝令夕改不符合世界排名第二的经济大国、已经引入市场经济30多年的中国的地位。
  2.《宁夏日报》马江田丽:让政策原理朝令夕改
  朝令夕改不可取。对一个人来说,尚且要做到言出必行,作为一个单位乃至一级政府,则更应该令行禁止,只有这样,方能建立威望和信用。现在不少地方屡屡会出现朝令夕改、不按计划、规定、制度办事的情况,其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但靠“拍脑袋”决策,凭“老经验”办事,用“土政策”管理,是其根本原因。归根结底,就是不按法规制度办事,法制观念淡薄。
  朝令夕改之所以有市场,还与一些干部唯上不唯实、唯言不唯法有很大关系。作为那些作决策的领导,当然知道依法办事的重要性,也想依法办事,可碰到具体问题时,总觉得依法办事条条框框太多,不如“拍脑袋”顺手、“老经验”随意、“土政策”方便,结果一害集体,二害自己,三害他人,可谓贻害无穷。而一些执行决策的干部则对“上级”唯唯诺诺、不敢得罪,任由一些人大玩朝令夕改的把戏,给国家带来损失,给百姓带来灾难。
  朝令夕改不可取,并不是说所有的令都不能改。对那些不切实际、不合时宜的令,该改还得改。问题是正确的命令、科学的决策、法定的做法,非但不能改,而且还要一以贯之地依法执行。
  模拟题
  谈谈你对“朝令夕改”的看法?
  参考解析
  公共决策影响深远,需要决策者广泛搜集信息,科学理性分析,深思熟虑。公共决策的“朝令夕改”,损害的是决策部门的公信力,耗费的是国家有限的公共资源,这样的昂贵学费,还是少交为好。所以,我们要建设全面的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朝令夕改的随意性不可取,有令不行的自由化行不通,惟有坚持按法规制度办事,做到令必行、行必果,才能保持高度稳定和集中统一,才能确保现代化建设目标的顺利实现,才能真正做到国家兴旺发达、人民安居乐业。
  如何实现决策的真正科学,可以通过如下三种对策:
  第一,吸地气,听名声。要求那些习惯于“直接拍板”的决策者们放下“身段”,自觉“去长官化”,在制定某项公共决策时,不要对此决策先有结论或明确意向并完全控制决策的进程,使决策程序流于形式;
  第二,善于总结,吸取教训。要求决策者从那些决策失误中吸取经验教训,不要在一个地方跌倒了,在另外一个地方又以同样的原因再次跌倒。
  第三,避免决策失误,真正实现党中央、国务院一贯强调的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程序化,让老百姓参与到决策过程中来。在制定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公共政策时公开听取各方意见,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决策失误就完全能够得到有效防范。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强调,要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要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提高领导干部的依法行政的能力。可见,让决策远离朝令夕改,各级领导干部必须老老实实按法规制度办事,不断提升行业、单位、部门的正规化建设水平,以事事依法、时时正规、人人学法用法守法来有效削弱朝令夕改的生存空间。各级领导要从自身做起,从本级严起,一级做给一级看,一级带着一级干,使那些朝令夕改者们无用武之地。

  相关推荐:

  2001年-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题型题量分析

  2001年-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主题及题型分析

  全面透析2007年-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专项

(责任编辑:中大编辑)

2页,当前第1页  第一页  前一页  下一页

编辑推荐

最近更新 考试动态 更多>
各地资讯

考试科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