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2012年经济师考试中级经济基础预习讲义(82)

发表时间:2011/11/29 9:33:49 来源:互联网 点击关注微信:关注中大网校微信
关注公众号

为了帮助您更好的通过2012年中级经济师考试,全面了解2012年经济师考试的相关重点,我们特地为您汇编了中级经济师考试辅导资料,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经济师考试中级经济基础预习讲义(82)

第二节 数值型数据的整理与显示

(一)数据的分组

1.数据分组的含义:

数据分组是根据统计研究的需要,将数据按照某种标准划分成不同的组别。分组后再计算出各组中出现的次数或频数,形成一张频数分布表。

2.数据分组的方法

分组的方法有单变量值分组和组距分组两种。

(1)单变量值分组是把每一个变量值作为一组,这种分组方法通常只适合于离散变量且变量较少的情况。

(2)组距分组是将全部的变量值,划分为若干个不同的区间。适合于连续变量或变量值较多的情况。

采用组距分组需要经过以下几个步骤:

第一步,确定分组的组数

确定分组组数时的要求:

①划分的组数既不应太多也不应太少

②组数的确定,要尽量保证组间资料的差异性与组内资料的同质性;

③采用的分组办法,要能够充分显示客观现象本身存在的状态。

第二步,对原始资料进行排序。

第三步,求极差。

极差值=最大观察值-最小观察值

第四步,确定各组组距。

①组距=

根据上式计算出来的组距,可能带有小数,为了编表和计算方便,也是审美习惯使然,最好把它取成接近于5除尽的一个数。

组距与组数成反比例关系,组数越多,组距越小,组数越少,组距越大。

②组距是每组观察值的最大差,即每组的上限值与下限值之间的差。用公式表示就是:

组距=某组上限值-该组下限值

或:某组上限值=该组下限值+组距

某组下限值=该组上限值-组距

第五步,确定组限。

组限是组与组之间的界限,或者是每组观察值的变化范围。

一个组的最小值称为下限;最大值称为上限。

上限值与下限值的差值称为组距

上限值与下限值的平均数称为组中值。即:

确定组限时应注意:

①第一组的下限值应比最小的观察值小一点,最后一组的上限值应比最大的观察值大一点。

②特别需要或不得已的情况除外,最好不要使用开口组。

③ 组限应取得美观些,按数字编好,组限值应能被5除尽,且一般要用整数表示。

第六步 确定各组观察值出现的频数

为解决“不重”的问题,统计分组时习惯上规定“上组限不在内”,即当相邻两组的上下限重叠时,恰好等于某一组上限的观察值不算在本组内,而计算在下一组内。

第七步,制作频数分布表。

(二)数值型数据的图示

1.直方图

直方图是用矩形的宽度和高度来表示频数分布的图形。

直方图中,实际上用矩形的面积表示各组的频数分布。

直方图与条形图不同:

(1)条形图是用条形的长度(横置时)表示各类别频数的多少,其宽度(表示类别是)则是固定的;直方图是用面积表示各组频数的多少,矩形的高度表示每一组的频数或百分比,宽度则表示各组的组距,因此其高度与宽度均有意义。

(2)由于分组数据具有连续性,直方图的各矩形通常是连续排列,而条形图则是分开排列。

2.折线图(也称为频数多边形图)

折线图也称频数多边形图,它是在直方图的基础上,把直方图顶部的中点用直线连接起来,再把原来的直方图抹掉就是折线图。

相关文章:

2012年经济师考试中级经济基础预习讲义汇总(七)

2012年经济师考试中级经济基础预习讲义汇总(八)

关注:经济师考试报名条件 考试教材 经济师考试真题

(责任编辑:中大编辑)

2页,当前第1页  第一页  前一页  下一页
最近更新 考试动态 更多>

近期直播

免费章节课

课程推荐

      • 经济师

        [协议护航班-不过退费]

        7大模块 准题库资料 协议退费校方服务

        1400起

        初级 中级

        761人正在学习

      • 经济师

        [冲关畅学班]

        5大模块 准题库资料 协议续学校方支持

        980起

        初级 中级

        545人正在学习

      • 经济师

        [精品乐学班]

        3大模块 题库练习 精品课程

        680起

        初级 中级

        445人正在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