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等教育法学与教师职业道德第十三章:教师道德修养

发表时间:2010/9/6 15:03:13 来源:互联网 点击关注微信:关注中大网校微信
关注公众号

第十三章 教师道德修养

1、道德修养:是指个人自觉地按一定社会或阶级的道德要求在道德意识和行为上所进行的自我改造和磨练的活动,以及经过长期锻炼所形成的道德情操和道德品质。

2、道德修养的特点:自觉性、持久性、实践性。

3、教师道德修养的实质就是不断地解决道德必然性与个人道德选择能力之间的矛盾。

4、马克思主义人性论:(1)人性是后天形成的,是由主体所处的社会关系决定的。(2)人性善恶是具体的、历史的。(3)人性善恶具有可变性。

5、慎独:是指个人在独处无人监督时,仍能谨慎遵守道德原则。师德重在慎独,必须在“隐”、“微”、“恒”上下功夫。

6、教师道德行为选择是教师在面对两个以上的道德行动方案时,在一定道德意识的支配下,依据一定的道德原则和规范自愿自觉的判断、取舍和决定一种道德行动方案的过程。首先,教师道德行为选择在本质上是一个道德价值判断和取舍的过程。其次,教师道德行为选择是一个自愿、自主、自择的过程。再次,教师道德行为选择是教师道德行为主体意志的体现。

7、价值冲突表现在社会中,呈现出两种不同的形式:(1)善与恶(2)大善与小善。

8、集体主义是教师进行行为选择的基本原则。

9、道德品质:是指体现一定社会或阶级的道德原则和规范并具有稳定性和一贯性倾向的个人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总体的根本属性,也可以说是人们在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同社会利益关系时所表现出来的行为习惯和行为特征。(1)道德品质是道德关系的体现。(2)道德品质是道德原则和规范的内化。(3)道德品质是主体自觉意志的凝结。

10、道德行为与道德品质:(1)道德品质是道德行为的积累(2)道德品质是道德行为的内在根据(3)道德品质是行为整体的稳定特性。

11、教师道德品质的构成的最基本的要素:教师道德认识、教师道德情感、教师道德意志、教师道德信念、教师道德行为和教师道德习惯。

12、教师道德情感是以爱为基本特征的。爱学生是教师道德情感的核心。

13、道德习惯是构成道德品质的最终环节。道德认识是整个道德品质发展的前提。道德意志和道德信念则是整个道德品质结构中的精神支柱。

论述题1、教师应当怎样进行道德修养。

答:(一)理论学习的方法:理论学习是教师道德修养的必要途径。

(1)学习马克思主义的道德理论

(2)学习现代教育科学理论

(3)学习党和政府关于教育的方针和政策

(4)学习优秀教师的思想和事迹

(二)实践锻炼的方法

(1)通过实践增强教师道德修养的主动性

(2)通过实践把道德认识变为道德行动

(3)通过实践磨练道德意志

(三)慎独的方法

(1)是指个人在独处无人监督时,仍能谨慎遵守道德原则。它是道德修养的一种方法,又是道德所达到的一种极高的境界。

(2)慎独是教师道德修养的标准和方法。

(3)慎独是教师道德的崇高境界。

相关知识:

高等教育法学与教师职业道德第十一章: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高等教育法学与教师职业道德第十二章:教师道德范畴

更多信息
教师资格免费-资料下载点击下载

教师资格在线-模拟考场点击进入

教师资格在线-互动社区点击进入

2010年教师资格心理学考前辅导专题(推荐)
2010年教师资格考试权威网络辅导方案(保过班)

想了解更多,请关注中国教师资格网

(责任编辑:)

2页,当前第1页  第一页  前一页  下一页
最近更新 考试动态 更多>

近期直播

免费章节课

课程推荐

      • 教师资格

        [笔面护航班]

        笔试+面试 协议保障 2期重学高端服务

        3580

        了解课程

        456人正在学习

      • 教师资格

        [冲关畅学班]

        入门+进阶 精选教材 协议保障 1期重学

        980起

        了解课程

        795人正在学习

      • 教师资格

        [精品乐学班]

        课程模块 准题库自主练习重点强化学科全面

        680

        了解课程

        1042人正在学习

      • 教师资格

        [面试特训班]

        全新升级模块 协议重学 研发资料班主任督学

        1680

        了解课程

        992人正在学习

      • 教师资格

        [面试精品班]

        课程模块 学科试讲 高性价比

        980

        了解课程

        992人正在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