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2017年安徽省教师招聘考试真题试卷 《教育综合知识—小学》

发表时间:2018/7/4 9:02:56 来源:互联网 点击关注微信:关注中大网校微信
关注公众号

2017年安徽省教师招聘考试真题试卷《教育综合知识·小学》

(满分120分时间12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选出并将其代码填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根据《安徽省中小学办学行为规范(试行)》的规定,走读生每天在校教育教学活动的时间,小学生不超过()

A.6小时

B. 7小时

C.8小时

D.9小时

【答案】A

【解析】根据《安徽省中小学办学行为规范(试行)》的规定,走读生每天在校教育教学活动的时间,小学不超过6小

时,初中不超过7小时,普通高中不超过8小时。

2.根据《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的规定,公共安全教育的形式在小学()

A.以体验和辨析为主

B.以活动和体验为主

C.以游戏和模拟为主

D.以游戏和辨析为主

【答案】C

【解析】根据《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的规定,公共安全教育的形式在小学以游戏和模拟为主;初中以活动和体验为主;高中以体验和辨析为主。

3.“关爱小学生”属于《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内容“专业理念和师德”中的()

A.职业理解和认识

B.对待小学生的行为态度

C.教育教学的态度和行为

D.个人修养与行为

【答案】B

【解析】略。

4.《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关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易错)

A.国家规定必须进修的课程

B.只在小学阶段开放

C.目标是提高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D.包括研究性学习

【答案】B

【解析】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规定,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加强信息技术教育,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了解必要的通用技术和职业分工,形成初步技术能力。所以,B项的说法是错误的。

5.下列关于师生关系属性的表述中,不恰当的是()

A.教育关系

B.心理关系

C.伦理关系

D.合作关系

【答案】D

【解析】师生之间的现实关系是不断变化和丰富多样的,可以从不同的层面进行划分,主要表现为社会关系、教育关系、心理关系和伦理关系。

6.某老师讲授圆的周长时,也讲了我国古代数学家的突出贡献,同学们不仅学习到了这些理论知识,还增强了民族自豪感。这位教师遵循的教学原则是()

A.启发性原则

B.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原则

C.因材施教原则

D.知行统一原则

【答案】B

【解析】题干的描述体现的是思想性(教育性)和科学性相统一的原则。

7.当前我国学校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常考)

A.分组教学

B.合作教学

C.复式教学

D.班级教学

【答案】D

【解析】现代教学活动是以班级授课制为基础的。

8.一位新教师把大量时间放在维护自己与同事的关系上,这说明其处在教师成长中的()

A. 关注任务阶段

B. 关注生存阶段

C.关注教学阶段

D.关注学生阶段

【答案】B

【解析】处于关注生存阶段的一般是新教师,他们非常关注自己的生存适应性,最担心的问题是“学生喜欢我吗”“同事们如何看我”“领导是否觉得我干得不错”等。

9.舒尔茨提出“有技能的人力资源是一切资源中最重要的资源,人力资本投资大于物力资本投资的收益”。这一观点体现了教育的()

A.政治功能

B.经济功能

C.文化功能

D.享用功能

【答案】B

【解析】略。

10.最先提出启发式教学思想,提倡“学思结合”的中国古代教育家是()

A.孔子

B.孟子

C.董仲舒

D.王阳明

【答案】A

【解析】孔子的教学原则与方法包括:(1)启发诱导;(2)因材施教;(3)学、思、行相结合;(4)温故知新。

11.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正在进行的教学活动进行自我认识和反思的能力是()

A.教学设计能力

B.教学组织能力

C.教学决策能力

D.教学监控能力

【答案】D

【解析】教学监控能力是指教师为了保证教学达到预期的目的而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将教学活动本身作为意识对象,不断对其进行积极主动的计划、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的能力。题干中强调教师对正在进行的教学活动进行自我认知和反思,体现的是教师的教学监控能力。

12.加涅将学生学习划分为智慧技能等五种类型的依据是()

A.不同的学习情境

B.不同的学习层次

C.不同的学习结果

D.不同的学习水平

【答案】C。

【解析】按学习结果,心理学家加涅将学习分为智慧技能、认知策略、言语信息、动作技能和态度五种类型。

13.根据课程管理主体的不同,可把课程分为()

A.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

B.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

C,工具性课程、知识性课程、实践性课程

B.小学课程、初中课程、高中课程

【答案】A

【解析】从课程设计、开发和管理的主体来看,课程可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

14.教育现代化的最高目的是实现()(常考)

A.教育观念现代化

B.教育内容现代化

C.教育管理现代化

D.人的现代化

【答案】D

【解析】人的现代化是教育现代化的核心因素,是社会现代化的根本标志。

15.在德育过程中,与德育要求构成基本矛盾的是受教育者已有的()

A.能力水平

B.知识水平

C.年龄特征

D.品德水平

【答案】D

【解析】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就是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社会所要求的道德规范)与受教育者已有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它的实质是社会矛盾在德育过程中的反映。

16.学校的中心工作是()(常考)

A.教学

B.行政

C.安全

D.后勤

【答案】A

【解析】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中心工作,学校教育工作必须坚持以教学为主(教学的地位)。

17.以下课程观没有体现“学习者是课程主体”思想的是()

A.课程即对话

B.课程即活动

C.课程即知识

D.课程即经验

【答案】C

【解析】课程即知识的特点在于:课程体系是以科学逻辑组织的,课程是社会选择和社会意志的体现,课程是既定的、先验的、静态的,课程是外在于学习者的,并且是凌驾于学习者之上的——学习者服从课程,在课程面前是接受者的角色。

18.下列关于观察的叙述正确的是()

A.观察是持久的知觉

B.观察没有目的

C.观察只限于视觉

D.观察不需要计划

【答案】A

【解析】观察是人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持久的知觉活动,是知觉的高级形式。

19.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的教学评价是()

A.发展性评价

B.终结性评价

C.实质性评价

D.绝对性评价

【答案】A

【解析】现代教育评价的理念是发展性评价与激励性评价。

20.神探狄仁杰在破案中常常能当机立断迅速正确地做出判断,凸显了他的思维品质()(易混)

A.广阔性

B.独立性

C.灵活性

D.敏捷性

【答案】D

【解析】思维的敏捷性是指思维活动迅速正确,能当机立断。思维的敏捷性与轻率迥然不同,它不仅要求思维速度快,而且要求思维的正确性高。神探狄仁杰在破案过程中突出表现了自己思维的敏捷性。

21.坐在未开动的火车上,由于旁边火车的开动,会感到自己乘坐的火车正在移动。这种现象是()

A.动景运动

B.诱导运动

C.自主运动

D.运动后效

【答案】B

【解析】由于一个物体的运动使其相邻的静止的物体产生运动的印象叫诱导运动。未开动的火车是相对静止的,而旁边的火车是运动的,由于旁边火车的运动使得人们感觉自己的火车也在运动。这属于诱导运动。

22.士兵在战场上穿迷彩服以达到隐蔽的效果,主要是利用了知觉的()

A.选择性

B.整体性

C.理解性

D.恒常性

【答案】A

【解析】在知觉过程中,对象和背景的差别越大,越容易优先选择。相反,军事上的伪装、昆虫的保护色,使对象和背景差别变小,则不易被人发现。所以,士兵身穿迷彩服以达到隐蔽昀效果主要是利用了知觉的选择性。

23.在感知、记忆、想象和思维等认知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习惯性的行为方式是性格的()

A.理智特征

B.情绪特征

C.意志特征

D.态度特征

【答案】A

【解析】性格的理智特征是指个体在感知、记忆、想象、思维等认知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认知特点和风格,如主动感知或被动感知,习惯于看到细节还是看到轮廓等。题干所述是性格的理智特征的含义。

24.为了维护自身心理健康,教师不应使用的宣泄方式是()

A.有氧运动

B.向朋友倾诉

C.写情绪日记

D.批评或攻击学生

【答案】D

【解析】当教师受到不良刺激而产生消极情绪时,应让不良情绪充分得以宣泄,通过合理的宣泄来减轻心理负担,恢复心理平静。宣泄应采用适当的方式,否则,可能导致消极后果。D项属于不合理的宣泄方式,教师不应该使用。

25.孩子喜欢吃肉,妈妈要求孩子先吃菜再堕肉。妈妈的做法属于()(易错)

A.消退

B.强化

C.惩罚

D.替代

【答案】B

【解析】普雷马克原理,又称为“祖母法则”,即用高频活动作为低频活动的有效强化物,是用来帮助选择最有效强化物的一种方法。题干所述事例是普雷马克原理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26.技能达到操作熟练阶段时,动作的特点是()

A.稳定但不够灵活

B.流畅而协调

C.仍需视觉专门监控

D.体力消耗没有降低

【答案】B

【解析】操作熟练阶段的动作具有以下特点:(1)动作品质方面,动作具有高度的灵活性、稳定性和准确性,所以A项错误;(2)动作结构方面,各个动作之间的干扰消失,衔接连贯、流畅,高度协调,多余动作消失,所以B项正确:(3)动作控制方面,动觉控制增强,不需要视觉的专门控制和有意识的活动,所以C项错误;(4)动作效能方面,心理消耗和体力消耗降至最低,所以D项错误。

27.根据美国心理学家卡特尔的智力分类,下面不属于晶体智力的是()

A.词汇记忆

B.概念理解

C.图形关系处理

D.文字常识记忆

【答案】C

【解析】流体智力是一种以生理为墓础的认知能力。它受先天遗传因素的影响较大,主要表现为对新奇事物的快速辨认、记忆、理解等,如对关系的认知、类比、逻辑推理、记忆广度、解决抽象问题和信息加工速度等能力在性质上即属流体智力。所以,C项属于流体智力。

28.听到“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的歌声时,头脑中浮现出伟大祖国的美丽画面。这是一种()

A.幻想

B.创造想象

C.理想

D.再造想象

【答案】D

【解析】再造想象是依据词语或符号的描述、示意在头脑中形成与之相应的新形象的过程。听到歌词在头脑中形成相应的画面体现的是再造想象。

29.人类认识过程的开端是()

A.表象

B.知觉

C.感觉

D.想象

【答案】C

【解析】感觉是一种最简单的心理现象,是认识的起点。

30.以下属于问题解决的是()(常考)

A.欣赏音乐

B.每天练太极拳

C.做几何证明题

D.对黑暗的适应

【答案】C

【解析】问题解决是指为了从问题的初始状态到达目标状态,而采取一系列具有目标指向性的认知操作的过程。问题解决具有目的性、认知性和序列性。欣赏音乐不涉及一系列的心理活动,不具有序列性,不属于问题解决;每天练太极拳不涉及重要认知成分的参与,不具有认知性,不属于问题解决;对黑暗的适应是感觉的适应,是一种生理反应,不属于问题解决。所以,答案选C项。

二、多项选择题(下列每小题列出的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正确的,请选出并将其代码填在题后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3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规定,设立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必须具备的基本办学条件是()

A.有组织机构和章程

B.有符合规定标准的教学场所及设施、设备

C.有合格的教师

D.有必备的办学资金和稳定的经费来源

【答案】ABCD

【解析】详见《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二十七条规定。

32.下列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的教师应当履行的义务的是()

A.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B.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

C.参加进修或者其他方式的培训

D.不断提高教育教学业务水平

【答案】ABD

【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八条规定,教师应当履行下列义务:(1)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2)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守规章制度,执行掌校的教学计划,履行教师聘约,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3)对学生进行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教育和爱国主义、民族团结的教育,法制教育以及思想品德、文化、科学技术教育,组织、带领学生开展有益的社会活动;(4)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5)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

的现象;(6)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C项是教师的权利。

33.小学课外、校外活动的主要特点有()(易混)

A.强制性

B.自主性

C.灵活性

D.实践性

【答案】BCD

【解析】小学课外、校外教育的主要特点:(1)自愿性;(2)自主性;(3)灵活性;(4)实践性;(5)广泛性。

34.下列现象中能引起感受性提高的是()

A.暗适应

B.明适应

C.嗅觉适应

D.感觉补偿

【答案】AD

【解析】感觉适应可以引起感受性的提高,也可以引起感受性的降低。明适应和嗅觉适应可以引起感受性的降低,暗适应可以引起感受性的提高。感觉的补偿是指由于某种器官的感觉丧失或者机能不足,会自动促进和提高其他感觉器官的感受性或感觉机能而起到弥补作用。

35.心智技能形成的表现有()

A.思维活动方式的自动化

B.外部言语活动减少

C.以内部言语为主

D.快速高效地解决新问题

【答案】ABCD

【解析】心智技能形成的特征有:(1)智力活动主要靠内部言语来调节。心智技能形成的中期,外部言语代替了动作表象来调节智力活动;在心智技能形成的后期,内部言语代替了外部言语。(2)智力活动具有简缩的特征。(3)智力活动的速度和品质得到改善。在心智技能形成的最后阶段,智力活动高度熟练,达到了自动化程度,因此,运用心智技能解决问题的速度明显提高。

三、辨析题(判断正误并简要说明理由。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36.激情与应激是两种不同的情绪状态。

【答案】略。

【解析】(1)这种说法是正确的。(2)依据情绪发生的强度、持缤性和紧张度的不同,可以把情绪状态划分为心境、激情和应激三种。激情是一种爆发式的、猛烈而时间短暂的情绪状态。应激是出乎意料的紧迫情况所引起的急速而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激情和应激是两种不同的情绪状态。

37.对违纪学生的经济处罚是学校德育中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答案】略。

【解析】(1)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2)个人的财产所有权是指公民对个人所有的财产依法进行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权利。学生的合法财产受法律保护,教师不得侵占、破坏或非法扣押、没收等。学生对教师侵犯其财产权的行为可依法申诉或提起诉讼。教师侵犯学生财产权的表现形式有:损坏学生财物、非法没收学生物品、乱罚款、乱摊派、推销商品等。所以,对学生进行经济处罚是侵犯了学生的财产权,是一种违法行为。

38.完整的教学过程一共有内容选择和方法运用两个环节。(易错)

【答案】略。

【解析】(1)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2)教学过程的结构指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学科性质不同、教学目的任务不同和学生的年龄阶段不同,教学过程的展开、行进和发展的程序是不完全一样的。教学过程大致分为五个阶段:①激发学习动机;②领会知识;③巩固知识;④运用知识;⑤检查知识。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39.简述防止遗忘的方法。

【答案】略。

【解析】(1)复习时机要得当。①及时复习;②合理分配复习时间;③间隔复习;④循环复习。(2)复习方法要合理。①分散复习与集中复习相结合;②复习方法多样化;③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复习;④尝试回忆与反复识记相结合。(3)复习次数要适宜。(4)重视对记忆品质的培养。(5)注意用脑卫生。

40.简述教师能力素养的构成。

【答案】略。

【解析】(1)复习时机要得当。①及时复习;②合理分配复习时间;③间隔复习;④循环复习。(2)复习方法要合理。①分散复习与集中复习相结合;②复习方法多样化;③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复习;④尝试回忆与反复识记相结合。(3)复习次数要适宜。(4)重视对记忆品质的培养。(5)注意用脑卫生。

41.简述课堂教学中运用讨论法的基本要求。

【答案】略。

【解析】(1)讨论前,教师应提出有吸引力的讨论题目,并明确讨论的具体要求,指导学生收集有关资料;(2)讨论时,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围绕中心,联系实际,自由发表意见,并让每个学生都有发言机会;(3)讨论结束后,教师要进行小结,并提出需要进一步思考的问题。

42.简述现阶段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常考)

【答案】略。

【解析】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制定的各种文件中有关教育方针及其规定的教育目的,提法虽然不尽相同,但基本内涵或基本精神是一致的,包含一个总的精神,就是培养学生成为未来国家、社会发展的主人。其基本点主要表现在:(1)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性。要求培养的人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要坚持政治思想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知识能力的统一。(2)坚持全面发展。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要求坚持脑力与体力两方面的和谐发展。(3)培养独立个性。适应时代要求,强调学生个性的发展,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4)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我国教育目的的根本途径。(5)注重提高全民族素质。

五、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

43.小学生小亮很想学好数学,但数学成绩一直很差,几经努力后都没有起色。近期,班主任发现:小亮上课变得不听讲,还时不时扰乱课堂秩序,不完成家庭作业,数学老师催促也不见效,之后连续几次数学考试都是班上最后一名。班主任通过与小亮谈话了解到,经历了多次数学考试失败体验后,小亮发现学习努力的程度与学习好坏没有关系,对提高数学成绩自己真的是无能为力、无可奈何,所以认为自己不是学数学的料,他不再愿意下功夫学数学了。

(1)你认为小亮在学习上是否出现了习得性无助,并说明理由。(7分)

【答案】略。

【解析】(1)-个总是失败并把失败归因于内部的、稳定的和不可控的因素(即能力低)的学生会形成一种习得性无助的自我感觉。小亮努力学习数学却没有收到好的效果,认为成绩跟努力没有关系,将自己的失败归因于能力,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习得性无助感。

(2)如果你是小亮的班主任,你将如何培养他的学习动机?(8分)

【答案】略。

【解析】(2)学习动机的培养:①了解和满足学生的需要,促进学习动机的产生;②重视立志教育,对学生进行成就动机训练;③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自我概念,获得自我效能感;④培养学生努力导致成功的归因观;⑤培养对学习的兴趣;⑥利用原有动机的迁移,使学生产生学习的需要。根据材料可知,小亮有学好数学的强烈愿望,班主任应该适当增加小亮成功学好数学的体验,满足他的学习需要,激发他学习的动机;小亮虽有学好数学的动机,但是多次的失败让他逐渐放弃了努力,班主任在激发小亮学习数学的动机时,要注意对其进行良好意志的培养,使他能在以后的学习中有克服困难、坚持到底的精神;小亮在多次努力后,没有效果,将学习失败归因于自己的能力,认为自己不是学习的料,针对这一点,班主任应引导小亮进行努力归因,同时进行现实归因,帮助其分析除了努力之外,还有哪些因素影响了自己学习。

44.王老师是一名新教师,一年班主任工作下来,他觉得班上同学都有进步,坐不住的小A听课专心了;上课不敢发言的小B回答老师提问一套一套的;说话老带脏字的小C还成了班级的文明标兵……但还有一些同学存在各方面的问题,如不遵守纪律,对班级关心不够,学习成绩不理想等。

(1)如何客观地看待发展中的学生?(7分)

【答案】略。

【解析】(1)学生是发展中的人。学生不是成人,他们正处于身心发展最迅速的时期,生理和心理两方面都不太成熟,具有很大的发展的可能性与可塑性。学生是发展中的人,包括四层含义:①学生具有和成人不同的身心发展特点;②学生具有发展的巨大潜在可能性;③学生具有发展的需要;④学生具有获得成人教育关怀的需要。

(2)王老师要给班上每个学生写一份有特色的操行评语,请你给一些建议。(8分)

【答案】略。

【解析】(2)班主任做好操行评定应注意:①要实事求是,抓主要问题,评定要准确反映学生思想品穗的全面表现和发展趋向;②要充分肯定学生的进步,并适当指出他们的不足;③评语要简明、具体、贴切,严防用词不当伤害学生的情感。

45.在典型的课堂中一般有三类学生,80%的学生能有合适的课堂行为,很少违反规则。教师的课堂结构和程序只需要保护和支持这些学生的求知欲。15%的学生会周期性违反规则,他们并不会无条件地接受课堂规则,有时会与这些规则作对。教师需要建立一个课堂结构和程序来限制他们的捣乱行为,使他们重新关注正确的学校行为。最后,5%的学生是长期的规则违反者,这些学生需要额外的支持和帮助。摘自《人民教育》2017年第2期,有改动)

(1)你认为好的课堂规则应当如何制定?(7分)

【答案】略。

【解析】(1)好的课堂规则的特点:①课堂常规应少而精;②课堂常规应明确而合理;③要避免课堂常规的内容与有关法律法规以及学校校规相冲突;④要吸引学生参与课堂常规的制定;⑤课堂规则的表述应以正向引导为主。制定课堂规则不是老师自己想出几条然后告诉学生那么简单,需遵循以下几个基本准则:①让学生参与。让学生参与课堂规则的制定有三个重要考量:提升学生对规则的拥有感,增加学生遵守班规的可能性;强调学生自我控制和个人责任;视学生为道德思考者,协助他们清楚班规背后所蕴含的道德观。②为规则提供理由。③规则数量不宜多。学生违规很多时候是因为他们忘记了规则。普遍认为五条规则比较适宜。④规则陈述清晰。

(2)结合材料,谈谈如何进行有效的课堂管理。(8分)

【答案】略。

【解析】(2)-般来说,课堂行为有积极的、中性的和消极的三种。积极的课堂行为,是指与促进课堂教学目的实现相联系的行为;中性的课堂行为,是既不促进也不干扰课堂教学的行为;消极的课堂行为,是那些干扰课堂教学的行为。课堂管理要区别对待这三种课堂行为。对于积极的课堂行为要给予肯定和鼓励。对于中性的课堂行为,教师木宜在课堂上停止教学而公开指责,以免干扰其他同学的注意。教师一般可采取给予信号、邻近控制、向其发问、暗示制止和课后谈话等措施,防止中性课堂行为向消极的课堂行为转化。对于消极的课堂行为,适当的惩罚是必要的。有效的惩罚应注意以下几点:①明确惩罚的目的,它是让学生最终经过努力“避免”惩罚,而不是一定要让学生不断地去“体验”惩罚;②惩罚应尽可能及时,延时实施则须先说明原委;③惩罚强度应适当,太轻当然无效,过严也会抑制正常的行为;④惩罚应基于爱和尊重,态度和蔼与满怀深情者来实施效果更佳;⑤惩罚应按特定的时间或程序安排来规范地进行;⑥惩罚务必与说理相结合,这一点尤为重要。此外,不要期望一步到位地消除课堂消极行为。要先将消极行为转化为中性行为,然后再将他们的中性行为转化为积极行为。

>>>更多小学教师招聘历年真题

(责任编辑:hbz)

2页,当前第1页  第一页  前一页  下一页
最近更新 考试动态 更多>

近期直播

免费章节课

课程推荐

      各地资讯

      考试科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