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2012临床执业医师考试生理学知识点精讲22

发表时间:2011/11/24 10:08:45 来源:互联网 点击关注微信:关注中大网校微信
关注公众号

临床执业医师考试生理学知识点精讲

为了帮助考生系统的复习2012年临床执业医师考试课程全面的了解临床执业医师考试教材的相关重点,小编特编辑汇总了2012年临床执业医师考试辅导资料,希望对您参加本次考试有所帮助!

知识点二:心肌的生物电现象和电生理特性

图3-4心肌生物电现象

2.1.工作细胞和自律细胞的跨膜电位及其形成机制

根据组织学和电生理学特性,可粗略地将心肌细胞分为两大类型,

一类是普通的心肌细胞,包括心房肌和心室肌,含有丰富的肌原纤维,执行收缩功能,故又称为工作细胞。

一类是一些特殊分化了的心肌细胞,组成心脏的特殊传导系统,其中主要包括起搏细胞(β细胞)和浦肯野细胞。

静息电位:-90mv

2.1.1.工作细胞的跨膜电位及其形成机制

图3-5心肌动作电位的特点

人和哺乳类动物的心室肌细胞和骨骼肌细胞一样,在静息状态下膜两侧呈内负外正的极化状态,膜内电位比膜外电位约低90mv,但两者的动作电位却有明显的不同。骨骼肌细胞动作电位的时程很短,仅持续几个毫秒。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的主要特征在于复极过程比较复杂,持续时间很长,通常用0、1、2、3、4等数字分别代表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的各个时期。各期的特点和离子机制见表3-2。

2.期复极又称平台期,是心室肌细胞区别于神经和骨骼肌细胞动作电位的主要特征,也是心室肌动作电位复极较长的主要原因。

4期(静息期)心室肌细胞复极完毕,静息电位基本上稳定于-90mv,但此时钠泵活动,逆浓度差转运na+和k+,同时na+-ca2+交换增强,使细胞内外各离子浓度梯度得以恢复。

心房肌细胞动作电位分期及特点与心室肌细胞基本相同,不同的是心房肌细胞动作电位的时程较短,仅150~200毫秒。

表3-2 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的分期及形成机制

去极化过程

复极化过程

分期

0期(去极化期)

1期(快速复极初期)

2期(平台期)

3期(快速复极末期)(责任编辑:中大编辑)

2页,当前第1页  第一页  前一页  下一页
最近更新 考试动态 更多>
各地资讯
全国北京天津上海福建重庆江苏河北
山西吉林辽宁浙江安徽江西山东内蒙古
河南湖南甘肃广东湖北海南四川云南
贵州广西陕西西藏宁夏新疆青海黑龙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