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2017年陕西省渭南市教师招聘考试真题试卷

发表时间:2018/7/4 18:03:13 来源:互联网 点击关注微信:关注中大网校微信
关注公众号

2017年陕西省渭南市教师招聘考试真题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本大题共60小题,每小题0.83分,共49.8分)

1.一些地方的教育部门和学校开发了一系列的地方课程,比如地方戏曲课程、民间手艺课程等,从而避免这些戏曲和手艺消亡。这体现了( )

A.教育的政治功能

B.教育的人口功能

C.教育的文化功能

D.教育的生态功能

【答案】C

【解析】教育具有传承文化的功能,教育是文化传递和保存最为基本和最为有效的手段。题干的描述即体现了教育传承文化的功能。

2.为了提高学校教学效果,我国教育工作者在现代教学观念指导下,不断积极地构建现代教学策略。现代教学策略的核心问题是( )

A.教师教学内容的选择

B.教师教学材料的组织

C.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D.教师教学形式的转变

【答案】C

【解析】教学过程是学生知识主动构建的过程,现代教学策略实施的核心问题是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科学的教学策略实施过程应体现出学生的选择性学习、参与性学习、自主性学习以及合作学习。

3.吴某为把孩子培养成一个“天才”,在孩子刚会说话时就用小学课本替代了各种玩具,因此孩子的童年没有游戏、同伴。就这样,孩子12岁就考上了重点大学,可是吴某仍不满意,继续给孩子施压,让其拼命学习。最终孩子承受不了过重的压力,进了精神病院。这一“天才”的悲剧给我们的启示是( )

A.教育一定要适应人身心发展的规律

B.教育一定要在学校完成

C.教育课程应当由专家制定

D.教育一定要以班级授课的形式进行

【答案】A

【解析】题干中吴某的做法违背了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阶段性规律,才酿成了“天才”的悲剧。这启示我们在实施教育时.一定要遵循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

4.张老师与李老师在教学研讨会上展开了一场辩论,张老师认为教学应以学生掌握理论知识为目的,调动学生理性思维的运转及发展,是一种理性运动。李老师则认为教学重在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意志锻炼,是一种情意活动。他们之间的辩论实质上属于()的辩论。(易错)

A.行为主义学派与人本主义学派

B.科学主义学派与人本主义学派

C.认知主义学派与行为主义学派

D.认知主义学派与形式主义学派

【答案】B

【解析】科学主义学派:主张教学是一种理性活动;人本主义学派:认为教学是一种情意活动,是人性的表达。

5.当前我国一些学校的课程结构体系中,学科课程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而经验课程则微乎其微,这种情况最可能导致( )

A.学生多样化的兴趣爱好和特长无法得到培养和发展

B.学生的综合素质无法满足地方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

C.学生无法获得关于现实世界的直接经验和真切体验

D.学生不能较好地掌握人类积累下来的优秀文化遗产

【答案】C

【解析】学科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传承人类文明,强调使学生掌握、传递和发展人类积累下来的文化遗产,有助于文化遗产的系统传承。但从课程本身角度讲,学科课程又与现实生活存在较远距离,缺乏活力,容易造成学习内容的凝固化。而经验课程是以学生的主体性活动的经验为中心组织的课程,其主导价值在于使学生获得关于现实世界的直接经验和真切体验。所以,过分强调学科课程的地位,而忽略经验课程的做法容易导致学生无法获得关于现实世界的直接经验和真切体验。

6.智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组成部分,下列不属于智育的基本任务的是( )(常考)

A.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智力才能,增强学生各个方面的能力

B.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和热爱科学的精神

C.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点

D.培养和训练学生,使其形成基本技能

【答案】C

【解析】智育的具体任务有:(1)向学生系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为学生各方面发展奠定良好的知识基础;(2)培养训练学生使其形成基本技能;(3)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智力才能,增强学生各个方面能力;(4)墙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和热爱科学的精神。智育的根本任务是培育或发展学生的智慧,尤其是智力。C项是美育的基本任务。

7.有一天曹操得到一头大象,曹操想称一下这个庞然大物到底有多重,问他手下大臣有办法。大臣们提出的方法都被曹操否定。这时候年方七岁的曹冲出了个好主意:把大象牵到船上记下船边的吃水线,再把大象牵下船,换成石块装上去,等石块装船达到同一吃水线时再把石块卸下来,称出石块的重量就得到了大象的重量。这个故事中曹冲解决问题主要依靠的是( )

A.创造性思维

B.形象思维

C.直觉思维

D.动作思维

【答案】A

【解析】创造性思维是指以新颖、独特的方式来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曹冲称象”就是创造性思维的运用。

8.在某一节课上,张老师尝试采用这样的方式授课:她把两个平行班合并为一个大班,首先花20分钟讲解知识点并布置讨论题;然后将全班分为4个小组,每个小组选出一位组织能力和学业表现优秀的学生为小组长,由小组长带领全组同学根据课堂所授知识点对讨论题进行讨论探究;最后15分钟让学生独自完成作业,作业分为指定作业及学生自选作业。这种授课方式借鉴的是( )教学组织形式。

A.特朗普制

B.道尔顿制

C.分组教学

D.个别教学制

【答案】A

【解析】特朗普制是美国教育家劳伊德,特朗普于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这种教学形式把大班教学、小班研究和个别教学三种教学形式结合起来。大班是所有学生一起上课;小班是把大班的学生分为20人左右的小组,研究和讨论大班授课材料;个别教学是由学生独立完成作业。题干中张老师的做法就是对特朗普制教学组织形式的运用。

9.赵琪上七年级时被推选为班长,妈妈发现赵琪自从当了班长后,越来越懂得为人处世的方法,会站在别人的立场上考虑问题,并且经常主动承担责任,帮助他人。赵琦的变化主要体现了( )(易混)

A.班级对学生社会化的影响

B.班级对学生自我意识的影响

C.班级对学生独立人格的影响

D.班级对学生心理品质的影响

【答案】A

【解析】班级组织的社会化功能包括:(1)传递社会价值观,指导生活目标;(2)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形成社会生活的基本技能;(3)教导社会生活规范,训练社会行为方式;(4)提供角色学习条件,培养社会角色。题于中赵琦的表现体现了班级对学生社会化的影响。

10.某中学开发了高效课堂模型,该课堂围绕教师编写的导学案进行。首先学生独立学习完成导学案上的知识填充及能力提升,然后由合作小组组织进行对学和群学,纠正知识误区与漏洞,再由教师适时点评总结。该课堂模型充分体现了教学过程中( )的基本规律。

A.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

B.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

C.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

D.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

【答案】B

【解析】题干中的做法极大地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作用,教师只是从旁引导,体现了教学过程中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基本规律。

11.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要实施德、智、体、美、劳等多种教育,完成多种多样的教学任务,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人。这表明教师的劳动具有( )

A.复杂性

B.长期性

C.创造性

D.广延性

【答案】A

【解析】教师劳动的复杂性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1)教师劳动性质的复杂性;(2)教师劳动对象的复杂性;(3)教师劳动任务的复杂性;(4)教师劳动过程的复杂性;(5)教师劳动手段的复杂性。其中,教师劳动任务的复杂性指的是教师不仅要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和训练学生的技能,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能力,还要培养学生一定的思想品德,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题干的描述即体现了教师劳动任务的复杂性。

12.某师范教育学院联合团市委等多个部门招募小学教育、学前教育、教育技术和应用心理学等专业大学生志愿者,组建了志愿者团队——红领巾社区德育工作站,并鼓励有条件的社区充分发挥本社区内“五老”人员的帮带作用,共同参与社区内青少年儿童的德育工作。该师范教育学院的做法是在( )

A.通过开展社区教育进行德育工作

B.通过社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C.通过社区建立德育课堂

D.借助外部力量创办德育学校

【答案】A

【解析】广义的德育泛指所有有目的、有计划地对社会成员在政治、思想与道德等方面施加影响的活动,包括社会德育、社区德育、学校德育和家庭德育等方面。题干中该师范教育学院的做法属于社区德育的范畴,是在通过开展社区教育进行德育工作。

13.许多名言警句蕴含着深刻的道理,“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桃李不言,下自成蹊”都提示我们,教师在德育工作中应( )(常考)

A.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受教育者明辨是非善恶,掌握正确的行为规范标准,不断提高思想品德水平

B.通过言行示范把高深的思想、良好的道德具体化、人格化,提高受教育者的品德认识、陶冶其品德情感

C.通过营造学校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环境使受教育者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和感染

D.通过指导受教育者为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而向自己提出任务,进行自觉的思想转化和行为控制

【答案】B

【解析】“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的意思为:当管理者自身端正,做出表率时,不用下命令,被管理者也就会跟着行动起来;相反,如果管理者自身不端正,而要求被管理者端正,那么,纵然三令五申,被管理者也不会服从的。“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意思为:桃树和李树不招引人,但因它有花和果实,人们在它下面走来走去,走成了一条小路。比喻人只要真诚、忠实,就能感动别人。这两句话体现了德育方法中的榜样示范法。榜样示范法是用榜样人物的优秀品德来影响学生的思想、情感和行为的方法。它要求教师在德育工作中通过言行示范把高深的思想、良好的道德具体化、人格化,从而提高受教育者的品德认识、陶冶其品德情感。

14.某学校每年都组织各年级学生利用周末或假期参加孤儿院的义工活动,有家长表示反对,认为义工活动占据了孩子的休息时间,而且认为学生应该将精力集中在学业上面而非花费在社会活动中。学校坚持组织学生参加活动,认为参加义工活动是学校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原因是( )(易错)

A.义工活动可以置换学分

B.义工活动是德育课程知行统一原则的体现

C.工活动能使学生的体能得到训练

D.义工活动能提升学校的声誉和形象

【答案】B

【解析】知行统一原则是指教育者在进行德育时,既要重视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思想道德的理论教育,又要重视组织学生参加实践锻炼,把提高认识和行为养成结合起来,使学生做到言行一致。题干中学校组织学生利用周末或假期参加义工活动正是德育知行统一原则的体现。

15.新学期何老师接任新班级,发现学生小明上课时无精打采,而且总是不能按时完成作业。她向以前的任课老师了解情况后得知小明之前成绩优异,最近这个学期成绩才下滑。何老师通过多次主动与小明沟通,才知道原来小明家庭遭遇变故,去年小明的妈妈因病去世,爸爸也外出打工还债。

何老师了解小明的情况后,在生活上特别关心小明,课堂上对小明的每点进步都给予鼓励,还经常利用课余时间帮助小明补习功课。在何老师的努力下,小明的成绩很快得到提高,最后以优异的成绩毕业。离开学校前一天,小明给何老师写了一封信,信里称何老师为“最好的老师”。这个案例中教师( )

①了解和研究学生②开发外部教育资源

③热爱、尊重学生④擅长与学生沟通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答案】D

【解析】案例中何老师向以前的任课老师了解情况,做到了了解和研究学生;多次主动与小明沟通,做到了积极与学生沟通;在生活和学习上关心小明,则说明何老师热爱、尊重学生。而“开发外部教育资源”,案例中并没有体现。

16.郑老师很注重班级凝聚力的培养,开学初他就和全班同学一起制定班级共同目标,和班干部一起制定切实可行的班规班纪。此外,他还经常利用课余时间组织班级活动,动员全班同学一起参与。郑老师开展这些工作的最主要原因是( )

A.对班级有归属感的学生更容易开展合作交流,共同进步

B.凝聚力强的班级更加能激发和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

C.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有利于树立和加强教师威信

D.对班级的归属感能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发展

【答案】D

【解析】略。

17.班上小王的成绩不突出,平常也沉默寡言,既不跟同学亲近,也不善于表达自己。班主任希望以小王为切人点,研究该阶段学生的行为习惯,以采取更好的教学方法。因此班主任对小王进行了一年多的跟踪研究。班主任对小王的研究属于( )(易混)

A.个案研究法

B.历史研究法

C.行动研究法

D.质性研究法

【答案】A

【解析】个案研究的对象往往是那些具有特殊行为表现的个体或具有反常行为的个体,研究周期一般较长,需要对个案进行连续的跟踪研究。题干中班主任对小王的研究运用的就是个案研究法。

18.小红平日钢琴演奏出色,但她不愿意参加任何比赛或演出。音乐老师想解决这一问题。她知道不能用强制的手段粗暴地强迫小红改变,因此,她经常邀请小红去观摩别人的演奏,并相互交流看法。不久后,小红向音乐老师倾诉了自己的困惑:每次在人多的地方演奏时自己都会紧张怯场,特别容易出错。老师没有批评小红,而是帮助小红分析造成该问题的原因,并让小红寻找适合自己的缓解紧张情绪的方法。针对以上案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在该案例中,音乐老师和小红更多的是平等的伙伴关系

②音乐老师一开始就应给予小红一些切实可行的建议来帮助她克服紧张心理,从而使小红更快地获得进步

③音乐老师的这种教学方式可以解决大部分学科知识传授中因学生智力因素造成的问题

A.①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

【答案】A

【解析】本题可以用排除法,题干中小红的问题是由紧张引起的,属于心理问题,而不是智力造成的,③的说法错误,故选A。

19.某历史老师在讲完五四运动后,强调五四运动的意义非常重要。他让学生反复抄写课文中关于五四运动的内容,从而加强学生的记忆。对此,下列评价不正确的是( )

A.虽然历史学习强调记忆,但应该让学生将知识的理解和记忆相结合

B.虽然老师的做法欠妥当,但集中体现了教学中应遵循的反复性原则

C.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学习新知识,扩大、加深、改组原有的知识,以达到对旧知识的巩固

D.教师向学生提出记忆任务,可以引导学生灵活采用多种方法进行复习,以强化记忆

【答案】B

【解析】B项说法错误,虽然老师的做法欠妥当,但集中体现了教学中应遵循的巩固性原则。

20.根据案例,回答20~21题。

语文教师李老师对《走一步,再走一步》一文的引入设计:教师首先出示“一个人攀爬在悬崖上”的图画,接着提问:“同学们都爬过山吗?或者有什么历险的经历?你是如何渡过难关的?”(学生发言,教师小结)然后教师又问:“画面上的人顺利地爬到了悬崖上,可当他回首眺望时,不免有些心惊胆战。继续向崖顶爬,有些腿软,想下山,实在害怕。眼看夕阳西下,谁来帮帮他?”(让同学思考片刻,然后请他们发表自己的见解)最后,教师说:“大家都非常热心积极地帮他想办法,现在我们打开书来看看书中的‘我’,最后是如何下山的。”

李老师运用的课堂教学引入方法是( )

A。开门见山引入法

B.温故知新引入法

C.认知冲突引入法

D.意境引入法

【答案】D

【解析】意境引入法就是力图通过运用语言、设备、环境、活动、音乐、绘画等手段,给学生建立一个有关事物的整体形象,创设一个意境来帮助学生对事物产生顿悟,领会其中的含义。题干中教师采用图画形式,帮助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情境,让学生能够身临其境,即体现了意境引入法。

21.这种课堂教学引入方法的主要优点是( )

A.有助于学生明白本节课将要学什么、怎么学、为什么学,集中全部注意力

B.在旧知识铺垫的基础上导入新课,有助于使旧知识有效地为学好新知识服务

C.有助于唤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D.有助于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启发学生举一反三,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潜能

【答案】C

【解析】题干中教师让学生身临其境,获得直观经验,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2.李老师所教的大部分学生都喜欢他的领导方式,学生们进行所有的活动都会依据李老师的指示,但学生自身的主动学习和创造能力较差。李老师最可能的领导方式是( )(易混)

A.放任自由型

B.仁慈专断型

C.民主平等型

D.威严控制型

【答案】B

【解析】教师的管理类型有:强硬专断型、仁慈专断型、放任自流型以及民主管理型。其中,仁慈专断型的教师,不认为自己是一个专断独行的人;表扬学生,关心学生;以“我”为班级一切的工作标准。学生的典型反应是:大部分学生喜欢他,但看穿他这套办法的学生可能恨他;在各方面都依赖教师——在学生身上没有多大的创造性;并缺乏个人的发展;班级的工作量可能是多的,而质也可能是好的。题干中李老师的管理方式即属于仁慈专断型。

23.高某在走上教师岗位一段时间后,非常关注如何教好每一堂课的内容,开始研究班级规模的大小、时间的设定及教学材料是否充分等问题对教学的影响。这属于教师成长过程中的( )

A.关注生存阶段

B.关注学生阶段

C.关注能力阶段

D.关注情境阶段

【答案】D

【解析】福勒和布朗根据教师的需要和不同时期所关注的焦点问题,把教师的成长划分为关注生存、关注情境和关注学生三个阶段。处于关注情境阶段的教师关心的是如何教好每一堂课,以及班级大小、时间压力和备课材料是否充分等与教学情境有关的问题。

24.课堂上,老师在学生学完一个新知识后会给出配套的习题以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这种教学评价属于( )

A.形成性评价

B.总结性评价

C.诊断性评价

D.个体内差异评价

【答案】A

【解析】形成性评价是在教学过程中为改进和完善教学活动而进行的对学生学习过程及结果的评价。它包括在一节课或一个课题的教学中对学生的口头提问和书面测验。题干中教师运用的就是形成性评价。

25.以下关于学业成绩的说法中,较为合理的是( )

A.甲老师说:“学业成绩当然是看期末考试成绩考得好不好。”

B.乙老师说:“我会以期末考试成绩为主要参考,再根据平常表现综合打分。”

C.丙老师说:“期末考试成绩占比70%,平常作业完成的好坏程度占比30%。”

D.丁老师说:“主要是看期末成绩,再加上平时谁与我更亲近。”

【答案】B

【解析】分数决定一切的教育评价体系,是目前实施新课改最大的绊脚石。为此,应逐步把评价的重点从期末考试、毕业考试等终结性评价,转移到日常学习、记录等过程性评价上。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对学生进行全面的评价,新课改“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精神才能得以体现。A、C两项注重期末考试成绩,D项体现了评价的主观性,只有B项体现了评价的综合性,评价较为全面、合理。

26.关于个体自我意识发展的经历过程,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心理自我一生理自我一社会自我

B.社会自我一心理自我一生理自我

C.生理自我一心理自我一社会自我

D.生理自我一社会自我一心理自我

【答案】D

【解析】个体自我意识的发展经历了从生理自我到社会自我,再到心理自我的过程。

27.根据加涅的层次学习类型说,当学生听到上课铃响时,就停止其他课外活动而准备上课,这属于( )(易错)

A.信号学习

B.连锁学习

C.词语联想学习

D.刺激一反应学习

【答案】A

【解析】信号学习是指学习对某种信号做出某种反应,其过程为:刺激一强化一反应,如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反射。学生听到上课铃响时,就停止其他课外活动而准备上课,属于信号学习。

28.学习迁移中的( )是指难度和复杂程度基本属于同一水平的学习之间的相互影响,如正弦、余弦概念的相互影响。

A.具体迁移

B.一般迁移

C.横向迁移

D.垂直迁移

【答案】C

【解析】水平迁移也叫横向迁移,是指先行学习内容与后继学习内容在难度、复杂程度和概括层次上属于同一水平的学习活动之间产生的影响。

29.在课堂教学中,吕老师会建议学生通过做笔记的方式保持对学习内容的专注度,同时吕老师也发现在讲解的过程中,学生用笔尖指着地图上的山脉河流,效果会比自己自始至终讲要好很多。这体现了对学生( )的引起和保持。

A.无意注意

B.无意后注意

C.有意注意

D.有意后注意

【答案】C

【解析】有意注意也称随意注意,是有预先目的,必要时需要意志努力,主动地对一定事物所发生的注意。题干中吕老师建议学生通过做笔记的方式保持对学习内容的专注度,让学生用笔尖指着山脉河流来进行学习等是一种有目的的,并且需要学生的意志努力的学习,故属于有意注意。

30.在常用的精加工策略中,( )就是学习者在头脑中创建一幅熟悉的场景,在这个场景中确定明确的路线,在这条路线上确定一系列特定的点,然后将要记忆的内容全部视觉化,并按顺序和路线把各个点联系起来的一种方法。

A.首字连词法

B.形象化法

C.谐音联想法

D.位置记忆法

【答案】D

【解析】题干所述是位置记忆法的定义。

31.对于气质类型为( )的学生,应当着重培养其敏感、机智、认真、细致等个性品质,防止与克服其懦弱、多疑、孤独等消极品质;在教育方面,要多给予同情、关怀和帮助,避免在公开场合指责他们。(常考)

A.黏液质

B.抑郁质

C.多血质

D.胆汁质

【答案】B

【解析】略。

32.综艺节目《超级演说家》中选手能通过精彩的语言表达出自己的情感,且能感染他人。根据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这类人最有可能是( )突出。

A.人际智力

B.言语智力

C.空间智力

D.内省智力

【答案】B

【解析】言语智力,包括说话、阅读、书写的能力。能说会道、妙笔生花是言语智力高的表现。作家、演说家是言语智力高的人。

33.小童是个充满好奇心的孩子,对未见过的一切事物都好奇,爱看爱问,并渴望了解,从而获得了许多同龄人不知道的知识。根据奥苏贝尔的观点,在小童的学习动机中占主导地位的是( )

A.自我提高内驱力

B.附属内驱力

C.认知内驱力

D.生理内驱力

【答案】C

【解析】认知内驱力是指要求了解、理解和掌握知识以及解决问题的需要。一般来说,这种内驱力大多是从好奇倾向中派生出来的。根据题干描述在小童的学习动机中占主导地位的是认知内驱力。

34.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对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启示是( )

A.教育必须面向未来,教学要走在学生现有发展水平的前面

B.教育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学生当前的发展水平

C.教师必须适当放开课堂管理,鼓励学生自己主动探索和发现

D.教学必须以师生双边活动为中心,实现教学相长与共同发展

【答案】A

【解析】维果斯基在说明教学与发展的关系时,提出了“最近发展区”的理论。他强调教学不能只适应发展的现有水平,还应适应最近发展区,从而走在发展的前面,最终跨越“最近发展区”而达到新的发展水平。

35.关于学生认知风格,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场独立型者在内在学习动机下学习,时常会产生更好的学习效果

B.场依存型者较易于接受别人的暗示,其学习的努力程度往往受到外来因素的影响

C.冲动型学生面对问题时总是急于求成,不能全面细致地分析问题的各种可能性

D.沉思型学生记忆能力、推理能力较差,往往会出现阅读困难,并伴有学习能力缺失

【答案】D

【解析】沉思型的学生阅读能力、记忆能力、推理能力、创造力等方面都表现比较好。而冲动型学生会出现阅读困难,学习成绩不太好。因为阅读、推理需要细心分辨,粗心大意的学生会处于不利的地位。

36.陈老师常在课堂上对一些表现优秀的学生给予表扬,因为这样不但可以激励优秀学生继续努力,同时也可以激励一般学生,因为一般学生受到了( )

A.期待强化

B.直接强化

C.替代强化

D.自我强化

【答案】C

【解析】替代强化是指观察者因看到榜样的行为被强化而受到强化。一般学生看到优秀学生受到表扬会被激励。

37.在操作技能的形成过程中,在不断练习期间会出现一个明显的、暂时的停顿期,称为( )

A.过渡学习

B.高原期

C.疲劳期

D.潜伏期

【答案】B

【解析】略

38.某班级的学生在上课时总是分心、做小动作或打瞌睡,对教师讲的内容持怀疑态度,该班级的课堂心理气氛属于( )

A.支持型

B.积极型

C.对抗型

D.消极型

【答案】D

【解析】略

39.邹老师在考察学生的时候,没有带主观预想的框框,认为学生都是可爱的,能设身处地地体验学生的的行为,坚信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师。这集中体现的“学生观”是( )(易错)

A.评价性的学生观

B.发展性的学生观

C.被动性的学生观

D.移情性的学生观

【答案】D

【解析】略

40.小凡语文成绩不理想,他向同学们抱怨老师评分不公正以及题目出的太偏了。事实上老师评分是客观公正的,题目也未超出教学大纲范围,根据归因理论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小凡的归因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自己的内疚感

②教师无需在意小凡的错误归因

③小凡的归因最容易产生习得性无助感

④指导学生进行正确的归因十分重要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答案】B

【解析】略

41.张老师主张运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但王老师对此持不同意见。王老师反驳张老师观点的例子是( )

A.对于食不果腹的孩子来说无法激发其求知欲

B.学生得到教师的尊重和爱护后容易产生学习热情

C.正在经受战乱的孩子仍然渴望学习知识

D.教师为学生创设良好的环境后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昂

【答案】C

【解析】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较低级的需要至少必须部分满足之后才会出现对较高级需要的追求。食不果腹的孩子其生理需要没有得到满足,无法产生求知的需要,即无法激发其求知欲,这一观点支持了张老师的观点;正在经受战乱的孩子其安全感没有得到满足,但仍然渴望学习知识。表明其已经产生了求知的需要,这与张老师的观点是不一致的;教师的尊重和爱护使学生的归属与爱的需要得到了满足,这时容易产生学习热情,符合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根据需要层次理论,家长和教师应该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学生在各种缺失性需要都获得满足后,学习热情高昂。

42.父母问小山:“什么行为是好的呀?”小山回答说:“受到爸爸妈妈表扬的行为是好的。”父母又问:“那什么行为是坏的?”小山又回答:“受到爸爸妈妈惩罚的行为是坏的。”根据科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小山处在道德发展的( )阶段。

A.前习俗水平

B.习俗水平

C.后习俗水平

D.一般水平

【答案】A

【解析】根据科尔伯格道德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小山处于前习俗水平的服从与惩罚的道德定向阶段。这一阶段儿童的道德价值来自对外力的屈从或对惩罚的逃避,认为受赞扬的行为就是好的,受惩罚的行为就是坏的。

43.由于新旧知识的关系不同,形成了不同的学习形式,即下位学习、上位学习和并列结合学习。下列选项中属于下位学习的是( )(易混)

A.小敏通过认识猫、牛等动物认识了哺乳动物的特点

B.小国由已掌握的平行四边形的特性推出了菱形的特点

C.小芳通过观察直角三角形的特点推出了“勾股定理”

D.小茹已经知道了热与体积的关系,现在要学习遗传结构和变异的关系

【答案】B

【解析】下位学习,又称类属学习,是一种把新的观念归属于认知结构中原有观念的某一部分,并使之相互联系的过程,原有观念在包容和概括水平上高于新学习的知识。B选项中,平行四边形的概念层级高于菱形,因此属于下位学习。

44.从结构上看,可将态度分为认知成分、情感成分和行为成分。以下说法中反映态度结构的核心成分的是( )

A.“运动有益于身心健康”

B.“我不喜欢喝酒”

C.“我坚决不在考试中作弊”

D.“我从不撒谎”

【答案】B

【解析】态度结构的核心成分是情感成分,选项B体现了情感。

45.对于每一位老师而言,在新班级中的第一堂课的印象往往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对老师的整体评价。这体现的是( )

A.刻板印象

B.近因效应

C.晕轮效应

D.首因效应

【答案】D

【解析】首因效应,指在总体印象形成上,最初获得的信息比后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也叫最初效应。

46.小敏几乎每晚都将所有的时间用来复习当天学习的新知识,但复习效果不佳,每次复习过的知识没过多久就会忘记。同学们知道小敏的困惑后,都很热心地向小敏分享复习的建议。以下建议中不正确的是( )

A.复习时尽可能使用多种感官参与记忆

B.复习时学会从不同的角度来理解知识

C.复习时利用限时记忆法提高大脑兴奋度

D.根据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规律逐渐推迟复习时间

【答案】D

【解析】为了防止遗忘,我们组织有效的复习是很有必要的。有效组织复习的方法有:(1)复习时机要得当。①及时复习,遗忘发展的规律表明,识记后遗忘很快就会发生。因此,对于新学习的材料,为了防止遗忘,必须“趁热打铁”及时进行复习。②合理分配复习时间,要制订复习计划,合理安排复习内容和时间,提高复习效率。每天复习的内容要适当,不要过于紧张和疲劳,以免产生干扰。③间隔复习。④循环复习。(2)复习方法要合理。①分散复习与集中复习相结合。②复习方法多样化。③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复习。④尝试回忆与反复识记相结合。(3)复习次数要适宜。要掌握复习的量。①复习内容的数量要适当,就是说一次复习内容的数量不宜过多,因为,学习内容的数量与复习的次数及所用的时间是成正比增长的;②提倡适当的过度学习,即达到150%的学习(过度学习的材料能避免遗忘),从而提高记忆效果。(4)重视对记忆品质的培养。(5)注意用脑卫生。

47.为减少个别同学干扰课堂的行为,班1主任向班级承诺,如果谁能一整节课都不扰乱正常的课堂秩序,就给他奖励一颗小红星,当攒够l5颗小红星时,便可以自主参加学校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班主任采用的方法是( )。

A.精神分析法

B.来访者中心疗法

C.理性情绪疗法

D.行为疗法

【答案】D

【解析】行为改变的基本方法有强化法、代币奖励法、行为塑造法、示范法、处罚法、自我控制法等。代币是一种象征性强化物,筹码、小红星、盖章的卡片、特制的塑料币等都可作为代币。当学生做出教师所期待的良好行为后,就发给他们数量相当的代币作为强化物。学生用代币可以兑换有实际价值的奖励物或活动。题干中班主任采用的方法就是行为疗法中的代币奖励法。

48.数学练习册上某题因漏掉一个前提条件而导致无法解题,但全班同学均未发现,一直埋头于寻求解题的方法。导致学生无法及时发现问题的原因最不可能的是( )

A.学生缺乏与问题相关的背景知识

B.学生没有养成积极主动寻找问题的习惯

C.学生宁愿把时间花在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上而非寻找问题上

D.课堂日常训练让学生疏于进行发散思维和逆向思维

【答案】D

【解析】阻碍人们进行有效问题发现的因素包括:(1)大多数人没有养成积极主动寻找问题的习惯;(2)问题解决者缺乏与问题相关的背景知识;(3)人们不愿意花费大量时间去发现问题,而宁愿去寻找问题的解决方案;(4)个体存在不愿进行发散思维的倾向。因此,相对于其他三项,D项是导致学生无法及时发现问题的最不可能的原因。

49.小双学习成绩不理想,她认为主要是自己解决问题的问题的能力不强。于是她在网上订购了大量训练教材进行思维训练,希望恩呢该通过提升问题解决能力从而提高成绩。但一段时间下来,小双发现成绩并未得到提高,最可能的原因是()(易错)

A.训练材料难度过大,不适合小双的水平

B.训练必须与学科相结合才能达到提升效果

C.提升问题解决能力并不能促进成绩提高

D.差生无法通过自主思维训练方法得到提高

【答案】B

【解析】现代心理学强调结合学科教学进行问题解决能力训练,使学科知识的训练与能力传授相互渗透。目前一些训练教材与学科教学无关,只进行专门的思维训练,大多采用日常生活事例为内容,并能学以致用,差生也能从中获益,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问题解决能力,但是不能有效提高学习成绩。从常见的训练教材来看,难度并不大,因此A说法错误;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必须与学科教学相结合才是真正有效的,小双在进行思维训练时可能没有与学科相结合,因此B项正确;提升问题解决能力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习效率,促进成绩提高,因此C项说法错误。差生也能通过自学思维训练教材提高问题解决能力,D项说法错误。

50.在心智技能形成阶段中,从学习的角度看,( )主要是理解学习任务,形成目标表象和期望。目标

A.认知阶段

B.联结形成阶段

C.自动化阶段

D.活动的定向阶段

【答案】A

【解析】著名认知心理学家安德森认为,心智技能的形成需经过三个阶段,即认知阶段、联结阶段和自动化阶段。认知阶段的任务是要了解问题的结构,即起始状态、要达到的目标状态、从起始状态到目标状态所需要的步骤。

51.校长在全校职工大会中要求所有任课老师在授课中都要将心理健康教育与所任学科相结合,注重对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注重学生活动的有机联系,对学生的心理问题做全面考查和系统分析,防止和客服教育工作的片面性。校长的做法实际上体现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

A.主体性

B.全体性

C.整体性

D.针对性

【答案】C

【解析】心理健康教育的整体性原则指的是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教育者要运用系统论的观点指导教育工作,注意学生心理活动的有机联系和整体性,对学生的心理问题做全面考察和系统分析,防止和克服教育工作中的片面性。心理健康教育追求学生人格的整体性发展,最后达到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和整体素质的目的。

52.关于班级心理辅导活动与学科课程的描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学科课程往往是预设课程

B.班级心理辅导活动以传授间接经验为主,学科课程注重学生获得直接经验

C.班级心理辅导活动注重创设一种安全、开放、平等、尊重的活动范围

D.班级心理辅导活动通过课程方式组织活动,有助于将学生零散无序的经验形成系统有序的经验

【答案】B

【解析】心理活动课程是以传授直接经验为主,而学科课程以传授间接经验为主。

53.某同学因为与同班同学性格不合,感觉受到排挤而有自杀倾向。学校心理咨询室的负责老师了解了此事后介入跟进,老师进行心理辅导的分析诊断时应采取的做法是( )

①确定学生的问题类型②评估问题的严重程度

③对求助者的困境进行原因分析④为求助者制定全面的治疗方案

A.③①②④

B.①③②④

C.②①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D

【解析】心理辅导分析诊断的基本步骤是:确定类型一评估严重程度一原因分析一制定方案。

54.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师在从事教育劳动中所遵循的行为准则和必备的道德品质,下列教师的做法中违背教师职业道德的是( )

A.曾老师利用职务之便,私自将学生小雯的数学考试得分提高了10分

B.杨老师对工作高度负责,对学生的疑问总是很耐心地予以解答

C.李老师从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D.刘老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并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

【答案】A

【解析】2008年修订的《中小学师职业道德规范》中关于“为人师表”方A所规定的具体职业行为要求有: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作风正派、廉洁奉公;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于职务之便谋取权利。A项教师的做法违背了“为人师表”的要求。

55.某学校数学老师陈某在学校教学时,时常向学生宣传自己在校外开设的辅导班,甚至强制成绩较差的学生到其辅导班学习,将学生家长拉进微信群进行宣传。陈某的做法违反了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的( )要求。

A.关爱学生

B.教书育人

C.诚实守信

D.为人师表

【答案】D

【解析】题干中的陈某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违反了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为人师表”的要求。

56.王老师是一位对学生教育有独到见解的老师,前段时间由于教学理念的分歧与校长产生争执,来校长一怒之下罚他停课一周进行反思。校长的这种行为侵犯了王老师的( )

A.教育教学权

B.专业发展权

C.参与管理权

D.人身自由权

【答案】A

【解析】教育教学权是指教师享有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的权利。这是教师为履行教育教学职责而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权利。任何人不得非法剥夺在聘教师行使教育教学权。校长罚王老师停课一周进行反思的行为侵犯了王老师的教育教学权。

57.( )是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认为教育行政机关的具体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依法向上级机关或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政府机关提出重新处理的申请,由行政复议机关依法对该教育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和适当性进行审查并做出处理决定的法律法规制度。

A.教育行政复议制度

B.教师申诉制度

C.教育民事诉讼制度

D.受教育者申诉制度

【答案】A

【解析】题干所述是教育行政复议制度的定义。

58.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在教育投入与条件保障方面的规定,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国家建立以财政拨款为主、其他多种渠道筹措教育经费为辅的体制,逐步增加对教育的投入,保证国家举办的学校教育经费的稳定来源

B.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及其他社会组织和个人依法举办的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办学经费由举办者筹措,各级人民政府可以给予适当支持

C.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应当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财政收入的增长逐步提高,具体比例和实施步骤由各级人民政府自行规定

D.各级人民政府的教育经费支出,按照事权和财权相统一的原则,在财政预算中单独列项

【答案】C

【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五十五条规定,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应当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财政收入的增长逐步提高。具体比例和实施步骤由国务院规定。

59.关于教师殴打未成年学生的行为,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

A.教师未能履行关心和爱护学生的义务

B.教师滥用了自身的权利,侵犯了学生的人身权

C.教师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的有关规定

D.如造成学生轻度受伤,教师应当承担相应的行政法律责任、民事赔偿责任和刑事法律责任

【答案】D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三十七条规定,教师有下列情形之~的,由所在学校、其他教育机构或者教育行政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或者解聘:(一)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给教育教学工作造成损失的;(二)体罚学生,经教育不改的;(三)品行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教师有前款第(二)项、第(三)项所列情形之一,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故D项说法错误。

60.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因学校教师或其他工作人员在履行职务中故意或重大过失造成的学生伤害事故,( )

A.由学校和有关责任人员各承担一半责任

B.由有关责任人员赔偿,学校不负责任

C.学校全权赔偿,不可向有关责任人员追偿

D.学校予以赔偿后,可以向有关责任人员追偿

【答案】D

【解析】详见《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第二十七条规定。

二、多项选择题(下列各题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正确答案,请选出正确答案并将其代码填在括号内。错选、漏选、多选均不得分。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37分,共13.7分)

61.各种教学方法均各有利弊。教师在选择教学方法时,需要考虑的主要依据有( )

A.教学内容的特点

B.教学方法的特性

C.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

D.教学时间和效率的要求

【答案】ABCD

【解析】教学方法选择的主要依据有:(1)教学目的和任务;(2)教学内容的性质和特点;(3)每节课的重点、难点;(4)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5)教师自身的素养;(6)依据各种教学方法的职能、适用范围和使用条件;(7)教学时间和效率的要求。除了上述依据外,教学方法的选择,还应考虑学校的教学环境、教学设备条件。

62.任何一门学科体系的确立,都必然遵循其学科知识的内在逻辑顺序,即( )(易错)

A.由浅入深

B.由简单到复杂

C.由此及彼

D.由表及里

【答案】ABCD

【解析】任何一门学科体系的确立,都必然遵循其学科知识的内在逻辑顺序,即由浅人深,由简单到复杂,由此及彼,由表及里。

63.根据以上案例。回答63~65题。

一日,某老师收到一位学生的来信,信上说:“我这人整天不高兴,觉得自己每天都碌碌无为,而且还会给别人造成麻烦,我的性格比较内向,也不太爱说话,其实我也想像别人一样性格开朗,善于言谈,但我不知道该和同学们说什么,我想说的,我所想的,我觉得与其他同学不一样,所以我不愿与同学说话,总觉得别人都看不起我,这种心情一直困扰着我。我会把自己做错的事、别人也许并不在意的事反复思量,认为是自己的错,因此我很难过,甚至会在别人没看到的时候哭。晚上睡觉时,我会想起一天所发生的事,如果有不顺心的事,我会总想,而且会非常难过,这常常让我难以入睡。我又难过了,因为我会想明天的课,白天上课会打瞌睡,我非常痛苦,心情也总是处于压抑、郁闷的状态中,甚至不想活下去了。给您写信的时候是我最痛苦、最难受的时候,我想向您倾诉,想请问我的心理是否有病,是否应找心理医生来看看?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通过分析和观察,该老师认为该学生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特点和行为主要是抑郁所致。

一般而言,抑郁症的表现有( )

A.少言寡语

B.孤独沉默

C.郁郁寡欢

D.智力低下

【答案】ABC

【解析】抑郁症是以持久性的心境低落为特征的神经症。表现主要有:少言寡语、孤独沉默、郁郁寡欢、闷闷不乐、忧心忡忡。

64.下列情形中,可能造成中小学生出现抑郁症状的有( )

A.从小在家庭中受到歧视和虐待,在学校里又受到不公平的待遇,严重挫伤了自尊心

B.从小在不健全的家庭中长大,由于受到歧视,形成过于敏感、多愁善感等性格特点

C.生活过于单调,思想闭塞,缺乏与人交往的机会,情绪上受到压抑

D.家族中发生了重大不幸,学习又力不从心,心理负担过重

【答案】ABCD

【解析】造成抑郁性格的原因颇多,主要有以下几点:

(l)从小在家庭中受到歧视和虐待,在学校里受到不公正的待遇,严重挫伤了自尊心。

(2)自幼在不健全的家庭中长大的孩子,由于受到别人的歧视,易形成过于敏感。

(3)感等性格特点;再遇不测,一点点的失败、挫折等都会使他们郁闷、耿耿于怀,使抑郁的性格越发明显、严重。

(3)生活过于单调,思想闭塞,缺乏与人交往的机会,情绪长期受到压抑

(4)家族中发生了重大不幸,学习又力不从心,心理负担过重等。(5)责任感过强,对事物要求过于完美,因而把所有责任都归咎于自身,导致对自己失望,恨自己无能,形成抑郁的个性。

65.假设你是案例中的老师,为帮助该学生,可以建议其采取下列方法中的( )

A.主动寻求他人的帮助

B.向好朋友倾诉

C.建立心理防御机制

D.助人为乐,发现自我价值

【答案】ABCD

【解析】为了帮助该学生,可以建议其采取以下方法:(1)主动寻求他人的帮助;(2)向好朋友倾诉;(3)学会达观;(4)助人为乐,发现自我价值;(5)建立心理防御机制;(6)体育疗法。

66.教学管理是班级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班级各项教学工作顺利开展的保证,班级教学管理的内容包括( )

A.明确班级教学管理的目标和任务

B.建立有效的班级教学秩序

C.建立班级管理指挥系统

D.指导学生学会学习

【答案】ABCD

【解析】班级教学管理的内容包括:(1)明确教学管理的目标和任务;(2)建立行之有效的班级教学秩序;(3)建立班级管理指挥系统;(4)指导学生学会学习。

67.观察法作为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之一,它是指在自然条件下,对表现心理现象的外部活动进行有系统、有计划的观察,从中发现心理现象产生和发展的规律性的研究方法。下列研究中,适合采用观察法进行研究的有( )

A.学生课堂行为表现研究

B.幼儿攻击性行为习得研究

C.学生课后学习情况研究

D.学校教学质量满意度研究

【答案】AB

【解析】观察法是指在自然条件下,对表现心理现象的外部活动进行有系统、有计划的观察,从中发现心理现象产生发生和发展规律性的研究方法。调查法是在教育理论指导下,通过运用问卷、访谈、作品分析、测量等方式,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收集研究对象的客观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后,从中概括出规律性结论的一种研究方法。A.B项适合用观察法,C、D项适合用调查法进行研究。

68.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题海战术”已经被越来越多的教育者摒弃,但是,教育中仍然提倡要通过适量做题来巩固学习,原因在于通过适量练习可以( )

A.使学生更好地监督自己解决问题的过程

B.帮助学生积累经验从而有效处理有意义的信息

C.使学生在短时记忆中提取和保持大量信息

D.帮助学生从问题的表面特征来进行分类

【答案】AB

【解析】适当的练习能够帮助学生积累经验从而有效处理有意义的信息,在练习过程中学生能更好地监督自己解决问题的过程。练习需要学生从记忆中提出信息,但并不是短时记忆,而是长时记忆。练习能够帮助学生透过问题的表面特征,对问题所表达的意义进行分类。

69.当前我国学生早恋现象呈上升趋势,早恋成为教育和管理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下列关于学生早恋的教育措施,合理的有( )

A.以学校的管理制度为准绳,对学生的行为进行科学指导

B.通过课外活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精力,使学生的不良心理问题得到宣泄

C.明确禁止学生过多的与异性来往,要求学生与异性保持距离,把握好交往的度

D.密切关注具有早恋倾向的学生,要求其家长严格管教,采取必要限制措施

【答案】AB

【解析】针对学生早恋的教育对策有:(1)以学校的管理制度为准绳,对学生的行为进行科学指导。(2)进行适当的心理疏导。(3)通过课外活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精力,使学生的不良心理得到宣泄。(4)优化学校环境,让学生在良好的学习环境中得以健康的成长。(5)班主任还可以从帮助学生学会与异性交往的角度预防学生早恋。一是形成自然大方的交往态度;二是引导学生把握好交往的度;三是引导学生学会尊重异性。学校不能禁止男女同学的交往,要允许他们有适当的接触,建立同学间的友谊。有早恋倾向的学生,要以引导为主,不宜采取限制措施。

70.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的规定,教师的下列行为应由所在学校、其他教育机构或者教育行政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或者解聘的有( )(常考)

A.中学教师张某由于对其所在学校的校长不满,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严重影响任教班级的教学进度,给教育教学工作造成了较大的损失

B.中学教师李某因学生小君上课睡觉,就罚小君去操场跑十圈,之后每遇到有学生上课睡觉的行

为,都罚学生跑步,经学校领导教育后仍不改正

C.小学教师庄老师受学生小红家长的委托,在小红家长出差期间,把小红接到自己家里暂住

D.小学教师江老师总是以“傻子…‘笨蛋”等语言在全班同学面前侮辱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造成恶劣的影响

【答案】ABD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三十七条规定,教师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所在学校、其他教育机构或者教育行政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或者解聘:(一)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给教育教学工作造成损失的;(二)体罚学生,经教育不改的;(三)品行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教师有前款第(二)项、第(三)项所列情形之一,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三、不定项选择题(下列各题备选答案中,有一项或多项是符合题意的,请找出恰当的选项,并将其代码填在相应的括号内,多选、错选或少选均不得分。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67分,共16.7分)

71.常用的教学方法之一,有关课堂讨论法的运用,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

A.适合中学阶段的教学,在小学阶段必须与讲授法和谈话法结合运用

B.讨论前教师应提出讨论的题目和方法,指导学生收集资料和调查研究,编好发言提纲

C.讨论中要求学生普遍发言,教师要启发诱导,鼓励学生持之有据,言之有理,围绕中心联系实际

D.讨论结束时,教师要全面总结,简要概括出问题的答案

【答案】A

【解析】运用讨论法的基本要求:讨论前,教师应提出有吸引力的讨论题目,并明确讨论的具体要求,指导学生收集有关资料;讨论时,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围绕中心,联系实际,自由发表意见,并让每个学生都有发言机会;讨论结束后,教师要进行小结,并提出需要进一步思考的问题。运用讨论法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基础知识、一定的理解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因此,讨论法在高年级运用得比较多。A项“在小学阶段必须与讲授法和谈话法结合运用”说法过于绝对,因此错误。

72.在中小学教育素质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中,学生的品德发展水平、学业发展水平、身心发展水平、兴趣特长养成、学业负担状况等方面是评价学校教育质量的主要内容。就学业负担状况来说,评价的关键指标是( )

A.课业难度

B.潜能发展

C.学习时间

D.实践能力

【答案】AC

【解析】学业负担状况主要考查学生的客观学习负担和主观学习感受,可以通过学习时间、课业质量、课业难度、学习压力等关键性指标进行评价,促进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提高学习的有效性和学习乐趣。B项潜能发展ABD趣特长养成”的关键性评价指标之一。D项实践能力是“学业发展水平”的关键性评价指标之一。

73.某班每周举行一次学习竞赛,给全班学生进行排名,希望借此激发和维持班里学生的学习动机,对此评价正确的是( )(易错)

A.竞赛次数过于频繁,容易让学生长期处于紧张状态

B.可以根据学习能力和成绩分组进行竞赛,增加不同小组的获胜几率

C.竞争的学习环境比合作的学习环境更容易刺激内部动机,产生良好的学习效果

D.适当的竞赛能激发学生的成就动机,提高学习兴趣

【答案】ABD

【解析】竞争是激发学习动机的重要手段。因为竞争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好胜心和求成需要,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克服困难的毅力,所以多数人在竞争情况下学习和工作的效率会有很大的提高。而且,通过竞争还可获得对自己能力比较实际的估计,较好地发现自己的不足和尚未显示出来的潜力,这也可以起到促进动机、提高成绩的作用。然而,竞争也有消极作用。首先,竞赛不可多用滥用,频繁地运用竞赛,会增加学生们的心理紧张度,加重其学习负担。其次,竞赛使那些没有成功希望的学生丧失信心;对于不需努力就可获胜的学生,竞赛也无激发学习动机的作用,反而会使他们形成骄傲心理。

74.下列选项中,关于焦虑与学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焦虑状态对学习仅有负面作用

B.学习中的焦虑与教师对学生的评定关系不大

C.焦虑可分为正常焦虑、低度焦虑和高度焦虑

D.高度焦虑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活动

【答案】CD

【解析】焦虑是指一个人的动机性行为遇到实际的或臆想的挫折而产生的消极不安的情绪体验状态。学习中的焦虑和学习的成功和失败,学习评定的体验紧密相关。焦虑与学习之间的关系是复杂的,它对学习既有促进作用,也有抑制作用。焦虑存在水平上的差异,分为正常焦虑、低度焦虑和高度焦虑,高度焦虑会使学生经常处于比较过度的紧张状态,影响学生的学习活动。

75.关于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我们学习英语单词时,我们以前学习过的汉语拼音对我们记忆英语单词有干扰,这就是倒摄抑制

B.当我们能熟练使用英语单词时,英语单词对我们回忆之前学过的汉语拼音有干扰,这就是前摄抑制

C.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就是在学习两种不同但又彼此类似的材料时产生的,在学习一种材料的过程中不会出现

D.在学习两种不同材料时,如果后来学习的材料与之前学习的材料在难度上不同,倒摄抑制的作用也就不同

【答案】D

【解析】前摄抑制是先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后学习材料的干扰作用。后学习的材料对保持和回忆先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称为倒摄抑制。故A项应是前摄抑制,B项是倒摄抑制。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一般是在学习两种不同但又彼此类似的材料时产生的。但是,在学习一种材料的过程中也会出现这两种抑制现象。故C项不正确。实验表明:在学习两种不同材料时,如果后来学习的材料在难度上不同,倒摄抑制的作用也就不同。故D项正确。

76.直观材料与言语的讲解相结合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不同形式对引起学生心理活动起着不同的作用。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易混)

A.在讲解前运用直观教具,偏重于激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提供感性经验作为抽象概括的基础

B.在讲解的同时运用直观教具,偏重于以感性经验支持抽象思维的进行和继续保持学生的注意

C.在讲解后展示直观教具,可以帮助学生把已学过的教材进一步具体化,加深对教材的理解

D.边直观边讲解的教学效果明显优于采用先直观后讲解、先讲解后直观这两种形式的教学效果

【答案】ABC

【解析】直观材料与言语的讲解相结合的形式可分为:先直观后讲解;直观和讲解同时;先讲解后直观。三种形式在引起学生的心理活动方面有不同的作用。三种教学效果如何需根据实际的教学任务而定。讲解前运用直观教具,偏重于激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提供感性经验作为抽象概括的基础。讲解的同时运用直观教具,偏重于以感性经验支持抽象思维的进行和继续保持学生的注意。讲解后展示直观教具,可以帮助学生把已学过的教材进一步加以具体化,以加深对教材的理解。

77.学生明知考试作弊是不对的,是不道德的行为,却依然在考试中出现作弊行为,这表明( )

A.个体的道德观念对行为的支配作用是绝对的,不受情境的影响

B.个体的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可能是一致的,也可能是不一致的

C.道德情感是道德观念的升华,是衡量道德品德的重要标志,学生明知故犯主要是道德情感缺乏

D.这类学生的道德观念有待上升为道德信念,道德信念对行为具有稳定的调节与支配作用

【答案】BD

【解析】道德信念对行为具有稳定的调节与支配作用,只有道德观念而无道德信念时,就经常会发生诸如明知故犯之类的错误行为.故D项正确。道德价值内容直接受不同文化背景的影响。故A项错误。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可能是一致的,也可能是不一致的。故B项正确。道德行为是道德观念和道德情感的外在表现,是衡量品德的重要标志。故C项错误。

78.当教师与家长就孩子的教育问题产生冲突时,教师的正确做法是( )

A.教师与家长谈话时态度要保持谦和、礼貌,言辞不可过激,不能把对学生的怒气发泄在家长身上

B.对于为自己孩子护短、对教师有成见的家长,教师要用诚恳的态度劝导家长处理好爱与严的关系

C.教师应用师德规范严格要求自己,主动搞好与学生家长的团结协作,保持不卑不亢,取得家长的配合教育

D.对于把孩子的一切交给学校,对子女放任不管,孩子出了问题找学校、找教师算账的家长,教师在调适冲突时要说服他们承担起教育子女应有的责任

【答案】ABCD

【解析】略。

79.下列做法没有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对学校的有关规定的是( )

A.甲小学同意接收具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残疾适龄儿童小王随班就读

B.乙小学为了方便教学管理,把教学班级分设重点班和非重点班

C.丙小学发现一名六年级学生经常欺负小同学,屡教不改,决定开除该同学

D.丁小学选用未经审定、由自己老师参与编写的教科书

【答案】A

【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十九条规定,普通学校应当接收具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残疾适龄儿童、少年随班就读,并为其学习、康复提供帮助。故A项正确。第二十二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应当促进学校均衡发展,缩小学校之间办学条件的差距,不得将学校分为重点学校和非重点学校。学校不得分设重点班和非重点班。故B项错误。第二十七条规定,对违反学校管理制度的学生,学校应当予以批评教育,不得开除。故C项错误。第三十九条规定,国家实行教科书审定制度。教科书的审定办法由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规定。,未经审定的教科书,不得出版、选用。故D项错误。

80.近几年,学校安全事故频发,A县人民政府和学校认为及时消除事故隐患、预防事故发生是工作的重中之重,遂采取以下措施。其中正确的是( )

A.学校建立、健全安全制度和应急机制

B.学校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加强管理

C.A县政府定期对学校校舍安全进行检查

D.维修、改造的校舍,及时予以维修、改造

【答案】ABCD

【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二十四条规定,学校应当建立、健全安全制度和应急机制,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加强管理,及时消除隐患,预防发生事故。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定期对学校校舍安全进行检查;对需要维修、改造的,及时予以维修、改造。

四、判断题(判断下列各题的正误,并在题后括号内打“、/”或“×”。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0.66分,共19.8分)

81.教育问题是教育的外部表现形式,教育现象是人们对某些具体的教育规律所进行的思索。( )

【答案】错

【解析】教育现象是教育活动在运动发展中的表现形式,是教育活动外在的、表面的特征,包括教育社会现象和教育认识现象。教育问题是指反映到人们大脑中的、需要探明和解决的教育实际矛盾和理论疑难。

82.现代学校教育制度有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的发展趋势。( )

【答案】对

【解析】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是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之一。

83.课程计划的内容主要包括课程设置、学科顺序、课时分配及学年编制和学周安排(常考)( )

【答案】对

【解析】在基本内容上,课程计划主要是指教学科目的设置(课程设置)、学科顺序(课程开设顺序)、课时分配(教学时数)、学年编制和学周安排。

84.课程目标是指教学过程中师生预期达到的学习效果和标准。( )

【答案】错

【解析】课程目标是根据教育宗旨和教育规律而提出的具体价值和任务指标,是课程本身要实现的具体目标和意图。教学目标是指教学活动结束后学生所能达到的预期标准。

85.学生的心理发展顺序会制约课程教材内容的逻辑顺序。( )

【答案】对

【解析】略。

86.运用教育测量与统计的方法对评价对象的特性用数值进行描述和判断,这种评价方法属于定性评价。( )

【答案】错

【解析】题干描述的评价方法是定量评价。

87.美育区别于其他教育的本质特征是以艺术教育为核心,艺术教育是实施美育的唯一途径。( )

【答案】错

【解析】美育区别于其他教育的本质特征是以情感陶冶为核心,美育实施的主阵地是艺术教育,而其他学科课程也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

88.教学目标设计是教学设计最关键的环节,是教学设计的主体部分,其质量高低直接影响教学活动的成败。(易错)( )

【答案】错

【解析】教学内容设计是教师认真分析教材、合理选择和组织教学内容以及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的表达或呈现的过程。它是教学设计最为关键的环节,是教学设计的主体部分,其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教学活动的成败。

89.某校语文老师周某在未经学生本人同意的情况下,私自将学生的作文发表,且将作品署上自己的名字。此案例中的周某侵犯了学生的专利权。( )

【答案】错

【解析】根据有关规定,只要是自己独立完成的,体现了自己的思想、情感、构思和表达方式的,属于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内并能以某种有形形式复制的智力成果都是著作权法所称的作品。此案例中的周某侵犯了学生的著作权。

90.师生关系是学校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人际关系,是一所学校的精神风貌、校风、教风、学风的整体反映和最直观反映。( )

【答案】对

【解析】师生关系作为学校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人际关系,是一所学校的精神风貌、校风、教风、学风的整体反映和最直观反映。

91.德育过程就是品德形成的过程。(常考)( )

【答案】错

【解析】德育过程与品德形成过程是教育与发展的关系。德育过程是一种教育过程,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双方统一活动的过程,是培养和发展受教育者品德的过程。而品德形成过程是受教育者思想道德结构不断建构完善的过程,影响这一过程的有生理的、社会的、主观的和实践的等因素。

92.三年级一班的班主任在班里设立了辛勤耕耘的“蜜蜂小组”、热爱学习的“智慧小组”等,这些做法有利于创设一种积极的班级心理环境、对学生的发展起到心理上的暗示作用,让学生在班级生活中不断地受到自我激励和同辈群体激励,最终实现对现有发展水平的超越。( )

【答案】对

【解析】心理环境主要是指具有积极健康的目标导向,能激发学生进取精神的环境。如采用设立特色小组:英勇顽强、奋勇拼搏的“雏鹰小组”;辛勤耕耘的“蜜蜂小组”;探索知识、热爱学习的“智慧小组”;守纪律、讲文明的。大雁小组”等。每个小组的成员都要为维护自己小组的形象而努力并能恪守本组的纪律。这些做法都是为了创设一种积极的班级心理环境,对学生的发展起到心理上的暗示作用,让学生在班级生活中不断地受到自我激励和同辈群体激励,最终实现对现有发展水平的超越。

93.学习策略是外部的操作程序,与内部的调控活动无关。( )

【答案】错

【解析】所谓学习策略就是指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有效的学习规则、方法、技巧及调控方式。它既可以是内隐的规则系统,也可以是外显的操作程序与步骤。

94.素质教育是针对应试教育的弊端而提出的,两者相比较而存在,其根本区别在于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即教育目的的不同。( )

【答案】对

【解析】素质教育是针对应试教育的弊端而提出的,两者相比较而存在,其根本区别在于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即教育目的的不同。素质教育立足于“发展人”来培养人,应试教育则立足于“选拔人”来培养人。

95.知觉就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各个部分和属性的整体反映,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是对感觉信息的整合和解释。( )

【答案】对

【解析】略。

96.性格本身不具有天赋性,没有好坏之分,它是在后天环境中逐渐形成的,是人最核心的人格差异,受人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影响。( )

【答案】错

【解析】性格有好坏之分,气质无好坏之分。

97.任何心智技能的形成,原则上都必须经过原型定向、原型操作、原型内化三个基本阶段才能实现。( )

【答案】对

【解析】心智技能需要分阶段形成,具体包括原型定向、原型操作、原型内化三阶段。

98.青年初期相当于高中时期,这一时期学生心理发展的最显著特征表现为从依赖性向独立性过渡。( )

【答案】错

【解析】少年期心理发展的最显著的特点是从依赖性向独立性过渡。

99.学生小郑有写日记的习惯,每当遇到不愉快的事情时,他都会写进日记,他觉得写完日记后心里舒服多了。在这里,小郑调节情绪的方法是注意转移法。( )

【答案】错

【解析】小郑调节情绪的方法是宣泄法。

100.桑代克的实验研究对后继研究有重要的启发作用,他提出的学习效果律逐渐发展为今天的学习动机,而练习律逐渐演化为强化理论。( )

【答案】错

【解析】学习准备律逐渐发展为今天的学习动机,而效果律逐渐演化为强化理论。

101.小团体思想的健康与不健康都对青少年品德的形成和改变具有重要影响。( )

【答案】对

【解析】非正式的小团体无论是思想健康的或不健康的,都对青少年品德的形成和改变有重要影响。

102.去个性化是指群体中个人丧失其同一性和责任感的一种现象,导致个人做出在正常单独条件下不会做的事情。成群结伙地故意破坏公物、集体宿舍出现乱倒污水垃圾等,都属于去个性化现象。( )

【答案】对

【解析】去个性化是由费斯廷格等人提出来的。他们认为,在群体中,人们有时会感到自己被湮没在群体之中,于是个体意识和理解评价感丧失,个体的自我认同被群体的行动与目标所取代,个体难以意识到自己的价值与行为,自制力变得极低,结果导致人们加入到重复的、冲动的、情绪化的,有时甚至是破坏性的行动中去,这种现象叫作去个性化。

103.研究表明,在记忆上,女生偏于意义记忆,记忆较持久。男生偏于机械记忆,记忆面较广,短时记忆优于女生。( )

【答案】错

【解析】在记忆能力方面,男性理解记忆和抽象记忆较强,女性的机械记忆和形象记忆较强。

104.理性概括是通过对感性知识的加工改造完成的,而感性知识的获得则是把握事物本质的基础和前提。因此,在教学实际中,要提高概括的成效,必须给学生提供丰富而全面的感性知识,必须注意变式的正确运用。( )

【答案】对

【解析】略。

105.学习期待是个体对学习活动所要达到的目标的客观估计。( )

【答案】错

【解析】学习期待是个体对学习活动所要达到目标的主观估计。

106.各种教育法规对教师的职业道德都提出了不同程度的要求,教育督导部门要将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作为教育督导评估的一项重要内容,这也是教师职业道德管理的有效措施之一。( )

【答案】对

【解析】略。

107.上课期间教师应履行监督管理职责,如学生在上课期间因相互打闹受伤则教师师应承担一定的责任。(易错)( )

【答案】对

【解析】在上课期间,教师应履行监督管理职责,如学生在上课期间因相互打闹使一方受伤,致害人要负主要责任,但教师管理不严,也是事故原因之一,也要承担相应责任。

108.教职工代表大会代表以教师为主体,并应当根据学校实际,保证一定比例的青年教师和女教师代表。( )

【答案】对

【解析】教职工代表大会代表以教师为主体,教师代表不得低于代表总数的60%,并应当根据学校实际,保证一定比例的青年教师和女教师代表。

109.节假日补课并不是一种违法行为,对于参加中考和高考的学生,是合法的。( )

【答案】错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二十条规定,学校应当与未成年学生的父配合,保证未成年学生的睡眠、娱乐和体育锻炼时间,不得加重其学习负担。

110.《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对在校园内结伙斗殴、寻衅滋事,扰乱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教育教学秩序、场地及其他财产的,由教育部门给予处罚。( )

【答案】错

【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七十二条规定,结伙斗殴、寻衅滋事,扰乱学校秩序或者破坏校舍、场地及其他财产的,由公安机关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

>>>更多小学教师招聘历年真题

(责任编辑:)

2页,当前第1页  第一页  前一页  下一页
最近更新 考试动态 更多>

近期直播

免费章节课

课程推荐

      各地资讯

      考试科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