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江苏南京事业单位改革:不再新增事业单位和编制数

发表时间:2014/3/12 10:00:00 来源:中大网校 点击关注微信:关注中大网校微信
关注公众号
江苏南京事业单位改革:不再新增事业单位和编制数
  全市医疗“一卡通”初步实现,停车费降低,市民办事地点离家门口更近了……南京市综合改革工程第一阶段已经结束,给市民们带来了各种“红利”。据了解,第二阶段综合改革明年即将启动。
  在昨天举行的南京市委十三届七次全体(扩大)会议上,印发了《关于实施综合改革工程第二阶段重点任务的意见(讨论稿)》(简称“讨论稿”)。现代快报记者注意到,新一轮的综合改革将涉及医疗、用电价格、生育、教育等方面,共七大类48项内容,届时将给市民带来一系列的实惠。
  时间表
  南京全面深化改革分“四步走”
  第一阶段
  2012~2013年,完成简政强区(园区)、政府职能优化、财政管理体制、科技管理体制和国有企业改革。
  第二阶段
  2014~2015年,完成以市场化改革、行政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人才科技管理体制改革等为重点的七大类改革任务。
  第三和第四阶段
  2016~2020年,提出并实施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
  为啥改
  杨卫泽:南京原有体制机制存在“三大落差”
  “南京原有的体制机制已经不适应发展需要。”杨卫泽表示,主要表现为“三大落差”,一是市场化运行机制的落差,主要是市场秩序不规范,生产要素市场发展滞后,竞争不充分;二是现代化政府管理的落差,主要是市和区(园区)权责不清,行政效能低下;三是社会化治理体系的落差,主要是社会组织发育滞后和社会活力不足同时存在。
  “凡是不适应南京阶段特征的,凡是不符合南京城市定位的,都要坚决改,彻底改。”杨卫泽指出,政府管理活动要善用市场机制,在公共资源资产资金管理、城乡公用基础设施建设管理、社会公共服务生产提供等领域,加大市场化、专业化运作力度。
  改革亮点
  事业单位改革
  不再新增事业单位和编制数
  从明年起,从事生产经营事业单位要转企改制,以及与原行政主管部门脱钩。推进政事分开、管办分离和建立法人治理结构,落实事业单位自主权,深化人事制度、收入分配、社会保险等制度配套改革。对工作任务不足和编制数较少的事业单位(市属单位10人以下,区属单位5人以下)予以撤销归并。不再新增事业单位和编制数,将全市事业单位编制控制在2012年总量内。
  公积金改革
  改进公积金提取使用方式
  今后,市民提取公积金方式将有变化。讨论稿提出,建立健全公开规范的住房公积金制度,改进住房公积金提取、使用、监管机制。
  价格改革
  进一步完善水电气价格机制
  在之前的改革中,南京居民电价试行了阶梯化收费。此次价格改革,提出要完善水、天然气、电等价格机制,也就是说,根据市场供求、资源稀缺程度、生态价值等,采取不同的有偿使用制度。
  讨论稿提出,坚持“排污者付费、治污者受益”的政策导向。降低出行交通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建立合理的公交、地铁、出租车等比价关系。推进风景名胜资源有偿使用费的征收。
  教育改革
  改革小升初和中考办法
  此前,南京禁止公办幼儿园办幼托班,关停公办幼儿园托班、亲子班招生后,空出了近3000个学额,缓解了入园难题。到2015年,南京将完成新一轮教育布局调整,撤并、新建的学校涉及92所。
  讨论稿中提出,包括新建高中等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要吸引社会资本举办,鼓励基础教育阶段多元化投资办学,育儿园、亲子园(0~3岁婴幼儿早期发展)全面实现社会化办园。推进初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改革小升初和中考办法。推行学区制和九年一贯制对口升学。
  户籍改革
  取消在宁高校毕业生落户限制
  推进户籍制度的改革,逐步把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转为城镇居民,取消在宁高校应届毕业本科生落户限制,改进落户办理手续。
  生育改革
  明年启动“单独二孩”实施政策
  明年南京要启动“单独二孩”政策。在医疗上,积极推进按病种、按人头、按服务单元等结算方法。扩大基础医院常用药品种,允许民办和外资医疗机构纳入医保定点范围等。
  住房改革
  增加中小套型商品房供应
  在住房改革方面,计划建立适应新型住房保障与供应体系的工作体制机制,加大廉租房型住房、公租房、安置型住房等保障型住房建设和供应,调整供地结构,提高住宅用地在工地总量中的比例和中小套型、中低价位普通商品房在住宅用地中的比例,提高住房用地容积率。
  工商登记改革
  企业注册将改为“先照后证”
  以后工商登记,要放宽条件了,但要“宽进严管”。建立市场主体信用信息公示平台,推行企业登记注册与经营项目审批相分离改革,由“先证后照”改为“先照后证”,也就是允许企业可以先取得营业执照,然后再根据实际需要自主选择到相关许可部门办理许可证,从事许可经营项目。
  文化改革
  南京将建博物馆总馆
  在文化改革上,南京将整合市级文博资源和市、区两级城墙管理机构,建立南京市博物馆总馆和城墙保护中心。
  热点关注
  国资退出非主业
  向社会外包业务
  前一轮的改革前,南京有7000多亿元国资总量,全省排名第一。资源分散,机构不合理,有些分布在开发区、指挥部,有些分布在市各有关部门。市国资委直接监管企业也存在户数过多、资本集中度低、运营效率不高等现象。
  改革中,22家市级党政机关参公单位,33家全额拨款事业单位所属企业(股权)整合归并到相关市属国企。新组建新工、地铁、紫金、商旅、安居、新农、出版7大国资集团,形成8大类16个国资运营主体。
  讨论稿明确,要加快市属和区属国资二级及以下竞争类企业所有制的步伐,产权向社会资本开放不低于25%,允许社会资本控股。推进国有资本退出非主业、向社会外包业务。
  南京将筹建
  江北新区管理机构
  在区域功能上,南京将筹建江北新区管理机构,包括浦口区、六合区和栖霞区八卦洲街道辖区,以及高新区、化工园、浦口新城,达到统一协调,规划。
  讨论稿提出,将支持建邺区(河西新城)、栖霞区、雨花台区开展城市建设管理体制综合改革试点,支持玄武区开展城市治理体制综合改革试点,支持鼓楼区开展社会治理体制综合改革试点,支持秦淮区(老城南)开展旅游管理体制综合改革试点,支持江宁区开展科技和人才管理体制综合改革试点,支持高淳区、溧水区开展新型城镇化综合改革试点。
  取消城区街道
  经济指标考核
  南京的街道和社区将更多地为民服务。讨论稿提出,将取消城区街道社区经济指标考核,改变街道“机关化”倾向,整合优化街道内设机构。
  在机构改革上,南京将深化大部门制改革,理顺和整合卫生、人口计生、城市建设和管理、经济管理、社区建设等领域的机构和职责。实施食品药品行政监督管理体制改革,相应调整工商、质监行政管理体制。
  南京都市圈
  联合执法跨界污染
  讨论稿提出,建立都市圈食品、药品安全执法合作机制,推进都市圈农产品,食品标准相互认证与质量安全监管合作,加强跨界环境污染联防联治和联合执法。在宁镇、宁扬地区选择重点区域,打造全方位融合发展的新市政合作样板。

试题推荐:2014年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预习测试题汇总
     2014年事业单位《职业能力测验》模拟试卷汇总
  专题:事业单位考试章节试题专题 模拟试题专题

(责任编辑:中大编辑)

2页,当前第1页  第一页  前一页  下一页
最近更新 考试动态 更多>