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2012年中级经济师考试商业学习笔记第一章第一节(2)

发表时间:2012/9/4 11:12:47 来源:互联网 点击关注微信:关注中大网校微信
关注公众号

本文为2012年中级经济师考试商业专业知识与实务第一章商品流通理论第一节商品流通概述商品流通运行要素的学习笔记,希望本文能够帮助您更好的全面学习2012年经济师考试的相关重点!!

二、商品流通运行要素

●三流:商流、物流、信息流(重点)

现代流通经济运行过程的客观要求是商流、物流、信息流三流分立与一体化。在流通过程中,一方面通过购销(交换)获得商品的所有权,这是商流;另一方面发生商品实物流转的过程,即从包装开始,通过装卸、运输、贮存、保管等,将商品运送到消费者手中,这是物流。同时,这两个过程中还伴随发生了信息流通活动,称为信息流。

(一)商流

1.概念:商品由供给者向需求者转移中的商品社会实体的运动。

表现为商品与其等价物的交换和商品所有权的转移运动;

可以克服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社会距离,创造商品的所有权效用。

具体的商流活动包括购、销等商品交易活动以及商品信息活动。

商流活动创造商品的所有权效用。

2.商流过程:商品价值形态的转化过程,即商品价值的实现过程。

从微观来看:商流在G-W, W-G的转化过程中实现其价值。

从宏观来看:完成了流通过程最核心的内容-----买卖活动。

3.商流功能:

(1)实现商品价值的功能

商流过程把商品的所有权由生产者转移给消费者。

(2)生产先导的功能

G-W的转化(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所有权由生产者转移给企业)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开始和持续运转的重要前提。

(3)合理配置资源的功能

商流会引导生产者根据社会需要来安排生产,促使生产者生产出符合社会需要的商品。

4.商流费用:

(1)市场分析费用

(2)商品调整费用

(3)谈判签订契约费用

(4)履行契约费用

【注】(1)商流费用是商品价值运动产生的费用,不包括使用价值运动产生的费用。使用价值运动产生的费用是物流费用,物流费用和商流费用的总和构成流通费用。

(2)一次性市场交易费用最高,从反复交易到战略协作交易,随着不确定性的减少,连续性、稳定性、协作性的加强,交易费用逐渐下降。

(3)交易费用与市场规模的大小、市场规则的完善以及社会信息化的程度有直接关系。市场规模越大,市场规则越完善,社会信息化程度越高,单位商品所承担的交易费用越低。

【例3·多选题】商流的过程,就是( )。

A.商品价值形态的转化过程 B.创造空间和时间价值的过程

C.商品价值的实现过程  D.创造商品所有权效用的过程

E.完成流通过程中的买卖活动

『正确答案』ACDE

『答案解析』物流是创造空间和时间价值的过程,其他选项都是商流的过程。

(二)物流(掌握物流概念以及物流活动的基本职能)

1.物流概念:物流是物质资料从供应者到需要者的物理性(实体性)流动,是创造物质的空间效用,时间效用和形质效用的经济活动。

2.物流的分类

(1)按照物流的不同作用分为:

供应物流:企业或消费者购入原材料、零部件或商品的物流过程,是发生在物资的生产者或持有者与需求者或使用者之间的物流活动。

销售物流:生产企业或流通企业出售商品的物流过程,是发生在物资生产者或持有者与用户或消费者之间的物流活动。

生产物流:从工厂的原材料购进入库起直到成品发送为止的整个物流过程。是制造产品的生产企业所特有的,是与生产流程同步的。

回收物流:对在生产和流通过程中产生的废旧物资进行回收再利用的物流活动。

废弃物物流:对生产或流通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进行最后处置的物流活动,具有长远的社会效益。

(2)按照物流活动的不同空间范围分为:地区物流、国内物流、国际物流

(3)按照物流系统的不同性质分为:

社会物流:宏观物流范畴,主要关注服务于社会、在社会环境中运行的物流体系结构。

行业物流:不同特性的行业及其产品所发生的物流,如医药物流、图书物流、建材物流、钢材物流等。

企业物流:微观物流范畴,企业的物流活动,如生产物流、供应物流、销售物流、回收物流、废弃物物流等。

【例4·单选题】发生在商品生产者或持有者与用户或消费者之间的物流活动是( )。(2010年)

A.供应物流 B.销售物流 C.生产物流 D.行业物流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销售物流是发生在物资生产者或持有者与用户或消费者之间的物流活动。

3.物流活动的基本职能――掌握

物流活动
基本职能
含义 基本要求
运输活动 借助运力实现商品空间转移的经济活动,克服商品的生产和需要在空间上的差异。是物流各环节中最主要的部分,是物流的关键
创造商品的空间效用
以最少的时间、最短的距离、最低的费用、最合理的运输方式、最大的运力实现运输的安全、迅速、准时、高效、低价
储存活动 商品在生产过程中暂时处于停滞状态。克服商品生产与消费之间的时间差异。创造商品的时间效用 合理确定仓库的库存量,建立各种商品完善的保管制度,确定有效的保管流程,不断改进储存保管设施和技术。
包装活动 为了流通过程中保护产品、方便储运、促进销售、按一定技术方法采用的容器、材料及辅助物等的总体名称以及为达到上述目的而进行的操作。 划分为两类:
1.工业包装(运输包装、大包装),包装的对象是大宗生产资料。属于物流的范畴,目的是为了便于运输、保管、提高装卸效率和装载率。
2.商业包装(销售包装、小包装)
属于营销学的范畴,目的是促进销售。
装卸搬运活动 在同一地域内,以改变物资的存放状态和空间位置为主要内容的作业活动。 选择合理的装卸搬运方式,合理配置和使用装卸机械,最大限度的减少装卸搬运损失。
流通加工活动 根据用户的要求,改变或部分改变商品的形态或包装形式的一种生产性辅助加工活动。
创造商品的形质效用
流通加工是流通领域的一种增值活动,是生产过程在流通领域的延伸。
配送活动 是按照客户的要求,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安全、准确、及时的进行货物配置并送交客户活动的总称。 配送是一种终端运输,直接面向客户,客户的要求是配送活动的出发点。

【例5·单选题】流通加工是发生在流通过程中的一种生产性辅助加工过程,可以创造商品的( )。(2011年)

A.所有权效用 B.时间效用 C.空间效用 D.形质效用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物流活动的流通加工职能。根据用户的要求,改变或部分改变商品的形态或包装形式的一种生产性辅助活动,称为流通加工。流通加工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生产加工与用户对商品使用要求之间的差异,更有效地满足用户需要,进而创造商品的形质效应。

(三)信息流

1.概念:广义的信息流指信息的产生、加工、储存和传递等过程;

流通信息流,包括商品信息流和物流信息流。

2.流通信息分类:

按信息的来源 ――― 商品流通内部信息、商品流通外部信息

按信息稳定程度―――固定信息、流动信息、偶然信息

按信息产生过程―――原始信息、加工信息

按信息发生时间―――滞后信息、实时信息、预测信息

按信息的作用―――决策信息、控制信息和业务信息

按信息的内容――― 市场营销信息、流通管理信息、商品科技信息、流通环境信息。

3.信息流的功能:

(1)沟通功能:流通信息流是沟通社会再生产过程各环节之间联系的桥梁。

(2)反馈功能

(3)决策功能

(4)增值功能:在流通过程中,流通信息在实现其使用价值的同时,其自身的价值又呈现增长的趋势。

(四)商流、物流和信息流的相互关系

(责任编辑:中大编辑)

2页,当前第1页  第一页  前一页  下一页
最近更新 考试动态 更多>

近期直播

免费章节课

课程推荐

      • 经济师

        [协议护航班-不过退费]

        7大模块 准题库资料 协议退费校方服务

        1400起

        初级 中级

        761人正在学习

      • 经济师

        [冲关畅学班]

        5大模块 准题库资料 协议续学校方支持

        980起

        初级 中级

        545人正在学习

      • 经济师

        [精品乐学班]

        3大模块 题库练习 精品课程

        680起

        初级 中级

        445人正在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