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2013年初级商业经济专业知识考点重点集粹(3-300)

发表时间:2013/9/10 11:35:09 来源:互联网 点击关注微信:关注中大网校微信
关注公众号

201、商业银行是金融机构体系中最为核心的部分

202、政策性银行是由政府设立,不以盈利为目的,而是以贯彻国家产业政策、区域发展政策等为目标,其资金主要来源于财政拨款、发行政策性金融债。政策性银行一般不普遍设立分支机构,其业务通常由商业银行代理

203、在金融自由化大背景下,金融监管逐渐放松,银行、保险、证券之间的传统界限日趋模糊,这为银证保融通的发展提供了法律上的可能。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为银证保融通的实现提供了技术上的可能。持续的技术进步增加了信息的可获取性并提高了交易的速度。从银行的角度看,为了满足客户对“金融百货”的需求,银行希望通过银证保融通为客户提供更为全面的金融服务,以留住客户。其次,银证保融通可以提高银行现有物质资源及人力资源的利用效率。再次,竞争的压力迫使银行寻找新的业务增长点。再从保险公司的角度看,首先,保险公司如果能有效地利用银行已经建立起来的销售网络,可以大大降低保险销售费用,提高销售效率。其次,保险公司可以利用银行客户的基础资料,发掘有利于险种设计及保单销售的市场信息,提高保险经营的成功率。再次,保险公司通过银证保融通可以获得规模经济效益和范围经济效益。

204、1948年12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成立,标志着我国统一的社会主义国家制度开始形成

205、我国现行金融中介体系的结构:中央银行、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保险公司、投资银行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在华外资金融机构

206、中央银行是我国发行的银行、银行的银行和政府的银行

207、金融系统的构成:自己流出方、流入方、金融中介机构、金融市场、中央银行和其他金融监管机构

208、构成现代金融体系的基本要素:由货币制度所规范的货币流通;金融中介、金融市场、金融工具(金融活动的载体)、金融制度和调控机制

209、金融市场的的基本功能:聚敛功能、配置功能、调节功能、反映功能

210、金融市场的基本要素:交易对象、交易工具、交易主体及交易价格

211、中央银行参加金融市场的目的与其他参加者有着本质的不同,它是为了实现稳定货币、促进经济发展、充分就业和国际收支平衡等目的

212、金融工具的分类- 按交易的期限长短分:货币市场、资本市场

213、货币市场供应短期货币资金,其子市场有:短期债务市场、票据市场、同行拆借市场

214、资本市场供应长期货币资金,其子市场有:股票市场、证券市场

215、按金融工具的发行和转让流通不同分:一级市场、二级市场

216、金融工具在二级市场上的交易也有两种方式:场内交易、场外交易

217、按金融工具的交割期限不同分:现货市场、期货市场、期权市场

218、证券、外汇和黄金多采用期货交易形式

219、金融工具的特征:期限性、流动性、风险性、收益性

220、金融工具的分类:短期金融工具—国库券、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票据(商业汇票、银行汇票、银行本票、支票);长期金融工具—长期政府债券、公司债券、股票;衍生金融工具—期货和期权、互换、货币互换

221、利率=利息额 / 借贷本金额*期限

222、计息方法:单利计息方法Pt=P0(1+it) 复利计算方法Pt=P0(1+i)t 利息=Pt-本金

223、按照利率的管理体制来划分,利率分为市场利率、计划(官方)利率

224、按是否剔除通货膨胀因素来划分,利率可以分为名义利率、实际利率

225、实际利率=名义利率-通货膨胀率

226、“负利率”就是实际利率为负值,也就是说通货膨胀率超过了利率

227、平均利润率是决定利率水平的基本因素

228、利息的价值判断作用主要体现在:利息是衡量不同时期货币资金实际价值的尺度;利息可以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229、外汇三性:外币性、可兑换性、普遍接受性

230、汇率的标价方法:直接标价法(外币)、间接标价法(本币),人民币汇率采取直接标价法,目前只有美国、英国、和其他英联邦国家采用间接标价法

231、银行的汇率报价通常采取双向报价制,即同时报出买入汇率和卖出汇率,习惯上汇率报价只写出前面一个汇率和后一个汇率的最后两位数,且前一个汇率值较小,后一个的汇率值较小

232、如果货币的期汇比现汇贵,则称该货币远期升水;如果期汇比现汇更便宜,则称该货币远期贴水;如果两者相等,则为平价

233、影响汇率变动的主要因素:国际收支、相对通货膨胀率、相对利率、总供给与总需求、市场预期

234、国际收支出现逆差,在外汇市场上表现为外汇需求大于供给,从而引起外汇升值、本币贬值;反之,国际收支出现顺差会导致外汇贬值、本币升值

235、根据购买力评价理论,国内外通货膨胀率差异是决定汇率长期趋势的主导因素。如果通货膨胀率高于他国则该国货币在外汇市场上趋于贬值;反之,则趋于升值

236、利率对汇率的影响尤其是在短期极为显著,高利率有助于吸引资本流入,从而使货币升值;反之则货币贬值

237、当一国总需求增长快于总供给时,本币一般呈贬值趋势

238、购买力平价理论是指两国货币的购买力之比,货币的购买力与一般物价水平呈反比,是一般物价水平的倒数

239、抛补利率平价理论讨论是远期汇率的决定,高利率货币远期贴水,低利率货币远期升水,年升贴水率等于两国利差

240、国际收支平衡表的账户有:经常账户(货物和服务、收益、经常转移)、资本与金融账户(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其他投资、储备资产)

241、我国国际收支平衡表是将储备资产单独列项,包括经常账户、资金与金融账户、储备资产、净误差和遗漏四项

242、用来衡量国际收支状况的局部差额有:贸易差额、经常差额、综合差额

243、国际收支调节政策有:外汇缓冲政策、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汇率政策、直接管制措施

244、需求产生的一般过程:人们基本的要求构成需要,需要在期望获得满足时变成欲望,而欲望在有购买力支撑的时候,需要便形成了

245、产品价值的大小和满意程度的高低成为消费者选择的主要依据

246、顾客认知价值=顾客总利益 - 顾客总成本

247、顾客满意程度取决于对某项产品所感知到的效用或利益与期望值相比较的结果

248、市场营销学中的市场是指某种产品的现实购买者和潜在购买者需要的总和

249、有效市场的规模和容量取决于三个因素:需要该产品的人数、每个人对该产品的需要数量、每个人的购买意愿和购买能力,前两者的乘积即是市场上该产品的总需求

250、企业营销观念的发展:生产观念(卖方市场)、产品观念(市场近视症)、推销观念(消极和被动的购买)、营销观念(以销定产)、全面营销观念

251、营销观念的核心思想:市场导向、长期利益原则、整合营销思想、

252、市场营销管理在实质上就是需求管理

253、全面营销的四个方面:关系营销、整合营销、内部营销、社会责任营销

254、内部营销的两个层面:各项职能部门之间的相互配合;企业内部除营销以外的其他部门也一样必须具备营销观念和客户意识,考虑各自的“内部客户”,企业上下都应该从市场的角度思考问题,真正做到“全员营销”

255、供应商向企业所提供资源的数量、价格以及供应是否及时、可靠,都会影响企业产品的价格、产量和生产经营的连续性

256、竞争者的类型:品牌竞争者、产品形式竞争者、产品类别竞争者(平行竞争者)、愿望竞争者

257、如果企业在进行竞争分析时,只将注意力放在同行业、经营同样产品的那些容易识别的竞争者上,而忽略了那些潜在的竞争者,就会犯“竞争近视症”

258、按照顾客不同的购买动机,可将市场分为消费者市场、产业市场、中间商市场和政府|机构市场

259、企业宏观市场营销环境包括:人口、经济、自然、技术、政治法律和社会文化

260、收入水平是影响购买力最重要的因素

261、恩格尔系数(%)=食物消费支出金额 / 消费总支出金额

262、按照消费者介入程度可将消费者购买决策过程分为:习惯性购买、有限型购买、复杂型购买

263、习惯型购买过程中,消费者的介入程度最低,且品牌在产品质量、性能等方面的差异较小(软饮料、护发产品)

264、在有限型的购买情形中,虽然消费者的介入程度不高,但是品牌之间在产品的各项属性上存在较大差异(服装)

265、复杂型是消费者介入程度很高,品牌差异很大的决策情形(汽车、家庭房屋装修)

266、影响消费者行为的因素:文化因素、社会因素、个人因素、心理因素

267、影响消费者行为最深远的是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影响消费者行为最直接的、决定性的因素是个人及其心理特征

268、社会阶层是在财富、技能和权利的基础上产生的。职业、收入和受教育程度等因素是划分社会阶层的主要依据

269、如果经营的产品或服务受到相关群体的影响很大,企业就应该设法接触和利用相关群体中的意见领袖。意见领袖是一个群体中为其他人过滤、解释和提供信息的人

270、自我实现的需要是人的最高层次的需要

271、认知的三种过程:选择性注意、选择性误解、选择性记忆

272、认知的选择性与客观刺激物的特征、消费者的经验与期望和动机有关

273、市场细分是目标营销战略的前提

274、市场细分前提是需求的异质性

275、市场细分的因素:地理区域、人口统计、消费心理、消费行为

276、按照地理区域细分市场是市场细分的一种传统方法

277、市场覆盖战略:无差异营销(单一标准化产品)、差异营销、集中营销

278、无差异营销的出发点是获取规模经济效益,由于大量营销,品种少、规模大,可节省费用,降低成本,提高利润率。这种成本优势的取得是以牺牲顾客差别需求为代价的

279、差异营销比较适用于需求异质性突出的产品或服务(化妆品、洗涤品、服装)

280、集中营销,企业只将实力集中于一个或少数几个子市场上,以期获取优势,企业面临的风险比较大

281、决策者要考虑企业的资源、产品的同质性、市场的同质性以及竞争者的策略等因素,选择恰当的目标营销战略

282、市场定位:企业在选定目标市场后,还要决定怎么样占领市场,为自己的产品或品牌确定一个恰当的市场地位

283、营销组合策略:产品策略、定价策略、分销渠道策略、促销策略

284、企业在制定产品策略时,应考虑以下相关方面:产品质量、产品设计、品牌、包装策略、新产品开发策略

285、企业的定价方法:成本导向定价法、市场需求导向定价法、竞争导向定价法

286、整体产品的三个层次:核心利益、有形产品、附加产品

287、附加产品是指顾客在购买产品时所得到的额外服务或利益(提供信贷、免费送货、售后服务)

288、便利品即价格低廉、消费者要经常使用、且通常不需要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去购买的物品(牙膏、香烟、肥皂)

289、一个企业的产品组合具有一定的宽度、长度、深度和一致性

290、产品线策略的主要内容是产品线的长度决策

291、企业通常用两种方式有计划地增加产品线的长度,即产品线的延伸和产品线的填充

292、无论企业选择向哪个方向延伸其产品线,都会由于突破了原来的经营范围而遇到一个同样的问题,即顾客能否接受新的市场定位

293、产品线的填充是有限度的,过分填充会导致新推出的产品与原有产品自相残杀,还会在顾客心目中造成定位混乱

294、服务的特点:无形性、同步性、异质性、易逝性

295、交互营销是指服务人员向顾客提供服务、使顾客满意的过程

296、技术质量是指维修工的技术水平,汽车是否真的修好

297、职能质量是指在维修过程中,司机是否感受到了足够的关注,如接待人员的热情及时、等待维修时的从容安逸、相关汽车保养维护知识的沟通,甚至有关的交通管理和安全信息的提醒等

298、管理的职能:计划、组织、领导、控制

299、管理的基本特征:管理是在一定环境中进行的;管理是一个过程;管理要协调和利用组织的各种资源;管理要促进组织目标的实现;管理具有科学性和艺术性

300、效果涉及活动的结果,是相对于目标而言的,效果是衡量管理是否“做正确的事”的标准

相关文章:

2013年经济师考试初级经济基础讲义全集

2013年经济师考试保过培训 一次取证!

关注:2013年经济师考试准考证打印时间  中级经济师考试历年真题  考试培训

2013年经济师考试通关取证方案!

轻松通过经济师职称评审,可同时参与中大网校举办的职称英语网络辅导

(责任编辑:中大编辑)

2页,当前第1页  第一页  前一页  下一页
最近更新 考试动态 更多>

近期直播

免费章节课

课程推荐

      • 经济师

        [协议护航班-不过退费]

        7大模块 准题库资料 协议退费校方服务

        1400起

        初级 中级

        761人正在学习

      • 经济师

        [冲关畅学班]

        5大模块 准题库资料 协议续学校方支持

        980起

        初级 中级

        545人正在学习

      • 经济师

        [精品乐学班]

        3大模块 题库练习 精品课程

        680起

        初级 中级

        445人正在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