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2012年经济师考试中级经济基础预习讲义(23)

发表时间:2011/11/21 11:49:29 来源:互联网 点击关注微信:关注中大网校微信
关注公众号

为了帮助您更好的通过2012年中级经济师考试,全面了解2012年经济师考试的相关重点,我们特地为您汇编了中级经济师考试辅导资料,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经济师考试中级经济基础预习讲义(23)

第五章 市场失灵和政府的干预

一、市场失灵的含义

(一)资源最优配置的含义和标准

考试内容:掌握资源最优配置的含义和标准。

当整个经济的价格体系恰好使所有的商品供求都相等时,经济就处于一般均衡状态或瓦尔拉斯均衡状态,当经济处于一般均衡状态时,资源便实现了最优配置。

资源实现最优配置的标准是:当一种资源的任何重新分配,已经不可能使任何一个人的境况变好,而不使一个人的境况变坏。

帕累托改进:既定的资源配置状态能够在其他人福利水平不下降的情况下,通过重新配置资源,使得至少有一个人的福利水平有所提高,则称这种资源重新配置为帕累托改进。

帕累托最优状态是不存在帕累托改进的资源配置状态。帕累托最优状态又被称作经济效率。

【例题·单选题】(2007年)如果既定的配置状态能够在其他人福利水平不下降的情况下,通过资源重新配置使至少一个人的福利水平有所提高,这种资源重新配置被称为()。

A.一般均衡状态 B.帕累托改进

C.瓦尔拉斯均衡 D.帕累托最优

[答案]B

(二)市场失灵的含义

1.实现帕累托最优标准的条件:经济主体是完全理性的;信息是完全的;市场是完全竞争的;经济主体的行为不存在外部影响。

2.市场失灵的含义:由于市场机制不能充分地发挥作用而导致的资源配置缺乏效率或资源配置失当的情况。

【例题·多选题】经济社会中,资源配置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的条件是()。

A.信息是完全的

B.市场是完全竞争的

C.经济主体是完全理性的

D.政府提供公共物品

E.经济主体的行为不存在外部影响

[答案]ABCE

二、市场失灵的原因

导致市场失灵的原因主要有垄断、外部性、公共物品和信息不对称等。

【例题·多选题】导致市场失灵的原因主要有()。

A.垄断 B.外部性 C.公共物品 D.信息不对称 E.价格波动

[答案]ABCD

(一)垄断与市场失灵

考试内容:掌握垄断对市场机制运行的影响。

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上,生产者不再是完全的价格接受者,资源已不可能在部门之间自由流动,导致生产者生产的产量不是最大的产量,市场价格不是最低的价格,长期来看成本也比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的生产成本要高,消费者将不再可能获取最大满足。市场机制很难充分有效地发挥作用,资源不可能实现最优配置。

【例题1·单选题】按照微观经济学的分析,只有在()上,企业的生产成本从长期来看才是最低的,市场机制才能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

A.完全垄断市场 B.完全竞争市场

C.垄断竞争市场 D.不完全竞争市场

[答案]B

【例题2·多选题】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上,将会出现()。

A.生产者只能接受价格

B.资源不能在部门间自由流动

C.生产者的产量不是最大产量

D.市场价格达到最低

E.市场机制不能充分有效的发挥作用

[答案]BCE

(二)外部性与市场失灵

考试内容:掌握外部性对市场机制运行的影响。

所谓外部性或外部影响,是指某个人或某个企业的经济活动对其他人或其他企业造成了影响,但是却没有因此付出代价或得到利益。外部性可以分为外部经济与外部不经济。

由于外部影响的存在,市场机制就不能有效地进行资源配置,导致资源配置失当。存在外部不经济时,会造成产品供给过多,超过了帕累托最优所要求的产量水平;存在正外部性时,通常会使市场主体的活动水平低于社会所需要的水平,这就是资源的无效率配置。

【例题1·单选题】(2007年)某造纸厂在其生产过程中,向附近的河流排放了大量的污水,并因此导致了附近某粮食产量大幅度下降,但该厂却又不对附近种粮农民进行相应的赔偿。这种现象通常被称为()。

A.生产的外部经济 B.生产的外部不经济

C.消费的外部经济 D.消费的外部不经济

[答案]B

【例题2·多选题】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A.正的外部性的存在,通常会使市场主体的活动水平低于社会所需要的水平

B.正的外部性的存在,通常会使市场主体的活动水平高于社会所需要的水平

C.存在外部不经济时,会造成产品供给过多

D.外部经济和外部不经济的存在,都意味着资源配置未能达到最优

E.外部性的存在,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产权不清晰引起的

[答案]ACDE

【例题3·单选题】(2008年)从经济学理论上说,生产的外部不经济会造成()。

A.资源均衡配置 B.资源有效配置

C.产品供给过少 D.产品供给过多

[答案]D

(三)公共物品与市场失灵

考试内容:掌握公共物品对市场机制运行的影响。

1.公共物品的含义

所谓公共物品,是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物品。公共物品是和私人物品相对应的,私人物品有两个明显的特征:竞争性和排他性。

2.公共物品的特点

(1)非竞争性。即消费者对某一种公共物品的消费并不影响其他人对该公共物品的消费。

(2)非排他性。

3.公共物品的分类

可以将公共物品分为两大类:纯公共物品和准公共物品。

(1)纯公共物品是具有完全的非竞争性和完全的非排他性的物品,如国防、治安等,纯公共物品只能由政府提供。

(2)准公共物品是指具有有限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物品。如教育、医疗卫生、收费公路等。

4.公共物品和市场失灵

公共物品的市场需求曲线是所有消费者需求曲线沿纵向(即价格方向)相加得到的;私人物品的市场需求曲线是个人需求曲线在水平(即数量)方向相加得到的。

由于纯公共物品存在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消费者更愿意采取搭便车行为,导致市场产量远远低于最优产量。

对于准公共物品来说,如教育、医疗服务等,市场机制可以发挥一定的作用,通过市场机制来引导资源的配置。

【例题1·多选题】公共物品的特点包括()。

A.竞争性 B.排他性 C.非竞争性

D.非排他性 E.效用的可分割性

[答案]CD

【例题2·多选题】(2007年)下列关于私人物品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A.增加一个人对该物品的消费必然减少另一个人对该物品的消费

B.增加一个人对该物品的消费并不影响其他人对该物品的消费

C.该物品在财产所有权上具有独占性

D.一个人不进行购买就不能消费该物品

E.一个人不进行购买也可以消费该物品

[答案]ACD

【例题3·多选题】下列公共物品中属于准公共物品的是()。

A.国防 B.治安 C.医疗卫生 D.教育 E.收费公路

[答案]CDE

(四)信息不对称与市场失灵

考试内容:掌握信息不对称对市场机制运行的影响。

信息不对称是指市场上买卖双方掌握的信息量不一样。由于信息不对称的存在,就会产生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等问题。

【例题·单选题】交完汽车保险后不认真开车,从而造成保险公司的损失,这属于()。

A.违法行为 B.道德风险 C.逆向选择 D.顺向选择

相关文章:

2012年经济师考试中级经济基础预习讲义汇总(二)

2012年经济师考试中级经济基础预习讲义汇总(一)

2011年经济师考试备考经验技巧汇总

关注:经济师考试报名条件 考试教材 经济师考试真题

(责任编辑:中大编辑)

2页,当前第1页  第一页  前一页  下一页
最近更新 考试动态 更多>

近期直播

免费章节课

课程推荐

      • 经济师

        [协议护航班-不过退费]

        7大模块 准题库资料 协议退费校方服务

        1400起

        初级 中级

        761人正在学习

      • 经济师

        [冲关畅学班]

        5大模块 准题库资料 协议续学校方支持

        980起

        初级 中级

        545人正在学习

      • 经济师

        [精品乐学班]

        3大模块 题库练习 精品课程

        680起

        初级 中级

        445人正在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