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2017年山西省晋城市城区教师招聘考试真题试卷

发表时间:2018/7/4 18:01:13 来源:互联网 点击关注微信:关注中大网校微信
关注公众号

2017年山西省晋城市城区教师招聘考试真题试卷

(精编)

(本套试卷共130小题,目前已收录129小题)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请将其标号填在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本大题共59小题,每小题0.8分,共47.2分)

1.世界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著作是()(常考)

A.《师说》

B.《教育通史》

C.《学记》

D.《大学》

【答案】C

【解析】《学记》是中国也是世界教育史上的第一部教育专著,成文大约在战国末期。

2.某数学老师在教授了圆的概念之后,要学生写出自己家中属于圆形的作品,根据布卢姆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教育目标分类学,该作品在认知目标分类中属于()

A.分析

B.理解

C.评价

D.综合

【答案】B

【解析】理解(领会)指把握知识材料意义的能力。题干所述学生可以根据圆的概念辨别出家中圆形的作品,这属于认知目标中的理解。

3. 19世纪以“统觉理论”来说明教学过程的德国教育家是()

A.黑格尔

B.费尔巴哈

C.康德

D.赫尔巴特

【答案】D

【解析】略。

4.关注知识与权力意识形态关系的教育学流派是()

A.实用主义教育学

B.批判教育学

C.实验教育学

D.文化教育学

【答案】B

【解析】略。

5.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是现代教育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其代表作是()

A.《多元智能》

B.《科学与教育》

C.《民本主义与教育》

D.《教育过程最优化》

【答案】C

【解析】略。

6.明代在城乡设立了一种对儿童进行教育的机杓,在招生择师、学习内容、教学活动等方面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制度,这种机构是()

A.书院

B.学堂

C.社学

D.私塾

【答案】C

【解析】社学产生于元朝,明朝继承和发展了元朝的社学制度,在全国城镇和乡村地区广泛设立,并在招生择师、学习内容、教学活动等方面形成较为完善的制度,成为对民间儿童进行初步文化知识和伦理道德教育的重要形式。

7.美国当代著名教育家、心理学家布卢姆提出的教育理论是()

A.自主学习

B.被动学习

C.理解学习

D.掌握学习

【答案】D

【解析】掌握学习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布卢姆提出来的一种适应学习者个别差异的教学方法。

8.认为“人的心灵如同白板,观念和知识都来自后天”的近代西方教育家是()

A.霍布斯

B.洛克

C.马基雅弗利

D.圣西门

【答案】B

【解析】洛克反对天赋观念,提出了“白板说”。他认为人的心灵原来就像一块白板,没有一切特性,没有任何观念,天贼的智力人人平等。

9.我国近代第一个正式实施的学校制度是()(易混)

A.癸卯学制

B.壬戌学制

C.壬寅学制

D.六三三学制

【答案】A

【解析】“癸卯学制”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部由国家颁布的并在全国实行的学制系统,成为中国近代教育走向制度化、法制化阶段的标志。

10.从社会发展需要出发办教育,注重培养合格的公民所体现的教育目的理

A.个人本位论

B.宗教本位论

C.社会本位论

D.兴趣本位论

【答案】C

【解析】题干所述为社会本位教育目的论的观点。

11.学生在需要别人帮助下,在真实和现实的情境中发生学习。这种建构主义主张属于()

A.社会建构主义

B.认知建构主义

C.心理建构主义

D.个人建构主义

【答案】A

【解析】社会建构主义认为知识是在人类社会范围里建构起来的,又在不断地被改造,以尽可能与世界的本来面目相一致,尽管永远无法达到一致。另外,它也把学习看成是个体建构自己的知识和理解的过程,但它更关心这一建构过程的社会性的一面。知识不能脱离具体情景而存在,要求学习要在真实的问题情景中进行。

12.下列关于教育学中“遗传”素质的描述错误的是()

A.遗传是从上代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上的特点

B.遗传素质是人的发展的结果

C.为个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D.遗传素质的差异对人的身心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答案】B

【解析】遗传素质是指从上一代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上的特点。它对人的发展的影响具体体现在:(l)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前提,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但不能决定人的发展;(2)遗传素质的个别差异是人的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的原因之一;(3)遗传素质的成熟机制制约着人的身心发展的水平及阶段。故B项错误。

13.我国封建社会官学最显著的特点是()

A.封闭性

B.垄断性

C.等级性

D.阶级性

【答案】C

【解析】封建社会与奴隶社会的学校教育都具有阶级性,封建社会不同于奴隶社会学校教育的特征主要有等级性、专制性和保守性。而学校教育的专制性和保守性又是等级性的必然产物。故C项正确。

14.在儿童发展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是()(常考)

A.遗传素质

B.家庭环境

C.学校教育

D.社会人文地理条件

【答案】C

【解析】学校毅育在人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15.我国中小学开设的语、数、外等课程属于()

A.活动课程

B.潜在课程

C.综合课程

D.学科课程

【答案】D

【解析】学科课程是指以文化知识(科学、道德、艺术)为基础,按照一定的价值标准,从不同的知识领域或学术领域选择一定的内容,根据知识的逻辑体系,将所选出的知识组织为学科的课程类型。我国中小学开设的语、数、外等课程属于学科课程。

16.遗忘是对记过的材料不能再认和重现,历史上第一个发现记忆遗忘规律的教育心理学家是()

A.艾宾浩斯

B.布鲁纳

C.维果斯基

D.冯特

【答案】A

【解析】略。

17.把在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中获得的规则运用到一元一次方程不等式的问题解决中,解释这种迁移现象的最佳理论是()

A.形式训练说

B.经验类化说

C.相同因素说

D.关系转化说

【答案】B

【解析】概括化理论也称经验类化说,由美国心理学家贾德提出,其主要观点是,一个人只要对自己的经验进行了概括,就可以完成从一个情境到另一个情境的迁移。题干所述是经验类化说的典型现象。

18.学生的()因素集中体现了学生各种认知因素的发展水平和发展速度。

A.心理能力

B.心理动力

C.适应性

D.创造性

【答案】A

【解析】学生的心理能力因素作为心理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集中体现了学生各种认知因素的发展水哦宁和发展速度。

19.教育心理学家班杜拉在其社会学习理论中提出,()是社会学习的一种重要形式。

A.观察学习

B.思考学习

C.行为学习

D.技能学习

【答案】A

【解析】略。

20.在教学实践中按照研究目的与计划,控制或变更某些条件,对被试的心理活动和行为表现及其变化进行研究的方法称为()

A.教育心理实验法

B.教育经验总结法

C.实验室实验法

D.个案研究法

【答案】A

【解析】教育心理实验法是一种自然实验法,是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按照研究目的与计划,操纵和控制某些变量条件,对被试的心理活动和行为表现及其变化进行研究的方法,是教学实验中最常用的方法。

21.劳伦斯·科尔伯格提出了道德发展阶段论,他采用()来研究道德发展。

A.调查研究法

B.精神分析理论

C.道德两难故事法

D.演绎法

【答案】C

【解析】劳伦斯·科尔伯格采用道德两难故事法对道德大战进行研究,将个体的道德判断能力分为三个水平。

22.在练习的中后期,往往出现进程的暂时停顿现象,称为()(常考)

A.平原现象

B.起伏现象

C.低谷现象

D.高原现象

【答案】D

【解析】略。

23.斯皮尔曼的智力二因素中的“S因素”指()

A.一般因素

B.特殊因素

C.先天因素

D.后天因素

【答案】B

【解析】英国心理学家斯皮尔曼认为,智力包括两种因素:一般因素(即G因素)和特殊因素(即S因素)。

24.行为主义心理学的主要创始人是()

A.华生

B.韦特海默

C.考夫卡

D.苛勒

【答案】A

【解析】略。

25.以下属于无结构问题的是()

A.如何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B.政治选择题

C.《背影》的作者是谁

D.2016年的G20峰会在哪里举行

【答案】A

【解析】结构不良(无结构)问题并不是指这个问题本身有什么错误或是不恰当,而是指它没有明确的结构或解决途径。根据概念可知,A项属于结构不良问题,即无结构问题。其他三项都属于结构良好问题。

26.教师在讲课过程中声音要求要洪亮,所依据的感知规律是()

A.组合律

B.差异律

C.活动律

D.强度律

【答案】D

【解析】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言语必须达到一定强度,才能为学习者清楚地感知。这是感知规律中强度律的运用。

27.个体心理发展的动力有多方面,其中最根本的动力是()

A.心理发展的内部矛盾

B.心理发展的外部矛盾

C.社会发展的外部矛盾

D.交往发展的人际矛盾

【答案】A

【解析】在儿童主体与客观事物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即在儿童不断积极活动的过程中,社会和教育向儿童提出的要求所引起的新的需要和儿童已有的心理水平或心理状态之间的矛盾,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内因或内部矛盾。个体心理发展的内部矛盾是儿童心理发展的最根本的动力。

28.不改变原有的认知结构,直接将原有的认知经验应用到本质特征相同的一类事物中去。这种迁移属于()

A.同化性迁移

B.顺应性迁移

C.重组性迁移

D.排列性迁移

【答案】A

【解析】题干所述是同化性迁移的含义。

29.关于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中“图式”一词的表述,说法错误的是()

A.是知识的一种表征方式

B.是概括化的动作模式

C.动作的结构或组织

D.具有可逆性的一种操作

【答案】D

【解析】在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中,心理运算是一种可逆性的内化动作。图式不具有可逆性。

30.著名的“耶克斯—多德森定律”告近我们,中等程度的动机激起水平对学习效果的提高 ()(常考)

A.也是中等

B.最不利

C.关系不大

D.最有利

【答案】D

【解析】“耶克斯一多德森定律”表明,动机不足或过分强烈都会影响学习效果。一般来讲,最佳水平为中等强度的动机。

31.个体想象中他人心目中自己的形象,他人对自己的评价,以及由此产生的自我感称为()

A.本我

B.投射自我

C.超我

D.现实自我

【答案】B

【解析】题干所述是投射自我的概念。

32.与问题解决中的功能固着关系最为密切的一个概念是()

A.自动加工

B.控制加工

C.自下而上加工

D.自上而下加工

【答案】D

【解祈】问题解决既要求自上而下加工,也要求自下而上加工。功能固着代表着一种过分的自上而下加工。

33.从发展的角度看,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语义知识在婴儿朔最先发展,接着是程序性知识,最后才是情节记忆

B.情节记忆在婴儿期最先发展,接着是程序性知识,最后才是语义知识

C.程序性知识在婴儿期最先发展,接着是语义知识,最后才是情节记忆

D.程序性知识在婴儿期最先发展,接着是情节记忆,最后才是语义知识

【答案】C

【解析】略。

34.相同要素说的主要提出者是()

A.贾德

B.苛勒

C.哈罗正

D.桑代克

【答案】D

【解析】桑代克提出的相同要素认为,迁移是非常具体的、有条件的,需要有共同的要素。

35.认知神经科学研究发现,大脑某些部位的损伤或病变会导致语言能力的丧失。这支持了()

A.语言获得的条件反射学说

B.语言获得的强化学说

C.语言获得的社会学习理论

D.语言获得的先天因素说

【答案】D

【解析】语言学家乔姆斯基认为,个体语言的获得,主要是由个体的先天因素决定的。对先天因素说的支持证据主要来自两方面:(l)不同种族的儿童的语言学习几乎都经过相同的历程,儿童在没有刻意指导的情况下就能掌握复杂的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2)认知神经科学研究发现,大脑某些部位的损伤或病变会导致语言能力的丧失,这说明在我们学习语言之前,某些与语言密切相关的脑结构就已经存在了。

36.中国人心中“龙”的形象,是()的产物。

A.再造想象

B.创造想象

C.无意想象

D.幻想

【答案】B

【解析】创造想象是按照一定目的、任务,使用自己以往积累的表象,在头脑中独立地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

37.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卢姆认为,教育目标即学生的学习结果。他提出的三个基本领域不保括()

A.认知学习

B.情感学习

C.智力技能学习

D.动作技能学习

【答案】C

【解析】略。

38.“三山实验”说明了学前儿童处于()

A.自我中心阶段

B.他我中心阶段

C.自我一他我中心阶段

D.超越自我中心阶段

【答案】A

【解析】“三山实验”说明了学前儿童有明显的自我中心倾向。

39.艾宾浩斯在遗忘研究中创造的两个重要的工具是无意义音节和()

A.记忆

B.模块

C.节省法

D.默读法

【答案】C

【解析】记忆是一种高级心理过程,受许多因素影响。艾宾浩斯冲破冯特认为不能用实验方法研究记忆等高级心理过程的禁区,从严格控制原因来观察结果,对记忆过程进行定量分析,为此他专门创造了两个工具——无意义音节和节省法。

40.将教学活动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统一起来,这是()

A.系统性原则

B.启发性原则

C.量力性原则

D.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答案】B

【解析】启发性愿则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他们通过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它是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规律在教学中的反映。

41.“伦理”二字在中国古代很早就已出现,古人之伦主要指()

A.事物的纹理

B.做人的道理

C.人际关系

D.亲戚关系

【答案】C

【解析】略。

42.在教师职业道德的自我修养中,“慎独”作为修养方法,就是()(常考)

A.在无外界监督的情况下,坚持自己的道德理念,自觉按道德要求行事

B.一个人用慎重的态度对待自己

C.在自我世界孤芳自赏

D.独立面对自己的种种不足

【答案】A

【解析】“慎独”就是指在没有外界监督、独自一人的情况下,也能自觉遵守道德规则,不做任何对国家、对社会、对他人不道德的事情。

43.“为人师表”作为教师行为规范是由教师职业道德的()决定的。

A.示范性

B.责任性

C.继承性

D.特殊性

【答案】A

【解析】教师劳动的“主体性和示范性”特点以及学生的“向师性、模仿性和可塑性”特点决定了教师必须为人师表。

44.良心可以以直觉、顿悟、预感等瞬间完成的方式起作用,这是良心的()

A.刺激作用

B.直觉作用

C.长期作用

D.理智作用

【答案】B

【解析】略。

45.“寓德育于教学之中,寓德育于活动之中,寓德育于教师榜样之中,寓德育于学生自我教育之中,寓德育于管理之中”体现了德育过程是()

A.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

B.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发展的过程,是教育和自我教育统一的过程

C.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

D.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统一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

【答案】D

【解析】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统一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活动和交往是品德形成的基础,学生在活动中,必定受到多方面的影响,学校德育应在多方面影响中发挥主导作用,将多方面教育影响统一到教育目的上来,形成合力,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发展。题干的描述即体现了这一德育过程规律。

46.“夹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体现的德育原则是()

A.思想性原则

B.疏导性原则

C.连贯性原则

D.一致性原则

【答案】B

【解析】题干所述体现了德育的疏导原则(循循善诱原则)的含义,即进行德育时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人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

47.“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从教师的角度可以理解为()

A.走路时身体一定要端正

B.对学生下命令时一定要准确

C.自己做好了,不用教育学生,学生自然会做好

D.教师自己要以身作则,其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巨大影响

【答案】D

【解析】这句话的意思是在位者本身言行正当,即使不发号施令.百姓也会跟着行动;在位者本身言行不正,即使发号施令,百姓也不会服从。从教师的角度来说,强调了教师劳动的示范性,要求教师要以身作则。

48.中学班主任的领导方式一般可分为()

A.科学的艺术的人文的

B.上等的中等的下等的

C.理想的现实的功利的

D.权威的民主的放任的

【答案】D

【解析】班主任的领导方式一般可以分为三种类型:权威型、民主型、放任型。

49.展示学校办学宗旨和特色的课程是()

A.地方课程

B.校本课程

C.国家课程

D.学科课程

【答案】B

【解析】校本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通过课程展示学校的办学宗旨和特色,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50.我国新课改中课程结构的基本特征不包括()

A.多样性

B.均衡性

C.综合性

D.选择性

【答案】A

【解析】《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要求课程设置必须“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51.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课程管理权限上属于()

A.国家课程

B.地方课程

C.校本课程

D.学科课程

【答案】A

【解析】综合实践活动是由国家设置、由地方和学校根据实际开发的课程领域。所以在课程管理权限上属于国家课程。

52.发展性评价的核心是()

A.关注学生的学生成绩

B.关注学生在群体中的位置

C.关注和促进学生发展

D.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答案】C

【解析】发展性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发展。

53.新课程教学改革要求我们首先确实起()(常考)

A.先进的教学观念

B.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体现素质教育精神的教学理念

C.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D.以课堂教学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答案】B

【解析】“要改革旧的教育观念,真正确立起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体现素质教育精神的教育观念”是本次课程改革中教学改革的主要任务之一。确立新的教育观念,是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

54.在“对话一互动”式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是()

A.教师是主体,学生是客体

B.都是主体

C.学生是主体,教师是客体

D.都是客体

【答案】B

【解析】略。

55.普通中小学经常组织诸如生物、物理、航模等兴趣小组,是为了()

A.因材施教,发展青少年的个性特长

B.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C.充分发掘学有余力的学生的学习潜力

D.深化课堂教学

【答案】A

【解析】学校组织学生参加生物、物理、航模等兴趣小组有利于发展学生特长,进行因材施教。

56.关于我国《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在适龄儿童、少年免学、缓学的办理程序上的规定,描述不对的是()

A.适龄儿童、少年需缓学、免学的,由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提出申请,经县级以上教育主管部门或者乡级人民政府批准

B.因身体原因申请免学、缓学的,应当附具县级以上教育主管部门指定的医疗机构的证明

C.缓学期满仍不能就学的,应当重新提出缓学申请

D.应当得到省级教育部门的许可

【答案】D

【解析】详见《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第十二条规定。

57.根据我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规定,对未成年人犯罪一律不公开审理的年龄是()

A.12周岁以下

B.14周岁以上不满16周岁

C.16周岁以土不满18周岁

D.18周岁以下

【答案】B

【解析】2012年修订前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四十五条规定,对于已满+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一律不公开审理。已满十六周岁不满十八周岁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一般也不公开审理。这条规定经2012年修订后已改为“对于审判的时候被告人不满十八周岁的刑事案件,不公开审理。”

58.学校对高中生可以进行的处分不包括()

A.警告

B.记过

C.劳动教养

D.开除学籍

【答案】C

【解析】学校对高中学生的处分一般分为警告、严重警告、记过、留校察看、开除学籍五种。初中、小学学生的处分为警告、严重警告、记过三种。C项不属于学校的权力范围。

59.根据我国《义务教育法》的规定,教师的工资水平应当()当地公务员的平均水平。

A.略高于

B.略低于

C.不低于

D.不高于

【答案】C

【解析】详见《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三十一条规定。

二、判断题(判断下列各题的正误,并在题后括号内打“对”或错”。本大题共60小题,每小题0.7分,共42分)

60.启发式教学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重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论语》中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即体现了启发式教学原则。()

【答案】对

【解析】略。

61.杜威的“教育即生活”的含义是教育必须在日常生活中进行。()

【答案】错

【解析】略。

62.教育对象的特殊性与教育内容的复杂性决定了教师劳动的创造性。()

【答案】错

【解析】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和教育情境的复杂性决定了教师劳动具有创造性。

63.教师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因而他们的职责是双重的。()

【答案】错

【解析】教师的根本任务是教书育人。

64.讲授法是中学教学常用的教学方法,讲授的语言要有条理性、简练性。()

【答案】对

【解析】略。

65.“形式教育论”认为,教育应发展人的能力,这个“能力”是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答案】错

【解析】形式教育论认为教学的主要任务在于发展学生的智力。教育应发展人的能力,这个“能力”是指理性思维能力,具体指发展人的思维、想象和记忆能力。

66.书院原本是中国古代的民间教育机构,在宋代民间,书院逐步成为高等教育机构。()

【答案】对

【解析】书院原本是中国古代的民间教育机构。到了宋代,书院不仅是图书馆还是出版社,同时又是高等教育

67.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处于双重地位,既是教育的主体,又是自我教育和发展昀主体。()

【答案】错

【解析】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在教育过程中,学生既是认识的客体,又是认识的主体。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处于主体地位,是主体与客体的统一。

68.“虚心涵泳”是朱子的读书法,此处的“涵泳”指读书时应融会贯通。()

【答案】错

【解析】朱子读书法中“虚心涵泳”的“涵泳”是指读书时要反复咀嚼,细心玩味;“熟读精思”强调读书时应熟读成诵,精于思考,融会贯通。

69.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社会科学,即研究如何培养人的问题。()

【答案】对

【解析】教育学是一门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即研究如何培养人的科学。教育学与其他许多社会科学一样,有一个漫长而又短暂的历史。

70.关于教育的起源有四种理论,其中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模仿的观点叫劳动起源说。(易混)()

【答案】错

【解析】美国教育学家孟禄提出了教育的心理起源说(论),他认为教育起源于日常生活中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模仿。

71.世界上第一本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编写的《教育学》一书,其作者是赫尔巴特。()

【答案】错

【解析】凯洛夫主编的《教育学》被公认为是世界上第一部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著作。

72.“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是由遗传决定论的代表人物霍尔提出的。()

【答案】对

【解析】霍尔是遗传决定论的代表人物,他认为“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

73.第一次把美育归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1958年。()

【答案】错

【解析】我国首次把美育列为教育目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1912年。

74.智力是指人一般性的精神能力,其核心是记忆力和想象力。()

【答案】错

【解析】智力也即智能,是指生物一般性的精神能力,是使人能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的各种认知能力的有机结合,它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注意力、想象力和思维力等成分,并以思维力为核心。

75.有些原本学习很好的学生在升入高中之后,会出现学习成绩下降、心情烦躁、无所事事的现象,甚至出现退学的想法,这种现象通常属于心境障碍。()

【答案】错

【解析】适应性障碍是一种以情绪障碍为主的主观痛苦体验或情绪紊乱状态,同时伴有适应不良行为或生理功能障碍。适应性障碍常出现在学习环境的变化等情况下,情绪上表现力烦躁不安、焦虑、不知所措,行为上出现适应不良,如独处、退缩、生活无规律,还可能出现攻击行为。与之相伴随的生理功能障碍是睡眠不好、食欲减退。题干所述表现属于适应性障碍,而不是心境障碍。

76.以内省法作为主要研究手段的心理学流派称为行为主义,是美国现代心

理学的主要流派之一。()

【答案】错

【解析】构造主义主张心理学应该研究人们的直接经验即意识,并把人的经验分为感觉、意象和激情状态三种元素。在研究方法上,该学派主张采用实验内省法分析意识的内容或构造。

77.场依存型的认知者对客观事物的判断常以外部线索为依据。()

【答案】对

【解析】略。

78.教育的心理起源论认为教育起源于模仿而非生产劳动。()

【答案】对

【解析】教育的心理起源说(论)认为教育起源于日常生活中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模仿;劳动起源说认为教育起源于人类所特有的生产劳动。

79.奥苏贝尔认为,影响接受学习的关键因素是认知结构中起固定作用的观念的可利用性。()

【答案】对

【解析】略。

80.提出假设的数量和质量取决于两个条件:创造力和求知欲望。()

【答案】错

【解析】提出假设的数量和质量取决于两个条件:个体思维的灵活性和个体已有的知识经验。

81.在近代教育史上,夸美纽斯首欢试图把教育学建立在心理学和哲学的基础之上。()

【答案】错

【解析】赫尔巴特的贡献在于把道德教育理论建立在伦理学(即实践哲学)的基础上,把教学理论建立在心理学的基础上,奠定了科学教育学的基础。

82.学生在考试失败后总喜欢把原因归结为运气不好或试题太难。根据韦纳的归因理论,该学生的归因属于稳定性归因。(易混)()

【答案】错

【解析】在韦纳的归因理论中,任务难度属于外部稳定因素,运气属于外部不稳定因素。

83.自我效能感是指人们对自己能否成功地达到认为的某个水平的能力判断,它影响着人们对活动的选择、为完成任务所付出的努力程度和行为坚持性。()

【答案】对

【解析】题干所述是自我效能感的概念和作用。

84.认知同化模式包括下位学习、上位学习和组合学习,其中,上位学习是指新概念、新命题具有较广的包容面或有较高的概括水平,这时新知识可以把一系列已有观念包含于其下而获得意义。()

【答案】对

【解析】略。

85.正直、诚恳、认真、乐于助人等属于性格的意志特征。()

【答案】错

【解析】性格的态度特征是指个体对自己、他人、集体、社会以及对工作、劳动:学习的态度特征。正直、诚恳、认真、乐于助人等属于性格的态度特征。

86.图式是指有组织的知识结构,是对范畴的规律性做出编码的一种形式。()

【答案】对

【解析】题干所述是图式的含义。

87.根据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8岁的儿童在道德上一般表现为对外在权威的反抗和不满,处于自律道德阶段。()

【答案】错

【解析】10岁前儿童对道德行为的思维判断主要依据他人设定的外在标准,也就是他律道德。

88.“总吃蜜,蜜也不甜。”从心理学角度看这种现象是联觉。()

【答案】错

【解析】由于刺激对感受器的持续作用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感觉适应。“总吃蜜,蜜也不甜”属于感觉适应中的味觉适应。

89.有预定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被称为有意后注意。(常考)()

【答案】对

【解析】有意后注意也称随意后注意,是指有白觉目的,但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90.知觉恒常性是指当知觉的客观条件在一定范围内改变时,我们的知觉映像在相当程度上却保持稳定的特点,它包括大小恒常性、形状恒常性和颜色恒常性等。()

【答案】对

【解析】略。

91.证忆过程中的保持环节,是把识记过的事物以一定的形式储存在头脑中的过程。这种过程是一种富于变化的动态过程。()

【答案】对

【解析】略。

92.从形式上看,自我意识包括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安慰三个方面。(常考)()

【答案】错

【解析】从形式上区分,自我意识包括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监控。

93.班杜拉认为,人类学习的实质是观察学习。()

【答案】对

【解析】略。

94.按照特征整合理论,特征登记不需要注意,但特征整合需要注意。()

【答案】对

【解析】特征整合理论实质上认为,尽管特征登记不需要注意,但是特征整合需要注意。

95.归纳结构问题是要求问题解决者对自己所面临问题中的各种成分之间的关系做出鉴别和推导,并发现隐含在其中的规律以解决问题。()

【答案】对

【解析】题干所述是归纳结构问题的含义。

96.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但是,只有当人具有解决问题的需要和动机时,他才可能以进取的态度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

【答案】对

【解析】动机的强度是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之一。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但是,只有具有解决问题的需要和动机时,人们才可能以进取的态度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对问题持漠然的态度,既不能发现问题也不能解决问题。

97.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是北京,这属于程序性知识。()

【答案】错

【解析】陈述性知识是关于“是什么”的知识,是对事实、定义、规则和原理等的描述。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是北京属于陈述性知识。

98.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当儿童处于具体运算阶段时,他的思维具有具体性和运算性的特点。()

【答案】对

【解析】具体运算阶段的儿童虽然能够运用逻辑思维解决具体问题,但必须依赖于实物和直观形象的支持才能进行逻辑推理和运用逻辑思维解决问题,不能够进行纯符号运算。

99.安德森、奥苏贝尔和加特纳等心理学家都对认知结构迁移理论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答案】对

【解析】对认知结构迁移理论做出重要贡献的心理学家有奥苏贝尔、安德森、加特纳和吉克等。

100.培养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基础是普通学校教学任务的首要任务。()

【答案】错

【解析】教学的首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技巧,其他住务的实现都是在完成这一任务的过程中和基础上进行的。

101.学生由于教师一方面的优点,而对该教师另一方面也给予了好评。这是典型的晕轮效应。()

【答案】对

【解析】晕轮效应是指当我们认为某人具有某种特征时,就会对他的其他特征做相似判断,也称光环效应。

102.教师仁慈的特点必须体现为教师仁慈的无处不在。()

【答案】错

【解析】教师仁慈的特点包括:(1)教师仁慈的教育性;(2)教师仁慈的理性色彩;(3)教师仁慈的方法特性。

103.变经验型为科研型,是指靠教育科学研究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答案】对

【解析】略。

104.师生沟通中的口语艺术要注意准确鲜明,切不可委婉含蓄。()

【答案】错

【解析】在师生沟通的口语艺术中,教师常用的口语技巧和策略主要有:幽默、委婉、含蓄、反语、模糊、沉默等。

105.一位教师赞扬一位后进生时说:“我对你们的爱不是用身高体重和成绩来衡量的,我有足够的爱去疼爱每个学生。”这属于教师在沟通时注重了帮助学生恢复信心。()

【答案】对

【解析】后进生通常会缺乏自信,教师通过赞扬学生让学生恢复自信,从而更好地表现自己。

106.教学设计首要考虑的问题是教学方法的选择。(易错)()

【答案】错

【解析】设计具体而明确的教学目标是教学设计中最先要考虑的问题。

107.中小学实行校长负责制,学校的工作主要由校长说了算,教职工不能过问。()

【答案】错

【解析】略。

108.教师的人格、品性、德操对学生人格的形成起着奠基作用,这体现的是实践功能中的教育功能。()

【答案】对

【解析】教师的人格、品性、德操对学生人格的形成起着奠基作用,这体现了教师职业道德实践功能中的教育功能。

109.“师术有四,而博习不与焉。尊严而惮,可以为师;耆艾而信,可以为师;诵说而不陵不犯,可以为师;知微而论,可以为师。”这指的是师生关系的道德处理原则。()

【答案】错

【解析】题干意为:成为老师的办法有四种,而博学并不包括在这里面。尊严而使人害怕,可以成为老师;年老而有威信,可以成为老师;诵读解说经典而在行动上不超越、不违犯它,可以成为老师;懂得精微的道理而又能加以阐述,可以成为老师。主要表达的是为师之道。

110.教师要维护自身的心理健康,必须实事求是地正确认识、了解自我,客观评价自我。()

【答案】对

【解析】教师要维护自身的心理健康,必须实事求是地正碗认识、了解自我,客观评价自我,正确认识社会和人生。

111.现代教育理念要求“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即根据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性格、智力将学生按优、中、差分班教学。()

【答案】错

【解析】现代教育理念要求“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即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性格、智力,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的个性能得到充分发展。

112.学科课程标准和教材中所包含的内容必须是科学的知识,是经过实践检验无可争辩的事实及理论。()

【答案】对

【解析】略。

113.现代基础教育倡导实施素质教育,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统一实现。()

【答案】对

【解析】略。

114.在新课程观下,课程就是指文本课程,即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科书等文件。(易错)()

【答案】错

【解析】在新的课程观下,课程不只是“文本课程”(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科书等文件),更是“体验课程”(被教师与学生实实在在地体验到、感受到、领悟到、思考到的课程)。

115.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可促进课堂教学形成有助于学生思维发展的具体教学方法,是我国新课改的重要理论基础。()

【答案】对

【解析】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可促进课堂教学形成有助于学生思维发展的具体教学方法,主要有研究性学习、合作多学习、教学对话、认知师徒法和互惠教学等。

116.根据我国《教育法》的规定,国家建立以财政拨款为主、其他多种渠道统筹教育经费为辅的体制。()

【答案】对

【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五十四条规定,国家建立以财政拨款为主、其他多种渠道教育经费为辅的体制,逐步增加对教育的投入,保证国家举办的学校教育经费的稳定来源。

117.既是找国法律体系的根本大法,也是教育类法律根本大法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答案】错

【解析】是我国法律的根本大法,也是教育类法律根本大法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18.品行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教师,由所在学校、其他教育机构或者教育行政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或者解聘。()

【答案】对

【解析】详见《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三十七条规定。

119.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国务院和省级教育主管部门有权制定和发布教育行政法规。()

【答案】对

【解析】国务院有权制定和发布教育行政法规。

三、多项选择题(在下列每题列出的选项中至少有两项是符合题意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号写在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本大题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20.下列属于狭义上教育表现形式的是()

A.小红是金华小学二年级的小学生

B.小陈经常去隔壁邻居家学书法

C.小黄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北大,成为一名大一新生

D.小李用电脑学到了许多营销知识,成为公司的营销精英

【答案】AC

【解析】狭义的教育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依据一定的社会要求,依据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促使其朝着所期望的方向发展变化的活动。B、D两项属于广义的教育范畴。

121.西欧中世纪不采用家庭教育形式的是()教育。

A.基督教

B.骑士

C.行会

D.城市

【答案】ACD

【解析】骑士教育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家庭教育。

122.知识中心课程理论的拥护者,在教学模式上更倾向于()教学模式。

A.程序

B.掌握

C.探究

D.范例

【答案】ABD

【解析】探究教学模式属于学习者中心课程理论。

123.教师在对学生实施奖励时()

A.依据分数的高低

B.注意创造一种相互竞争的学习氛围

C.对学生的努力和进步进行奖励

D.帮助学生做努力定向的归因

【答案】CD

【解析】略。

124.在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模式中,学习过程被细分为八个阶段,下列属于这八个阶段的有()

A.未知

B.操作

C.获得

D.回忆

【答案】BCD

【解析】加涅将学习过程看作是信息加工流程。他将学习过程分为动机、了解(领会)、获得、保持、回忆、概括、操作和反馈八个阶段。

125.以下属于测验法优点的有()

A.施测简便

B.客观真实性容易受到被试回答问题时主观性的影响

C.资料易于整理和统计分析

D.所得资料比较真实

【答案】ACD

【解析】测验法的优点有:施测简便、所得资料比较真实、资料易于整理和统计分析、适用范围广等;缺点是:测验编制和选用要求高、结果容易受到被试回答问题时主观性的影响。

126.相互作用论是关于心理发展的一种理沦,其基本观点是()

A.遗传与环境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制约关

B.遗传与环境彼此孤立发挥作用

C.遗传与环境是相互渗透、相互转化的互动关系

D.遗传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受到个体主观能动性的影响

【答案】ACD

【解析】心理发展的相互作用论的基本观点有:(1)遗传与环境的相互制约关系。在心理发展中,遗传与环境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制约关系。(2)遗传与环境存在相互渗透、相互转化的互动关系。(3)遗传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受到个体主观能动性的影响。

127.教师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要求是()

A.有辅导学生心理健康的必备知识和技能

B.营造健康的班级心理环境

C.教师自身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D.心理疾病的治疗

【答案】ABC

【解析】略。

128.新课改的基本理念是()

A.以学生发展为本

B.培养环境意识

C.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

D.减轻学生学习负担

【答案】AC

【解析】关于新课改的基本理念,除了教材上的说法外,还有不同的说法。例如:有学者提出了“‘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价值观;科学和人文交融的课程文化观;回归生活世界的课程生态观;创生与开发取向的课程实施观;民主化的课程政策观”的基本理念。还有学者提出了“课程要面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社会实践;教学活动必须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正确处理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关系”的基本理念。故本题选A、C项。

129.不属于教师可采用的行政救济途径有()

A.行政复议

B.民事诉讼

C.仲裁

D.教师申诉

【答案】BC

【解析】行政救济渠道主要有行政申诉和行政复议两种方式,教师申诉是其方式之一。

>>>更多小学教师招聘历年真题

(责任编辑:)

2页,当前第1页  第一页  前一页  下一页
最近更新 考试动态 更多>

近期直播

免费章节课

课程推荐

      各地资讯

      考试科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