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公务员 >> 申论 >> 申论真题 >> 正文

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省级以上

发表时间:2014/3/12 13:22:19 来源:互联网 点击关注微信:关注中大网校微信
关注公众号

本文导航

6.黄河担负着沿黄地区50余座大中城市和420个县的城镇居民生活供水任务,黄河污染给城镇居民供水安全带来了巨大威胁。2003年,黄河发生了有实测记录以来最严重的污染,三门峡水库蓄水变成“一库污水”。三门峡水库自规划修建之日起便承载着国人“黄河清”的千年梦想。由于黄河下游难得一清,古人把“黄河清”作为一种瑞征。南朝萧统编选的《文选》中首次提出“黄河清而圣人生”的说法,后来逐渐演变成“圣人出而黄河清”的祈盼。面对黄河这样一条“善淤、善决、善徙”、水旱灾害频仍的河流,人们盼望圣主的诞生,以便带来“河清海晏”的太平盛世,本也无可厚非。在封建社会,许多大臣曾上书奏称黄河变清,如清雍正年间的河道总督齐苏勒曾奏称黄河变清,雍正皇帝非常高兴。然而,由于黄河治理的复杂性,在漫长的历史时期,“黄河清”从未真正实现,只是萦绕于人民心中的梦而已。当年,三门峡水利枢纽修建之时,美国巨型大坝的建设正如火如荼,胡佛坝、大古力坝相继而起,前苏联也先后在伏尔加河、顿河流域上建起高坝大库。因此,很少有人怀疑这样的构想:在黄河上建起一座大坝拦截泥沙,再附之以水土保持措施,从而既能让下游变清,又能综合开发。当全国人大一届二次会议的一千多位代表面对修建三门峡水库这样一个承载着国人“黄河清”千年梦想的工程,一个“战胜自然的伟大计划”时,一致欢呼通过,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1999年8月以后,我国从黄土高原开始,开展了全国范围内的退耕还草还林,停止了坡地开荒,至2007年底,全国累计退耕面积约3.2亿亩。据估计,黄土高原要占到一半左右,这在治黄史上是一个历史性的大事件。回顾历史,在北宋年间,黄土高原上就出现了开垦坡地的记录,以后此况曾愈演愈烈,而在约一千年之后的今天,其坡地开垦终获停止,这无疑是一次惊天的大逆转,人们希望以往治黄的大困局将由此而全盘皆活。

7.为治理黄河而奔波半生的水利专家王化云同志在其回忆录《我的治河实践》中辛酸地叹道:“黄河不可能变清……黄河也不需要变清。未来黄河的治理与开发,我认为应该建立在黄河不清的基础上。”资深黄河环保专家、1978年就曾经探访了黄河源头的Y某指出,黄河源头长期屡禁不止的盗猎、金矿开采以及过度的林区资源开发,导致了黄河源头的“美丽童话”正渐渐消失,保护黄河,关键是治理黄河源头的水和沙,因而,对黄河源头的保护就显得更为重要,假如黄河源头都受到污染,那么黄河的断流、污染就更难解决。文化学者R教授在踏勘黄河源头时感慨万千,他认为,从某种意义上讲,认识黄河、了解黄河,是在寻找一种精神资源,寻找一种精神的依归;对于环保,R教授对“黄河区域的移民一定会带来黄河的污染”的说法则不予赞同,他说:“关键要看移的是什么民,人们的环保意识是决定黄河未来的关键因素。”中国地理学会M教授的观点也很明确:要重新认识黄河。为此,他引入了“大黄河”的概念。他说:“如果狭义的黄河文化是指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农耕文化,那么广义的黄河文化就应从‘大黄河’的概念出发,将中原农耕文化与北方草原文化统一纳入黄河文化体系。”致力于黄河文化研究的Z博士提出了弘扬黄河文化的四个关键控制点:首先,深刻认识黄河文化的价值;其次,注重“黄河文化圈”的培养与维护;再次,注重文化创意融入生态旅游的一站式体验;第四是主动融入全球价值链。

三、作答要求

(一)认真阅读给定资料,简要回答下面两题。(20分)

1.给定资料4写道:“黄河健康生命的主要表现形式就是‘三善’,即:‘善淤、善决、善徙’,这是一个为几千年历史所反复证明的基本事实。”请结合对这句话的理解,谈谈你对黄河自身规律的认识。(10分)

要求:简明、完整。不超过200字。

2.给定资料5介绍了汉代王景治理黄河的思路和做法。请概括王景治河后黄河安澜800年的主要原因。(10分)

要求:简明扼要,条理清楚。不超过200字。

(二)给定资料3介绍了密西西比河、亚马逊河、尼罗河等流域出现的生态危机以及各国政府的治理举措。请对这些资料进行归纳,并说明我国治理黄河可以从中受到哪些启示。(20分)

要求:内容具体,表述清晰。不超过300字。

(三)国家某部门拟编写一本以“黄河”为主题的宣传手册,作为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材料。宣传材料由四个部分组成,依次为:“黄河之水天上来”、“黄河与中华文明”、“黄河的治理与开发”、“黄河精神万古传”。请参考给定资料,分别列出每个部分的内容要点。(20分)

要求:(1)切合主题;(2)内容全面,表述准确,有逻辑性;(3)不超过400字。

(四)请参考给定资料,以“弘扬黄河精神”为主题,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40分)

要求:(1)中心论点明确,有思想高度;(2)内容充实,有说服力;(3)语言流畅,1000字左右。

【参考答案】

(一)认真阅读给定资料,简要回答下面两题。(20分)

1.给定资料4写道:“黄河健康生命的主要表现形式就是‘三善’,即:‘善淤、善决、善徙’,这是一个为几千年历史所反复证明的基本事实。”请结合对这句话的理解,谈谈你对黄河自身规律的认识。(10分)

要求:简明、完整。不超过200字。

黄河的自身规律主要体现在“善淤”、“善决”和“善徙”三个方面。(1)“善淤”指黄河易淤积。黄河携带的泥沙在河道大量淤积,使其成为名副其实的“地上悬河”。(2)“善决”指黄河易决口。从公元前602年至1938年,黄河下游共决口1590次,可谓“三年两决口”。(3)“善徙”指黄河易改道。两千多年间,黄河共改道26次,冲刷出了华北平原。要维持黄河的健康,就要尊重它自身的发展规律,按照这种规律进行治理与开发。

2.给定资料5介绍了汉代王景治理黄河的思路和做法。请概括王景治河后黄河安澜800年的主要原因。(10分)

要求:简明扼要,条理清楚。不超过200字。

(1)投入较大。王景率几十万兵士和民工开展治黄,历时一年,用费亿钱。(2)路线较优。王景所选的东汉故道河身较短,地势较低。(3)措施有效。利用沿河大泽放淤的工程措施对延长行河年限非常有效。(4)河患较少。在这段历史时期,黄河流域内大暴雨较少,下游多分支和湖泊洼地,较少发生水患。(5)输沙量减少。由于当时黄土高原地区人口减少,植被得到了恢复,进入黄河的泥沙大大减少。

(二)给定资料3介绍了密西西比河、亚马逊河、尼罗河等流域出现的生态危机以及各国政府的治理举措。请对这些资料进行归纳,并说明我国治理黄河可以从中受到哪些启示。(20分)

要求:内容具体,表述清晰。不超过300字。

我国可以从密西西比河、亚马逊河、尼罗河遇到的危机和采取的措施中得到如下启示:

(1)密西西比河:要及时完成计划工程;要考虑大坝对整个生态系统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考虑航运与其他活动的相容性;必须解决泥沙淤积问题,减少船闸、大坝等设施对泥沙冲击的拦截,同时保护湿地,涵养水源;全面规划,从整体上考虑航运与环境的关系,采取综合治理措施。

(2)亚马逊河:合理开发森林,杜绝过度砍伐;减少肥料和农药对河流的污染;加大法律法规的执行力度。

(3)尼罗河:预先估计人口增长对河流可能造成的影响;减少工业、农业和生活废水的排放;对出现的问题及时治理;转变观念,认识到治河对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和整个国家的重要意义。

(三)国家某部门拟编写一本以“黄河”为主题的宣传手册,作为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材料。宣传材料由四个部分组成,依次为:“黄河之水天上来”、“黄河与中华文明”、“黄河的治理与开发”、“黄河精神万古传”。请参考给定资料,分别列出每个部分的内容要点。(20分)

要求:(1)切合主题;(2)内容全面,表述准确,有逻辑性;(3)不超过400字。

黄河,发源于青海,途经九省注入渤海,有着源头海拔高、流经面积广、所经地势变化大、水流落差大的特点,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黄河之水天上来”的自然景观。

黄河流域作为我国开发最早的地区,孕育了灿烂的华夏文明。我国最古老的文字──甲骨文和最初的王权──夏王朝在这里出现,秦腔、豫剧等戏剧艺术形式在这里成形,一大批历史人物、文化巨匠在这里生生不息,这些都奠定了华夏文明的根基。

在黄河文化演进发展的过程中,对黄河自身的治理与开发始终占据着重要地位。当代黄河防洪体系的建设,充分利用了黄河的水资源,灌溉面积增加;人工改道,使黄河三角洲变为鱼米之乡。但是当下不断加重的污染和逐步升高的含沙量已成为黄河治理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不及时解决,将会带来严重的灾难和损失。

黄河作为中华文明的发祥地,承载着博大、包容、自强不息和艰苦奋斗的精神,绵延不绝,流传至今。作为中华儿女,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将黄河精神发扬光大。

(四)请参考给定资料,以“弘扬黄河精神”为主题,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40分)

要求:(1)中心论点明确,有思想高度;(2)内容充实,有说服力;(3)语言流畅,1000字左右。

(责任编辑:中大编辑)

4页,当前第2页  第一页  前一页  下一页
最近更新 考试动态 更多>

考试科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